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因而它被愈加广泛的应用到了冠心病的医疗与护理工作中。文中将对健康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并对健康教育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进展
冠心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心脏疾病,其致死率较高,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实践证明导致该疾病发生、诱发患者死亡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因此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被予以了高度关注,各医院在医护工作中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对此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健康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
健康教育在医疗工作中得以提出并应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第一是KMBP Model即知行信理论,该理论的观点为要想改变患者的行为,使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态度,就需要向患者传输相关的卫生健康信息与知识,只有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患者的行为才能够有所改变,患者的态度与信念是患者改变自身行为的动力;第二是HBM即健康信念模式,该模式认为,患者对健康行为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社会支持、社会人口学因素等都是影响患者行为健康的主要因素;第三是HPM即健康促进模式,该模式主要探究影响人们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原因,分析其决定性因素[1]。
2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
2.1实施者
中外研究显示冠心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者主要包括三个,首先是医生,既包括社区医生也包括院内医生;其次是护士,很多研究中的实施者都是护士,杨慧娟[2]的研究中就以护士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教育后患者的行为与认知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最后是社区医生,近年来社区健康教育逐渐得到了推广,部分研究就是以社区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2.2教育形式
2.2.1个性化指导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予以健康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特征,展开不同形式的教育,以一对一方式对患者的行为、习惯等予以指导。
2.2.2开设健康讲座
冠心病中有些知识是具有共性的,如发病原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针对这些内容医护人员可组织患者听专题型的知识讲座。钱琨[3]与刘新静[4]的研究中都组织患者开展了健康讲座。
2.2.3发放健康手册
为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意识,医院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健康宣传手册或宣传单,让患者与家属可以随时查找相关内容,随时对知识进行学习。
2.2.4健康交流
医院可组织患者进行互动与交流,让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能够引发患者的共鸣,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2.2.5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也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已经出院的患者或者社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都需借助电话随访这一手段,从而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2.3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可以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展开,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酌情进行调整。
2.3.1危险因素指导
针对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与发展情况,医护人员应当总结可能导致该疾病发生或加重的危险因素,并指导患者有效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研究表明,吸烟、酗酒、暴怒、劳累、用力过度等都使导致该疾病加剧的危险因素,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与心绞痛,因此医护人员务必将这些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告知患者与患者家属,提高其风险意识。杨慧娟[2]的研究表明,在接受健康教育以前,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仅为59%,而教育后这一指标上升到了88.5%,前后差异显著。
2.3.2心理教育
冠心病患者很可能因为年龄、病痛等原因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还可能出现抑郁与焦虑等心理障碍,此时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为他们简单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并适当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提高他们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予以人文化的关怀,利用微笑、拥抱等身势语,对其进行安抚[3]。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等都属于人的情趣变化与人格因素,过激情趣的变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素有“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悲伤肺、过思伤脾、过恐伤肾”等情志致病理论,在健康教育中,医护人员可根据七情致病的特点对患者情志的调节予以指导。
2.3.3饮食教育
饮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与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医上认为在“药调”的基础上应当辅以“食调”,有“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的说法,因此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第一应当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的发生;第二应当对胆固醇、脂肪、盐分、糖的摄入量予以控制;第三应当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蔬菜水果中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外,还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摄入的胆固醇含量,同时还能够对便秘予以防治;第四应当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质的量应当占到总摄入量的40%到50%左右[4]。
2.3.4運动指导
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能够将患者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患者心血管的调节能力与适应性得到增强。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患者以散步、打太极、慢跑等形式进行适当的锻炼。有研究显示,适当运动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5]。中医药学中也包含了很多运动养生的知识,如呼吸吐纳、五禽戏、调摄精神等。
2.3.5治疗指导
为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还应当根据治疗情况对患者予以必要的指导,如用药管理,介入治疗指导等。在用药管理中,医护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禁忌与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在介入治疗指导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教育与术后护理指导,需为其简介手术的流程,告知其必要的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 2.4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包括多个方面,第一是生物学指标,即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心率、体重等常规性指标;第二是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包括SIP、SF-36、NHP等;第三是知信行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行为改变情况,有研究[6]显示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后行为方式较为健康的患者比重由原有的57.4%上升到了88.5%,由此可见教育效果较好。其它的评价指标还包括患者对教育工作满意度以及成本与效益关系等,根据研究的不同可自行取舍。
3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内外对健康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中医学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中可以将中医药学知识引入其中,对患者予以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
西方医药学与中医药学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特别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治未病”思想,对健康教育效果与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将中西医知识结合到一起,从而提升医护工作的质量,促进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结语:
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应当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美郁.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进展[J].内科,2013,8(03):310-312.
[2] 杨慧娟,王彦欣,牛春华等.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4,27(06):284-284,285.
[3] 钱琨,曲学华,张妍等.老年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7):5367-5369,5347.
[4] 刘新静,徐冬梅,王建文等.强化炎性因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97-98.
[5] 王飛飞.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03):615.
[6] 俸永红,陈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06-2508.
关键词:冠心病;健康教育;进展
冠心病是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的心脏疾病,其致死率较高,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生率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实践证明导致该疾病发生、诱发患者死亡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因此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被予以了高度关注,各医院在医护工作中均有针对性的对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对此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健康教育开展的理论基础
健康教育在医疗工作中得以提出并应用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第一是KMBP Model即知行信理论,该理论的观点为要想改变患者的行为,使患者建立积极向上的信念,树立正确的态度,就需要向患者传输相关的卫生健康信息与知识,只有建立坚实的知识基础,患者的行为才能够有所改变,患者的态度与信念是患者改变自身行为的动力;第二是HBM即健康信念模式,该模式认为,患者对健康行为的了解以及对自身疾病的认知、社会支持、社会人口学因素等都是影响患者行为健康的主要因素;第三是HPM即健康促进模式,该模式主要探究影响人们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原因,分析其决定性因素[1]。
2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情况
2.1实施者
中外研究显示冠心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者主要包括三个,首先是医生,既包括社区医生也包括院内医生;其次是护士,很多研究中的实施者都是护士,杨慧娟[2]的研究中就以护士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教育后患者的行为与认知都有了极大的改善;最后是社区医生,近年来社区健康教育逐渐得到了推广,部分研究就是以社区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的。
2.2教育形式
2.2.1个性化指导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予以健康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然后针对患者的个性化特征,展开不同形式的教育,以一对一方式对患者的行为、习惯等予以指导。
2.2.2开设健康讲座
冠心病中有些知识是具有共性的,如发病原因、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等,针对这些内容医护人员可组织患者听专题型的知识讲座。钱琨[3]与刘新静[4]的研究中都组织患者开展了健康讲座。
2.2.3发放健康手册
为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意识,医院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健康宣传手册或宣传单,让患者与家属可以随时查找相关内容,随时对知识进行学习。
2.2.4健康交流
医院可组织患者进行互动与交流,让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能够引发患者的共鸣,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
2.2.5电话随访
电话随访也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已经出院的患者或者社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都需借助电话随访这一手段,从而保证健康教育的持续性与有效性。
2.3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可以从中西医两个方面展开,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患者的意愿酌情进行调整。
2.3.1危险因素指导
针对冠心病的发病特点与发展情况,医护人员应当总结可能导致该疾病发生或加重的危险因素,并指导患者有效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研究表明,吸烟、酗酒、暴怒、劳累、用力过度等都使导致该疾病加剧的危险因素,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肌梗死与心绞痛,因此医护人员务必将这些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告知患者与患者家属,提高其风险意识。杨慧娟[2]的研究表明,在接受健康教育以前,患者对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仅为59%,而教育后这一指标上升到了88.5%,前后差异显著。
2.3.2心理教育
冠心病患者很可能因为年龄、病痛等原因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有时还可能出现抑郁与焦虑等心理障碍,此时医护人员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可为他们简单讲解冠心病的发生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并适当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提高他们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要对患者予以人文化的关怀,利用微笑、拥抱等身势语,对其进行安抚[3]。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喜、怒、忧、思、悲、恐、惊等都属于人的情趣变化与人格因素,过激情趣的变化是导致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素有“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悲伤肺、过思伤脾、过恐伤肾”等情志致病理论,在健康教育中,医护人员可根据七情致病的特点对患者情志的调节予以指导。
2.3.3饮食教育
饮食是导致冠心病发生与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医上认为在“药调”的基础上应当辅以“食调”,有“饮食节,则身利而寿益”的说法,因此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第一应当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的发生;第二应当对胆固醇、脂肪、盐分、糖的摄入量予以控制;第三应当多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蔬菜水果中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外,还富含纤维素,纤维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摄入的胆固醇含量,同时还能够对便秘予以防治;第四应当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质的量应当占到总摄入量的40%到50%左右[4]。
2.3.4運动指导
运动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能够将患者的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患者心血管的调节能力与适应性得到增强。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让患者以散步、打太极、慢跑等形式进行适当的锻炼。有研究显示,适当运动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5]。中医药学中也包含了很多运动养生的知识,如呼吸吐纳、五禽戏、调摄精神等。
2.3.5治疗指导
为了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度,还应当根据治疗情况对患者予以必要的指导,如用药管理,介入治疗指导等。在用药管理中,医护人员要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用药禁忌与注意事项等,并告知患者坚持用药的必要性;在介入治疗指导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教育与术后护理指导,需为其简介手术的流程,告知其必要的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 2.4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包括多个方面,第一是生物学指标,即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心率、体重等常规性指标;第二是患者的生存质量,评价量表包括SIP、SF-36、NHP等;第三是知信行水平,主要用于评价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行为改变情况,有研究[6]显示对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后行为方式较为健康的患者比重由原有的57.4%上升到了88.5%,由此可见教育效果较好。其它的评价指标还包括患者对教育工作满意度以及成本与效益关系等,根据研究的不同可自行取舍。
3冠心病健康教育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国内外对健康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中医学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在冠心病的健康教育中可以将中医药学知识引入其中,对患者予以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
西方医药学与中医药学都具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特别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治未病”思想,对健康教育效果与冠心病治疗效果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在实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予以综合性的护理,将中西医知识结合到一起,从而提升医护工作的质量,促进中西医的共同发展。
结语:
健康教育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应当被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美郁.冠心病患者护理干预进展[J].内科,2013,8(03):310-312.
[2] 杨慧娟,王彦欣,牛春华等.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行为方式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4,27(06):284-284,285.
[3] 钱琨,曲学华,张妍等.老年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7):5367-5369,5347.
[4] 刘新静,徐冬梅,王建文等.强化炎性因子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1):97-98.
[5] 王飛飞.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03):615.
[6] 俸永红,陈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506-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