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活在大理古镇的一些小人物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h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许多话是被古人说尽说绝了的,比如“近乡情更怯”,短短的五个字就把归乡游子的复杂矛盾心情表露殆尽。浪迹江湖的游子,人人心中都装着自己的故乡,梦牵魂绕着生己养己的那片故土。但是,能够功成业就,衣锦荣归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奔波漂流几年几十年依然是不名一文,最终茫然失落地回到故乡。于是既盼回乡,又怕回乡。越接近故乡,心中便越胆怯,这是一种羞见江东父老的“怯”,这是一种壮志未酬的“怯”。所以,老一辈在南洋打工的华侨,虽然在农场和橡胶园干着非人的劳动,回乡时也要倾其所能,置办西装革履的行头和大包小包的礼物,以显示自己在外混得不错。费翔的一曲《故乡的云》便唱尽了归乡游子“近乡情更怯”的心情。
  但是,黄昏时的树影拉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游子远在天涯海角也走不出对故乡的思念。我的故乡是滇西被誉为“文献名邦”的大理古镇,离乡近五十年,我依然是属于“近乡情更怯”的一族。每当我产生乡愁或生活得不愉快时,我就会不由得回忆起儿时故乡的一些大抵属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鲜活的形象温暖着我这游子的心,这或许是阿Q似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精神自慰吧。我想,人生苦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境况,各有各的活法,那些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尚且能坦然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为什么就不能善待此生呢?大人物有人为其树碑立传,那些个卑微的生命也曾经是这尘世的匆匆过客,何妨也为他们写个小传呢。
  外国老乡
  大理古镇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汇的地方,单是宗教就有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外来教派和本土的儒教、道教、白族本主教。所以,小镇中除了众多的佛寺外,还有天主堂(天主教)、福音堂(基督教)、清真寺(伊斯兰教)和文庙(儒教)、武庙(道教)、本主庙等。那时,街道上也就游走着各色人等,有日本和缅甸的和尚,正宗的伊斯兰阿訇,高鼻子蓝眼睛的欧洲传教士……每个教派的信徒都不少,大家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和平共处。
  天主堂位于人民路中段,福音堂位于复兴路北端,常见穿黑袍的神甫和戴黑头巾的修女(小镇人们叫她们孃孃或是嬷嬷)出入。在天主教的信徒中,有一位叫“外国老乡”的五十多岁的小老头。他孤身一人,姓名早已被人们忘记,“外国老乡”的绰号却尽人皆知,在小镇里也算是个名人。称他为“外国老乡”是小镇人民的一大发明,因为他长期和传教士接触,会讲几句英语,所以自视甚高,不屑于与街边抽旱烟晒太阳打雀牌的老游民为伍;而他为外国人打杂,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类似流浪汉的形象又难入小镇上流社会。所以就有人给他取了一个中西合璧的雅号“外国老乡”,岂料一叫就响,形成共识,而他本人竟也十分喜欢这个称号,大概他认为“外国”二字把他也归入洋人一类了。
  外国老乡对洋人毕恭毕敬,对乡民却孤高自傲,趾高气扬。但他的洋人概念仅限于欧美白人,对日本人、缅甸人、阿拉伯人他也一概地孤高自傲,趾高气扬。他虽然穷愁潦倒,但心态奇好,整天乐呵呵的,与人说话总爱中英语混杂,并时常嘲笑那些听不懂他说英语的人是憨包。但实际上他说的英语有时连神甫也听不懂,只好对他耸耸肩,摊摊手。
  小镇传说着一个笑话,一次神甫让外国老乡去商店帮买只钢笔,外国老乡到商店后对店员说:“买只Pen!”店员便拿出一个盆给他。外国老乡说:“No,No!”店员说:“不漏,不漏,这是新盆。”
  为生计所迫,外国老乡有时也会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他穿一件神甫送给他的旧黑袍,腰上系一根带子,到水果摊、核桃摊、板栗摊上去装着挑拣要买的样子,暗中却把果子往宽大的袖子里扒拉,最后像模像样地举起双手伸一个懒腰,果子便落入了他的怀中,他便咕噜着“No,No”嫌果子不好起身走人。
  外国老乡也有可爱的时候,那便是跟孩子们在一起时。由于他孤身一人,在社会上又很孤立,所以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便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跟孩子们在一起也变成了一个大孩子。他疯疯癫癫,喜笑怒骂,又唱又叫,做些怪模怪样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孩子们再怎么嘲弄他他都不会生气,疯疯癫癫的外国老乡身后跟着一群疯疯癫癫的孩子已成为小镇一景。
  有时外国老乡也会认认真真地教孩子们说英语,指着一些物件,教孩子们用英语称呼。后来我进入中学,英语课上有些单词老师还没教我就会念,便得益于外国老乡的早期教育。现在流行的顺口溜“我是I,你是You;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谢谢Thank you”,我记得当年外国老乡就教我们说过,是不是他第一个创作的就不得而知。
  老洁本
  老洁本是一个乞丐的名字,小镇的人们都用“jie ben”这两个发音前面加一个“老”字叫他,但具体是哪两个字没有人能说得清。我就姑且称他为“洁本”吧,寓意他虽为乞丐,但本质是纯洁的,因为小镇人在他的名字前加个“老”字,那是对他有点尊敬的意思,而对一个乞丐的尊敬则缘于他对母亲的孝道。
  大理古镇历史上曾经是两个王国的都城,所以古城墙方方正正,高大雄伟,四面都开了城门,有高耸的城楼和厚重的木门,城门洞深邃而又黑暗。不知何时,东城门洞里住进了老洁本这对母子乞丐。母亲七十多岁,满头白发,双眼失明;儿子五十多岁,头发也已花白,腿有残疾,走路一瘸一瘸的。他们把城门开成一个合适的角度,在开口处用石头垒了一堵矮墙,就在这个角落里安了家。
  老洁本每天外出要饭,回来后就一勺一勺喂他的瞎眼老娘。要到好吃的东西,他一点都舍不得吃,全都给老娘吃。老娘逼着他吃,他就咂吧着嘴装出吃的样子,惹得老娘发出嘻嘻的笑声。老娘的大小便全是他抱着到外面去像把孩子一样解决的。天气暖和的日子,老洁本便把老娘背到一个向阳的地方,为老娘梳头发、捉虱子。这时老洁本还会哼唱起一些不成调的曲子,老娘则一脸幸福的微笑,听凭老洁本的摆布。这对乞丐母子的温馨一幕被人们一传十,十传百,于是老洁本便成为小镇人孝道的楷模。一些老年人遭到儿孙的慢待时甚至会羡慕起老洁本的老娘,骂儿孙:“没良心的,你们去看看老洁本是怎么对待他娘的。”
  可是,人们很快就又领教到老洁本恶的一面。老洁本从来不低声下气、可怜兮兮的向人们讨要。他专找商人富户,不扰穷苦百姓。要饭时拿一只大碗往店铺前一站,伸出碗说句给点吃的就不动了。几分钟后若店家没有动静,他便开始骂人了。先是骂店家小气鬼、屁眼虫、黑良心等还算文明的词句。若是店家还没行动,他的谩骂就开始不断升级,越说越难听,声音也越来越高,直至发出断子绝孙、全家死光、全家烧光的诅咒。做生意的人大都讲究口风彩头,谁愿意有人在自家门前骂些不吉利的倒霉话,所以大多数人都不等他说出更难听的话,便赶紧给点食物或钱文打发他走。他也不贪心,无论店家给多给少,给了就走,绝不耍赖。要够一天的饭食就赶忙回去伺候老娘,绝不多要。久而久之,只要老洁本这个恶叫花子在门前一站,不等他开口,店主便赶忙施舍了事。老洁本成了罩在小镇商人心头的一块阴影,夜里小孩子哭闹不睡觉,当妈的便会吓唬说:“再闹,老洁本来了!” 其实,除了讨饭,老洁本随时和老娘呆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绝不惹事生非,更不会偷鸡摸狗。   老洁本的恶讨恶要的收获,往往比那些靠苦苦哀求乞讨的乞丐多得多。但是,那些乞丐却不可能学习老洁本的恶叫花子方法。因为其一,老洁本虽然腿有残疾,但身材魁梧高大,要打架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其二,老洁本相貌丑陋凶恶,一副拼命三郎的架势,正经人谁愿去招惹他惹麻烦。而其他老弱病残的乞丐不具备老洁本的这些优势岂敢来恶的,只有求爹爹告奶奶乞求怜悯,否则不但讨不到吃的,还会招来打骂。
  大冬天,城门洞里风大阴冷;大雪天,许多商铺不开门,街上冷冷清清,这是老洁本母子饥寒交迫最难挨的日子。每当老娘又冷又饿发出哀哀的哭声时,老洁本无计可施,便站在城门洞里大声吼骂,骂天,骂地,骂社会不公,骂富人黑良心……粗话、丑话、脏话,尽情发泄。那声音经过城门洞的放大,嗡嗡地传得很远。
  张兴老倌
  张兴老倌本名就叫张兴,虽然他已五十多岁了,可是小镇上无论大人小孩背后都直呼他为张兴老倌,这表明小镇人对他的人品不怎么看好。至于当面怎么称呼他,则就因人而异了。
  张兴老倌以扎竹龙、竹风筝、竹斗(要念四声)等工艺品为生,手艺不错,如在现在,完全可以评个民间工艺大师之类的称号,其作品甚至还会被作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起来。
  竹龙,是小镇及周围白族村寨过年时必需的喜庆道具。新春佳节,十多条花色各异的竹龙伴随着锣鼓声和鞭炮声舞遍了大街小巷,把小镇的过年气氛酝酿到了极致。这些竹龙是由专业的舞龙队集资定制的,富裕人家过年过节或有喜庆之事,请舞龙队去门前舞上一通讨个吉利,舞龙队也可得到丰厚的红包。没有生意时,舞龙队也沿街起舞,行些公益善举。而这些竹龙好多都出自张兴老倌之手。
  张兴老倌制作竹龙时,先要把竹子剖成很薄的竹片,再把竹片放在水沟里泡上几天,待竹片变得柔软以后才用来扎制竹龙。他扎竹龙时聚精会神,精益求精,完全沉浸在一种艺术创作的境界中。这时,谁要是打扰他,他会大发脾气,把你骂得狗血淋头。龙头、龙尾的骨架扎好后,再糊上黄纸,最后再在纸上绘上龙鳞和各种图案。至于龙眼球中的那两点红点是不点的,要留到舞龙时富户人家的主人或官绅人士来点,就是所谓的画龙点睛,点睛是要多付钱的。至于龙身就比较简单了,就是扎十多个腰鼓形的竹筒,也不用糊纸。当然,龙头、龙尾及每一个龙身竹筒都要固定在一根长木棒上,舞龙者就是手持这根木棒舞龙的。最后再用几丈长的黄布绘上龙鳞,连接龙头龙尾,并等距离地覆盖固定在龙身的各个竹筒上,一条竹龙就做成了。张兴老倌制作的竹龙造型威猛,活灵活现,双眼和舌头都会动,在所有上街的竹龙中往往胜出一筹。
  扎斗、扎风筝也是用竹片作骨架,糊上纸后再彩绘的,但这对于张兴老倌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斗,是古代度量粮食用的器具,每年火把节时,小镇人把大大小小的竹斗串成一串插在火把上一同燃烧,以此祈愿五谷丰登、生意兴隆、日进斗金。风筝则有王字形、米字型等多种,要求竹片削得极薄,重量轻,才能飞得很高。
  按理说,张兴老倌手有绝活,收入不菲,家境肯定殷实,但实际上他却家徒四壁,有时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坏就坏在他有两个要命的嗜好,一是抽大烟,二是酗酒,都是填不满的无底洞。一旦烟瘾发作,他便什么都不干,砸锅卖铁也要躺在床上过足瘾不可。酗酒后发酒疯更是怕人,见谁骂谁,见什么砸什么,抓住老婆的头发在手上挽几圈,在地上拖着往死里打。街坊四邻听着他老婆的惨叫声,只能骂声四起,但谁也不愿去干涉,怕惹他恶骂甚至拳脚相向。
  只有我们一群少不更事的顽皮少年敢跟张兴老倌叫板。我们经常趁着夜色故意从张兴老倌的门前过,一边跺着整齐的步子,一边喊着大伙子教的讽刺他的顺口溜:“老倌的龙,烟屎龙;老倌的斗,马尿斗;老倌的风筝飞不走。”待到张兴老倌开门出来大骂时,我们已四散跑得没有踪影。
  我们也会找机会当面戏弄张兴老倌。一次,我们发现张兴老倌在用竹竿打挂在树上的洋茄子。这是一种攀援植物,能够爬到很高的树上,结的果实像扁形的葫芦,小镇人一般是不吃的,只用来喂猪。估计张兴老倌又揭不开锅了,所以打洋茄子吃。有一个洋茄子挂得很高,张兴老倌踮起脚还是够不到。他又搬来一个凳子站在上面,竹竿才刚刚够到,可是使不上劲,点一下,洋茄子摆动一下,就是不落下来。我们坐在树荫下,看着张兴老倌在烈日下满头大汗地像打钟一样地打洋茄子,便恶作剧地随着他竹竿的点击,口里发出“叮咚,叮咚”的声音。几番下来,张兴老倌又气又累,大骂着跳下凳子拿着竹竿来追打我们,可是他哪里跑得过我们呢。张兴老倌的好处是不记孩子们的仇,有时,只要我们亲亲热热地叫他一声“阿爷”,他就会慷慨地把卖不掉的风筝送给我们。
  后来,张兴老倌的老婆终于忍受不了他的恶行和他离婚了。实际上,在那个年代,正像结婚没有办什么手续一样,他们离婚也没有办什么手续,只是请了街坊四邻和亲族长者作个公证,写了一张纸,他老婆就回娘家去了。临分手时,张兴老倌还算是表现出了一点人情味,他执意把家中较好的东西和自己存下的一点钱全部给他老婆带走。他们只有一个女儿早已出嫁,他老婆想到今后张兴老倌要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便也温婉地最后一次劝他今后不要再抽大烟,不要再酗酒了。这对一世怨偶充满人情味的诀别,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也成为小镇人很长一段时间的话题。
  阿 哥
  阿哥是国家战备粮库的一名搬运工,因为他对男人不论长幼都称呼“阿哥”,对女人不论长幼都称呼“阿姐”,大家也就回敬他,称呼他“阿哥”。久而久之,连开会时领导点名也叫“阿哥”,他的真实姓名倒被人们淡忘了。我因父亲蒙难,家道中落,初中毕业后就辍学到粮库当了一名搬运工,与阿哥有过一年的共事之谊。战备粮库建在距小镇不远的地方,是由省政府直接管理的,被认为是小镇最好的工作单位之一,我也是因为在学校品学兼优的缘故,才被学校推荐去的。实际上名声好听,在里面干搬运工却是极苦的,每天要把每袋七十五公斤或一百公斤重的大米、苞谷、青稞等粮食从汽车上背到仓库里,或是从仓库里背到汽车上。粮食调进调出不断,每天总有长长的汽车排着队,每天总有数不清的粮袋要背,一天下来,浑身累得要散了架一样。   阿哥是绝对谦卑之人,绝对孤独之人,绝对老实之人,绝对与世无争之人。他没有朋友,没有仇敌,在小镇也没有亲人。他对任何人都保持着谦卑的距离,从不与别人交流,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的身世也无人知晓。上班时他卖力地干着繁重的劳动,下班后他总是找一个远离人群的地方默默地独处,也不知道他成天心里想些什么。老职工对阿哥的这些怪异行为早已习惯,我们几个新来的小青年却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首先,我们怀疑他精神或智力是不是有问题,但老职工们一概否定。他们说,阿哥象棋下得极好的,粮库没人能下得过他,只是他轻易不下棋,不信你们去试试。可是,我们几次约他下象棋,他总是谦卑地说,阿哥,我下不好的,不敢跟你们下。
  有一次,我无意中看见阿哥蹲在屋后的角落,用一根树枝在地上划着什么,便悄悄地从他背后走过去。使我大吃一惊的是,他在地上写的竟然是一首唐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而且那字中规中矩,是练过书法的人才写得出来的。阿哥发现了我,慌慌张张地站起来,一边说,阿哥你来了,一边用脚把地上的字迹擦掉,就慌忙走了。
  我总觉得阿哥是一个谜,同是社会最底层的搬运工,他没有必要对大家那么谦卑。特别是对我们几个年纪小他一辈的小青年,他也一味地谦恭,使我感到十分困惑。于是,我们想测试一下他的忍让程度。阿哥与我们六个人同住一个大寝室,他规规矩矩,悄没声息,从不打扰别人,也从不加入我们的闲谈,而且扫地抹桌之类的事都被他包了。但他有一个习惯,每晚要起夜几次。因为公厕离得远,为了方便,也为了不因为开门关门影响别人,他便买了一个大瓦盆作尿盆,我们恶作剧的测试也便从他的尿盆开始。当晚我们几个人都大量喝水,夜里起夜几次都悄悄地往阿哥的尿盆里撒尿。第二天一早,阿哥照例要去倒尿,他揭开盖子一下惊呆了,满满的一大盆尿快要漫出边来,我们却一本正经地偷着乐。可是,仅仅过了几秒钟,阿哥就若无其事艰难地抬着尿盆向厕所走去。一连几天,天天如此,阿哥毫无半句怨言,倒是我们心生愧意,不忍心再将恶作剧进行下去。
  那时是全民挨饿的年代,我们干着繁重的劳动,虽然享受每月四十二斤最高的粮食定量,但因为缺少油水,随时都是饥肠辘辘。特别是我们几个童工,瘦小饥饿的身躯背负着超过自己体重几倍的粮袋,走起路来都是晃晃悠悠的,没少得过阿哥的暗中相助。可是,每天接触大量的粮食,却没有人想到偷点回去吃,甚至抓把大米嚼嚼的念头都没有。至今,我还为当年的圣洁感到自豪。
  阿哥,或许是大彻大悟有着大智慧的隐者;或许是背负巨大心灵煎熬用苦行赎罪的心奴。我想。
  杜老师
  我在小镇中学读高中时,杜老师教我们语文课。他五十多岁,出身书香门第,曾留学日本,懂日语、英语,中文古文功底也相当深厚,而且写得一手好字。他原来在某出版社担任要职,属于那类恃才傲物、狂放不羁的知识分子。据说,正因为他自己吹嘘三十年代在上海曾经和鲁迅打过笔墨战,所以反右运动时被划为右派。后来经查证,他所谓的和鲁迅打笔墨战,不过是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并无大碍的短文,所以又把他改为中右,没有送去劳动改造,只是下放到边远小镇当了一名中学老师,但老婆也因此与他离了婚。遭此一难,他尝到了权势的可畏,收敛了不少,但张扬的性格依然时有所露,尤其对待学生极为苛刻,有时骂得狗血淋头,许多女生都被他骂哭过,大家怀疑他是不是把所有的怨气都发泄到学生头上了。他对自己曾经的留学经历十分自豪,经常把“我是留日的”挂在嘴上,由于小镇人发音“留”“牛”不清,调皮的男生们便在背后称他是“牛日的”,更有胆大的男生当面装着恭维他说“杜老师是牛日的”,引得同学们会心地哈哈大笑,他也高兴地哈哈大笑。正是他的这种张扬狂放,又给他带来了第二次灾难。
  那时,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国家经济开始复苏,但政治气氛却日趋严峻,正处于那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大动乱的前夜。同时,毛泽东的威望如日中天,全国人民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也一浪高过一浪。青年学生都怀抱着要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把毛泽东当成神灵一样地崇拜。
  就在毛泽东的新诗《七律·冬云》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的那天下午,第一节课是杜老师的语文课。上课前,许多同学都在笔记本上传抄着毛泽东的这首诗,直到上课铃响,杜老师走进了教室,大家才匆匆忙忙地收拾好报纸准备上课。杜老师开讲了许久,发现有一个同学没有听课,仍在埋头抄写着什么,便走下讲台来到他的桌前,拿过他的笔记本看起来。接下来杜老师不假思索而说出来的话却语惊四座,也为他埋下了祸根。杜老师说:“‘雪压冬云白絮飞’什么歪诗,上课不好好听,走路都没走好,就要学跑……”那同学叫起来:“这不是歪诗,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诗!”教室里随着轰的一下炸开了锅,许多同学开始起哄,其中也有我。有人高叫“反动!反动!”还有人恶作剧地嚷嚷:“别吵,别吵!让他说下去。”大家都为抓到了不可一世的杜老师的致命错误而感到兴奋。待到杜老师捧着报纸,弄清了那同学抄的确实是毛主席的诗时,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脸上出现了灰土一样的颜色。在死一样的静寂中,杜老师呆痴了好几分钟,最后,突然转身向黑板上方的毛主席像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踉踉跄跄地像逃一样离开了教室。
  此后,杜老师一个多月没有来上课,说是病了。待到他重新站到讲台上时,人苍老了一大截,也失去了往日纵横捭阖的讲课风采,变得谨小慎微,照本宣科,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媳妇一样可怜巴巴,令人不忍正视。那时,我相信大多数同学都深深地后悔了,因为大家绝口不再提及此事,而且上语文课也比以前更专心肃静了。
  时光流逝,这件事渐渐被大家淡忘,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小镇。再后来“文化大革命”暴发,几个被杜老师臭骂过又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终于揭发了这件事,杜老师被加上反对毛主席的罪名,遭到批斗、游街、监禁,受到许多非人的待遇。那时,在外读大学的几个同学相见,议及此事,唯有唏嘘感叹而已。平心而论,我们反感他对学生的苛责谩骂,但佩服他的渊博学识。
  这一次的打击把杜老师彻底地击垮了,像他那样孤高自傲的人,怎能忍受得了精神上的折磨和人格上的侮辱,还没有等到文革结束,杜老师便一病不起驾鹤西归了。据说,临终时,他执意要求亲属就把他葬在小镇,不要送回故乡,说是无颜入宗室见列祖列宗。
  当然,杜老师最后还是得到平反恢复名誉了,可那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了,他长眠的那堆黄土也早已被人刨掉变成庄稼地了。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其他文献
国外早已有微课程(Microlecture)这个概念.美国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一分钟课程.在国内,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微课”的.在他看来,“
期刊
第二天,睡足了觉的薇宝儿已经精神焕发、恢复如初.rn小纳好奇极了.rn薇宝儿却得意扬扬:“我们人体有个‘秘密武器’,也是最神秘的系统之一:免疫系统.它就像一支24小时随时待
期刊
由于目前我国铁路事业的大力发展,铁路逐渐成为我国运输方面的主导力量,国家相关部门对铁路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进行铁路建设的过程中,试验检测技术的利用效率还尚
于坚,男,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O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以世俗化、平民化的风格为自己的追求,其诗平易却蕴深意,是少数能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哲学认知的
期刊
英语作为世界应用极为广泛的语言之一,是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英语教学质量也越来越受到人
期刊
【摘要】许多科学老师对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并做了许多有效的探索工作。本人从他们的宝贵经验中,进行学习、分析、综合,结合自己的教学教科研经历,从试卷讲评课的课前筹备、课堂讲评与深化、课后反馈巩固三方面,对提高科学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做了一点深入的思考,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科学试卷 讲评 有效教学  试卷讲评课到底要怎么上,才是有效的教学呢?这个问题,从本人担任学校的科学教研组组
10月10日上午,团甘肃省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团省委书记、党组书记王永前作动员讲话,对团省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全面的动员和部署,省委学习实
研究了不同粒度配比、不同煅烧温度、不同原料配比下红柱石的烧结性能指出:红柱石开始转化和完全转化为莫来石的温度以及膨胀率和莫来石转化量与煅烧温度、粒度和杂质有关。开
本论文选取Cu-6Sn-6Zn-3Pb(青铜663)作为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通过优化材料的组成和微结构以期改善青铜663材料在海水环境下的减摩和抗磨损性能。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设计并
亲爱的玉白:rn准备好你的好奇心,和这位高冷的喵星人来一场意外的恳谈吧.rn动物联合国轮值秘书长 大象rn曹玉白放学回家,没有守着电视机,而是焦急等待着今天的神秘访客.上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