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高中生在校园内携带手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从分析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中学校园;手机管理;建议
新媒体时代迅猛发展,手机作为便捷的移动互联产物,不仅给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严峻考验,也给家长与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对于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的现象,教师应合理识别学生使用手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达到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其中,教师积极探索科学的手机管理办法显得尤为必要。
一、学生使用手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
(1)扩大交往范围,提高社交能力。手机的使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2)快速获取信息,扩大知识视野。学生通过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收听或观看新闻、在线学习,还可以快速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通过百度地图查找出行路线等。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形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3)方便与家长联系,及时得知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纷繁复杂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带手机可以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放心。同时,家长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提前告知学生。
2.消极影响
(1)分散学习精力,产生焦虑情绪。大部分学生的自控力不强,会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消遣或娱乐,如手机聊天、看网络小说、打游戏等,这些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有限的学习时间,久而久之,成绩下降,甚至会引起心理上的焦虑。
(2)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能力。科学研究表明,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非常大,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产生视力下降等现象。同时,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省去了学生思考和整合的过程,缺乏思维训练。
(3)干扰他人休息,埋下安全隐患。学生基本上都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声音过大会影响其他学生的休息。此外,网络诈骗案件的背后,基本上是个人信息泄露的结果。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有很多种,如移动公司出售、信息科技网出售、木马病毒盗取等,影响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中学校园手机管理的建议
1.采用辩证思维方式,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
学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海量信息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需要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了解和掌握。尤其在当今高考制度改革下,试题内容具有广泛度和灵活性,更不能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面对现实,学校既要认识到手机的隐性价值与功能,也要看到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校园手机管理不能一味地禁止,更不能放任自由。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校要通过灵活的制度来约束和限制使用手机不当的行为,让探求知识的学生大胆使用手机,不能搞一刀切。如学校可以允许学生在指定区域内使用手机,除此范围内严禁携带,若有违背,学校给予相应处分。同时赋予任课教师特殊的权力,课堂上若发现手机,无论是否使用,都可以当场裁定,首次违反给予相应的警告处理,再次违反给予记过处理。学校还可以统一购买定制机,该机器除可以进行亲情网间的交流外,只允许访问几个专门的学习平台,其他终端全部屏蔽。
2.遵循刚柔并进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
手机是学生的私有财产,学校没有没收的权力。但学校可以做出一些限制性或一票否决性的规定,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评奖评优挂钩,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班级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的要求制订课堂纪律,规定课堂上若因手机响起而影响教师讲课或非课堂要求而看手机的,被教师提出批评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评价减分处理。在处理的同时,规定学期末教师和班内学生可以根据该生学期内的综合表现,给予免减综合素质评价分处理,采用这种柔性的处理办法,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另外,还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有效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手机的学习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3.追求民主管理原则,建立科学化管理方案
“以生为本”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科学化的管理离不开民主的参与与决策。在手机管理问题上,学校可以放松管理,但是约束性的制度必不可少。广泛征求意见是建立合理制度的依据与基础。学校要借鉴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校园手机管理的经验做法,结合本校育人管理理念,制作校园手机管理问卷调查,向全校家长与学生发放,广泛征求意见,然后整理调查结果,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以及易操作、可操作、能操作的原则,制订适合学生发展实际、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手机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何丹颖.信息校园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及管理建议[J].新校园,2015(6):122.
[2]滕传浩.手机对高中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浅析[J].決策探索,2016(2) :57-58.
关键词:中学校园;手机管理;建议
新媒体时代迅猛发展,手机作为便捷的移动互联产物,不仅给高中生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严峻考验,也给家长与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挑战。对于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带手机进校园、进课堂的现象,教师应合理识别学生使用手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达到既开阔学生视野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其中,教师积极探索科学的手机管理办法显得尤为必要。
一、学生使用手机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分析
1.积极影响
(1)扩大交往范围,提高社交能力。手机的使用加强了学生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情感,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2)快速获取信息,扩大知识视野。学生通过手机不仅可以查阅资料、收听或观看新闻、在线学习,还可以快速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通过百度地图查找出行路线等。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形式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3)方便与家长联系,及时得知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纷繁复杂的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学生带手机可以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放心。同时,家长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提前告知学生。
2.消极影响
(1)分散学习精力,产生焦虑情绪。大部分学生的自控力不强,会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消遣或娱乐,如手机聊天、看网络小说、打游戏等,这些不良行为都会影响到有限的学习时间,久而久之,成绩下降,甚至会引起心理上的焦虑。
(2)影响身体健康,降低记忆能力。科学研究表明,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非常大,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产生视力下降等现象。同时,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省去了学生思考和整合的过程,缺乏思维训练。
(3)干扰他人休息,埋下安全隐患。学生基本上都在课余时间使用手机,声音过大会影响其他学生的休息。此外,网络诈骗案件的背后,基本上是个人信息泄露的结果。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有很多种,如移动公司出售、信息科技网出售、木马病毒盗取等,影响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中学校园手机管理的建议
1.采用辩证思维方式,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
学校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场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海量信息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需要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了解和掌握。尤其在当今高考制度改革下,试题内容具有广泛度和灵活性,更不能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面对现实,学校既要认识到手机的隐性价值与功能,也要看到使用不当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校园手机管理不能一味地禁止,更不能放任自由。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学校要通过灵活的制度来约束和限制使用手机不当的行为,让探求知识的学生大胆使用手机,不能搞一刀切。如学校可以允许学生在指定区域内使用手机,除此范围内严禁携带,若有违背,学校给予相应处分。同时赋予任课教师特殊的权力,课堂上若发现手机,无论是否使用,都可以当场裁定,首次违反给予相应的警告处理,再次违反给予记过处理。学校还可以统一购买定制机,该机器除可以进行亲情网间的交流外,只允许访问几个专门的学习平台,其他终端全部屏蔽。
2.遵循刚柔并进的原则,建立有效的引导机制
手机是学生的私有财产,学校没有没收的权力。但学校可以做出一些限制性或一票否决性的规定,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和评奖评优挂钩,进行有效的管理。例如,班级可以根据《中学生守则》的要求制订课堂纪律,规定课堂上若因手机响起而影响教师讲课或非课堂要求而看手机的,被教师提出批评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评价减分处理。在处理的同时,规定学期末教师和班内学生可以根据该生学期内的综合表现,给予免减综合素质评价分处理,采用这种柔性的处理办法,给学生改过的机会。另外,还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辩论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有效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手机的学习价值,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
3.追求民主管理原则,建立科学化管理方案
“以生为本”是教育事业的核心理念。科学化的管理离不开民主的参与与决策。在手机管理问题上,学校可以放松管理,但是约束性的制度必不可少。广泛征求意见是建立合理制度的依据与基础。学校要借鉴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校园手机管理的经验做法,结合本校育人管理理念,制作校园手机管理问卷调查,向全校家长与学生发放,广泛征求意见,然后整理调查结果,本着“少数服从多数”以及易操作、可操作、能操作的原则,制订适合学生发展实际、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手机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何丹颖.信息校园中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的利弊及管理建议[J].新校园,2015(6):122.
[2]滕传浩.手机对高中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及对策浅析[J].決策探索,2016(2)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