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入戏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ac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桂花被选进花鼓剧团前,团长正为找不到适合的演员而着急。团长一眼见到刘桂花,感觉她像极了王美蓉。团长迫不及待地跟刘桂花讲戏,讲《站花墙》,然后让她试唱“风吹杨柳条条线,雨洒桃花朵朵鲜”。虽然调唱准了,但没有韵味,团长望着刘桂花说,你要是能入戏就好了。
  什么是入戏?只上过小学的刘桂花不懂入戲,接过话问团长。
  这入戏嘛,打个比方说,你不是刘桂花,而是王美蓉。团长打住话,想了想,试着问,你在农村可有未婚夫?
  刘桂花脸一下红到脖子根,抿着嘴,摇了摇头。团长轻松一笑,说,那就好,你把杨玉春当作你未婚夫,试想想,他因为落难来投靠你家,你父亲不但不认,反而将他赶出去,他无依无靠,只得出家做了道童,你知晓这些委曲后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团长的开导果然奏效,刘桂花再试唱“春风不入珠帘里,美容何日转笑颜”时,一颦一蹙,神韵就出来了。团长一高兴,拍手道,可以排戏了。
  更出乎团长意料的是,刘桂花一见扮演杨玉春的李新华,一脸羞涩,满眼含情,锣儿鼓儿还没有响,她的魂就入到戏里去了。
  王美蓉站在花墙内侧,与隔着花墙的落魄公子杨玉春,先是互诉衷肠,继而馈赠定情之物──
  “忙在胸前摸一把,素珠落在手中存。此物不是无价宝,聊表玉春一片心。”
  “忙将头上摸一把,取下金钗一点红。金钗红,金钗红,金钗上面两条龙,一条好比杨公子,一条好比王美蓉,相公带回收藏好,见它如见王美蓉……”
  刘桂花不仅把程式化的招式演得中规中矩,而且把一个大家闺秀的端庄妩媚,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演绎得淋漓尽致。戏里该有的,她表演出来了,戏里没有的,她以自身的独到感悟也表现出来了。
  《站花墙》一下演火了,市剧团一连好多天场场爆满。刘桂花与李新华脱颖而出,很快成了花鼓剧团的台柱子。
  观众们看着戏里眉目传情的刘桂花与李新华,感叹着说,真是天生的一对。第二年春天,他们把戏里美好的结局演绎成了现实。
  结成了夫妻的刘桂花与李新华仍以扮演王美蓉与杨玉春为主,在甜蜜的爱情里,他们相继有了一对儿女。
  忽一日,团里要排练新戏《秦香莲》,毫无疑问,秦香莲和陈世美要由他们夫妇来扮演。
  谁知,刘桂花根本入不了戏,她的眉眼间传达出的只有情,没有半点对忘恩负义的陈世美的怨愤和决绝。团长将戏叫停,对她说,你还没有从《站花墙》里走出来,他不是杨玉春而是陈世美了,是狠心抛弃你和一对儿女的薄情郎……
  不,他不是陈世美,永远都不是!刘桂花听不进团长的开导。
  团长无奈,只能另找别的演员替换刘桂花。可刘桂花找团长,让他把李新华也换下来,她不能接受丈夫演陈世美的事实。
  这回不要说团长不会同意,就是李新华也不会退出,事业正如日中天的他,对塑造新角色的热情,盖过了对妻子的包容,他义无反顾地做起了皇家的驸马爷。
  戏里,李新华成功地扮演了陈世美;戏外,他和刘桂花走到了婚姻的尽头。
  婚一离,刘桂花自然连王美蓉也不肯演了。团长看在她曾有功于剧团的份上,让她做剧务。而此时,正赶上市政府组织文化下乡活动,花鼓剧团因一时拿不出更多更优秀的剧目,只好带着《秦香莲》剧组送戏下乡。
  这天晚上,已是剧团送戏下乡的尾声了,谁承想当帷幕就要开启的当口上,演秦香莲的演员因连日劳累,低血糖突发,被紧急送了医院。这主角无人可以替代,换别的剧目人又不齐备,怎么办?团长急得抓耳挠腮。
  幕后从容走出一个人来,对团长说,开演吧,我来!是许久没有演戏的刘桂花。
  团长感激地对救场的刘桂花一笑,随即大声宣布,赶紧撤换布景,演《站花墙》。
  海报都贴出去了,还能换?秦香莲,我演。春哥和冬妹,我的俩孩子演!团长听了,惊讶得连气都出不来。
  最后一场《秦香莲》大获成功,轰动了十里八乡上百个村子。
  选自《天池》
其他文献
詩人来到常熟城外小村已经两个月了。他租住在村外两间茅屋里,远处一面湖泊,门前有一条小河,流水潺潺,清澈极了。诗人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水流和小鸟的声音,很是安然。  诗人觉得,离开乱糟糟的官场真是最好的选择。  诗人叫常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天宝中为盱眙尉,是个很小的官。就这样的小官也是蝇营狗苟,争名夺利。常建实在待不下去,于是约了好朋友王昌龄、张偾一起离开,各自走进山林过自在日子去
期刊
他是一个兵。  他却自称刀客。  他叫关功,与关公同音。虽无关羽的威严霸气,却长得虎背熊腰,耍得一手大刀,也算与之有点渊源。  关功的大刀术,不是舞台上赚人眼球赢人掌声的花拳绣腿,而是能用于实战的硬功夫,且来头不小。关功说他爷爷的爸爸是29军“大刀队”的兵,在长城抗战喜峰口夜袭日军时,冲入敌阵连连砍殺,连刀刃都砍卷了,后来受伤严重拉响手榴弹扑向一群鬼子兵。他爷爷继承父亲的遗志,十五岁不到就背着一把
期刊
宋徽宗时期,京城有个纨绔子弟,名唤黄耳,酷爱养狗、斗狗。  这天,黄耳牵一条藏獒去街上遛弯。藏獒躯体高大,毛发乌亮,冷峻的双眼里透着不怒自威的霸气。  黄耳途径南门里,瞥见墙根前睡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旁边趴一条快要掉光毛的老狗。  藏獒对着老狗狂吠不已。老狗却聋了一般,动也未动。  黄耳不乐意了,踢醒老者说:“老头,斗斗狗如何?我输了给你一百两银子,你输了给我五十两银子。”  老者抬起身,瞭一眼黄
期刊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小丫总觉得这句俗语不对。她都长到八岁了,从没有见过院子里的梧桐树上落过一只凤凰。  “唉,别傻了,本来就没有的东西,你自然见不着。”小英说。  “那为啥会有这么一个说法?”  “也就是说说呗。”小英说,“要是有,咋会谁都没见过!”  小丫和小英常常一起在树下玩,梧桐树下可是一个好玩的地方。夏天是一大片绿荫,坐在下面凉凉快快。秋天有一大片落叶,走在上面沙沙沙沙。冬天这树变
期刊
柳村十二湾,湾湾进士墓。  传言,柳进士死后,葬于柳村进士湾,设十二疑冢。  是夜玄月无光,一伙黑影出现在进士湾。  莫非他们是贼?  他们正是贼,一伙盗墓贼。  当他们好不容易寻着一墓掘开,里面竟是空空如也,再寻一墓掘开,还是空空如也。  一连掘开四五墓,墓墓如此。  其中一人不怒反笑。呵呵,看来传言不假,柳进士果然设了疑冢。  另一人说,大哥,如何才能找到真墓?天一亮就会被发现的。  大哥闷声
期刊
老栓头七十大寿,宾客挤满了院子,恭贺声不绝于耳。老头子吧叽着旱烟兴奋得转圈圈。哈哈,今天一定要让老孙头妒忌一下!  老栓头以往可没少被老孙头调侃,老孙头晃着脑袋,最爱起哄:你娃给你买了啥?亮出来给我们开开眼呗!  想起这事老栓头就气闷,人家老孙头儿子虽不咋回家,但买的那些东西可是杠杠的。自己儿子呢?年年哭穷:房贷,娃读书,生活开支,人情世故等等罗列一大堆困难。老栓头很纳闷,不是说儿子生意做得很好么
期刊
她去南京看长江大桥,桥上迎面碰到了他,他们就在一起了。  他们住到乡下,家门口有一棵桃树、一座古代的石桥,还有一个大水库。  他们有时候去水库晒太阳,他会打水漂儿,打出飞得很远的水漂儿逗她笑,有时候他们相依着一起看夕阳。  她的朋友去看她,说真可惜啊。她曾经写作,结了婚,一个字都不写了。  她說有一种生活,只有一个故事,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遇到爱,拥有爱,也付出爱,故事就结束了。  这个故事是真的
期刊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  《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一篇千字文章稿酬能开到二三十块大洋,够一家人好吃好喝一个月的。  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穿洋装,讲洋话,吃洋餐,洋洋洒洒,倜傥风流。  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
期刊
大学毕业十年同学聚会,变化真的很大:有的当了教师,有的成了白领,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经了商。  酒足饭饱,团支书开始起哄:大家都来讲讲自己最浪漫的事吧!当年,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他追求过一名女生,追得死去活来,全校闻名。  我们也跟着起哄,那就从你这儿开始吧。  他说:“我大学期间追那个女孩,追不上,心里很难过,就打起了独身的主意,一心一意地去读书。大学毕业后,决定去新疆阿克苏支教,遭到家人的一
期刊
公元1100年的暮秋,大明湖畔。  身着艳丽的妙龄小姐带了一位活泼的丫头,在湖边吟诗高歌。小姐面色红润,笑颜如花,脚底却是踉踉跄跄,顺风飘过的是一股淡淡的酒香和着小姐脂粉的香味。虽是暮秋,天气却已经寒冷异常。汩汩而起的泉眼如同翻腾的鲤鱼在水下跳跃,而远离泉眼的湖边却已经布了一层薄薄的冰碴。依依的柳枝已经几乎落光了叶子,残存的也已经不是翠绿的颜色,而早已经是经霜的老绿。丫鬟虽然穿了厚衣,却依旧禁不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