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危险因素的分析,为脑梗塞的防治工作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将某三甲医院医院自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8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塞的危险性与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NtBNP水平、ANP水平和ET水平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的危险性与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NtBNP水平、ANP水平和ET水平密切相关。
关键词:脑梗塞;危险因素;神经肽;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研究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减少危险因素的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2012年1月-2013年4月82例本院收治的脑梗塞住院患者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与脑梗塞有关的危险因素,以对脑梗塞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82例。对照组为同一医院同一时期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80例。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联合讨论修订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经过CT或MRI确诊。
1.3 研究方法
病例的采集均来自本院电子病例管理系统检索,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住院病例,逐个进行调查和登记。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家族史。患者入院后血糖、血脂、脑钠素N端前体肽(NtBNP)水平、心钠素(ANP)水平和内皮素(ET)水平等数据均为我院检验科和核医学科检测结果。然后将所获得的资料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组间均数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脑梗塞组82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5:1,有吸烟史41例,饮酒史38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32例,有心脏病史9例,糖尿病史者1人.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脑梗塞组平均年龄64±8.46,对照组为64±8.7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2.2 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对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因素,逐项今夕单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脑梗塞的危险性与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脑梗塞患者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注:β:偏回归系数,SEβ:偏回归系数标准误;*P<0.05,**P<0.01,**P<0.001
2.3 神经肽水平比较 脑梗塞组和对照组血浆NtBNP、ANP和ET水平比较见表2.由表2 可以看出,脑梗塞患者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表2 脑梗塞组和对照组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脑梗塞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脑梗塞的预防、了解和积极就诊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不够,患者以及家属对于脑梗塞的认识和抢救认识仍需提高。
本研究中,有吸烟史患者41人,饮酒史38人。长期吸烟者由于吸烟引起肺疾患而出现红细胞增多和CO血红蛋白的氧被置换,而可能导致红细胞压积增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刺激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脑血流量从而导致脑血管病。饮酒可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理包括:(1)因诱发心律不齐和心脏壁运动异常而引起脑栓塞;(2)诱发高血压;(3)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4)激活凝血系统;(5)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或使脑代谢发生改变而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吸烟与饮酒密切相关,两者均可增加血液的粘滞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酒精消耗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可能是剂量相关性。中度饮酒可能减少卒中的危险性, 而重度饮酒可能增加卒中的危险性。, 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高血压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著意义,其OR及P值分别为3.47(P<0.00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英气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胶原暴露伴随ADP浓度升高,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血小板大量聚集,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于微循环中激活补体,释放超氧自由基等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使前列环素PGI2生成减少,而血小板释放血栓素TAX2增加,导致脑血管收缩,脑血栓形成。本研究82例患者中32例具有高血压史,占到39%。
本研究显示,具有家族史者,OR及P值分别为0.60(P<0.05).提示脑梗塞的发生与家族史具有密切的关系。
年龄也是脑梗塞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本组脑梗塞年龄为57~79岁,年龄越大,并发症越多,病情越重,死亡率也越高。本组1例死亡的年龄是76岁,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脑梗塞常损害植物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器官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并发症,如脑疝、脑心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应急反应密切相关,而这导致许多生物活性神经肽的大量释放,使血管舒缩平衡功能障碍,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神经肽在脑梗塞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NtBNP、ANP和ET水平变化最为显著。本研究显示脑梗塞患者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因此脑梗塞患者NtBNP、ANP和ET水平与脑梗塞的危险性呈正相关。
根据本研究,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肽的变化也与脑梗塞的发生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联系。
参考文献:
[1]唐海宁.脑梗塞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析[J].右江民族学院学报,2002,24(5):685.
[2孙宁玲.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利尿的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8):1-3.
[3] Tejima E,Katayama Y,Suzuki Y,et a1.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fibrinolysis with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evaluation of role of hypertension with rat thromboembolic stroke model[J].Stroke,2001,32:1336-1340.
[4]Kerenyi L,Kardos L,Sz6sz J,et a1.Factors influencing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in ischemic stroke:a clinic—opathological
[5]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
关键词:脑梗塞;危险因素;神经肽;
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因此,研究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提出减少危险因素的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脑梗塞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2012年1月-2013年4月82例本院收治的脑梗塞住院患者和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与脑梗塞有关的危险因素,以对脑梗塞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自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共82例。对照组为同一医院同一时期非心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80例。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和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联合讨论修订的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经过CT或MRI确诊。
1.3 研究方法
病例的采集均来自本院电子病例管理系统检索,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住院病例,逐个进行调查和登记。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饮酒、家族史。患者入院后血糖、血脂、脑钠素N端前体肽(NtBNP)水平、心钠素(ANP)水平和内皮素(ET)水平等数据均为我院检验科和核医学科检测结果。然后将所获得的资料使用SPSS14.0软件进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组间均数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脑梗塞组82例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31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5:1,有吸烟史41例,饮酒史38人,有高血压家族史者32例,有心脏病史9例,糖尿病史者1人.对照组80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脑梗塞组平均年龄64±8.46,对照组为64±8.77,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2.2 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对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等因素,逐项今夕单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脑梗塞的危险性与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脑梗塞患者危险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注:β:偏回归系数,SEβ:偏回归系数标准误;*P<0.05,**P<0.01,**P<0.001
2.3 神经肽水平比较 脑梗塞组和对照组血浆NtBNP、ANP和ET水平比较见表2.由表2 可以看出,脑梗塞患者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表2 脑梗塞组和对照组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脑梗塞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脑梗塞的预防、了解和积极就诊有一定的提高,但仍然不够,患者以及家属对于脑梗塞的认识和抢救认识仍需提高。
本研究中,有吸烟史患者41人,饮酒史38人。长期吸烟者由于吸烟引起肺疾患而出现红细胞增多和CO血红蛋白的氧被置换,而可能导致红细胞压积增高。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刺激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脑血流量从而导致脑血管病。饮酒可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理包括:(1)因诱发心律不齐和心脏壁运动异常而引起脑栓塞;(2)诱发高血压;(3)增强血小板聚集作用;(4)激活凝血系统;(5)刺激脑血管平滑肌收缩或使脑代谢发生改变而造成脑血流量减少。吸烟与饮酒密切相关,两者均可增加血液的粘滞性。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酒精消耗和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可能是剂量相关性。中度饮酒可能减少卒中的危险性, 而重度饮酒可能增加卒中的危险性。, 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高血压在单因素分析中具有显著意义,其OR及P值分别为3.47(P<0.00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英气血管壁机械性损伤,胶原暴露伴随ADP浓度升高,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血小板大量聚集,血液粘度增高。血小板聚集于微循环中激活补体,释放超氧自由基等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使前列环素PGI2生成减少,而血小板释放血栓素TAX2增加,导致脑血管收缩,脑血栓形成。本研究82例患者中32例具有高血压史,占到39%。
本研究显示,具有家族史者,OR及P值分别为0.60(P<0.05).提示脑梗塞的发生与家族史具有密切的关系。
年龄也是脑梗塞常见危险因素之一,本组脑梗塞年龄为57~79岁,年龄越大,并发症越多,病情越重,死亡率也越高。本组1例死亡的年龄是76岁,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脑梗塞常损害植物神经中枢,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器官形态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一些特殊的临床并发症,如脑疝、脑心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等。
脑梗塞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应急反应密切相关,而这导致许多生物活性神经肽的大量释放,使血管舒缩平衡功能障碍,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病情。神经肽在脑梗塞的病理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NtBNP、ANP和ET水平变化最为显著。本研究显示脑梗塞患者血浆三种神经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因此脑梗塞患者NtBNP、ANP和ET水平与脑梗塞的危险性呈正相关。
根据本研究,性别、高血压、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是临床上常见的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另外,神经肽的变化也与脑梗塞的发生和病理变化具有重要联系。
参考文献:
[1]唐海宁.脑梗塞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析[J].右江民族学院学报,2002,24(5):685.
[2孙宁玲.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利尿的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8):1-3.
[3] Tejima E,Katayama Y,Suzuki Y,et a1.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after fibrinolysis with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evaluation of role of hypertension with rat thromboembolic stroke model[J].Stroke,2001,32:1336-1340.
[4]Kerenyi L,Kardos L,Sz6sz J,et a1.Factors influencing 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in ischemic stroke:a clinic—opathological
[5]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