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长安街路南的台基厂大街1号,即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办公地,原是清末民初之意大利使馆所在地。最开始意大利于同治八年(1869年),在江米巷与台基厂交叉路口东北角的民宅设立公馆。“义和团运动”后,意大利将使馆移到了如今的位置,与原奥地利使馆、原英国使馆相邻。
如今的大院儿正门朝东,南北各有一门房,四坡顶,红砖为墙;两扇铁花大门,将门房相连。2001年,使馆旧址被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我们进入大门后,先到左手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个坐南朝北的二层小楼,原来是旧使馆的接待用房。工作人员打开一层靠中间的房间后,我们马上被眼前富丽堂皇的清真式装饰所震撼:这个传说中的“香妃厅”终于被我们看到。室内四面墙都有大镜子,角柱上有阿拉伯文样的“楹联”,字体如花纹般美丽。后来我请三个不同的回族朋友鉴定,他们又委托不同的阿訇,才知道文字是“99尊名”的部分用语,这些经文常见于伊斯兰建筑的装饰。
每面镜子上边,都做成传统清真式(葫芦状)木制造型,想想这弯曲的弧度需要多少人工和时间。在屋顶部分,类似中国古建的“藻井”位置,可见金黄的装饰与往下接地的柱子。这柱子上部,又细分为三层:一层似莲花瓣,上有花纹;二层似一面一面的隔扇窗,每扇上面都有图案;三层就是雕刻的经文。
前几年有学者考证,这樘装修原在圆明园西洋楼的“方外观”。“方外观”建于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是专为当年入宫的维吾尔和卓氏“和贵人”(即传说中“香妃”)而建,其形式仿自西班牙著名的伊斯兰阿尔罕伯拉王宫中的“狮子院”。1901年后,意大利在清代堂子范围内兴建使馆,可能在那时从某个地方拆来的。
后期我们查了些资料,没有查到“圆明园香妃厅被移至此”的记载。姜中光和王世仁两位作者在《东华图志》里写道:当时西欧的豪宅流行异国情调的装饰,在这里出现伊斯兰式装修,也许就是当时的风尚。
我们随工作人员再往南侧进入另一个房间,就见到地板上的图案,即“墨索里尼的权杖”了。许多年来工作人员并不知这花纹的名字和寓意,地板上东侧有一个同样的花纹施工时被抹掉了。2014年意大利原总理普罗迪到访友协,他跟这里的领导解释说这叫“墨索里尼的权杖”!这样大家才得知原委。前总理感叹说:这图案能在中国被发现,也太神奇了!
房间北墙东西还各有一水池,墙面局部和地下的水池,都雕刻得很精美和细致。
房间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壁炉,壁炉两侧有小石柱。经辨认,柱身上雕刻着站立的狮子!在旁边的房间,工作人员让我们看了屋顶四周的“百子图”。如同相框一样,暗红色调的“画”被镶在高处,画中的中国胖娃娃都有着生动、可爱的面庞。
出了接待房到对面即大门右侧的“友谊馆”,这座二层小楼原是使馆官邸;1949年以后成为国际主义人士路易·艾黎在京的住处。
我们进入一层大厅,走廊两侧各有一巨大的衣帽镜。镜子边框上有编号,据说此物来自圆明园。
因为此楼正在修缮,我们只在一层的房间看了看。各个房间的地板都是木制的,未来纪念馆的新貌值得我们期待。
我们继续向大院儿西部走,能看见坐西朝东的原教堂。此建筑为单层,红色砖砌筑。房顶是四坡瓦顶,门窗和檐部用灰白石材。
在原教堂的东南,有二层楼宇是过去使馆的主楼,坐南朝北。由于进深大,此楼东、西和北部都有门通往室外。外墙也是红砖,窗套、檐部都用石材。地下室有弧形窗,装饰有铁花。
值得一提的是,主楼北部正门处有较大广场,左右(即东西)还各有一铜狮。东侧铜狮为雌,左爪下有嬉戏的幼师;西侧铜狮为雄,右爪下有绣球。我们撩开基座周围的绿植,六个铭文清晰可见:大清嘉庆年造。这对儿折耳铜狮,按《东华图志》记载,说是源自圆明园。但坊间也有“源自北海公园阐福寺山门前”的说法,还有当年标注着意大利文的明信片为证……
在主楼的东边,有通往大院儿东门的甬道;甬道的“隔离墩儿”,是汉白玉的石雕构件。初步辨认,这两个构件我认为是古建“望柱”的上部,云纹很清楚。
在原教堂的西部,至今还有一堵老砖墙,南北向。墙的西部现在是其它单位,不属于“友协”。这里很少有人过来,静悄悄的。因为南部有建筑挡着,我们顺着老墙从北往南走,如同进了死胡同,之后再从北边出来。
我们从老墙边上走,发现有的墙砖上还留着刻字。比如X户孙杰为莱州府造;崇祯元年窑户朱文作頭刘虎造。
按着我们的理解,当年为建造这使馆,工程方面用了大量的老城墙砖,比如明代的砖为材料。而清以后随着时代的转换明清时期的城墙、城楼几乎都消失了,在此处有了“隔离墙”的用处,也是一种遗迹的保护吧。
我们转到大院的北部,还能见到原使馆遗存的北门。按民国时《燕都丛考》提供的简图,此门通往意大利兵营。虽然门早已被堵且不能通行,还能看见门两边的方形柱,以及西侧柱子旁带屋檐的岗亭遗存。如今遗存的北门下摆着不知来处的香炉一鼎,周边散落着各种石材构件。
北门西,还保留着相对长一些的护墙:墙上有射击孔,孔下有若干半圆的“券门”,灰色砖质地。笔者马上想到故宫东六宫处的“堆拔房”,不知是不是也是过去卫兵所用。 如今作为文物,此处有玻璃挡板围护,上有出檐保护。
时光飞逝,120年过去了,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富强。
我们记录着当下的所见所闻,在缅怀中会继续前进的步伐!
◆作者系北京史研究会会员。
如今的大院儿正门朝东,南北各有一门房,四坡顶,红砖为墙;两扇铁花大门,将门房相连。2001年,使馆旧址被公布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老干部活动中心(原接待房)内部
我们进入大门后,先到左手的老干部活动中心。这个坐南朝北的二层小楼,原来是旧使馆的接待用房。工作人员打开一层靠中间的房间后,我们马上被眼前富丽堂皇的清真式装饰所震撼:这个传说中的“香妃厅”终于被我们看到。室内四面墙都有大镜子,角柱上有阿拉伯文样的“楹联”,字体如花纹般美丽。后来我请三个不同的回族朋友鉴定,他们又委托不同的阿訇,才知道文字是“99尊名”的部分用语,这些经文常见于伊斯兰建筑的装饰。
每面镜子上边,都做成传统清真式(葫芦状)木制造型,想想这弯曲的弧度需要多少人工和时间。在屋顶部分,类似中国古建的“藻井”位置,可见金黄的装饰与往下接地的柱子。这柱子上部,又细分为三层:一层似莲花瓣,上有花纹;二层似一面一面的隔扇窗,每扇上面都有图案;三层就是雕刻的经文。
前几年有学者考证,这樘装修原在圆明园西洋楼的“方外观”。“方外观”建于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是专为当年入宫的维吾尔和卓氏“和贵人”(即传说中“香妃”)而建,其形式仿自西班牙著名的伊斯兰阿尔罕伯拉王宫中的“狮子院”。1901年后,意大利在清代堂子范围内兴建使馆,可能在那时从某个地方拆来的。
后期我们查了些资料,没有查到“圆明园香妃厅被移至此”的记载。姜中光和王世仁两位作者在《东华图志》里写道:当时西欧的豪宅流行异国情调的装饰,在这里出现伊斯兰式装修,也许就是当时的风尚。
我们随工作人员再往南侧进入另一个房间,就见到地板上的图案,即“墨索里尼的权杖”了。许多年来工作人员并不知这花纹的名字和寓意,地板上东侧有一个同样的花纹施工时被抹掉了。2014年意大利原总理普罗迪到访友协,他跟这里的领导解释说这叫“墨索里尼的权杖”!这样大家才得知原委。前总理感叹说:这图案能在中国被发现,也太神奇了!
房间北墙东西还各有一水池,墙面局部和地下的水池,都雕刻得很精美和细致。
房间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壁炉,壁炉两侧有小石柱。经辨认,柱身上雕刻着站立的狮子!在旁边的房间,工作人员让我们看了屋顶四周的“百子图”。如同相框一样,暗红色调的“画”被镶在高处,画中的中国胖娃娃都有着生动、可爱的面庞。
友誼馆(官邸;原路易·艾黎故居)室内外
出了接待房到对面即大门右侧的“友谊馆”,这座二层小楼原是使馆官邸;1949年以后成为国际主义人士路易·艾黎在京的住处。
我们进入一层大厅,走廊两侧各有一巨大的衣帽镜。镜子边框上有编号,据说此物来自圆明园。
因为此楼正在修缮,我们只在一层的房间看了看。各个房间的地板都是木制的,未来纪念馆的新貌值得我们期待。
大院西部区域
我们继续向大院儿西部走,能看见坐西朝东的原教堂。此建筑为单层,红色砖砌筑。房顶是四坡瓦顶,门窗和檐部用灰白石材。
在原教堂的东南,有二层楼宇是过去使馆的主楼,坐南朝北。由于进深大,此楼东、西和北部都有门通往室外。外墙也是红砖,窗套、檐部都用石材。地下室有弧形窗,装饰有铁花。
值得一提的是,主楼北部正门处有较大广场,左右(即东西)还各有一铜狮。东侧铜狮为雌,左爪下有嬉戏的幼师;西侧铜狮为雄,右爪下有绣球。我们撩开基座周围的绿植,六个铭文清晰可见:大清嘉庆年造。这对儿折耳铜狮,按《东华图志》记载,说是源自圆明园。但坊间也有“源自北海公园阐福寺山门前”的说法,还有当年标注着意大利文的明信片为证……
其它遗存
在主楼的东边,有通往大院儿东门的甬道;甬道的“隔离墩儿”,是汉白玉的石雕构件。初步辨认,这两个构件我认为是古建“望柱”的上部,云纹很清楚。
在原教堂的西部,至今还有一堵老砖墙,南北向。墙的西部现在是其它单位,不属于“友协”。这里很少有人过来,静悄悄的。因为南部有建筑挡着,我们顺着老墙从北往南走,如同进了死胡同,之后再从北边出来。
我们从老墙边上走,发现有的墙砖上还留着刻字。比如X户孙杰为莱州府造;崇祯元年窑户朱文作頭刘虎造。
按着我们的理解,当年为建造这使馆,工程方面用了大量的老城墙砖,比如明代的砖为材料。而清以后随着时代的转换明清时期的城墙、城楼几乎都消失了,在此处有了“隔离墙”的用处,也是一种遗迹的保护吧。
我们转到大院的北部,还能见到原使馆遗存的北门。按民国时《燕都丛考》提供的简图,此门通往意大利兵营。虽然门早已被堵且不能通行,还能看见门两边的方形柱,以及西侧柱子旁带屋檐的岗亭遗存。如今遗存的北门下摆着不知来处的香炉一鼎,周边散落着各种石材构件。
北门西,还保留着相对长一些的护墙:墙上有射击孔,孔下有若干半圆的“券门”,灰色砖质地。笔者马上想到故宫东六宫处的“堆拔房”,不知是不是也是过去卫兵所用。 如今作为文物,此处有玻璃挡板围护,上有出檐保护。
时光飞逝,120年过去了,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变得越来越富强。
我们记录着当下的所见所闻,在缅怀中会继续前进的步伐!
◆作者系北京史研究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