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法”二三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rgbedr544y4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让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各异,篇幅长短不一,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要不然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现在“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即:“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教师要学会将教材进行整合、进行精选,才能在规定课时内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法”二三招,具体招数如下:
  一、分解难点,选点精读
  对篇幅较长的课文的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善于把握文意,然后选取几个着力点,加以品读、精读。简言之,就是把握文意,选点突破。例如:《故乡》一文,近4000字,教学本文时教师要敢于取舍、整合教材,努力做到“画龙点睛”,帮助学生“找疑难,排障碍”,重点突破,不必面面俱到。课前布置预习:“阅读课文,思考《故乡》一文中写了几个‘故乡’?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此问题属于对文意的把握,多数学生能按要求完成训练,个别学生的回答不准确、不全面,老师给予适当点拨。教授新课时,老师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文章除了写故乡的变化外,还写了谁的變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此问题属于选取着力点加以品读。通过自由阅读,绝大部分学生回答出文章还写了“人”的变化,其中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那么,文章是怎样描写闰土的变化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3分钟后每组选代表回答问题。2组同学回答:“我们小组在文中13—30自然段,找到下列句子:(1)其间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2)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3)下了雪,我们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来吃时,我远远地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这些句子,作者运用了“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动作敏捷、有智有勇、热情纯真、无忧无虑的少年闰土形象。”3组的学生代表则回答说:“我们在文章的59—80自然段,也找到了刻画人物的句子。这些句子刻画了一位麻木迟钝、说话吞吞吐吐、对我毕恭毕敬的中年闰土形象。”其他小组的探究结果与上述两组基本相同,教师只需给予评价即可。至于“变化”的原因,有社会的,有个人的,学生能够从文中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一句中将人物变化的原因分析、阐述得非常清楚。这样处理教材,两课时不但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还能以《家乡的变化》或《我的家乡》为题进行片段训练。
  二、训练重点,整合阅读
  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独立的训练重点,例如:八年级(上)第三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的主题是“建筑园林与名胜古迹”。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设计本单元教学目标时,可以将训练重点分解到每篇课文中,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其做法是:《苏州园林》、《说屏》侧重于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训练。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精练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了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条分缕析的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绍。教学本文重在引导学习作者周密观察,准确把握园林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中国石拱桥》、《桥之美》侧重于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训练。为了突出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采用了列数据、举例子、打比方、引用、摹状貌分类等说明方法,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同时,让学生明白,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为了准确的说明事物特征,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例如:(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能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充分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故宫》一文侧重于理清说明顺序的训练。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我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教学时,学生在对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后,重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其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默读课文,填写“研讨与练习一”的游览示意图,填好后小组交流,并说说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学生结合示意图回答说文章采用了“由南向北”的说明顺序。弄清了全文的说明顺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重点说明的部分—三大殿,想一想,说明顺序是怎样的?学生轻松地知道本文是按照由“由南到北、由外到里”的顺序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
  三、相同中心,对比阅读
  教师根据单元训练要求,用一篇课文作为中心,把具有相同主题、相同题材、相同写法的课文连在一起对比阅读。运用此种方法进行教材处理,既有利于教师独立思考、触类旁通,又有利于学生在比较阅读中理解文意、培养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要在教学前认真思考 “教什么”和“怎样教”这两个问题,当这两个问题教师思考清楚了、透彻了,在教学中自然会游刃有余并形成教师独有的教学风格。新课改以来,教学理念应发生变化,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双方在知识、情感、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互动生成,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欣赏、体会作者运用文字的功力,从而学会并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挖掘、整合、取舍其最有价值的教学点,设计需要探究的问题,引领学生对不同文本进行精妙的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技能。
其他文献
审题是做题的关键,如果连题目要求都判断错了,那么肯定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如何才能审好题呢?经过反复思考、探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了“读、画、圈、说、恒”五步审题法。  一、读题:避虚就实,选取有用信息  读题,是审好题的第一步。低段需要指读,中高段可以默读。读题要注意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破句,把题目读顺,不能只读一半题目,以个人经验,就开始答题,要边读边理解题目要求,从中选取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 
期刊
西山学校是和谐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全国一流的民办学校。课程体系有特色。西山学校在传统课程体系基础上,充分利用本校自身优势以及周边有利资源,积极探索开发设计符合学生要求和教学实际的特色课程体系,比如,先后开设了武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足球)、社会实践等各具特色的校内校外课堂,实现了课程结构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而我校小学部也在总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快乐课堂教学改革也初见成效。  斯宾塞说
期刊
历史人物往往是民族的灵魂、历史的脊梁和时代的骄子,他们的身上有着政治的理想和时代的气质。“吹去历史尘埃,彰显人性之光“,在细微处发现历史人物人性之美丽和人格之光辉。从这些命运跌宕的历史人物身上,可以挖掘德育资源,从而开阔胸襟,提升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整个民族和个人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兴亡而奔走呼号,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抒写爱国篇章,给我们留下
期刊
新世纪之初,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语文作为一门承载语言艺术教育的学科,教师语言的优秀示范作用和熏陶作用尤显重要。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在教师的职业生涯过程中,起着哪些作用呢?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又如何提高教师语言艺术呢?
期刊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语文早读的现状  自古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就非常重视读书,早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形式存于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在设计课程时,都会把早读课排在第一节。因为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段,大声地诵读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感官去去接触语文,从而更好的进入语文课堂学习。然而,早读课无论是形式还是质量上都还存在这诸多问题。这种状况,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表现尤为突出。  1.缺乏管理 
期刊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阅读。”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中关键的一环,而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恰恰在其中能起到一个垫脚石的作用。然而,要想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一蹴即至的事。需要教育者在学生对数学的萌芽时期就帮助学生打开他们对阅读理解的天窗。老师要从结合实际,以及学生的兴趣点,总结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審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在阅读中积淀着语文的基础知识,广泛地阅读又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初中语文对学生阅读的质和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文本的难易、体裁等方面作了关键的引导,阅读是学生积累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也影响着学生对生活和周围事物的理解,不但是学习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才发展
期刊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提纲挚领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知识与技能目标: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是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期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人,也应该使他们具备自己学习的能力。预习是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的重要性  一节语文课我认为应该分三个阶段完成,即:课前的预习、课上的感悟、课后的拓展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需要绝对理性的科目,要高度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学科知识。应对小学生的特点,小学数学课堂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要具有趣味性和参与性。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喜学,也才能提升小学生的成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趣味 教学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改的不断深入,更让教师们感受到枯燥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