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使基坑开挖顺利进行,做好基坑降水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工程的具体地质条件、环境,从安全、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制定基坑降水方案。
关键词: 降水 、环境方案
中图分类号: P42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化和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不得不将视角转向高层和地下空间。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埋置越来越深,工程建设常常需要在含水层中进行施工,而在含水的地层中施工容易发生土层坍塌、流沙等土层失稳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工程施工部位以下,以保证土层开挖的稳定性,防止流砂和坍塌现象的发生,使基坑开挖及基础和地下室等工程的施工在疏干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降低建筑物的沉降量。
一、基坑降水的历史发展
纵观降水百年历史,起初用竖井,随着工业发展而用深井,三十年代采用双阀式自冲井点,以后又实行配套化,在建造大坝时,已采用四层至五层井点降水系统,五十年代,喷射井点加入到降水的行列。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如何让降水的同时不破坏周围的环境,让二者兼顾,成为从事建筑行业的每一个从业者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城市人口都有了巨大的增长。同时作为城市化的产物之一—高层建筑物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而且在高度上也越来越高。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相应地,基坑开挖也越来越深,如武汉的国贸大厦基坑开挖到地面以下16.8米,北京市经贸委大楼,地下四层结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下30米,上海的经贸委大厦主楼基坑预计开挖到地面以下32米。所以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遇到含水层成了常事,为了避免在含水的土层中施工,地基如何设计,如何施工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坑降水的原因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有丰富地面滞水的地段进行基坑工程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时,常会遇到含水层被切断,地表和地下水大量侵入,不仅土方开挖困难,工效很低,边坡易于塌方,而且造成地浸泡,破坏地基土壤,使地基承载力降低,导致工程建成后建筑物产生大量不均匀沉降,使结构物开裂或破坏;或出现管涌、流砂、坑底隆起、坑外地层过度变形等现象,导致破坏边坡稳定,影响邻近建(构)筑物使用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因此基坑的排、降水,常常是基坑开挖施工前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基坑开挖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基坑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位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来说,深基坑开挖中的降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坑降水的方案选择
对于弱透水地层中的较浅基坑,当基坑环境简单,含水层较薄时,可考虑采用基水沟明排水,在其他情況下,宜采用降水井降水、隔水措施或隔水、降水综合措施。一般讲,当土质情况良好,土的降水深度不大,可采用单层轻型井点;当降水深度超过6米,且土层垂直渗透系数较小时,宜用二级轻型井点或多层轻型井点,或在坑中另布井点,以分别降低土层、下层土的水位。如土质较差,降水深度较大,采用多层轻型井点设备增多,土方量增大,经济上不合算时,可采用喷射井点降水较为适宜;如果降水深度不大,土的渗透系数大,涌水量大,降水时间长,可选用管井井点;当各种井点降水方法都影响邻近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使用安全时,应采用回灌井点或在基坑有建筑物一侧采用旋喷桩加固土壤防渗,对侧壁和坑底进行加固处理。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坑降水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但并不是技术越先进就越适用,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并且由于理论与实际往往有很大出入,所以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要参考以往邻近地区的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使之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拔高,各类地下设施的设计日益完善,基础埋置越来越深,基坑开挖愈加频繁,遇到的地下水和基坑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基坑降水方案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使施工顺利地按计划完成;又要考虑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在保证地下工程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同时又要考虑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为了做好深基坑降水工程设计,在施工前应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必须查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富水性,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动态,补给与排泄条件,以及地表水体的关系等。这样才能合理地选取降水方案,既达到降低地下水位(减压)确保安全施工,又不至于对周围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不引起较大的沉降与侧向位移。总之,降水方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系列化、综合化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基础施工条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第一版)(JGJ/T—9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
【3】建筑积坑支护技术规程(第一版)(JGJ120—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
【4】江正荣,基坑工程便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5】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6】吴林高,工程降水设计施工与基坑渗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
【7】吴永红, 周玉明。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之估算方法,工程勘察,No。4。1993
【8】吴林高。工程降水设计施工与基坑渗流理论。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
【9】 陈中汉,黄书轶,程丽萍。深基坑工程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10】 李粮纲,陈惟明,李小青。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11
作者简介:郭广凯(1978--),男,河南安阳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地基处理
关键词: 降水 、环境方案
中图分类号: P42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现代建筑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化和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人们为了利用有限的土地,不得不将视角转向高层和地下空间。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多,建筑物地基基础的埋置越来越深,工程建设常常需要在含水层中进行施工,而在含水的地层中施工容易发生土层坍塌、流沙等土层失稳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到工程施工部位以下,以保证土层开挖的稳定性,防止流砂和坍塌现象的发生,使基坑开挖及基础和地下室等工程的施工在疏干的条件下进行,同时加速软土地基的固结,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承载力,降低建筑物的沉降量。
一、基坑降水的历史发展
纵观降水百年历史,起初用竖井,随着工业发展而用深井,三十年代采用双阀式自冲井点,以后又实行配套化,在建造大坝时,已采用四层至五层井点降水系统,五十年代,喷射井点加入到降水的行列。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如何让降水的同时不破坏周围的环境,让二者兼顾,成为从事建筑行业的每一个从业者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城市人口都有了巨大的增长。同时作为城市化的产物之一—高层建筑物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而且在高度上也越来越高。建筑面积也越来越大,相应地,基坑开挖也越来越深,如武汉的国贸大厦基坑开挖到地面以下16.8米,北京市经贸委大楼,地下四层结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下30米,上海的经贸委大厦主楼基坑预计开挖到地面以下32米。所以基坑开挖的过程中,遇到含水层成了常事,为了避免在含水的土层中施工,地基如何设计,如何施工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坑降水的原因
当地下水位较高或有丰富地面滞水的地段进行基坑工程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时,常会遇到含水层被切断,地表和地下水大量侵入,不仅土方开挖困难,工效很低,边坡易于塌方,而且造成地浸泡,破坏地基土壤,使地基承载力降低,导致工程建成后建筑物产生大量不均匀沉降,使结构物开裂或破坏;或出现管涌、流砂、坑底隆起、坑外地层过度变形等现象,导致破坏边坡稳定,影响邻近建(构)筑物使用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因此基坑的排、降水,常常是基坑开挖施工前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技术课题。基坑开挖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文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基坑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位于沿海沿江的大城市来说,深基坑开挖中的降水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坑降水的方案选择
对于弱透水地层中的较浅基坑,当基坑环境简单,含水层较薄时,可考虑采用基水沟明排水,在其他情況下,宜采用降水井降水、隔水措施或隔水、降水综合措施。一般讲,当土质情况良好,土的降水深度不大,可采用单层轻型井点;当降水深度超过6米,且土层垂直渗透系数较小时,宜用二级轻型井点或多层轻型井点,或在坑中另布井点,以分别降低土层、下层土的水位。如土质较差,降水深度较大,采用多层轻型井点设备增多,土方量增大,经济上不合算时,可采用喷射井点降水较为适宜;如果降水深度不大,土的渗透系数大,涌水量大,降水时间长,可选用管井井点;当各种井点降水方法都影响邻近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和使用安全时,应采用回灌井点或在基坑有建筑物一侧采用旋喷桩加固土壤防渗,对侧壁和坑底进行加固处理。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坑降水技术在不断的更新,但并不是技术越先进就越适用,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并且由于理论与实际往往有很大出入,所以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要参考以往邻近地区的经验教训,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使之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随着城市建筑物的发展,高层建筑的不断拔高,各类地下设施的设计日益完善,基础埋置越来越深,基坑开挖愈加频繁,遇到的地下水和基坑支护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基坑降水方案既要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使施工顺利地按计划完成;又要考虑工程经济的合理性,在保证地下工程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同时又要考虑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为了做好深基坑降水工程设计,在施工前应做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必须查清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布规律,富水性,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动态,补给与排泄条件,以及地表水体的关系等。这样才能合理地选取降水方案,既达到降低地下水位(减压)确保安全施工,又不至于对周围环境产生太大的影响,不引起较大的沉降与侧向位移。总之,降水方法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系列化、综合化发展,不断改进和完善基础施工条件,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江正荣,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第一版)(JGJ/T—9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
【3】建筑积坑支护技术规程(第一版)(JGJ120—9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
【4】江正荣,基坑工程便携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5】陈希哲,土力学地基基础(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6】吴林高,工程降水设计施工与基坑渗流理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
【7】吴永红, 周玉明。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之估算方法,工程勘察,No。4。1993
【8】吴林高。工程降水设计施工与基坑渗流理论。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9
【9】 陈中汉,黄书轶,程丽萍。深基坑工程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10】 李粮纲,陈惟明,李小青。基础工程施工技术。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11
作者简介:郭广凯(1978--),男,河南安阳人,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