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惠东县吉隆中学周国英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这一学段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而作
为这一模式的首要环节——问题情境的创设,则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本人谈谈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如何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或信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经验的提炼与结晶。数学教学
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 ,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
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消除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了他们
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圆周角”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如图1,在足球比赛场上,甲、乙两名队
员在互相配合向对方球门MN进攻,当甲带球冲到点A时,乙已跟随冲到O处,在同等的条件下,问此时甲是
自己直接射门好,还是迅速将球传中给乙,让乙射门好呢?为什么?
图1
由学生讨论情境中的问题,在学生讲述理由后,教师引出这一节课的课题:圆周角,以及本节的主要内容
:①圆周角的概念;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为后面的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教学环节的完成作好准备。
又如,在讲“反证法”时,由于学生较难理解反证法这一间接证法的证题思路,于是我先出示了一则生活
中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晚上8时,在某处发生了盗窃案,有人怀疑A有作案的可能。但是又有可靠的人
证明,晚上7~9时,A与B、C一起看电影而从未离开,这样就排除了A作案的可能。为什么?有学生回答:
假如A是作案者,则晚上8时,A必须在作案现场。但现有人证明,A当时在电影院,矛盾。我马上根据这位
学生的回答切入到本节课的关键——反证法的证题思路。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生活中的反证法)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反证法的证题思路。
二、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大或重新组织的过程 ,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
,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学过程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过
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新知识内化
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
都应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讲“整式的加减”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复习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的
法则。提问:你会计算3x-(1-2x)吗?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故很容易建
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奥苏伯尔说:“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正是基于这些已有认知经验
,学生才能通过种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驱动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
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教学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探索中遇到障碍,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
进入“愤、悱”的探索状态(注“愤、悱”心理,即“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一心想探个究竟)。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处
于求知的最佳状态。所以新课引入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圆”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
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此井该挖在何处?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讨论,猜测。学生很自
然地联想到:此井应挖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教师的设疑揭
示了问题的实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进行画图、思考和讨论。
又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若教师按照课本的编排,一条条公理的讲解,则难以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探究兴趣。如果教师从问题出发,首先设疑:在什么条件下两个三角形能够全等?(该问题为整节
教材的探究指明了方向,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学生虽有探究的欲望,但不知如何下手,教师须进一步启发
),这里是指与边或角大小有关的条件,同学们可以分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去画图探索,比如
两个三角形有一组边(或一对角)相等,是否一定全等?两组边(或两对角)呢?(教师画图引导)学生
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进入“愤、悱”的探索状态。
四、利用数学故事(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有的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首先在《九章算术》中选择一个题:野鸡、兔子四十九,一百
条腿地上走,多少野鸡,多少兔子?问题一给出,学生都行动起来,乐趣倍增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又如,在讲“实数”时,教师可以讲述古希腊学者希帕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 “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存
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抛入大海的故事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激励学生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五、利用教材(课本教材和生活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许多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可有的教师舍近求远,对教材上的
素材不加以采纳。新教材中若有合适的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引入时创造性地采用,用来创设问题情
境。
例如,可以采用教材正文中的“天气预报”、“生活中的图标”、“奥运会金牌统计”等素材,还可以在
教材某些章节后面的“课题学习”、“数学与文化”两栏中选取素材,用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有效地
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概念,
又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用生活中的儿歌来创设问题情境: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
张嘴,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扑通二声跳下水;……n只青蛙多少条腿?
多少只眼睛多少张嘴?扑通多少声跳下水?这样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他们初步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六、以直观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的引入中,运用CAI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按如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先利用“几何画板”技术任意画一个
三角形,利用角的度量功能,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出三个角的和是180°。此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如果三角形的形状变了,内角和的度数是否也变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观察,可以很方便地让
学生在发现、猜想和验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深刻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命题,收到传统教
学手段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诸如数量关系、函数图象、几何图形及其变化过程等问题,
均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效果。
以上阐述了在新课引入中创设问题情境时的常用途径。若教师注意按以上途径去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可以
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即创设出了较好的问题
情境。然而,我们还是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地创设出来的情境,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使情
境创设“变味”,“走调”。导致这一幕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没有凸显数
学知识的本质属性。顾汝佐指出,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
课。问题情境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但目前课堂引入中的教学情境脱离数学本质的现象依然时有出
现。
问题情境不能简单地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应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让学生用数
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让学生在看过之后有思考、有回味,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从
普通的事例中敏锐地捕捉到数学信息,剥离与数学本质无关的一些属性,凸显数学的本质。
问题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
,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由此可见,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
总的来说,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更重要是要合乎学生实际,突出数学
知识的本质。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创设的途径,应力求突出数
学知识的本质;在教学时,教师还应依靠自身的素质,努力提高情境创设的效度,让情境更好地服务于教
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更好地学习数学。
“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而作
为这一模式的首要环节——问题情境的创设,则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本人谈谈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如何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
的知识或信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现实生活,是生活中关于数与形经验的提炼与结晶。数学教学
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 ,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
合起来,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消除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增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唤起了他们
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圆周角”时,教师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如图1,在足球比赛场上,甲、乙两名队
员在互相配合向对方球门MN进攻,当甲带球冲到点A时,乙已跟随冲到O处,在同等的条件下,问此时甲是
自己直接射门好,还是迅速将球传中给乙,让乙射门好呢?为什么?
图1
由学生讨论情境中的问题,在学生讲述理由后,教师引出这一节课的课题:圆周角,以及本节的主要内容
:①圆周角的概念;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为后面的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教学环节的完成作好准备。
又如,在讲“反证法”时,由于学生较难理解反证法这一间接证法的证题思路,于是我先出示了一则生活
中的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晚上8时,在某处发生了盗窃案,有人怀疑A有作案的可能。但是又有可靠的人
证明,晚上7~9时,A与B、C一起看电影而从未离开,这样就排除了A作案的可能。为什么?有学生回答:
假如A是作案者,则晚上8时,A必须在作案现场。但现有人证明,A当时在电影院,矛盾。我马上根据这位
学生的回答切入到本节课的关键——反证法的证题思路。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生活中的反证法)
,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反证法的证题思路。
二、从已有知识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数学学习是数学认知结构的建立、扩大或重新组织的过程 ,无论是新知识的接受
,还是纳入,都取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教学过程是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过
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把新知识内化
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当中。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过程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所创设的问题情境,
都应确保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讲“整式的加减”时,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复习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的
法则。提问:你会计算3x-(1-2x)吗?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故很容易建
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
奥苏伯尔说:“教育心理学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知道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正是基于这些已有认知经验
,学生才能通过种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思考现在所面临的问题,驱动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
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利用教学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在探索中遇到障碍,形成“认知冲突”,促进学生产生解疑除障的强烈要求,
进入“愤、悱”的探索状态(注“愤、悱”心理,即“欲知未知,半生不熟”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状态下
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一心想探个究竟)。这时学生的精力集中,情绪饱满,兴趣最浓,处
于求知的最佳状态。所以新课引入时,可根据教学内容,抓住疑点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讲“圆”时,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情境: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
三户人家到这口井的距离相等,此井该挖在何处?问题一提出,立刻引起了学生的讨论,猜测。学生很自
然地联想到:此井应挖在过A、B、C三点的圆的圆心处。但该圆的圆心的位置如何确定呢?教师的设疑揭
示了问题的实质,也导出了课题,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进行画图、思考和讨论。
又如,在讲“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时,若教师按照课本的编排,一条条公理的讲解,则难以激发学生的求
知欲和探究兴趣。如果教师从问题出发,首先设疑:在什么条件下两个三角形能够全等?(该问题为整节
教材的探究指明了方向,但还远远不够,因为学生虽有探究的欲望,但不知如何下手,教师须进一步启发
),这里是指与边或角大小有关的条件,同学们可以分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去画图探索,比如
两个三角形有一组边(或一对角)相等,是否一定全等?两组边(或两对角)呢?(教师画图引导)学生
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进入“愤、悱”的探索状态。
四、利用数学故事(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有的数学故事、数学典故反映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知识点的本质,用这样的故事来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数学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首先在《九章算术》中选择一个题:野鸡、兔子四十九,一百
条腿地上走,多少野鸡,多少兔子?问题一给出,学生都行动起来,乐趣倍增地进入学习情境中。 又如,在讲“实数”时,教师可以讲述古希腊学者希帕斯因坚持自己的观点 “自然界中一定有无理数存
在”,而被教徒无情地抛入大海的故事 。通过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了对学生的科学精神
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激励学生要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五、利用教材(课本教材和生活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许多贴近实际、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可有的教师舍近求远,对教材上的
素材不加以采纳。新教材中若有合适的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引入时创造性地采用,用来创设问题情
境。
例如,可以采用教材正文中的“天气预报”、“生活中的图标”、“奥运会金牌统计”等素材,还可以在
教材某些章节后面的“课题学习”、“数学与文化”两栏中选取素材,用来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有效地
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模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概念,
又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用生活中的儿歌来创设问题情境: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
张嘴,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张嘴,扑通二声跳下水;……n只青蛙多少条腿?
多少只眼睛多少张嘴?扑通多少声跳下水?这样引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他们初步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六、以直观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的引入中,运用CAI课件,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可按如下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先利用“几何画板”技术任意画一个
三角形,利用角的度量功能,度量出每一个角的大小,求出三个角的和是180°。此时教师提出思考问题
:如果三角形的形状变了,内角和的度数是否也变了?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观察,可以很方便地让
学生在发现、猜想和验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中深刻理解“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这一命题,收到传统教
学手段无法相比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诸如数量关系、函数图象、几何图形及其变化过程等问题,
均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处理效果。
以上阐述了在新课引入中创设问题情境时的常用途径。若教师注意按以上途径去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可以
通过问题情境的引导,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即创设出了较好的问题
情境。然而,我们还是经常看到:有的教师辛辛苦苦地创设出来的情境,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使情
境创设“变味”,“走调”。导致这一幕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没有凸显数
学知识的本质属性。顾汝佐指出,情境创设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数学
课。问题情境要凸显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但目前课堂引入中的教学情境脱离数学本质的现象依然时有出
现。
问题情境不能简单地为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应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让学生用数
学的眼光关注情境,应让学生在看过之后有思考、有回味,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从
普通的事例中敏锐地捕捉到数学信息,剥离与数学本质无关的一些属性,凸显数学的本质。
问题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
(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数学,而不是直接获得结论。
(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
,寻找解题途径。
(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由此可见,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伪造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要坚决摒弃。
总的来说,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更重要是要合乎学生实际,突出数学
知识的本质。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创设的途径,应力求突出数
学知识的本质;在教学时,教师还应依靠自身的素质,努力提高情境创设的效度,让情境更好地服务于教
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体验,唤起情感,激活思维,更好地学习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