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
在后疫情时代,遭遇重创的工业经济怎样才能重新振兴?4月15日,一场以“应对疫情重创,振兴工业经济”为主题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在线论坛尝试给出答案。
重视发展“新基建”
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疫情重创工业经济,应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恢复、振兴工业经济出力。”
在李毅中看来,疫情下要高度重視市场变化趋势。应看到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因素:人、产业链、物流运输、资金。他表示:“更重要的问题是今后几个月乃至明年较长时间的国内外市场变化莫测、潜伏危机。老订单可复产兑现,但如果没有新订单,复产后做什么将是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充分估计疫后恢复、振兴工业经济的困难。”
李毅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新基建’是重要举措。”他进一步解释,“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新技术,信息化时代要求使用新一轮高新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分项、子项,要将这些技术物化为基础设施。二是新需求,新型基础设施是基石、工具和利器。如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中,数字基础设施凸显了保障和支撑功能。三是新机制,“新基建”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产业与垂直行业的跨界融合。
李毅中表示,要“积极稳妥、精准有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要统筹协调、宏观调控;“新基建”项目一般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直接回报率不高的特点,要科学慎重决策;应发挥制度优势,稳定资金来源,防范债务风险;要与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相结合。
“‘新基建’的投资总量并不大,但其‘乘数效应’大,要计算项目的直接收益也要看到对社会、产业的贡献即溢出效益,进行投入产出的比选,遵循效率和财务双重约束,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要保障技术的先进可靠,要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可以适当超前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李毅中分析。他补充指出:“企业行业是投资主体,各类企业要融合协同、共建共享。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2%,其中制造业占了87%,但是基础设施投资中民间资本只占20%—38%,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新基建’要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做真正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面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是,工业增速放缓,但重要物资保持增长;流程型行业生产总体平稳,中下游行业供给出现积极变化;生产秩序加快恢复,工业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鲁成军认为,“综合各方面情况,3月份以来工业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前两个月,我们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将比前两个月明显收窄,但仍然保留在较大范围的负增长区间。”
鲁成军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秩序尽快恢复,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精准有序推动制造业复工复产;二是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三是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看来,新冠肺炎疫情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侧给中国经济造成冲击,最大的影响就是经济循环受阻,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任重道远。
“总体来看,这次疫情给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冲击和负面影响是外生性的、短期的、阶段性的,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轨迹和总体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外贸增长有望回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正常轨道上来并实现恢复性增长。”曲维玺表示。
曲维玺同时提醒:“当前全球疫情呈现快速流行态势,疫情的不确定性成为中国外贸发展外部最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外贸发展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要素成本优势弱化、一些跨国公司正在调整全球产能布局等挑战。我们要因时因势而谋,千方百计稳住稳好外贸基本面。”
应对好市场需求不足的难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分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复工复产、振兴经济的主要矛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更加理性,市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整体上也呈现减缓态势。目前全球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化工行业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有些产品价格呈现跳水式下滑的态势。进出口需求也呈现大幅下滑的局面。他表示:“当前企业复工复产,最现实、最核心的矛盾是市场需求的矛盾,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经济发展,更没有经济繁荣。”
李寿生认为:“开拓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创造新需求是当前复工复产、振兴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希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开拓新产品、新技术与新的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要全力开发出一批超前、超高、实用的新技术。与此同时,对于市场需求的开拓能力也是检验行业竞争能力的试金石。”
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恢复的拐点,从物流行业看,已经恢复到可以支撑经济正常运行的水平。他表示,从3月份PMI指数来看,新订单处在近期的高点,产业链正在全面恢复。物流景气指数恢复到51%以上,服务于经济运行的物流基本是畅通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机械工业生产运行遭受较大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机械行业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推进,但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陈斌透露,当前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和复工复产中的堵点主要是: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产业链衔接不畅,零配件供应不足;运输仍然不畅,时效延长;企业面临多重压力,资金链紧张。而难点主要有:合同履行和延续困难,订单流失较多;原材料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增加;对外贸易受到冲击,国际疫情影响将加大;防疫物品不足影响员工上岗工作;企业国内外投资均无法正常进行等。
“短期看,行业运行总体仍将处于逐步恢复阶段。预计一季度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将出现20%左右的下降。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将加快恢复,市场需求也将出现一定反弹。中期看,预计下半年行业运行将恢复到正常秩序,增速明显高于上半年。”陈斌说。
在后疫情时代,遭遇重创的工业经济怎样才能重新振兴?4月15日,一场以“应对疫情重创,振兴工业经济”为主题的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在线论坛尝试给出答案。
重视发展“新基建”
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表示:“疫情重创工业经济,应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恢复、振兴工业经济出力。”
在李毅中看来,疫情下要高度重視市场变化趋势。应看到影响企业复工复产的因素:人、产业链、物流运输、资金。他表示:“更重要的问题是今后几个月乃至明年较长时间的国内外市场变化莫测、潜伏危机。老订单可复产兑现,但如果没有新订单,复产后做什么将是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充分估计疫后恢复、振兴工业经济的困难。”
李毅中指出:“要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新基建’是重要举措。”他进一步解释,“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新技术,信息化时代要求使用新一轮高新技术,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其分项、子项,要将这些技术物化为基础设施。二是新需求,新型基础设施是基石、工具和利器。如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中,数字基础设施凸显了保障和支撑功能。三是新机制,“新基建”是基于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产业与垂直行业的跨界融合。
李毅中表示,要“积极稳妥、精准有序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应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要统筹协调、宏观调控;“新基建”项目一般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直接回报率不高的特点,要科学慎重决策;应发挥制度优势,稳定资金来源,防范债务风险;要与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相结合。
“‘新基建’的投资总量并不大,但其‘乘数效应’大,要计算项目的直接收益也要看到对社会、产业的贡献即溢出效益,进行投入产出的比选,遵循效率和财务双重约束,进行成本和收益的分析。要保障技术的先进可靠,要做好市场需求预测,可以适当超前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李毅中分析。他补充指出:“企业行业是投资主体,各类企业要融合协同、共建共享。民间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62%,其中制造业占了87%,但是基础设施投资中民间资本只占20%—38%,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新基建’要更多向民间资本开放,做真正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面
“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是,工业增速放缓,但重要物资保持增长;流程型行业生产总体平稳,中下游行业供给出现积极变化;生产秩序加快恢复,工业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鲁成军认为,“综合各方面情况,3月份以来工业经济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于前两个月,我们预计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降幅将比前两个月明显收窄,但仍然保留在较大范围的负增长区间。”
鲁成军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将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秩序尽快恢复,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精准有序推动制造业复工复产;二是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三是继续推动‘放管服’改革。”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曲维玺看来,新冠肺炎疫情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侧给中国经济造成冲击,最大的影响就是经济循环受阻,中国经济全面复苏任重道远。
“总体来看,这次疫情给中国世界工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重大冲击和负面影响是外生性的、短期的、阶段性的,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轨迹和总体态势不会改变,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外贸增长有望回到由基本面决定的正常轨道上来并实现恢复性增长。”曲维玺表示。
曲维玺同时提醒:“当前全球疫情呈现快速流行态势,疫情的不确定性成为中国外贸发展外部最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中国外贸发展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内要素成本优势弱化、一些跨国公司正在调整全球产能布局等挑战。我们要因时因势而谋,千方百计稳住稳好外贸基本面。”
应对好市场需求不足的难题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分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复工复产、振兴经济的主要矛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对生活消费品的需求更加理性,市场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整体上也呈现减缓态势。目前全球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化工行业产品价格大幅下滑,有些产品价格呈现跳水式下滑的态势。进出口需求也呈现大幅下滑的局面。他表示:“当前企业复工复产,最现实、最核心的矛盾是市场需求的矛盾,没有市场需求就没有经济发展,更没有经济繁荣。”
李寿生认为:“开拓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创造新需求是当前复工复产、振兴经济的当务之急。我们希望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开拓新产品、新技术与新的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要全力开发出一批超前、超高、实用的新技术。与此同时,对于市场需求的开拓能力也是检验行业竞争能力的试金石。”
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恢复的拐点,从物流行业看,已经恢复到可以支撑经济正常运行的水平。他表示,从3月份PMI指数来看,新订单处在近期的高点,产业链正在全面恢复。物流景气指数恢复到51%以上,服务于经济运行的物流基本是畅通的。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机械工业生产运行遭受较大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全面下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表示:“机械行业复工复产工作全面推进,但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
陈斌透露,当前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和复工复产中的堵点主要是:人员流动受到限制;产业链衔接不畅,零配件供应不足;运输仍然不畅,时效延长;企业面临多重压力,资金链紧张。而难点主要有:合同履行和延续困难,订单流失较多;原材料采购成本、物流成本增加;对外贸易受到冲击,国际疫情影响将加大;防疫物品不足影响员工上岗工作;企业国内外投资均无法正常进行等。
“短期看,行业运行总体仍将处于逐步恢复阶段。预计一季度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将出现20%左右的下降。二季度,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将加快恢复,市场需求也将出现一定反弹。中期看,预计下半年行业运行将恢复到正常秩序,增速明显高于上半年。”陈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