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胡水清(2000-),女,汉族,江苏省泗阳县人,现就读于江苏省泗阳县泗阳中学高中部。
我跟爸爸走过很多地方,许多记忆都已模糊。但太行深处的那个小村庄,那个叫阿亮的男孩,还有她的奶奶,卻仍然时不时地浮现于眼前。
初三的暑假,我随爸爸的古民居考察队前往太行山。初入山中,对于一直在平原长大的我来说,一切都是好奇的。吹不动的白雾压附在绵亘的青山上,像卡在锅上的盖子。桉木笔直的树干伸向天空,像竖琴的弦,远山此起彼伏,是流淌的乐曲……随着行程向山内逐渐深入,蜿蜒的山路,伴着泥泞、丛生的杂草,稍不留神便可能摔倒。“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难怪古人这么形容太行山里的路。初期的惊奇渐渐变为时不时的惊恐,尤其是晚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虫鸣、鸟叫、风声……山中的夜,万窍含风。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们一行人终于行进了大山深处,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怀希望地穿过了最一片树林。就在那里,我惊愕地发现了那个村庄,那个叫阿亮的男孩。林后,散落着几间矮矮的土坯房,映着余晖,更显得破落。那个男孩一直盯着我,那是怎样的眼神?迷茫的,胆怯的,惊讶的,倔强的,澄清的,直接射进了我的心里。我不知道那可不可以叫做一个村庄,我不知道那男孩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活。
像无数山里的孩子一样,阿亮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阿亮从小与奶奶相依为伴。在这庄子里还有三个孩子,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四五岁的样子。他们皮肤黝黑,都穿着几近土色的衣服,或大或小,用一双胆怯不安又充满好奇的眼神盯着我们这群人,盯着我这个与他们年龄相仿却穿着鲜艳的姐姐。
我和爸爸还有一个叔叔住在阿亮家,他非常高兴,在完成最初的问答后,他从塑料袋报出了一床发白的大红的被子,帮我们铺在床上。我连忙道谢,他挠着头咧着嘴笑着说“这是俺爸妈的被子,干净的”,他看看我又望望我爸爸,又看看我,然后愣愣地走出去了。
可能白天太累了,闻着被子上依稀的太阳的味道,好像时间不长我便睡着了。
第二天,我迷糊着醒来时,天刚蒙蒙亮。对面的阿亮的奶奶坐在床沿上缝补着衣服,我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她冲我笑了笑。我好奇地向她打听平时的生活情况,她不时地边叹息边说“我老了,不能再替他(阿亮爸爸)守这个家了,年年盼望他别再出去了”。有时她反复地说,嘴里呢喃不止。
我进入厨房时,爸爸与叔叔也都已经到了厨房,阿亮也在。说是厨房,其实只是一个草棚,正中用砖头与泥巴垒砌着一个烧火的炉子。阿亮熟练地燃起了炉子里的火,并向锅里添了半桶水,然后便走到院子里摘起了筐里的菜。叔叔边帮他摘菜边逗他聊天,“阿亮啊,你有什么梦想啊?”“梦想?”阿亮一愣,眼睛蒙蒙的望了望远处。“我想爸爸能多挣钱,在城里买房子,城里多好啊”。他边说边又看了看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吃完饭,我们便准备着往下一个居民点了。临走时,我送给了阿亮一把手电筒及一些零食。看着他欣喜的样子、不舍的眼神,我心中一阵阵落寞。
一路上我都在想,阿亮守着奶奶,奶奶守着土屋。阿亮期盼爸爸带他们住到城里,奶奶希望儿子回归山里。两代人的守与盼,到底该何去何从。爸爸看我不声不响,若有所思,问我想在什么。我说了我的困惑后,他并未回答我,而是自言自语、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乡村与城市,老家与城里,都难以舍弃,这也是一代人的纠结。”
两年多过去了,太行一行许多趣事都不记得了。唯有阿亮、他奶奶及村庄,还会想起。也许是我自己守着这段经历,老想得到答案吧!
我跟爸爸走过很多地方,许多记忆都已模糊。但太行深处的那个小村庄,那个叫阿亮的男孩,还有她的奶奶,卻仍然时不时地浮现于眼前。
初三的暑假,我随爸爸的古民居考察队前往太行山。初入山中,对于一直在平原长大的我来说,一切都是好奇的。吹不动的白雾压附在绵亘的青山上,像卡在锅上的盖子。桉木笔直的树干伸向天空,像竖琴的弦,远山此起彼伏,是流淌的乐曲……随着行程向山内逐渐深入,蜿蜒的山路,伴着泥泞、丛生的杂草,稍不留神便可能摔倒。“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难怪古人这么形容太行山里的路。初期的惊奇渐渐变为时不时的惊恐,尤其是晚上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虫鸣、鸟叫、风声……山中的夜,万窍含风。
就这样过了几天,我们一行人终于行进了大山深处,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怀希望地穿过了最一片树林。就在那里,我惊愕地发现了那个村庄,那个叫阿亮的男孩。林后,散落着几间矮矮的土坯房,映着余晖,更显得破落。那个男孩一直盯着我,那是怎样的眼神?迷茫的,胆怯的,惊讶的,倔强的,澄清的,直接射进了我的心里。我不知道那可不可以叫做一个村庄,我不知道那男孩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活。
像无数山里的孩子一样,阿亮的父母一直在外务工,阿亮从小与奶奶相依为伴。在这庄子里还有三个孩子,大的不过十一二岁,小的只有四五岁的样子。他们皮肤黝黑,都穿着几近土色的衣服,或大或小,用一双胆怯不安又充满好奇的眼神盯着我们这群人,盯着我这个与他们年龄相仿却穿着鲜艳的姐姐。
我和爸爸还有一个叔叔住在阿亮家,他非常高兴,在完成最初的问答后,他从塑料袋报出了一床发白的大红的被子,帮我们铺在床上。我连忙道谢,他挠着头咧着嘴笑着说“这是俺爸妈的被子,干净的”,他看看我又望望我爸爸,又看看我,然后愣愣地走出去了。
可能白天太累了,闻着被子上依稀的太阳的味道,好像时间不长我便睡着了。
第二天,我迷糊着醒来时,天刚蒙蒙亮。对面的阿亮的奶奶坐在床沿上缝补着衣服,我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她冲我笑了笑。我好奇地向她打听平时的生活情况,她不时地边叹息边说“我老了,不能再替他(阿亮爸爸)守这个家了,年年盼望他别再出去了”。有时她反复地说,嘴里呢喃不止。
我进入厨房时,爸爸与叔叔也都已经到了厨房,阿亮也在。说是厨房,其实只是一个草棚,正中用砖头与泥巴垒砌着一个烧火的炉子。阿亮熟练地燃起了炉子里的火,并向锅里添了半桶水,然后便走到院子里摘起了筐里的菜。叔叔边帮他摘菜边逗他聊天,“阿亮啊,你有什么梦想啊?”“梦想?”阿亮一愣,眼睛蒙蒙的望了望远处。“我想爸爸能多挣钱,在城里买房子,城里多好啊”。他边说边又看了看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吃完饭,我们便准备着往下一个居民点了。临走时,我送给了阿亮一把手电筒及一些零食。看着他欣喜的样子、不舍的眼神,我心中一阵阵落寞。
一路上我都在想,阿亮守着奶奶,奶奶守着土屋。阿亮期盼爸爸带他们住到城里,奶奶希望儿子回归山里。两代人的守与盼,到底该何去何从。爸爸看我不声不响,若有所思,问我想在什么。我说了我的困惑后,他并未回答我,而是自言自语、意味深长地说了句,“乡村与城市,老家与城里,都难以舍弃,这也是一代人的纠结。”
两年多过去了,太行一行许多趣事都不记得了。唯有阿亮、他奶奶及村庄,还会想起。也许是我自己守着这段经历,老想得到答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