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护理心得与体会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43396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30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对患者的意识和临床症状等进行观察,并进行观察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理措施。结果:30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到了100。结论:通过密切的观察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的生命体征等,计算体克的指数,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治愈率。
  关键词: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44-02
  失血性休克是臨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能够导致失血性休克的原因有很多,如外伤导致的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妇产科疾病导致的出血等,对于失血导致的休克,并不是出血较多,就一定会休克,而是失血的速度,通常情况下,失血的速度较快,失血的量较大,就容易出现失血性休克。本文选取30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方式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3年3月份到2014年9月份的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年龄在34岁到66岁之间,平均的年龄为44.5岁,病程时间在1.6年到7年之间,平均的病程时间为2年,所有患者都自愿的接受调查并签署了相关的协议。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中,10例患者为休克前期,9例患者为轻度休克、6例患者为中度休克、5例患者为重度休克,30例患者均为颅脑损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
  1.2方法
  当患者进入到医院后,医护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检测,记录患者的体温、血压等情况,然后用心率比上收缩压来计算患者的休克指数,正常情况下,患者的休克指数应该在0.5到0.85之间,如果休克指数超过0.85,说明患者出现休克的几率很大。神经外科失血休克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早期,通常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身心疲惫、如果神经外科失血的患者出现了这些症状,医护人员必须给与足够的重视,由于这两种症状是中枢神经缺氧的表现,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患者的血压处于正常水平,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血压值较低,反应变迟钝,或者意识模糊等,需要采取措施,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防止患者出现昏迷。处于休克早期的患者,呼吸频率通常没有任何异常,而处于休克中期的患者,呼吸频率会明显的变快,重度休克的患者,呼吸会表现为叹息状,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呼吸的频率,初步确定休克的情况,然后采取治疗措施。
  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医护人员首先应该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保证羧甲淀粉和血液顺利的输入到患者体内,完成恢复性的关注,扩充患者的血容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患者的休克情况。同时还要进行缺氧的纠正,让患者可以顺利的呼吸,如果患者的缺氧情况比较严重,应该适当的给与吸氧,对于呼吸道阻塞的患者,要及时的清理呼吸道。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平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量数据采用卡方值检验,其中p值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0例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经过科学、有效的护理后,全部治愈,治愈率达到了100%,患者失血的特点如表1所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
  3讨论
  神经外科的专业性较强,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很高,尤其是颅脑损伤较重的患者,病情通常比较危急,而且病情变化的较快,医护人员都是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工作,长期的处于这种环境中,会增加护理的风险,因此在实际的护理中,必须保证护理工作的严谨性,避免由于护理人员失误,产生的医疗风险。要想保证护理的质量,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以及相应的护理风险防护意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在失血的第一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的计算休克指数,对于休克指数较高的患者,要重点的进行监护,一旦血压值出现异常,要在第一时间采取治疗措施,防止患者进入休克。对于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要及时的建立静脉通道,保证输液和输血的顺畅,扩充患者的血容量,同时纠正缺氧的现状,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确保用药时间和剂量的准确,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恢复到健康水平。
  本文的护理工作中,通过观察神经外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收缩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结合患者的呼吸和意识情况,计算出了患者的休克指数,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针对性的采取高效护理措施,防止患者的病情恶化,使得治愈率达到了100%。如果神经外科失血患者的病情较重,进入到医院后需要手术治疗,面对继续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必须保持头脑清晰,忙而不乱的做好护理工作,如对于已经休克患者的输血,不能快速的输入大量血液,应该输入适当的晶体液,改善患者机体缺氧的情况。
其他文献
腹膜透析(PD)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是利用腹膜这一天然的半透膜为透析膜,将适量透析液引入腹腔并停留一段时间,使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体内的需要,如此反复更换透析液,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的目的。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实用,不需要特殊设备,清除效果好,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少,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期刊
微创外科在20世纪末出现在外科界的一个新概念,当时,它被认定为会成为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要趋势。在1985年,Payne医生是最早提出微创这一概念的,凡能减小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及生理、心理的创伤的手术都被称作微创手术。微创这一技术现在已经不再仅仅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已深入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中。因此,逐渐形成了有体系的微创医学。目前,较为完备的微创技术有内镜外科技术、腔镜外科技术、介入放射及介入超声技术还
期刊
为了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剖宫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我院开展了硬膜外麻醉用药无痛分娩,阻断产妇疼痛传导,运动神经不受影响,分娩时间产妇完全活动自如,精神放松,宫口开放也更加容易加速了产程进展,降低了剖腹产数,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照料 2014年1-12月份,將单胎分娩初产妇分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无痛分娩,对照组50例按轮班制进行常规产程观察及护理,采用传统的
期刊
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且多数为早期流产。下面将自然流产的护理评估和措施分析汇报如下。  1.护理评估  1.1病史  停经、阴道流血和腹痛是流产孕妇的主要症状。护士应详细询问患者停经史、早孕反应情况;阴道流血症状、
期刊
心房扑动(AF简称房扑)为快速、规则的房性心律失常,其发生率不到房颤的1/10,在患有心脏疾病者中的发生率为0.2%~1.0%。房扑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男性多见偶尔在婴儿或儿童中可见到房扑。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心房扑动(AF)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心房扑动患者30例,其中男27例,女3例,年龄22~69岁,平均46岁。其
期刊
摘要:目的:降低压疮的发生及减轻压疮的癥状,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疾病康复。方法:通过对压疮易患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制定饮食计划,作好健康宣教工作;做到六勤;对压疮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压疮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结论:降低了压疮的发生率,使压疮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护理。使压疮的护理更科学,更人性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颈动脉彩超检查对高血脂病患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患有高血脂的病患和138例未患有高血脂的病患在颈动脉检查图像造影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发现患有高血脂的病患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方面要比没有高血脂的人群有增多的状况,通过诊断结果证明高血脂研究对象的斑决情况有98例,而非高血脂者只有41例,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在颈动脉的分又区域较多。结论:颈动脉斑块与高血脂存在一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肾性贫血患者的贫血类型、患者的肾脏损害程度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引起的56例慢性贫血患者,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贫血类型和肾功能各项指标。结果:患者的贫血程度与肾脏功能的受损程度有密切联系,肾功能的损害程度越严重,患者的贫血程度也就越严重,即尿素、肌酐等的含量越高,患者的贫血程度就越强。本组患者的贫血类型多为正色素性贫血。结论肾性贫血患者的
期刊
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小量而缓慢的消化道出血,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软弱或头昏,有的仅在作呕出物或粪便的潜血试验检查才被发现。急性大量出血或出血持续不止,则出现心悸、冷汗、烦躁、面色苍白、皮肤湿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以及昏厥等循环衰竭现象,若短期内失血量超过总循环血量的1/3可危及生命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在降低消化性溃疡短期内再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经胃镜确诊并正规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于常规的入院宣教、健康教育、出院劝告,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家庭积极干预,出院4周随访,观察比较出院4周内再出血情况。结果:家庭干预组4周内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