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新时代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因此,做为一名美术教师,就要发挥美术学科的优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敢想敢画、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美术教学创新
一、收集素材,拓宽创新来源
绘画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有形、有情、有境。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带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拓宽视野,从而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体会,从中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周围事物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成为有木之本,有源之水。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枝头,果园里一片繁忙,画一画“丰收的果园”;家乡楼房鳞次栉枇,路旁绿树成阴,花团锦簇,画一画“美丽的家乡”等。
在课堂之外,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秋季,让学生收集些落叶粘贴成美丽的图画或拼搭图案制成小小的“艺术品”;元旦、春节到了,要求学生自制节日贺卡,送给同学和师长。这些小活动,既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才智,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既锻炼了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又促进了智力的开发。还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开阔了活动空间,拓宽了创新来源。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其实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要想让美术学科真正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就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创设情境,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与稳定,向乐趣转化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推动乐趣上升到志趣阶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探索中去。 例如在《绒线绕绕》一课中首先让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毛线、 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和工具,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几组表示情境的词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以上词组联想出心目中最美的画面,搭配毛线色彩,粘贴出理想的作品。其实这是一节简简单单的手工课,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多,教师只是做了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同学们的兴趣却是异常的高,他们整节课都在按老师的要求去讨论、设计、裁剪、粘贴,最后同学们的创造简直发挥到了极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活灵活现地、精致的毛线粘贴画,小动物、机器人、茅草屋等等,有些作品可爱到让人捧腹。
三、恰当引导,激发创新想象
世界上一系列的发明都是由富于想像力的人所创造的,他们认为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更为关键也更为困难的是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所以教师要从小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受其环境影响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些乐于想象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如在学习《小原始人的家》时,我先把课室布置成一个原始森林,用画架和卡纸做成一棵大树,然后在地上铺满了捡回来的树叶,当学生一跨进课室,他们的思维马上就会转移到这个环境当中,想象着他们自己就是小原始人,现在就在原始森林里,这样引起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四、教会求异,启迪创新思维
要想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學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用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思维。当前大多数小学美术课主要是依葫芦画瓢的形式进行,教师出示几幅范例让学生照搬,维护好课堂纪律就行了。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 所以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在教学《小小手》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随意创新。我给出学生几种手形,让他们分别在手形上填画。启发思考:在手形上能填画什么植物、什么动物、什么人物、什么生活用品或玩具等等,并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来填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鼓励了他们求异,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合理评价,保护创新意识
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所以我们要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正确评判孩子们富有个性的作品。
在创造活动中,很多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被同学嘲笑,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品,成功的作品。不一定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成功的,但孩子们的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儿童的意趣与天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找出它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评价与肯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求知欲就越来越强烈,从而达到了真正的育人目的。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美术教师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大胆,创造性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拓宽创新来源,诱发创新兴趣,激发创新想象,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信心。把画笔还给那些自在飞翔的心灵,留给他们一片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天空,让孩子们在作画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思维、释放心灵!
美术教学创新
一、收集素材,拓宽创新来源
绘画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绚丽多彩的:有形、有情、有境。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带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拓宽视野,从而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加深学生对自然美的体会,从中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周围事物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成为有木之本,有源之水。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实挂满枝头,果园里一片繁忙,画一画“丰收的果园”;家乡楼房鳞次栉枇,路旁绿树成阴,花团锦簇,画一画“美丽的家乡”等。
在课堂之外,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秋季,让学生收集些落叶粘贴成美丽的图画或拼搭图案制成小小的“艺术品”;元旦、春节到了,要求学生自制节日贺卡,送给同学和师长。这些小活动,既凝聚了学生的心血和才智,又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既锻炼了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又促进了智力的开发。还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开阔了活动空间,拓宽了创新来源。
二、创设情境,激发创新兴趣
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其实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要想让美术学科真正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就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创设情境,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与稳定,向乐趣转化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推动乐趣上升到志趣阶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探索中去。 例如在《绒线绕绕》一课中首先让学生准备一些不同颜色的毛线、 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和工具,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几组表示情境的词组,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以上词组联想出心目中最美的画面,搭配毛线色彩,粘贴出理想的作品。其实这是一节简简单单的手工课,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多,教师只是做了很简单的要求,但是同学们的兴趣却是异常的高,他们整节课都在按老师的要求去讨论、设计、裁剪、粘贴,最后同学们的创造简直发挥到了极致,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活灵活现地、精致的毛线粘贴画,小动物、机器人、茅草屋等等,有些作品可爱到让人捧腹。
三、恰当引导,激发创新想象
世界上一系列的发明都是由富于想像力的人所创造的,他们认为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更为关键也更为困难的是具有丰富的想像力。所以教师要从小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善于想象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是受其环境影响的。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些乐于想象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如在学习《小原始人的家》时,我先把课室布置成一个原始森林,用画架和卡纸做成一棵大树,然后在地上铺满了捡回来的树叶,当学生一跨进课室,他们的思维马上就会转移到这个环境当中,想象着他们自己就是小原始人,现在就在原始森林里,这样引起学生的求异思维,从而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画面。
四、教会求异,启迪创新思维
要想创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學会与别人不同的思维,用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思维。当前大多数小学美术课主要是依葫芦画瓢的形式进行,教师出示几幅范例让学生照搬,维护好课堂纪律就行了。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 所以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如在教学《小小手》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随意创新。我给出学生几种手形,让他们分别在手形上填画。启发思考:在手形上能填画什么植物、什么动物、什么人物、什么生活用品或玩具等等,并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来填画。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鼓励了他们求异,重视求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合理评价,保护创新意识
在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时,不能以像不像为准则来评价。而是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儿童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儿童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所以我们要尊重儿童认知规律,正确评判孩子们富有个性的作品。
在创造活动中,很多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被同学嘲笑,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品,成功的作品。不一定每个学生的作品都是成功的,但孩子们的每件作品都凝聚着儿童的意趣与天真。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应找出它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评价与肯定。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求知欲就越来越强烈,从而达到了真正的育人目的。
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美术教师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大胆,创造性地挖掘研究,使用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拓宽创新来源,诱发创新兴趣,激发创新想象,启迪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信心。把画笔还给那些自在飞翔的心灵,留给他们一片自由想象、自由创造的天空,让孩子们在作画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活跃思维、释放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