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剖析

来源 :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anzm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备受人们关注。“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深思。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剖析
  一、我国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最近几年来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2004年, 阳劣质奶粉,“大头娃娃”,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严重可致死;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影响甲状腺功能;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2008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可能导致肾结石、肾衰竭等泌尿系统疾病,严重者可致死,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诸多问题表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堪忧。各级监管部门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在2007年还进行了全国食品安全隐患大排查,并相继制定了各种法规和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等,可见我国对食品安全的整治力度有着铁的手腕。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年来,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特点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概括起来,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问题食品的涉及面越来越广。问题食品已从过去的粮油肉禽蛋菜豆制品、水产品等传统主副食品,扩展到水果、酒类、南北干货类、奶制品、炒货食品,呈立体式、全方位态势。二是问题的危害程度越来越深,已从食品外部的卫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内部的安全危害。过去只注意食品细菌总数,现在则是深入食品内部的农药、化肥、化学品残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深入”、手法越来越隐蔽,从食品外部走向内部、从物理走向化学。从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样翻新、五花八门,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争着监管、重复执法,要么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有很大的空间。
  2、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不健全,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难以操作,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温床。
  3、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基本常识。首先,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薄,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发生食物中毒恶性事件。
  四、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 第一是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经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第二是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第三是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第四是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第五是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全民努力,齐抓共管。
  综上所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置之脑后?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食品安全事件所暴露的体制问题和道德缺失,也向全社会发出了预警信号,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道德与法律唇齿相依,缺一不可,必须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在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填补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法律空白和盲点,加大执法力度,使食品安全问题能够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 《食品分析》
  [2] 《中国食品》
  [3] 《果蔬加工学》
其他文献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教学中,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  从教十余载,我认为应该这样热爱学生的:  一、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
期刊
一、学生求知欲强,小组合作出成效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的科学教材中就有了很多初中生物课程的实验,需要学生动手、分析和思考。所以,作为教师要具备领导才能,能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提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实验探究中,教师的作用应尽力体现在情境的创设、启发性问题的提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兴奋点的捕捉等方面。把思考的空间、总结评价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锻炼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主动提出
期刊
[摘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教师要使自己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发展其智力,提高其审美能力,以达到学校培养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我们每天都面对着学生,如果我们每天都能用自己积极的行动教育着学生,那直接受益的是学生人格结构的优化。但愿我们每天播下的是一个好行动,学生收获的是一个好习惯,成就学生一种好人格。  [关键词]规范;书写;培养;习惯
期刊
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标准所蕴含的先进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新课程改革能否能否成功的关键。  下面仅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一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
期刊
[摘要]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在品行或学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学困生在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数量的存在。他们的存在是教学工作的必然现象,也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如何帮助、转化学困生,是我们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兴衰成败,所以教育、转化好学困生, 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强烈愿望,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关键词]农村;数学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一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的 思想品德课 教学奉行的是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观,教师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形式。这样,不但造成了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两年来,各地区都意识到以往教学方式的缺陷,因此纷纷进行课程改革,现在将自己的一点经验予以总结。在新课改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现代教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期刊
【摘要】作文已经是无数学生、老师和家长头痛的问题,怎样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并树立起学生对作文的喜爱,这已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能力;培养  曾几何时作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软肋,课堂上老师放不开,学生写不出。长时间的思索,无数次的争论,老师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要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必须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语言和写作材料,教给学生写作方法,鼓励学生常练
期刊
木材无胶高强度胶合,是木材胶合的研究前沿,而无胶胶合理论虽然研究较早,但其核心基础理论仍停留在木质纤维中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本身具有的胶结功能,且以此理论研发的木材无胶胶合技术存在着结合强度不足、工序繁琐、效率低下等缺陷,导致其未被工业化应用。竹材是木质纤维材料中的一种特殊原材料,介于木材和草之间。冈此,笔者选用竹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干法热模压嵌合竹纤维粉末的方式,一步成型制备出竹纤维生物板,采用扫描电镜、纳米压痕仪、显微CT等现代分析技术,揭示竹纤维干法嵌合的超微机械结合和固结化合机理,确定竹纤维干法嵌合过程
[摘要]学生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其空气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室内空气是否洁净,可通过测定空气中细菌数判断。本文通过直接沉降实验法,获得教室空气中细菌菌落数,利用奥梅梁斯基计算法,换算成1m3 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在密闭教室中,细菌数达3400~7200 /m3;通风1小时后细菌数在2500~4900 /m3;紫外线灯照射20分钟后细菌数减少至1800/m3以下。建议每个教室配备紫外
期刊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即将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孩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这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心理、生理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而这一时期学生情绪发展的极不稳定性,被“青年心理学之父”霍尔喻为“疾风怒涛”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身心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学生的负性情绪情感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调控,就容易引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