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保健服务是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城市流动女性孕产体验,改善其妊娠、分娩结局有重要作用。产前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是评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指标。本文概述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概念及测量维度;从服务提供方、需求方和供需双方三个视角,分析我国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城市流动女性产前保健服务可及性的提升策略。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盆腔脓肿置管引流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 ~2019年盆腔脓肿患者32例,脓肿大小4.9~17.3cm,在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8F引流管,统计分析其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后疗效.结果:32例病例均成功置入引流管,引流时间3~11d,无大出血、感染及盆腔重要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疗效明显,术后26例治愈,6例有效.结论: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盆腔脓肿置管引流安全、可行且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目的:分析CT影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范围为2019年4月-2020年5月,对其进行CT检查,和临床病理变化和确诊情况予以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通过CT诊断后17例为出血坏死型,诊断率为28.33%,35例为急性水肿型,诊断率为58.33%,总体诊断正确率为86.67%,且确诊率高于漏诊率,对比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CT诊断后检出率较高,能够将患者病灶和周围情况进行反映,同时可对患者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结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4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肠造口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8月住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9月—2020年4月住院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术后1、3、6个月独立更换造口袋情况,造口自我护理
虚拟解剖技术是集合影像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法医病理学技术的一项新型技术,利用PMCT、PMMRI、PMCTA等手段获取尸体信息、辅助尸检,帮助确定死因.自影像学第一次被应用于法医实践中之后,对于虚拟解剖的探索即贯穿于其中,它的无创性、信息可储存性以及对特定病变的诊断特异性有着很大的发展潜能,亟待在实践中探索.本文对虚拟解剖的发展历程、在法医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它与传统尸检相比的优缺点进行综述,为虚拟解剖的进一步发展的应用提供思路.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构建母乳喂养门诊咨询记录单,规范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流程。方法通过文献分析、课题组讨论自行设计专家函询问卷。于2020年9—10月,通过对杭州市16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函询确定母乳喂养门诊咨询记录单。结果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5~0.204、0.234~0.563(P<0.05)。最终构建的咨询记录单包括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