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以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运用实践
引言
小组合作形式在新课标改革的进程中被广泛应用于现实教学中,以小组成员的集体参与为基准,小组成员有共同的集体目标,基于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体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各项能力的基础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在小组合作中探寻个人学习目标,在团队中培养成具有一定竞争意识的先进分子,最终得到“1+1>2”的良好结果。
1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取任务导向机制,也就是说,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为每个小组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攻关。这一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教育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一,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进而让其为了集体荣誉而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入积极学习状态之中,并让其在此种积极学习状态之下实现高效的学习。第二,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三,合作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与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策略
2.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了解清楚学生的体育训练情况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前提与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再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分组计划。了解清楚学生的性格特征,各自的体育锻炼爱好,以及体育特长。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好每个小组的人数,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效率,人数过少课堂效率无从谈起,科学确定每一小组的人数,清楚划分小组成员的构成比例。小学阶段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增加学生间彼此的学习机会。小组确定好之后,要能选择责任感强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全面统筹组内体育事务,又要兼顾组内运动能力较薄弱的学生,要帮助这部分同学提升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且多给这部分学生体育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科学分组,再合理分工是提升体育课堂效率的关键。
2.2举办体育竞赛,创造合作环境
在校园活动中,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体育竞赛,尤其是需要学生共同合作的团体竞赛。这样可以使学生从班内的小组合作,小团队合作变为全班为单位的合作。例如篮球对抗赛。动员每一个学生都去参加,上场队员,替补队员,后勤保障,啦啦队,助威团。每一位学生都各司其职,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相互帮助,相互勉力,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激情,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魅力。
2.3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并不是十分重视,更关注合作的过程。因此,在合作结束后,很少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足。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即通过此种评价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使教师意识到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无法体现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也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学情,因此难以达到有效教学评价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体育教师对于课堂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体育学困生的表现则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这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增强是极其不利的。有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团队评价和个体评价并行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体育学情的客观评价。具体而言,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对小组的集体表现先行给出评价,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对小组之中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加以评价,如此一来,将会使学生对于小组这个集体产生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举例来说,在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短跑形式锻炼心肺功能的竞技活动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完成了短跑任务之后,将每个小组所有成员的短跑成绩进行累计统计,最终总时长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采取這一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斗志更加昂扬,并且会为了提高小组成绩而互相激励,由此也会让学生深深认识到集体的荣誉有赖于每个人的倾情付出。
结语
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分层教学模式搭配积分竞赛制度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室内理论知识学习是巩固室外体育锻炼的保障,理论学习更是一个让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面上的机会,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解决问题,分享各自的体育故事,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把控制课堂秩序的角色做到位,掌握好教学节奏,优化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1]傅开华.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2]蔡淑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94-95.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运用实践
引言
小组合作形式在新课标改革的进程中被广泛应用于现实教学中,以小组成员的集体参与为基准,小组成员有共同的集体目标,基于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体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形成各项能力的基础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在小组合作中探寻个人学习目标,在团队中培养成具有一定竞争意识的先进分子,最终得到“1+1>2”的良好结果。
1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采取任务导向机制,也就是说,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后,为每个小组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攻关。这一模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教育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第一,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微妙的变化,进而让其为了集体荣誉而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入积极学习状态之中,并让其在此种积极学习状态之下实现高效的学习。第二,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第三,合作学习也能够提高学生与人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策略
2.1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了解清楚学生的体育训练情况是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前提与基础,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再具有针对性地制定分组计划。了解清楚学生的性格特征,各自的体育锻炼爱好,以及体育特长。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好每个小组的人数,人数过多会影响教学效率,人数过少课堂效率无从谈起,科学确定每一小组的人数,清楚划分小组成员的构成比例。小学阶段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成员间的优势互补可以有效增加学生间彼此的学习机会。小组确定好之后,要能选择责任感强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全面统筹组内体育事务,又要兼顾组内运动能力较薄弱的学生,要帮助这部分同学提升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且多给这部分学生体育展示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科学分组,再合理分工是提升体育课堂效率的关键。
2.2举办体育竞赛,创造合作环境
在校园活动中,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体育竞赛,尤其是需要学生共同合作的团体竞赛。这样可以使学生从班内的小组合作,小团队合作变为全班为单位的合作。例如篮球对抗赛。动员每一个学生都去参加,上场队员,替补队员,后勤保障,啦啦队,助威团。每一位学生都各司其职,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相互帮助,相互勉力,齐心协力完成一项任务的激情,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魅力。
2.3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并不是十分重视,更关注合作的过程。因此,在合作结束后,很少进行评价和反馈。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足。为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重视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即通过此种评价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状态,使教师意识到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以往的教学评价模式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成绩,无法体现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过程当中的表现,也忽略了学生的体育基础学情,因此难以达到有效教学评价的效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多数体育教师对于课堂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给予了较多的关注,而对于体育学困生的表现则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忽略,这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增强是极其不利的。有鉴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采取团队评价和个体评价并行的方式,实现对学生体育学情的客观评价。具体而言,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对小组的集体表现先行给出评价,在这一基础之上,再对小组之中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加以评价,如此一来,将会使学生对于小组这个集体产生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举例来说,在组织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短跑形式锻炼心肺功能的竞技活动当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完成了短跑任务之后,将每个小组所有成员的短跑成绩进行累计统计,最终总时长最少的小组为优胜组。采取這一教学评价机制,可以使学生参与体育竞技活动的斗志更加昂扬,并且会为了提高小组成绩而互相激励,由此也会让学生深深认识到集体的荣誉有赖于每个人的倾情付出。
结语
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分层教学模式搭配积分竞赛制度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室内理论知识学习是巩固室外体育锻炼的保障,理论学习更是一个让教师与学生站在平等面上的机会,与学生一起探讨、分析、解决问题,分享各自的体育故事,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把控制课堂秩序的角色做到位,掌握好教学节奏,优化课程结构。
参考文献
[1]傅开华.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2]蔡淑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