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展阅读教学指导,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独立阅读,有计划地阅读与交流,提高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有效地跳出语文学科费时多成效低的怪圈,活跃课堂学习,增强课外阅读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指导方法
语文教学归根究底是阅读教学和作文的教学,阅读是作文的前提和源源活水,更是写好文章的保证。纵观近十几年来的语文试卷,阅读和作文占了半壁江山,阅读题失分少,作文分数高,语文成绩自然水涨船高,反之,则必然考场失败。因此,多方位地开展好阅读教学与指导,对于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提高,势必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多方位开展阅读的教学和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的能力呢?笔者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际和效果,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
一、制订好阅读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拓宽阅读面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7—9年级的阅读提出如下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因此,初中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语文教材的名著阅读要求,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分步骤地制订阅读计划,譬如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年计划,量的要求、文本类型的要求,都能纳入计划中,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时间保证,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努力拓宽阅读面。除教材建议阅读的名著之外,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订阅或者借阅一些报纸、杂志、书籍等,如初中阶段可以阅读《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散文诗》等文学杂志和文学刊物,然后在班级学生间互相传阅,互相交流,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满足,开卷必定有益,有了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阅读计划作为指针,何愁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二、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慢慢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为此,他在开展教育和语文教学方面,特别制定了以下八个培养学生好习惯的训练要求:(1)制订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质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可见,好的习惯对学生是受益终身的。开展多方位的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独立阅读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阅读的习惯。预习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习惯的好方法。因此,老师指导预习,要有目的性,如让学生预习完后,上课前注意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对文中最为欣赏的语段语句等的提问,这样持之以恒,必然能养成学生预习阅读的好习惯。
2.每堂课阅读5遍课文的习惯。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魏书生老师课堂上就要求老师做到“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扣紧文本,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讨论,都要在再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留有充裕的时间,一篇课文至少要阅读5遍左右,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养成回答讨论问题先阅读的好习惯。
3.每堂课有一次交流“拓展延伸阅读”的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并课堂交流的好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准备充分、交流积极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久而久之,阅读习惯必然成风,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量和质的飞跃。
4.每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初中的学习生活有别于小学,不管是从学科还是作业,初中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习语文,很多学生的课外时间都被各种作业和练习册占据,但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每天的阅读积累,因此,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必不可少。老师可以就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挤出时间阅读进行必要指导和监督,确保阅读任务的完成和阅读量的提高。
5.每周至少要开两堂阅读课。两堂阅读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学生明白语文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一本语文书上的30几篇课文上,而应该是从课外、从名著、从其他渠道中学习语文,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验,亦能起到监督学生课外一小时阅读的落实情况的作用。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较为丰富地汲取书籍的养分,鉴赏文学作品
阅读方法有很多种,中学生不能带有功利性地阅读、娱乐性地阅读和随意性地阅读,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像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一样,如此阅读,势必事倍功半。
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不同类型的读物,指导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做摘抄的习惯。具体说来:
1.精读与摘抄。教材中的课文,课外的好诗文,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语段、精彩的描写、优美的语句等,必然要精读,并诉诸文字,记录在读书笔记中,然后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朗诵,揣摩作者的巧妙写法和语言特色,分析其奇妙的思维和运用的恰到好处的手法及这样成文的好处,进而融会贯通,熏陶感染,化为已用。如此做来,必然有助于考试阅读题的思考与作答。
2.粗读与泛读。此种阅读方法主要运用于长篇名著和各种类型的百科知识的书籍、杂志和刊物上。当然,粗读与泛读并非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是选择性的阅读,拓宽知识面的阅读手段。老师要在学期初就引导学生本学期要阅读的书籍和类型,帮助学生建立图书角、小型图书馆,之后引导学生分阶段地阅读、交流,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到讲台桌前谈谈阅读的体验和心得,复述故事的情节,评价书籍的是与非、好与劣等,如阅读名著《西游记》、《水浒传》时,就可以让学生每周都谈谈精彩的人物、片断和情节,也可以让一个学生专门研究其中一个人物,如有人专门研究孙悟空、有人专门研究林冲、有人专门研究鲁智深等,让他们成为那个人物研究的专家,画出人物画廊,介绍人物的生平、经历、起落史,這样,名著阅读就会风生水起、蔚然成风了。
3.积累与朗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阅读方法实为最佳。因此,有计划、分步骤地要求学生积累背诵优秀的诗文,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老师平时要做到让学生自查、互查、老师检查结合,背诵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单独背、默写、组与组背、三人一齐背、三人一人一句背,等等,开展各种背诵的检查和比赛,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之,多方位、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阅读教学,必然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陈出新,专门训练与独立阅读,独立阅读与体验交流有机结合,唯其如此,语文阅读才能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2]李兆德.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阅读教学 指导方法
语文教学归根究底是阅读教学和作文的教学,阅读是作文的前提和源源活水,更是写好文章的保证。纵观近十几年来的语文试卷,阅读和作文占了半壁江山,阅读题失分少,作文分数高,语文成绩自然水涨船高,反之,则必然考场失败。因此,多方位地开展好阅读教学与指导,对于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成绩的提高,势必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么如何多方位开展阅读的教学和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的能力呢?笔者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际和效果,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操作。
一、制订好阅读计划,分层次分步骤地拓宽阅读面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7—9年级的阅读提出如下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因此,初中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结合语文教材的名著阅读要求,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分层次分步骤地制订阅读计划,譬如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年计划,量的要求、文本类型的要求,都能纳入计划中,做到有的放矢,有计划、有时间保证,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努力拓宽阅读面。除教材建议阅读的名著之外,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订阅或者借阅一些报纸、杂志、书籍等,如初中阶段可以阅读《意林》、《读者》、《青年文摘》、《散文诗》等文学杂志和文学刊物,然后在班级学生间互相传阅,互相交流,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自然而然地就能得到满足,开卷必定有益,有了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的阅读计划作为指针,何愁学生的阅读水平呢?
二、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慢慢培养阅读兴趣
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为此,他在开展教育和语文教学方面,特别制定了以下八个培养学生好习惯的训练要求:(1)制订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质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可见,好的习惯对学生是受益终身的。开展多方位的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特别是独立阅读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习惯,我们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课前预习阅读的习惯。预习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习惯的好方法。因此,老师指导预习,要有目的性,如让学生预习完后,上课前注意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作者的写作思路、学生对文中最为欣赏的语段语句等的提问,这样持之以恒,必然能养成学生预习阅读的好习惯。
2.每堂课阅读5遍课文的习惯。课堂教学切忌“满堂灌”,魏书生老师课堂上就要求老师做到“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扣紧文本,教师的提问、学生的讨论,都要在再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之上,留有充裕的时间,一篇课文至少要阅读5遍左右,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养成回答讨论问题先阅读的好习惯。
3.每堂课有一次交流“拓展延伸阅读”的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查找资料并课堂交流的好习惯,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准备充分、交流积极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久而久之,阅读习惯必然成风,学生的思维会得到量和质的飞跃。
4.每天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初中的学习生活有别于小学,不管是从学科还是作业,初中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学习语文,很多学生的课外时间都被各种作业和练习册占据,但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语文水平的提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每天的阅读积累,因此,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必不可少。老师可以就如何引导学生如何挤出时间阅读进行必要指导和监督,确保阅读任务的完成和阅读量的提高。
5.每周至少要开两堂阅读课。两堂阅读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让学生明白语文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一本语文书上的30几篇课文上,而应该是从课外、从名著、从其他渠道中学习语文,树立“大语文”的观念,指导阅读方法,交流阅读体验,亦能起到监督学生课外一小时阅读的落实情况的作用。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较为丰富地汲取书籍的养分,鉴赏文学作品
阅读方法有很多种,中学生不能带有功利性地阅读、娱乐性地阅读和随意性地阅读,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像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一样,如此阅读,势必事倍功半。
语文老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要求、不同类型的读物,指导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做摘抄的习惯。具体说来:
1.精读与摘抄。教材中的课文,课外的好诗文,文学作品中的精彩语段、精彩的描写、优美的语句等,必然要精读,并诉诸文字,记录在读书笔记中,然后反复地阅读、反复地朗诵,揣摩作者的巧妙写法和语言特色,分析其奇妙的思维和运用的恰到好处的手法及这样成文的好处,进而融会贯通,熏陶感染,化为已用。如此做来,必然有助于考试阅读题的思考与作答。
2.粗读与泛读。此种阅读方法主要运用于长篇名著和各种类型的百科知识的书籍、杂志和刊物上。当然,粗读与泛读并非是走马观花式的阅读,而是选择性的阅读,拓宽知识面的阅读手段。老师要在学期初就引导学生本学期要阅读的书籍和类型,帮助学生建立图书角、小型图书馆,之后引导学生分阶段地阅读、交流,阅读课上要让学生到讲台桌前谈谈阅读的体验和心得,复述故事的情节,评价书籍的是与非、好与劣等,如阅读名著《西游记》、《水浒传》时,就可以让学生每周都谈谈精彩的人物、片断和情节,也可以让一个学生专门研究其中一个人物,如有人专门研究孙悟空、有人专门研究林冲、有人专门研究鲁智深等,让他们成为那个人物研究的专家,画出人物画廊,介绍人物的生平、经历、起落史,這样,名著阅读就会风生水起、蔚然成风了。
3.积累与朗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阅读方法实为最佳。因此,有计划、分步骤地要求学生积累背诵优秀的诗文,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老师平时要做到让学生自查、互查、老师检查结合,背诵形式也可以多样化,单独背、默写、组与组背、三人一齐背、三人一人一句背,等等,开展各种背诵的检查和比赛,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之,多方位、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展阅读教学,必然要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推陈出新,专门训练与独立阅读,独立阅读与体验交流有机结合,唯其如此,语文阅读才能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2]李兆德.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M].辽宁教育出版社,1985.
[3]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