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统计分析

来源 :中国化工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qi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西南欠发达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鲁西南欠发达地区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关键词:鲁西南欠发达地区 旅游业 优势 统计分析
  
  鲁西南欠发达地区的形成有很多方面原因,包括自然、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欠发达性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体现在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从政府治理角度看,鲁西南欠发达地区一般呈现如下特征:工业化进程滞后,地方财力薄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建设进程滞后;社会事业不发达,人力资源亟待开发;思想观念保守陈旧,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执政理念方式落后,干部队伍活力不足等等。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鲁西南欠发达地区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甚至更多的挑战。尽管鲁西南欠发达地区呈现一定的特征,面临共同的挑战,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区域面临的外界环境是一致的。鲁西南欠发达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鲁西南欠发达地区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从发展现实看,影响一个区域发展主要是五大要素,即:区位、资源、政策、人才、机制。作为地方政府,对这五大因素都可通过创新进行改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这五大因素中,机制创新的空间最大,直接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进程、速度、质量,对鲁西南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业是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和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一直以大大超前于国民经济总体增长速度的强劲势头发展。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中国旅游业更是实现了快速发展。
  今年上半年,我國旅游总收入约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7.3%。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约15.5亿人次,同比增长14.6%;国内旅游收入约1.13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入境旅游人数约6625万人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约2835万人次,同比增长1.3%;旅游外汇收入约240亿美元,同比增长3%;出境旅游人数约3800万人次,同比增长18%。
  上面这一组数字是说明了旅游业是一个经济产业,并且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这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及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重要原因。
  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重要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达、旅游人潮涌动的地方,往往也是商贸活跃、投资机会涌动的地方。过去人们理解的旅游投资局限于宾馆饭店、景点景区、主题公园等狭义的旅游概念,从广义的旅游投资概念来说,领域则要宽得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拉动消费,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旅游业的功能还有很多。如帮助贫困地区加快脱贫的速度。即使在最贫困的地区,旅游资源也广泛存在,其中不乏开发价值很高的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可能是自然资源,可能是历史文化资源,也可能是民俗资源。帮助这些地区开发旅游,能够就地吸纳劳动力,就地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就地销售农、林、牧、渔业和手工业等生产的旅游商品,使当地人民致富受益。旅游还能够传递友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旅游还使人们走进自然、认识自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它的出现在现阶段有其客观的必然性和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东部发达地区也存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具魅力、但目前开发力度明显不足的地区。其旅游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上规模:即针对资源特色,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和沟通,以优势资源吸引资金,开拓东部地区和海外两大客源市场,以观光产品为主导,专项产品为补充,围绕旅游环境的改善,提高交通、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进行整体开发,形成有经济规模和影响力的旅游线路及旅游区域,从而缩小东部在旅游业发展上的差距,整个东部地区真正成为中国旅游业塑造世界大国的基地和海内外游客旅游的乐土。在空间布局上,要注意以老少边穷地区的优势旅游资源开发为突破口,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和重要结点城市。
  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解决就业、促进扶贫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国内日趋激烈的竞争现状和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下,积极探讨旅游业的协调发展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鲁西南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比较经济优势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是相对于工矿业等传统产业,旅游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回报率高、限制因素少、市场潜力大的比较优势,更具开发价值。
  二是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对一、二、三产业均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直接就业1名人员,社会就可新增5个就业机会。加快旅游开发可以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带来“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
  三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业以生态环境为主要资源,在本质上与环境保护有着内在一致性,是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性发展的产业,被誉“无烟工业”。只要规划和保护工作做得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旅游业将是“人与自然和谐”时代要求中,“产业与环境互利”的双赢产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资源开发中,减轻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压力,克服生态脆弱劣势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最佳选择。
  四是有利于发挥后发优势。旅游业是一个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产业,它自二战后规模兴起至今不过百年历史,已跃居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对全球国民经济的贡献已超过了汽车业、石油业、钢铁业、电子业和农业;从发展趋势看,旅游业还将因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日益旺盛而成为朝阳产业。正因为如此,有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两个市场,有着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作者简介:李学彩,临沂市兰山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统计师。
其他文献
一、前言  客运动车组是当前成为关注的一个热点。铁路客运的速度在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提速。那么铁路货运的基本情况如何呢?铁路运输长期以来给人的印象之一,就是一个“慢”字。在很长时间内,我国的铁路运输几乎没有任何改善?其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垄断。众所周知,铁路运输业是我国当前为数不多的国有垄断行业之一,所有国有垄断行业的弊端,在铁路运输业上都有充分的体现。为引入竞争,1998年铁道部改革,第一次面向社会推出
摘油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的质量一直是油田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如何加强油田地面工程的质量监管,是我们一直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油田地面工程在质量监管的各种存在问题
2019年11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均高于预期,但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落。欧元区CPI和PMI均超预期上升,显示经济回暖迹象。我国CPI同比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