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策略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30405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散文在教材中占有很大的篇幅。学习散文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提升散文教学质量,本文就群文阅读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一篇带多篇”,在拓宽视野的同时培养文学素养,在阅读中学会理解,体会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提升自我认知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散文;初中;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083-02
  阅读是当前学生获得信息的有效渠道,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主要手段,所以阅读教学深受教师的重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开展群文阅读,成为当前教师与学生共同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为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群文阅读强调让学生不再进行碎片化阅读,而是更加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提升阅读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在重组和迁移中内化知识,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拓展思维。因此群文阅读的开展能促使学生成长,实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目标,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群文閱读教学的概念界定
  群文阅读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1]。群文阅读分为不同的层级,第一层级是以单元为主,依据教材内容开始的阅读。第二层级是指突破教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实施“一篇带多篇”的阅读。第三层级是以整本书的阅读为依据,实施“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第四个层级是以同一个议题展开的阅读。本文中主要以第二层级对汪曾祺的散文进行阅读,突破教材,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不同文本的精髓,最终能够边阅读边总结,边记录边分享,将信息迁移,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群文阅读在散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增强散文学习的意识
  当前很多学生对散文的学习不够积极,只是被动阅读,阅读效果不理想,且功利性较强。究其原因,部分学生认为散文的阅读比较枯燥,在阅读中并不能真正地理解散文的意义,更无法体会散文的内涵,所以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散文。而群文阅读的开展能让学生对散文的认识更加客观,并培养学生学习散文的兴趣,使其主动阅读散文,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表达自己对散文的认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一过程能让学生学会阅读散文,并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达到知识迁移与运用的目的。
  (二)有利于学生提高散文阅读的效率
  群文阅读的开展,能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阅读多篇文章后,学生可将阅读散文的心得记录与表达,在一笔一划中总结散文文本的共通点,在阅读中进行训练,养成读写结合的习惯,搭建新的知识框架,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最后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学生可发现散文学习的规律,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在面对陌生的文本时,快速获取信息,提高阅读效率[2]。
  (三)有利于学生培养散文阅读的习惯
  群文阅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更高,要想实现有效的阅读,学生必须在课前对散文进行预习,课后进行复习,在不断的训练中做好阅读笔记,进而消化阅读内容,更好地适应群文阅读的开展。群文阅读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散文阅读习惯。
  三、群文阅读策略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学习情境,确定阅读议题
  在开展群文阅读之前,教师首先要给学生确定阅读议题,让学生跟随这一议题对散文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具有清晰的思路。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并且主动阅读呢?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引出阅读议题,进而让学生由课下过渡到课上,体会阅读的内容,并总结阅读主题,对散文进行深入探讨,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
  如在阅读汪曾祺的散文时,笔者先提出问题:大家认识汪曾祺吗?然后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汪曾祺,讲述他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这位作家。随后确定本节课的阅读议题为故乡,主要的阅读内容是汪曾祺的散文。经过这一情境的创设来导入本节课的阅读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为接下来群文阅读的开展做好铺垫。总之,这一学习情境的导入,消除了学生对课堂阅读内容的陌生感,有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二)实施任务驱动,品读文段语言
  要想让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并自主品读文段语言,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设计阅读任务,以任务的方式驱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并对文段的部分语言进行分析,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在对比中体会散文这一文学体裁的魅力,深化学生的文学素养,为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奠定基础。
  以《昆明的雨》一文的教学为例,笔者在学生阅读完这一文章后,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阅读汪曾祺的其他散文,如《苦瓜是瓜吗》《豆汁儿》《夏天的昆虫》《故乡的元宵》等,随后给学生布置了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某一篇文章的文段语言进行品析,总结其语言特点。学生带着这一任务对不同的散文进行了仔细的阅读,其中一位学生做了这样的评价:汪曾祺的散文语言平淡、家常、自然,如“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作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东西也能吃?”。另一位学生则这样评价:汪曾祺的散文语言一句一段,且具有口语色彩——“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还有一位学生做出以下总
  结:汪曾祺的散文语言中带有典雅之美等。可见,任务的设置,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品读文段语言,进而对汪曾祺的散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推荐类似文章,深化阅读感受
  群文阅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数量上丰富阅读的积累,所以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加强阅读训练外,还要给学生推荐与课文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在阅读中品读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作者采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在对比中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并加以效仿,为接下来的写作积累经验。   以《昆明的雨》一文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笔者先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进行概括,学生发现汪曾祺用最平淡的字眼和最普通的词语将寻常的乡物和乡音娓娓道来,简单朴实的语言背后全是对昆明满满的回忆。当学生欣赏完这篇文章后,笔者又给学生推荐了类似的文章——《桂花雨》和《乡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两篇文章体会不同的作者在描写乡人乡事时抒发的情感以及采用的写作手法。汪曾祺回忆中的故乡是温馨美好的,其中充满了对生活信心和期待;琦君描写的故乡满满都是儿童时的快乐;而余光中对故乡的思想是深邃的,多表达一种家国之思。可见,通过阅读类似文章,学生可体会到不同的作者在探究同一问题时采用的角度不同,抒发的感情也存在差异,在深化阅读感受的同时,拓展写作思维,为今后的写作打好基础。
  (四)加强师生互评,培养高阶思维
  当群文阅读活动开展完之后,教师和学生要对本次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和总结,一是为了让学生对群文阅读有更深的了解和体验,在自我反思中总结经验,积累阅读方法,拓展阅读思维,同时为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并让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提高散文教学效果;二是为了让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行为和习惯进行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之后提升文学素养,培养高阶思维,为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
  以汪曾祺散文的教学为例,在学生对其不同的散文进行阅读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了互评。首先,笔者表示对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表现很满意,指出他们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值得表扬,同时说明群文阅读能让学生懂得如何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其次,学生对这次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也很满意,他們认为这一主题式阅读使他们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增长了见识,还通过对某一个问题进行的深入探讨,拓展了阅读思维,所以希望这样的活动还可以继续开展。总之,师生互评加深了教师与学生的互相了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它具有鲜明的主题教学目标,需采用独特的阅读方式,师生之间精彩的交流,能给学生提供多种阅读选择,让学生对散文进行鉴赏并深入理解,最终提升文学素养。群文阅读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较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立足实践,高效整合群文阅读教学资源,对群文阅读与散文教学进行深入研究,使群文阅读在散文教学中得以落实,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让学生能够在全文阅读中充分理解散文,高效完成阅读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检验,让学生在阅读完多篇文章后互相交流,分享阅读成果,学会学以致用,从而将群文阅读效能发挥到最大,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中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唐佳妮.初中语文现当代散文的文本解读与教学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7.
  [2]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深度阅读的认知型写作教学模式是一种在精读文本、串联多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贯通性认知建构与贯通性认知写作的教学模式,是对单篇文本阅读模式、命题式写作模式及传统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革新。具体的模式建构方法依托模式理念则可定位為由精读文章,广发疑问;查阅资料,解决疑问;整合信息,寻找切入点;贯通认知,写作落实四大循序渐进的环节构成的教学链。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认知型写作;教学
期刊
【摘 要】课程是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外在表现,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施行与落实,新课程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需在原本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优化师生关系,增加互动交流,令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失轻松愉悦等。为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对高中构建历史兴趣课堂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以供高中历史教师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兴趣课堂;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良好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德育品行,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在实际教学中,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高中班级管理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管理办法,保证德育工作有条不紊进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教学管理的实际水平,从不同方面入手探析如何渗透德育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深远的影响。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播,如何让这些新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成为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微”技术重新激活了曾经被认为是“毫无乐趣”的历史课堂,将历史知识以轻松愉快且吸引人的方式呈现,极大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历史课素材广泛,资源浩如烟海,如果能将这些素材和各种新媒体技术融合起来,历史课将会更加生动有趣,得到学生的青睐。本文针对历史课的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感升华、“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一门应用相对较广的学科,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受到教师的重点关注,情境教学在这一教学目标的促使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目前已有很多信息技术和资源应用在教学中,其中微课视频最常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微课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使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文章阐述了微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作用、方式和特点以及策略。  【关键词】微课;高中政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071-02  受认
期刊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将三者有机结合,并运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助于辅助高中地理知识的教学。当前,地理信息技术是解决人口问题、测量资源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它融合了传统媒体以及计算机的功能,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理的空间性、综合性特点。地理信息技术辅助高中地理知识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经之路,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将着重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学习中,写作一直是学生感到较困难的一件事,也是教师一直努力研究的方向。本文从支架式教学理念出发,在七年级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结合教材,品读课文,以读促写,为学生的写作搭建平台、提供帮助,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为其今后更高级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品读课文;支架教学;英语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应运而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从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来提高英语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061-02  多媒体能够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
期刊
【摘 要】人文教育的宗旨就是人性教育,人文教育也是一種品质教育,其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为此,本文在解读人文教育概念的基础上,探寻人文教育与初中语文课堂有机融合的契机,最终围绕把握课堂开端:用理想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对人文教育的兴趣;打造课堂载体:以师生互动合作带动学生人文教育的意愿;有始有终:通过师生双主体评价,指导学生正确树立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对人文教育与初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