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桥头堡”等战略的提出,云南边境旅游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瑞丽毗邻缅甸,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PEST分析法为切入点,找出中缅(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瑞丽;边境旅游;PEST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46-01
一、瑞丽边境情况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部,国境线长169.8千米,一共有界碑65座,有大小渡口和通道36个,是云南边境界碑最密集和渡口通道最多的地段,是开通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及泛亚铁路西线的内陆港。瑞丽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克钦邦、掸邦接壤,与缅甸共同构成一坝两国三省邦交汇,四区,五座城市的边境地理特色。
瑞丽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另外,瑞丽还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1978年瑞丽口岸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口岸;1990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瑞丽口岸对第三国开放;1992年6月國务院批准瑞丽为边境开放城市,享受沿边经济开发区政策。1952年,畹町口岸被政务院首批为对外公布的国家一级口岸,1978年改革开放,畹町被确定为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1992年,畹町被设立为沿边开放城市,同年6月,国务院批设5平方公里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合作区提供若干优惠政策。木姐位居瑞丽江南岸,是缅甸国家级口岸。随着中国投资的缅甸西部口岸皎漂经木姐到瑞丽的铁路竣工,木姐的发展将迎来更大机遇。
二、瑞丽边境旅游发展pest分析
(一)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政治法律分析。
1.中缅两国建交多年,国家关系友好。中国与缅甸历来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缅1950年6月8日建交,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使中缅建立了友好的国家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缅一直保持互访传统,建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
2.中缅双方签订出台旅游发展优惠政策。2000年,中缅建交50周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问缅甸并与缅甸签署《中缅旅游合作协定》,同年12月,共同签署《关于中国公民自费赴缅甸旅游的谅解备忘录》,缅甸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的目的地国家。2001年6月10日起,中国公民可以自费赴缅甸旅游,这标志着中缅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
3.近年来缅北地区边境冲突严重。近年来,缅甸政府军与缅甸发政府武装在缅北地区发生严重武装冲突,缅北地区的武装冲突给中缅边境关系,尤其是双方的重大经济合作项目带来等多不确定性,使中国被迫卷入缅甸的国内矛盾,严重影响中国的边境稳定与经贸发展,严重的安全问题也给双方旅游发展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二)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中缅两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上升至世界第二,国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也大大改善了国民出游的经济条件。缅甸自1996年以来,缅政府确立了以市场机关经济为中心,优先发展农业,积极引进外资等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三)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中缅交往源远流长,两国人民感情深厚。中国与缅甸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缅甸人民习惯称中国人民为“胞波”,中缅友谊被称为胞波情谊。我国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与缅甸的掸族、克钦、阿萨姆族之间同宗同源,名俗、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服饰、民居、饮食和节庆活动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文化,形成典型的跨境民族区。
2.边境地区交往密切,文化交流密切。瑞丽处于边境地区,与缅甸文化上同宗同源、位置毗邻,两个地区的互动与交流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由于现在交通条件、通讯技术等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进步,两个地区的居民交往更加密切。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多新的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
(四)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技术环境分析。
1.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近年来云南边境旅游发展迅速,很多部门介入边境旅游的组织经营,造成边境旅游市场在管理上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审批不严格,门槛低,使市场上的边境旅游经营单位质量不高,使消费者的利益极易受到损害,这些都制约了云南旅游的健康发展。
2.接待设施薄弱。瑞丽边境地区除了城镇,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中缅山林地区、江河峡谷之处,这些地区大多是经济落后的偏僻山区,交通、酒店、娱乐等基础设施落后,使这些地区的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
三、中缅(瑞丽)边境旅游发展建议
(一)建立双方友好合作机制,健全边境旅游市场管理。
首先,中缅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协商会晤机制,成立中缅边境旅游协调管理机构,共同管理边境旅游市场,加强双方在旅游资源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线路及项目、签证、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对中缅边境旅游经营资质建立统一管理标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中缅旅游品牌。
首先,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特色旅游产品。中缅(瑞丽)边境旅游资源丰富,即有瑞丽江、月亮岛、亚热带风情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有边关边贸风情、少数民族风情、玉石珠宝胜地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将独特的自然资源与边境特有的人文风情相结合,必将开发出中缅边境独有的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中缅双方应加强联合宣传推广,共同塑造区域品牌,例如中缅双方采取联合宣传推广策略,开展中缅旅游博览会,旅游推介会等,以此提高中缅边境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最后,应科学设计边境旅游线路。目前,中缅边境旅游线路只包括三条,而且中缅边境旅游品牌还没有打造出来。在坚持资源互补、突出双方特色的原则上设计旅游路线。注重参与型、体验型产品开发,设计出更能吸引游客、让游客满意的多元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李永宁.中缅经贸关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3(04).
[2]徐本钦.中缅政治经济关系[J].南洋问题研究,2005(01).
[3]贺友桂.缅甸旅游业发展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6(06).
[4]张广瑞.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曹璨(1989.06-),女,硕士,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关键词:瑞丽;边境旅游;PEST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46-01
一、瑞丽边境情况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部,国境线长169.8千米,一共有界碑65座,有大小渡口和通道36个,是云南边境界碑最密集和渡口通道最多的地段,是开通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及泛亚铁路西线的内陆港。瑞丽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克钦邦、掸邦接壤,与缅甸共同构成一坝两国三省邦交汇,四区,五座城市的边境地理特色。
瑞丽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另外,瑞丽还毗邻缅甸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1978年瑞丽口岸被批准为国家一级口岸;1990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瑞丽口岸对第三国开放;1992年6月國务院批准瑞丽为边境开放城市,享受沿边经济开发区政策。1952年,畹町口岸被政务院首批为对外公布的国家一级口岸,1978年改革开放,畹町被确定为对外开放的地区之一。1992年,畹町被设立为沿边开放城市,同年6月,国务院批设5平方公里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合作区提供若干优惠政策。木姐位居瑞丽江南岸,是缅甸国家级口岸。随着中国投资的缅甸西部口岸皎漂经木姐到瑞丽的铁路竣工,木姐的发展将迎来更大机遇。
二、瑞丽边境旅游发展pest分析
(一)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政治法律分析。
1.中缅两国建交多年,国家关系友好。中国与缅甸历来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缅1950年6月8日建交,国家领导人互访频繁,使中缅建立了友好的国家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缅一直保持互访传统,建立了深厚的“胞波”情谊。
2.中缅双方签订出台旅游发展优惠政策。2000年,中缅建交50周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问缅甸并与缅甸签署《中缅旅游合作协定》,同年12月,共同签署《关于中国公民自费赴缅甸旅游的谅解备忘录》,缅甸成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的目的地国家。2001年6月10日起,中国公民可以自费赴缅甸旅游,这标志着中缅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
3.近年来缅北地区边境冲突严重。近年来,缅甸政府军与缅甸发政府武装在缅北地区发生严重武装冲突,缅北地区的武装冲突给中缅边境关系,尤其是双方的重大经济合作项目带来等多不确定性,使中国被迫卷入缅甸的国内矛盾,严重影响中国的边境稳定与经贸发展,严重的安全问题也给双方旅游发展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二)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经济环境分析。
中缅两国经济发展迅速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上升至世界第二,国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也大大改善了国民出游的经济条件。缅甸自1996年以来,缅政府确立了以市场机关经济为中心,优先发展农业,积极引进外资等经济政策,取得一定成效。
(三)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中缅交往源远流长,两国人民感情深厚。中国与缅甸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缅甸人民习惯称中国人民为“胞波”,中缅友谊被称为胞波情谊。我国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与缅甸的掸族、克钦、阿萨姆族之间同宗同源,名俗、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服饰、民居、饮食和节庆活动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文化,形成典型的跨境民族区。
2.边境地区交往密切,文化交流密切。瑞丽处于边境地区,与缅甸文化上同宗同源、位置毗邻,两个地区的互动与交流历史悠久且形式多样。由于现在交通条件、通讯技术等基础设施不断发展进步,两个地区的居民交往更加密切。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多新的形式的民族文化活动。
(四)瑞丽边境旅游发展的技术环境分析。
1.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经营秩序混乱。近年来云南边境旅游发展迅速,很多部门介入边境旅游的组织经营,造成边境旅游市场在管理上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相关政府部门审批不严格,门槛低,使市场上的边境旅游经营单位质量不高,使消费者的利益极易受到损害,这些都制约了云南旅游的健康发展。
2.接待设施薄弱。瑞丽边境地区除了城镇,许多特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中缅山林地区、江河峡谷之处,这些地区大多是经济落后的偏僻山区,交通、酒店、娱乐等基础设施落后,使这些地区的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开发。
三、中缅(瑞丽)边境旅游发展建议
(一)建立双方友好合作机制,健全边境旅游市场管理。
首先,中缅双方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协商会晤机制,成立中缅边境旅游协调管理机构,共同管理边境旅游市场,加强双方在旅游资源规划、交通基础设施、旅游线路及项目、签证、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另一方面,对中缅边境旅游经营资质建立统一管理标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旅游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中缅旅游品牌。
首先,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挖掘特色旅游产品。中缅(瑞丽)边境旅游资源丰富,即有瑞丽江、月亮岛、亚热带风情等独特的自然资源,又有边关边贸风情、少数民族风情、玉石珠宝胜地等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将独特的自然资源与边境特有的人文风情相结合,必将开发出中缅边境独有的旅游产品。
另一方面,中缅双方应加强联合宣传推广,共同塑造区域品牌,例如中缅双方采取联合宣传推广策略,开展中缅旅游博览会,旅游推介会等,以此提高中缅边境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最后,应科学设计边境旅游线路。目前,中缅边境旅游线路只包括三条,而且中缅边境旅游品牌还没有打造出来。在坚持资源互补、突出双方特色的原则上设计旅游路线。注重参与型、体验型产品开发,设计出更能吸引游客、让游客满意的多元旅游线路。
参考文献:
[1]李永宁.中缅经贸关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3(04).
[2]徐本钦.中缅政治经济关系[J].南洋问题研究,2005(01).
[3]贺友桂.缅甸旅游业发展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6(06).
[4]张广瑞.中国边境旅游发展的战略选择[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曹璨(1989.06-),女,硕士,云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