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实践策略初探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gczj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在阅读指导方面,更加注重整体与个别章节的融合。传统的阅读指导仅停留在导读层面,忽视对整本书的宏观把握以及重点要义的诠释。学生由于处于思维能力的发展阶段,无法综合分析和领悟阅读文本,所以要借助教师的整本书指导深刻理解文本的内涵、思想感情。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整本书的角度出发,探讨阅读指导的策略,以提高课堂阅读的效果。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指导;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180-02
  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整本书阅读是重要的教学方法,是传统阅读指导理念的改革,强调将书本阅读与整本书的要义相融合,系统化地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需要配合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提高课堂阅读的效果。本文从整本书阅读出发,结合书本阅读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整本书阅读的应用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叶圣陶认为:“在阅读的事情方面,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帮助,否则就等于没有进行指导”。由此可见,阅读指导是书本指导的必要条件,也是书本阅读的基础和前提。指导不是简单地从头到尾说教,而是在学生需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并注意帮助的方式与方法。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需依据书本阅读教学的目标,概述书本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本内容。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另外,整本书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综合来说,整本书阅读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发挥教师阅读指导的作用,让学生在与教师激烈讨论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方法以及书本中的知识点[1]。
  二、整本书阅读存在的一些问题
  整本书阅读在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限制了该阅读方式的实施,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阅读指导的连贯性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由于教学计划等原因,经常出现教师间断性指导的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内容以著作为主,著作的内容比较深奥,且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领会其中的精髓。间断性指导不利于学生与文本内容之间的沟通,更不利于学生产生精神思想的共鸣。另外,部分阅读内容松散,或者跳动较大,超出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容易产生“云里雾里”的感觉。间断性阅读指导,进一步加深了文本的“晦涩”程度,使学生容易出现厌烦心理[2]。连续性教学指导,可以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体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于教师后期阅读策略的实施。
  (二)忽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关键,也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的内驱力。然而,一些教师为了获得较快的阅读速度,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指导手段,或者缩短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致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如果部分阅读内容为民间神话,那么一些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神话故事语言的简练和篇幅的短小,使学生不能全面了解文本的整体思想和内涵。教师无法恰当地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难以在只言片语中深度地了解文章内容。对此,兴趣的培养需要不断加强,应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养成爱问问题、深入挖掘问题、探索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随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扩大点滴的兴趣,将相应的内容融入兴趣培养过程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三)指导的阅读话题单一
  为了更好地指导阅读,需要设立相应的话题,明确阅读的目标和方向。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存在话题单一的问题。部分阅读内容为外国故事,而国内、外的文化背景不同,需要设置不同的话题。部分教师在進行整本书阅读指导时,采用单一的指导方式,让学生以惯性思维阅读和分析文本,容易造成文本阅读的理解偏差,甚至出现歧义,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3]。单一的阅读话题不仅会固化学生的阅读思路,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后期课外阅读的完成。长期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懈怠心理,缺乏在阅读方面的上进心,违背了阅读教学的目标和理念。
  三、整本书阅读指导实践的实施策略
  针对整本书阅读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一)采用连续性的整本书阅读指导
  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前,要进行整体的规划,主要包括读前指导、读中指导和读后评价使各个规划步骤和内容之间合理衔接,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
  1.读前的整本书阅读指导
  教师应依据阅读书目进行分类、规划和整理,实施相应的读前指导规划。教师应依据教材中的必读书目,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等内容,分析中心思想、内容概要,同时寻找类似的文本,如《一千零一夜》《列那狐的故事》《非洲民间故事》等,让学生比较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内容,从宏观和整体思想上,感受中西文化的不同,并进行大胆的猜测和设想。
  2.读中的促进策略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任务驱动、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整本书的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文本阅读、讨论和交流的目的和意义,并体会文本中的精彩论断[4]。如讨论和分析《昆虫记》中的各个人物、遭遇等内容,并对其中的昆虫群、昆虫一生、昆虫比较等内容进行实际调查,加深对文本中涉及内容的理解。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综合判断和分析各种内容,深入理解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实现文本挖掘的目的。
  3.读后的评价策略
  教师应开展学生的阅读效果评价,结合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找出学生在文本阅读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分析,实现以评促读的目的。教师应在上课前5分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并让班长统计相关结果,作为后期判断的依据。如在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可以回为单位,5回安排一次自测和讨论。自测题由学生自拟,题型包括选择、判断和论述。题目涉及芭蕉扇、孙悟空、牛魔王、火焰山和红孩儿等,各个内容自行搭配,做到题目设置合理。阅读评价结果以简报、板报的形式展示,并将题目、统计结果和结论简单概述。采用板报形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而且可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书本内容,并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进行深入的材料阅读。
  1.融合多种媒体形式
  开展整本书阅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可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本材料。导读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文本的重要方式,可更加全面、深刻地展示文本的特色。如《童年》在设计、形式方面无特色,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但其内容十分精彩。所以,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书本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如“外祖父为什么会毒打阿辽沙?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阿辽沙的童年如何度过?”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另外,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教材的背景。
  2.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本书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通过多角度、多方式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对文本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步提高自身的文本阅读能力。教师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时,要通过小组合作、专题讨论的形式,收集学生的阅读效果信息,有针对性、目的性地指导。同时,在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利用书本、网络等多种形式,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多角度理解阅读内容。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时,将思维导图、知识竞猜、读书笔记、课后批注等形式融入,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让学生更全面、综合地了解阅读文本的目的。
  (三)采用共读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传统单一的指导方式缺乏个性化指导,未依据文本的背景进行区别指导。教师可以采用共读的形式,丰富阅读指导方式。在共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更多地交流,进行思想碰撞,找到整本书阅读方式与文本的结合点,更好地发挥自身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作用。在运用多种“整本书阅读”策略时,要与学生讨论“文本交流”“文本阅读平台”以及网络阅读交流、课外阅读交流等问题,并与新媒体形式、大数据形式以及数据挖掘形式融合,更好地丰富文本阅读的形式。共读形式就是将学生、教师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进行综合,使討论更加符合文本阅读要求的形式,从课内、课外、个人、班级等方面找到“整本书阅读”与阅读材料的融合点,形成全方位的文本阅读题型。采用共读形式能够对文本阅读内容、形式和效果进行更好的评价,激励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
  综上所述,文本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拓展视野与知识的窗口。不同地区、时代和国家的文本内容不同,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的精髓,是目前文本阅读教学的目标。然而,学生由于自身的知识背景、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准确地了解文本内容的含义。部分文本内容晦涩难懂,学生无法全面理解。所以,文本阅读指导是阅读的辅助条件。整本书阅读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方式,更加注重文本的内涵、形式,强调在帮助学生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整体来说,整本书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玲烨.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60).
  [2]宗学耀,马素杰.基于支架理论的整本书深度阅读实践[J].语文教学之友,2020(7).
  [3]王倩.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0(7).
  [4]陈慧颖.刍议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任务的提出与推进[J].考试周刊,2020(57).
其他文献
【摘 要】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接洽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本文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阐述推进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变成了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大有裨益。本文主要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结合的意义和结合不到位的原因,并深入探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希望对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如果能运用多种电教媒体加以辅助,效果则会更好。本文从运用投影设备、录音设备、录像媒体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以期提高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电教媒体;审美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在世界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重视英语教学,注重自然拼读教学,并且要全面推广、从小抓起。自然拼读法是依赖单词本身的字母进行拼读与发音的英语单词学习方法。在自然拼读法中,学生可以摆脱对标准音标标注单词的依赖,而是改用更加直观、简单的字母发音掌握单词,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着直接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自然拼读;小学英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点。阅读教学不仅追求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还追求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细化,构建“精细化”课堂,有利于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层次理解文本,提阅读效率。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精细化形式探讨为题展开讨论,结合教学实际,从阅读兴趣培养的精细化、阅读教学内容的精细化、阅读教学方式的精细化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重要阶段。学好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邏辑思维、交际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部分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解不足,导致出现课堂秩序混乱、目标偏颇、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很不利。因此,本文主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分析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
期刊
【摘 要】读书、写字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汉字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智慧,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然而,一直令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汉字文化,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书写危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反思语文教学,尤其是在汉字书写领域,更应该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兴趣,培养学生书写习惯,完善汉字教学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努力,化“尴尬”为“希望”,转“危机”为“契机”,让中国汉字获得重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的高低也是评判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指标之一。而要写出一篇出彩的文章,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积累之外,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思想深度、生活经验。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分析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练习;策略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
期刊
【摘 要】班级日记是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行为、学习情况、生活习惯以及教师教学成果的记事簿,是班主任深入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生学习与生活动态信息以及建设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班级日记既是其小学六年学习生活的缩影,也是见证其成长发展的“史册”。基于此,本文就小学六年级的班级日记在建设良好班集体中的正向价值予以阐述。  【关键词】小学六年级;班级日记;良好班集体;价值  
期刊
【摘 要】大概念是近几十年里被受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思想。大概念教学所传递的是“一个学科领域中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学科内容”,同时大概念的表现形式包括学科内容、学习主题、重要原理或知识点、主要观点。单元教学是近些年被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单元设计更被认为是撬动课堂转型的一个支点。但“教学单元”并无统一标准,单元有大小,当下普遍关注的“大单元”也具有相对性,且与大概念紧密相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