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的“七年之痒”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集团这一业态经常受到外界的质疑,倒闭、“僵尸”医生集团等事件也相继出现。图/视觉中国

  医生是不是总要在一家医院才能叫“医生”?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原主任张强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放弃公立三甲医院科主任的职位,在2014年建立中国首家医生集团——张强医生集团,定位静脉病专科,现在上海、北京、广州等13个城市布下静脉病中心网点。
  继他之后,《2021中国医生集团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中国以医生集团名称注册的企业数量已超2000家。
  这一起源于欧美国家的医生执业方式在中国掀起热潮,即团体执业,共享彼此的收入,共同承担损失,共享设施设备。然而,发展七年来,医生集团这一业态经常受到外界的质疑,倒闭、“僵尸”医生集团等事件也相继出现。
  走出体制七年的张强是如何看待医生集团的前途,未来的发展方向?2021年10月25日,张强接受了《财经·大健康》的专访。


(资料图片)張强。图/视觉中国

曾经停诊半年


  《财经·大健康》:之前你一个月能收入不少,后来成立医生集团,反倒个人收入低了,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
  张强:公司成立需要启动资金,我投了500多万元进去,公司要发展需要流动资金,以前你是医生,都是自己干,那作为公司老大,则首先要考虑公司的发展。
  2014年成立时,我们招了20个人,但主刀的就我一个人,等于是我一个人支撑起了20多人的团队。工资、五险一金、办公物业租赁都要支出。
  《财经·大健康》:什么时候不靠你一人养全家?
  张强:应该是2015年以后,那时融资了,我心里就踏实了,否则我哪一天不干活,公司就可能撑不下去,所以钱进来以后我胆子变大,曾经采取停诊的办法强推我们的医生,我站在他背后支持。
  这段经历比较痛苦,大概90%的病人都跑掉了,因为病人都冲我来的,但我觉得这条路反正要走,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所以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医生们推出去。
  于是,我停诊有半年时间,病人没得选,另外就是2015年以后我们先后在国内引进射频消融技术和推广CHIVA技术。患者慢慢地从认医生开始到认技术,那就好办了。
  真正的发展是在2017年,我们在全国开始扩张连锁,连锁其实对外界在释放一个信号,张强医生集团不再只是张强一个人。也就是在那一年,品牌真正树立起来,整个业务量才开始回升。
  这些都是创业以后才会有的经验,以前根本就想不到。
  《财经·大健康》:医生集团最吸引医生的是什么?
  张强:早期可能是一种理念跟情怀,要做一个纯粹的医生,聚焦专业,获得阳光高收入。
  到现今阶段,更多考虑的是集团的培训体系好不好,我们能不能先拿到新技术?患者的数量多不多?医生集团未来是不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类似这种。
  还有就是公司的稳定性,因为像北京很多体制内医生集团都“死”掉了,所以大家对医生集团业态的持续性、成长性和学术地位的要求比以前是提高的。
  对于医生集团而言,其实主要还是技术过硬,管理层面哪怕弱一点,很多人也会原谅。我们也在不断地摸索和磨合,学习管理。好在我们是轻资产,与医疗机构合作为主,我们也有关掉一两个连锁点,各种原因,如资金链的问题等都有,但总体是稳定的。

膨胀了


  《财经·大健康》:听说2018年你关闭了自己的子医生集团?
  张强:前面发展太顺,一下子有点儿膨胀,其他医生也想做医生集团,干脆就一起做。这些医生集团都还存在,现在自由发展得也很好。至于后来为什么把它们剥离出去,有点像我们自己还在小学三年级,然后来了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要把他们带起来,这很难。所以后来觉得时机不成熟,就放他们自己出去发展。
  我们要做的是将专科模式摸透,将来才可以去赋能别人。现在选择的是单病种切入,定位静脉病专科,如今才从静脉曲张扩充到第二个病种血栓。
  静脉曲张相对简单,血栓则涉及到两个问题,一血栓是重资产,牵涉到住院、介入、ICU等,医疗体系的建立比静脉曲张更复杂,医疗风险更大;二扩张血栓业务也意味着我们第一次对外开放,让兼职医生、药品、器械等外部资源进来,如何整合管理,这是一个挑战。如果这次挑战成功,倒过来也可以让那些子医生集团再整合进来,最主要还是要积累自己的能力。
  《财经·大健康》:都说七年之痒,医生集团已经七年,是否发现了“痒点”?
  张强:痒点就是要开放,思维要打开。
  第一,现在开始要讲学术,包括学术地位、学术创新,我们过去可能在微博上做网红医生,现在还有一些医生在抖音上做健康科普之类的,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医生的品牌是与其实际技术能力与服务挂钩,在社交平台上当网红医生对我们来讲已经没有意义,接下来要做学术,做技术创新与研发。
  不过,与公立医院为了晋升搞科研不一样,我们是直接与产业结合,思考技术创新如何能让病人更舒服、更安全。同时,我们聚焦成本优势的创新、更具有竞争力。而且创新方向也与传统医疗不一样,传统医疗创新往往是发明的东西越复杂越贵,我们是倒过来,成本越轻越好,对病人感觉越好,这是两条路径。   第二,要开放。七年来,我们有自己的价值观、愿景、培训体系,如果当初一开始只是一个医生团队,不成立公司,那没有今天,有些所谓的体制内医生集团基本上都“死了”,原因在于它们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愿景以及评议标准。
  经过七年发展以后,企业文化已经固定下来,今年开始我们在拓展业务,如新增血栓中心,也就是说,我们已经有稳固的“定海神针”了,以后就是对外开放,整合所有的资源,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七年之痒的“痒点”。

担心倒闭?


  《财经·大健康》:很多医生集团消失了、倒闭了,你有没有过这类担心?
  张强:医疗环境不是太好,尤其是受新冠疫情的冲击,很多民营机构,像北大医疗都亏本卖。
  现在,我们每年能做几千例静脉曲张手术,融到资以后一直到2019年才开始盈利,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又亏损不少。今年如果疫情没什么大影响,估计又能回到2019年的状态。但如果2021年下半年再起一波疫情,估计又会受到影响。
  2019年之前未盈利的原因还在于战略性扩张带来各种投入成本,最大的成本是时间,很多项目没办法做,比如血栓中心,2020年我们就已计划,但是疫情原因,项目推迟了。我们现在属于求稳,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至于医生集团倒闭,大部分本来就是假的、“僵尸”医生集团,轻资产怎么倒闭?只是不想干了,想干都不会倒闭。从每年的医生集团联盟大会来看,规模越来越大,医生集团数量越来越多。
  《财经·大健康》:资本还看好这种模式吗?
  张强:2016年融资之后,我们没再融资,不是不需要,就是钱还没有花完。疫情以后,整个资本市场也是浮躁的,我们对资本比较谨慎,不会急于去融资。
  当资金链断了时,资本就是雪中送炭,现在可能只是锦上添花,甚至说是添乱。资本进来不见得都是好事情,如果是急功近利的资本,不利于医疗的发展。
  如果资本是长远的,愿意在医疗上长期耕耘,那很好,但事实上可以看到,多个上市公司去收购医院,收进来以后签对赌协议,有的还要求持续增长,那在新冠疫情期间都是亏损的怎么办?这时,对赌协议就会在董事会中激化矛盾,医院容易垮掉。
  《财经·大健康》:你曾经说过,不是所有医生都合适创业。医生创业有没有什么比较特殊的地方?
  张强:医生创业者在行业中的知名度和资质很重要,很多医生都是工作若干年,翅膀硬了,影响力大了,才跳出来自己干。不过,有的专家要求几百万元年薪,才愿意走出体制,那不叫创业。创业者需要东奔西跑,创造新东西,接受挑战与挫折。可以说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创业,因为大部分人更喜欢安逸,逛逛街、喝喝奶茶、聊聊天。
  医生集团的创业,早期都是在摸索,但今年我发现,大家的思路清晰了,越来越上道,坚持到最后就是厚积薄发。创业都有试错的过程,几年以后,相信整个行业就发展起来了。

更像一个医疗技术创新公司


  《财经·大健康》:很多医生集团去开诊所、盖医院,采取重资产模式,那还是医生集团吗?
  张强:我们有三家医疗机构是全资的,其他的我们都采取轻资产合作,跟手术中心或者医院合作,比如企鹅杏仁。
  医生集团就如同一棵树,会有很多分支,有资金投个诊所没什么坏处,但本质上还是医生团队为主导核心。医生集团与普通的民营医院、诊所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医生集团是以医生为中心。
  《财经·大健康》:在医生集团里面,或者说体制外的整个医生团队中,你算是比较成功的吗?
  张强:没什么成功不成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我们还在路上,至少目标还没达到。
  我们的目标是做亚洲静脉病专科的领先者,现在静脉曲张单项目还可以,但静脉病的其他领域还有待突破,从规模等方面看还不足以成为亚洲的“梅奥诊所”。要实现这个目标,现在最难突破的是团队成员的认知瓶颈。最难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包括服务、技术和管理。當然,还受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创新医疗技术为例,有些医生一辈子就做一种手术,他突破不了,能不能创造一个巨大的颠覆性手术技术出来?现在大部分医疗技术创新都引进自国外,国内原创的东西很少,不是说中国医生不聪明,是因为他们的精力没花在那个上面。
  目前,我们就重点聚焦突破医生技术,医生集团未来应更像一个医疗技术创新公司,以技术为核心的一个医疗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资料图片)王宁利。图/中新  “高度近视引发眼球病理性病變,已经成为不可逆性致盲眼病的第一位。以往排在第一位的都是青光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原院长王宁利对在邯郸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感到惊讶,他也是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9年发布报告,中国城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67%,在全球处于高位。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调研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又增长了2.
期刊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陈煜波  走上致辞台,这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煜波,迎接的第四期清华经管未来科技新生了。新冠疫情笼罩下经济压力还未完全消散,面对台下优秀的企业家学员,陈煜波知道他们要迎接更大的挑战。  2021年10月14日上午,清华经管未来科技2021级开学典礼暨清华经管未来科技10+1联盟发布会如期举行,这一脱胎于EMBA教育近20年经
期刊
惠民保對中低收入、非标人群大病风险的保障提供了重要补充。图/新华  自2020年,惠民保发生“井喷”。  在短期内投保量巨大,惠民保成为“现象级”产品,热点关注度远超早十年出现的网络互助,并受到政府力推。  健康保、益联保、医联保,以及冠以城市名简称的各类惠民保产品,大量涌现,并非偶然。追其源头是2015年由深圳率先推出的“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此后,其发展受到中央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
期刊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发展迅速,业已从“可选项”成为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必选项”。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医院数量已超1600家。  目前,行业基于不同的业务逻辑、商业模式,探索出了迥异的互联网医疗业态,包括从事轻问诊的在线咨询平台、聚焦“严肃医疗”的数字医疗平台,以及药品零售为主的医药电商平台。  百花齐放带来的繁荣背后,行业也暴露出“以药养医”线上化、业务形态的“
期刊
应对当前百年不遇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一个自然的想法是要清点疫情的生命代价,并分析各类死因死亡率变化背后的原因。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有代表性的大数据作为支持,我们使用了全国605个区/县级死亡监测点收集上来的覆盖中国3亿人的死亡监测数据,从经济学视角利用计量研究的方法对死亡率的变化进行分析。  在疫情仍未消散的背景下,估算这场流行病暴发导致的死亡人数与正常年份死亡人数之间的差值——额外死
期刊
2020年12月10日,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成立处方流转中心,对银川市所有的医疗机构进行区域智能前置处方审核和处方多渠道互联网流转,促进药学服务模式转变。图/视觉中国  在大医院资源密集、看病便利的城市,要把患者留在社区看病,难度很大。  银川市卫健委试图通过互联网医疗,向大医院聚集的市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力,力求打造城市居民15分钟医疗服务圈,把患者留在社区,才能真正做好健康管理。  2021年
期刊
六年前,中国药物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大幕拉开,其改革成果很快上升为法律,药品管理法在2019年全面修订并实施,这为中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医药企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奠定了最重要的政策基石,也给了欲投资中国医药创新的资本未来可期的“定心丸”。  加之,科创板和港交所18A新规的实施,为资本打开了便捷的退出渠道,刹那间,千亿资本涌入创新药领域。药品试验外包公司(CRO)的加入,让创新药这个本来只有少数人
期刊
“每次有病友走,就有一种无力感,恨不得自己掏钱去做科研。”淋巴管肌瘤病(LAM)患者隆琳所在的病友群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到有人“不行了”,最近去世的那一位才刚刚30岁出头。  隆琳的身体其实也不咋样,虽然看似生活还算正常,医学指标却显示,她是一名重症患者。“我其实认真考虑过肺移植”,隆琳患的LAM,是一种国内登记在册患者不足千人的罕见病,最致命的症状是气胸和胸腔积液,通俗地理解就是,患者可能会喘
期刊
2021年10月13日,济南市公布即将免费为在校适龄女孩儿接种宫颈癌(HPV病毒)疫苗。  “目前有六七个直辖市下辖区、地级市政府,也在筹备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一位生物医药行业人士向《财经·大健康》透露。此前,已有厦门、鄂尔多斯以及四川省阿坝州的汶川县和马尔康市公布过适龄女孩免费接种计划。  宫颈癌是世界上唯一可用疫苗破解的癌症,99.7%的宫颈癌都源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201
期刊
(资料图片)梁万年。图/视觉中国  “以后家人看病,就得去最好的大医院找最好的医生。”为了一个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在半年内跑了四家公立医院后,一位30岁的北京患者得出这一结论 。  这也是绝大多数患者最真实的想法,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患者都从四面八方涌向自己心中最好的大医院。  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在2019年达到87.2亿人次,比2018年增加4.1亿人次,其中医院增加了2.6亿人次,而守在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