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介入导管室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介入导管室收治的1162例病人及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介入导管室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感染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后介入导管室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合格率、护理质量控制意识、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有效降低介入导管室感染发生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PDCA管理模式在介入导管室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介入导管室收治的1162例病人及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介入导管室于2019年6月开始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感染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前后介入导管室感染发生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合格率、护理质量控制意识、护理质量、满意度及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满意度,有效降低介入导管室感染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复杂视网膜脱离病人玻璃体切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50例行后入路玻璃体切除术的复杂视网膜脱离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病人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围术期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被动体位不适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当天、第1天、第2天、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两组病人术后半年内并发症发生率、被动体位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复杂性视网膜脱
目的:探讨学龄期癌症患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部位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的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月—2020年5月便利选取三级甲等儿童医院综合科和血液科107例接受PICC置管的住院或定期来院维护的学龄期癌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信息调查表对患儿进行调查。结果:107例患儿中有14例(13.1%)患儿发生MARSI;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身高比值、MARSI史、皮肤过敏史、PICC带管时长、敷贴种类均是MARS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学龄期PICC
目的: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中医护理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79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西医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实施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联合中医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白介素⁃13(IL⁃13)、呼出气体一氧化氮(FeNO)、最小诱发累积剂量(Dmin)、PEF变异率、中医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中医症状评分[(5.3±1.2)分]低于对照组[(11.8±2.9)分],治疗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1日—2020年4月30日我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5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快速康复护理可缩短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
目的:探讨基于体质辨识理论的中医食疗在葡萄膜炎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广西某医院眼科病房收治的葡萄膜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西医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辨体施膳,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半年观察组复发率(18.5%)低于对照组(50.0%),出院后半年观察组病人生存质量评分[(86.80±7.02)分]高于对照组[(67.83±8.19
为促进全身麻醉病人术后恢复,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麻醉复苏期病人护理中,形成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流程优化、麻醉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快速康复等,可减少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气管插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观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