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生教学是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師要重视基于真实事物的有效写生教学,摒弃错误的和约定俗成的模仿,鼓励学生用慧眼观察,多角度写生;悉心讲解,讲究写生方法;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写生,使写生真正成为学生绘画的一种乐趣,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有效的培养学生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观察;写生;细节;角度
没有了观察写生就没有了感知,就流失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只有观察写生才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坚持儿童写生教学,无论是培养儿童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还是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必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年暑假期间,我任教于一个绘画培训机构,参与到了如何有效进行儿童绘画写生教学之中。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儿童绘画写生教学呢?我来说几点我对此的心得体会。
一、慧眼观察,多角度写生
写生的灵魂在于观察,观察是儿童获得写生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从而培养他们用美术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学生一旦学会用眼睛画画,那么无论是表现简单或者复杂的对象都变得容易了。因此在日常写生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用慧眼进行有序观察,如大小的对比,前后的层次,颜色的对比,画面的主次与完整,点线面的运用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创作出好的写生作品。
(一)关注细节写生
在写生训练中,细微的结构因其细小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只有静下心来观察才能发现。静态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观察习惯。具备了这样心态就可以发现写生物体丰富而独特的东西。在选取写生事物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风景出发。我们在西施故里选取了能看到金鸡塔的一处地方,打算让同学们画金鸡塔作为我们写生的第一课。作为写生的第一课《塔》,我先让学生远距离大致观察一座塔,他们先会说出塔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让孩子近距离仔仔细细再观察,这时他们发现了很多平时很容易忽视的细节,他们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发现的特征:“塔的六个角是尖尖的,塔顶头上像个葫芦,瓦片挨得很紧,窗户上还有花纹……”然后引导学生从把握整体入手,打出大致的型,然后慢慢的把看到的小细节特征描绘在纸上,特别是细节描写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这样孩子们会更加认真去找一些小细节,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为了让小朋友更加适应写生,我们另一节课,是画《江景》。我们挑了一处相对来说建筑少一些的,绿色植物较多的,能看到江面。我先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画面最主要想表达的,然后再把其次的景物去衬托主要的景。虽然第一、二次写生同学们都还有些生疏,但是大家都很敢于尝试。
(二)关注不同角度写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这双眼睛从不同角度观察写生事物,即变换观察的位置:前面看、后面看、左边看、右边看等。面对一个写生物体经过不同视角的观察可以加深对物体的了解。所以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然后找到一至二个自己觉得最能体现每一个事物特色的角度。
孩子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后,这时就应该在每一副画中向他们渗透最简单的透视常识。让他们一次一次接触了解运用,并把透视体现到每一副画中。并在绘画中养成正确透视的习惯,表现出这种现象,形成透视教学粗浅的概念,为孩子的创作铺路。
二、悉心讲解,讲究写生方法
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写生对象的方法,是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写生先对对象的大型比如外轮廓、形体结构等有所把握再到物体的色彩关系,不断地启发他们一步一步领悟写生的精髓,使他们能够胸有成竹、灵活自如创作。
(一)画前精构思
在具体作画时,小学生往往“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出发,看准喜欢画的就一味地钻进去刻画。画到最后往往出现主体太小,被喧宾夺主或太大,其余不够画等情况。所以我们在孩子们画每一副作品之前得先让孩子们先明确我们这次画的主体是什么大概放在画的什么位置。其他不太重要的事物应该如何进入画面,或者说是否要改变下进入画面,减少些或者增加些。要使孩子学会从整体上观察、把握对象,要注意保持、深化第一印象—即客观事物最初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整体形象。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初见某人,第一印象是男女,是高矮胖瘦,然后才是年纪、发饰、眼睛、鼻子、嘴巴的特点等第一印象通过充实、提炼、加工之后的在头脑中形成意象,然后再引导孩子把这个意象对照客观事物,运用写生积累的素材用创作的形式描绘出来。不是说细节不重要,而是细节需要在大体上面才能起到更加好的作用。
(二)画中巧安排
当写生的素材成为创作题材时,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创设的情境来安排画面,这时非常讲究构图了,作为老师要对学生采取引导,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很多大师的作品来启发引导他们,多看,多学习,这样构图的技法马上就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技能,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让学生通过大师作品来感受黄金分割率的音韵,通过比较来分析金字塔形构图、S形构图、O形构图、放射形构图等多种构图方式的视觉力量,不管何种构图与安排,都是追求画面的均衡和美感的。
三、积极评价,激发儿童写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其实每进行一次绘画写生,学生都期待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写生中把握整体的能力较差,对科学的立体表现方法不能直接掌握,在具体写生作品中会出现造型、线条等幼稚的情况,甚至出现诸如鼻子歪了,眼睛有高有低,大小不一等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正面评价孩子们的作品:一要看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看这些画是否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三是看线条的运用是否大胆、肯定、富有美感;四是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像”与“不像”来评价,不苛求其形,不追求比例,允许缺点存在,让儿童在作品的对比中自己去发现。
美术教师如果拥有了这样一双慧眼,哪一个孩子还会畏手畏脚,哪个孩子不乐意用他的小手去描绘看到的美景呢?在这样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们的写生兴趣得到了激发,从而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美、表达美的空间。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法国画家卢梭提倡的写生教学中也提到“面对房屋画房屋,面对树木画树木,面对人物画人物,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自然应该是他唯一的老师,真实事物是他唯一的范本。”由此,美术教师要重视基于真实事物的有效写生教学,摒弃错误的和约定俗成的模仿,使写生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一种绘画乐趣,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冯炜.《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J],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2014.9
[2] 李力加.《儿童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3] 范晓莉.《少儿美术》[J],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12
[4] 李海莎.《少儿美术》[J],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7
关键词:观察;写生;细节;角度
没有了观察写生就没有了感知,就流失了许多生动的细节,只有观察写生才能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坚持儿童写生教学,无论是培养儿童最基本的美术造型能力,还是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必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年暑假期间,我任教于一个绘画培训机构,参与到了如何有效进行儿童绘画写生教学之中。那么如何有效的进行儿童绘画写生教学呢?我来说几点我对此的心得体会。
一、慧眼观察,多角度写生
写生的灵魂在于观察,观察是儿童获得写生经验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从而培养他们用美术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学生一旦学会用眼睛画画,那么无论是表现简单或者复杂的对象都变得容易了。因此在日常写生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用慧眼进行有序观察,如大小的对比,前后的层次,颜色的对比,画面的主次与完整,点线面的运用等,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创作出好的写生作品。
(一)关注细节写生
在写生训练中,细微的结构因其细小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只有静下心来观察才能发现。静态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和观察习惯。具备了这样心态就可以发现写生物体丰富而独特的东西。在选取写生事物时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风景出发。我们在西施故里选取了能看到金鸡塔的一处地方,打算让同学们画金鸡塔作为我们写生的第一课。作为写生的第一课《塔》,我先让学生远距离大致观察一座塔,他们先会说出塔的一些基本特征。然后让孩子近距离仔仔细细再观察,这时他们发现了很多平时很容易忽视的细节,他们迫不及待地告诉我发现的特征:“塔的六个角是尖尖的,塔顶头上像个葫芦,瓦片挨得很紧,窗户上还有花纹……”然后引导学生从把握整体入手,打出大致的型,然后慢慢的把看到的小细节特征描绘在纸上,特别是细节描写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这样孩子们会更加认真去找一些小细节,他们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为了让小朋友更加适应写生,我们另一节课,是画《江景》。我们挑了一处相对来说建筑少一些的,绿色植物较多的,能看到江面。我先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画面最主要想表达的,然后再把其次的景物去衬托主要的景。虽然第一、二次写生同学们都还有些生疏,但是大家都很敢于尝试。
(二)关注不同角度写生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这双眼睛从不同角度观察写生事物,即变换观察的位置:前面看、后面看、左边看、右边看等。面对一个写生物体经过不同视角的观察可以加深对物体的了解。所以我们要求每个孩子都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事物。然后找到一至二个自己觉得最能体现每一个事物特色的角度。
孩子认识能力有所提高后,这时就应该在每一副画中向他们渗透最简单的透视常识。让他们一次一次接触了解运用,并把透视体现到每一副画中。并在绘画中养成正确透视的习惯,表现出这种现象,形成透视教学粗浅的概念,为孩子的创作铺路。
二、悉心讲解,讲究写生方法
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写生对象的方法,是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分析写生先对对象的大型比如外轮廓、形体结构等有所把握再到物体的色彩关系,不断地启发他们一步一步领悟写生的精髓,使他们能够胸有成竹、灵活自如创作。
(一)画前精构思
在具体作画时,小学生往往“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不能从整体出发,看准喜欢画的就一味地钻进去刻画。画到最后往往出现主体太小,被喧宾夺主或太大,其余不够画等情况。所以我们在孩子们画每一副作品之前得先让孩子们先明确我们这次画的主体是什么大概放在画的什么位置。其他不太重要的事物应该如何进入画面,或者说是否要改变下进入画面,减少些或者增加些。要使孩子学会从整体上观察、把握对象,要注意保持、深化第一印象—即客观事物最初在我们头脑中留下的整体形象。打个比方来说就如同初见某人,第一印象是男女,是高矮胖瘦,然后才是年纪、发饰、眼睛、鼻子、嘴巴的特点等第一印象通过充实、提炼、加工之后的在头脑中形成意象,然后再引导孩子把这个意象对照客观事物,运用写生积累的素材用创作的形式描绘出来。不是说细节不重要,而是细节需要在大体上面才能起到更加好的作用。
(二)画中巧安排
当写生的素材成为创作题材时,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创设的情境来安排画面,这时非常讲究构图了,作为老师要对学生采取引导,这时我们就需要找很多大师的作品来启发引导他们,多看,多学习,这样构图的技法马上就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技能,让学生提高欣赏水平,让学生通过大师作品来感受黄金分割率的音韵,通过比较来分析金字塔形构图、S形构图、O形构图、放射形构图等多种构图方式的视觉力量,不管何种构图与安排,都是追求画面的均衡和美感的。
三、积极评价,激发儿童写生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其实每进行一次绘画写生,学生都期待得到老师的认可。但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在写生中把握整体的能力较差,对科学的立体表现方法不能直接掌握,在具体写生作品中会出现造型、线条等幼稚的情况,甚至出现诸如鼻子歪了,眼睛有高有低,大小不一等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正面评价孩子们的作品:一要看是否抓住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二是看这些画是否真实反映了儿童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三是看线条的运用是否大胆、肯定、富有美感;四是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像”与“不像”来评价,不苛求其形,不追求比例,允许缺点存在,让儿童在作品的对比中自己去发现。
美术教师如果拥有了这样一双慧眼,哪一个孩子还会畏手畏脚,哪个孩子不乐意用他的小手去描绘看到的美景呢?在这样和谐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们的写生兴趣得到了激发,从而开拓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创作美、表达美的空间。
唐代画家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法国画家卢梭提倡的写生教学中也提到“面对房屋画房屋,面对树木画树木,面对人物画人物,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自然应该是他唯一的老师,真实事物是他唯一的范本。”由此,美术教师要重视基于真实事物的有效写生教学,摒弃错误的和约定俗成的模仿,使写生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的一种绘画乐趣,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 冯炜.《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J],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2014.9
[2] 李力加.《儿童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3] 范晓莉.《少儿美术》[J],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12
[4] 李海莎.《少儿美术》[J],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