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新课标有这样的陈述: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研究者;要突出地理课程的实效功能,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放在突出位置,以真挚的博爱影响教育学生,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创新进取品质,与时俱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融合自然与人文因素,加强德育教育。
地理教材中可以渗入德育教育的途径多,内容也比较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广泛吸纳博采众长,结合教学和生活实际进行创新,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本人日常教学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关注社会焦点,找准德育契机
中学生思维活跃,思维比较活跃,关注时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将课本之外鲜活的素材引入课堂,使课本与课外的材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解开他们的困惑。如学习有关宇宙星体和气候章节时,针对网络热火朝天地炒作“玛雅人世界末日说” 媒体频频闪现好莱坞《彗星撞地球》灾难场景,强烈冲击人类视觉夸张地渲染小行星将对地球所构成的严峻威胁;少数学生受此影响议论纷纷,本人为此专门通过视频演示并介绍“图塔蒂斯(Toutatis)” 这颗将要和地球亲近的小行星,形状怪异似土豆,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动,几乎每隔四年和地球亲近,轻轻绕过不会撞击地球,这类似今夏六月六日的金星凌日,同属于天体正常运作。地理科学驱散了学生心头的疑惑,后来事实也证明了玛雅人世界末日论纯属无稽之谈。本人趁势强调虽然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经建立空间站探索宇宙,深潜器也深入了马里亚那海沟七千多米,可是这并不意味这人类可对地球恣意所为;尽管不可能有哪只“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引起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可近年来全球性的极端天气,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图瓦卢举国搬迁,充分证明蝴蝶效应说绝非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一时的心血来潮哗众取宠,更非惊世骇俗的危言耸听。事实上人类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乱砍乱伐大肆捕杀随意排放等已经对全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环境、生态和气候等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对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地球就像个多米诺城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很多灾难发生。所以要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倍加呵护人类生活的空间。
二、结合人文地理,拓宽德育空间
新的课标要求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利用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彰显地理的人文性,加强学生公德意识。如“人种语言及宗教”一课的学习时,本人就开辟了很多发挥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落实了双基教学:突出地理学科的专业特性,教学中注重读地图了解人种和宗教的地域分布,人种的外形特点和地域气候的关系,也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网上阅读电子地图,启发学生说出上海各类教堂的准确地址;课后布置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教堂的建造背景,过去洋教士对当地的语言文化及习俗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尝试动手绘制地理简图,标明教堂的大致地理位置和周边的地理事物。同时又加强了人文教育:通过解读达芬奇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揭示历史上宗教矛盾纠结的谜团;介绍了利玛窦手绘《坤舆万国全图》让闭关自守的中国人第一次地从地图上看到了整个世界,以及外来传教士把国外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时的种种曲折和艰辛;欣赏民族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宗教文化艺术的瑰丽,观看电视剧《少林故事》片段了解僧侣这个特殊群体神秘的宗教生活;又结合时事新闻,以影片《穆斯林的无知》 (Innocence of Muslims)为例,因内容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激起愤怒浪潮席卷伊斯兰世界从而引发风波和动乱,教育学生大家生而平等,必须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对宗教要持正确态度,自觉发扬传播文明维护世界太平。
三、深挖教材内容,丰富德育内涵
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获取终生幸福的能力,着力塑造其广泛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引领他们放眼全球,学会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理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形成对自己终身成长有益的智慧。如在学习德国时,其机车制造精湛率先创造发明了磁悬浮技术;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产品充斥国际市场,而天平和量筒却是家家户户厨房必备之物,甚至有人用量筒盛饭;饭店酒家碗净盘罄,鲜有饕餮后的残羹冷炙,更杜绝了以此而衍生的地沟油等系列危害;国内建有四通八达的世界最高密度公路网,而人们却更愿意选择环保节能的纵横交错的内河航运;不用口号标语,精确严谨节俭的煮蛋效应则最能说明问题,昭示了他们怎样从二战失败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强国;豪放的慕尼黑啤酒节狂欢,风靡不衰的举国足球热也足以看出日耳曼人多么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因国内地震火山频繁,所以该国有独特抗震的活动房屋;战败后要发展推广民族工业,就刻意低调以诙谐谦恭的汽车广告来迎合美利坚自大狂妄的虚荣心,从而避开了恶性竞争,悄悄占领了世界市场的绝对优势;中国是他们文化之源,但其动漫产业和时尚妙品对中国文化市场及百姓生活产生过不小的冲击;人均GDP很高但学校课本都是循环重复使用;结束本章时特意介绍了我国多年前颇有影响力的论文名篇《夏令营的较量》,适时引导他们讨论思考:日本,虽然钓鱼岛问题频频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可区区资源小国却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学习人家:通过最有效的途径,集更广泛的智慧,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意志和应时善变的生存能力;以最低的损耗最环保的方式,谋最快的发展。
四、联系生活现实,强化德育效果
新课标也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即让学生体会与感受地理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培养学生常从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探索地理本质,研究地理科学规律,学会利用其特点改造生活。
毋容諱言,在社会迅猛发展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教育也须创新,不能是脱离当现实仅限于书上理论学习了,要体现与时俱进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现实,主动探究和开拓进取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对周围地理事物敏锐捕捉信息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结合学校“夸夸我的家乡好”主体班会活动,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动手搜集归纳本土地理资料。针对学生大部分来自欠发达地区,对贸易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国内国际贸易章节时,我特意介绍了偏远的山村也可以发展形成重要的贸易中心,如白沟以箱包起家发展成为云集世界名牌的外国商客经常光顾的中国北方著名商镇,地处山地的革命老区临沂由小小商品集散地扩大成现代物流重地等;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我还隆重推出一些民间贸易风云人物,说明草根平民也可商场上呼风唤雨有所成就,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
实施地理课标,加强德育渗透,最终目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是大家生存的环境,明白不仅要认识天文、气象、山川、河流及植被等自然规律,而且要认识人类是自然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共存,和谐相处,懂得敬畏自然,形成开放进取的心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意识,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聪明才智改造自然服务社会。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发展奉献出全部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合理灵活地运用教材,就会实现知识传授和渗透德育的完美结合,让课堂既充满了知识的张力,同时又弥漫着道德芬芳。
地理教材中可以渗入德育教育的途径多,内容也比较丰富。这要求我们教师广泛吸纳博采众长,结合教学和生活实际进行创新,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自然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本人日常教学中比较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一、关注社会焦点,找准德育契机
中学生思维活跃,思维比较活跃,关注时事。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将课本之外鲜活的素材引入课堂,使课本与课外的材料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解开他们的困惑。如学习有关宇宙星体和气候章节时,针对网络热火朝天地炒作“玛雅人世界末日说” 媒体频频闪现好莱坞《彗星撞地球》灾难场景,强烈冲击人类视觉夸张地渲染小行星将对地球所构成的严峻威胁;少数学生受此影响议论纷纷,本人为此专门通过视频演示并介绍“图塔蒂斯(Toutatis)” 这颗将要和地球亲近的小行星,形状怪异似土豆,在椭圆形轨道上环绕太阳运动,几乎每隔四年和地球亲近,轻轻绕过不会撞击地球,这类似今夏六月六日的金星凌日,同属于天体正常运作。地理科学驱散了学生心头的疑惑,后来事实也证明了玛雅人世界末日论纯属无稽之谈。本人趁势强调虽然我们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已经建立空间站探索宇宙,深潜器也深入了马里亚那海沟七千多米,可是这并不意味这人类可对地球恣意所为;尽管不可能有哪只“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引起了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可近年来全球性的极端天气,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图瓦卢举国搬迁,充分证明蝴蝶效应说绝非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一时的心血来潮哗众取宠,更非惊世骇俗的危言耸听。事实上人类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乱砍乱伐大肆捕杀随意排放等已经对全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环境、生态和气候等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对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地球就像个多米诺城堡,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很多灾难发生。所以要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及相互间的关系,倍加呵护人类生活的空间。
二、结合人文地理,拓宽德育空间
新的课标要求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利用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彰显地理的人文性,加强学生公德意识。如“人种语言及宗教”一课的学习时,本人就开辟了很多发挥空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既落实了双基教学:突出地理学科的专业特性,教学中注重读地图了解人种和宗教的地域分布,人种的外形特点和地域气候的关系,也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网上阅读电子地图,启发学生说出上海各类教堂的准确地址;课后布置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教堂的建造背景,过去洋教士对当地的语言文化及习俗的影响;并鼓励学生尝试动手绘制地理简图,标明教堂的大致地理位置和周边的地理事物。同时又加强了人文教育:通过解读达芬奇著名作品《最后的晚餐》(The Last Supper)揭示历史上宗教矛盾纠结的谜团;介绍了利玛窦手绘《坤舆万国全图》让闭关自守的中国人第一次地从地图上看到了整个世界,以及外来传教士把国外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传入中国时的种种曲折和艰辛;欣赏民族舞蹈《千手观音》演绎宗教文化艺术的瑰丽,观看电视剧《少林故事》片段了解僧侣这个特殊群体神秘的宗教生活;又结合时事新闻,以影片《穆斯林的无知》 (Innocence of Muslims)为例,因内容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激起愤怒浪潮席卷伊斯兰世界从而引发风波和动乱,教育学生大家生而平等,必须尊重别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对宗教要持正确态度,自觉发扬传播文明维护世界太平。
三、深挖教材内容,丰富德育内涵
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获取终生幸福的能力,着力塑造其广泛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引领他们放眼全球,学会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理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形成对自己终身成长有益的智慧。如在学习德国时,其机车制造精湛率先创造发明了磁悬浮技术;享誉世界的著名品牌产品充斥国际市场,而天平和量筒却是家家户户厨房必备之物,甚至有人用量筒盛饭;饭店酒家碗净盘罄,鲜有饕餮后的残羹冷炙,更杜绝了以此而衍生的地沟油等系列危害;国内建有四通八达的世界最高密度公路网,而人们却更愿意选择环保节能的纵横交错的内河航运;不用口号标语,精确严谨节俭的煮蛋效应则最能说明问题,昭示了他们怎样从二战失败中迅速崛起,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强国;豪放的慕尼黑啤酒节狂欢,风靡不衰的举国足球热也足以看出日耳曼人多么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因国内地震火山频繁,所以该国有独特抗震的活动房屋;战败后要发展推广民族工业,就刻意低调以诙谐谦恭的汽车广告来迎合美利坚自大狂妄的虚荣心,从而避开了恶性竞争,悄悄占领了世界市场的绝对优势;中国是他们文化之源,但其动漫产业和时尚妙品对中国文化市场及百姓生活产生过不小的冲击;人均GDP很高但学校课本都是循环重复使用;结束本章时特意介绍了我国多年前颇有影响力的论文名篇《夏令营的较量》,适时引导他们讨论思考:日本,虽然钓鱼岛问题频频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可区区资源小国却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强国,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是否应该学习人家:通过最有效的途径,集更广泛的智慧,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意志和应时善变的生存能力;以最低的损耗最环保的方式,谋最快的发展。
四、联系生活现实,强化德育效果
新课标也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即让学生体会与感受地理中处处有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培养学生常从生活中观察地理现象,探索地理本质,研究地理科学规律,学会利用其特点改造生活。
毋容諱言,在社会迅猛发展经济日益增长的今天,教育也须创新,不能是脱离当现实仅限于书上理论学习了,要体现与时俱进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现实,主动探究和开拓进取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对周围地理事物敏锐捕捉信息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学习区域地理时,结合学校“夸夸我的家乡好”主体班会活动,充分利用他们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动手搜集归纳本土地理资料。针对学生大部分来自欠发达地区,对贸易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国内国际贸易章节时,我特意介绍了偏远的山村也可以发展形成重要的贸易中心,如白沟以箱包起家发展成为云集世界名牌的外国商客经常光顾的中国北方著名商镇,地处山地的革命老区临沂由小小商品集散地扩大成现代物流重地等;为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我还隆重推出一些民间贸易风云人物,说明草根平民也可商场上呼风唤雨有所成就,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核心所在。
实施地理课标,加强德育渗透,最终目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是大家生存的环境,明白不仅要认识天文、气象、山川、河流及植被等自然规律,而且要认识人类是自然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共存,和谐相处,懂得敬畏自然,形成开放进取的心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意识,最大限度发挥他们聪明才智改造自然服务社会。为他们的终身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发展奉献出全部聪明才智。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因势利导,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合理灵活地运用教材,就会实现知识传授和渗透德育的完美结合,让课堂既充满了知识的张力,同时又弥漫着道德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