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品质艺术走向公众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m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国庆伊始,“奔牛·上海-城市大型公共艺术展(CowParade)”吸引了无数市民与游客的目光,夺人眼球的彩色牛群为上海平添了时尚和活力,同时也意味高品质艺术在上海,已经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从单边走向互动,从美化城市走向营销城市。
  1999年在瑞士苏黎世诞生以来,奔牛国际公共艺术展已经席卷了第八十个城市,对主办方之一的翡翠画廊总裁张熹来说,这次活动更是一次对艺术的公共管理模式、公众艺术教育的系统化尝试。身为艺术家、 “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和“英国翡翠画廊”的负责人,加拿大归国的张熹,将自己十数年的热情倾注于上海公共文化事业,为上海民众提供了内容充实、题材多样的公益艺术活动。在张熹看来,公共艺术在于使大众能够平等享受高品质艺术,而中国的公共艺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艺术家和国际知名文化艺术机构的负责人,您认为公共艺术应该如何定义?
  我是60年代生人,这个时期比较敏感,在我开始懂事的时候,中国进入了“文革”中后期。我是学艺术的,那时的教育告诉我们:艺术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群众。当然我们对群众这个概念的界定和过去不太一样。过去用阶级论界定,但在我看来群众在今天的内涵相当丰富。因为层次非常丰富,艺术在服务于人的时候,常常会更注重高端,以赚取更多回报。音乐会的高昂票价令很多人望而却步,广场舞虽然给50岁到60岁这个年龄层的人带来很好的娱乐,但是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我们的群众文艺样式单一、艺术生活枯燥。所以现在面临一个问题,我国的大众艺术丰富度不够。
  我在加拿大的时候看到那么多的文化活动都是免费的,民众可以享受国家带来的文化,但在我们国家享受高端艺术必须花钱,这似乎不合理。可是既然有了这么好的形式,为什么不能引进?作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就十分在意如何把艺术作为多样化呈现出来。我们既关注高端艺术,又关注艺术和大众的互动——这就成为我们的新课题。我从事这个课题有十多年了,成立非企业组织“上海正午文化艺术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这个课题。当时我做了这个系统,致力于公众艺术,音乐、戏剧、雕塑等的普及。
  为什么您会选择在上海创建这个公共文化系统?
  上海有着非常宽松自由、勇于创新的文化气氛。我们创造了音乐节,创造了朱家角水乡音乐节,创造了陆家嘴浪漫滨江艺术季,把诗歌、环境、雕塑、演唱结合起来,之所以能持之以恒地做了八年,从没有一点资源到获得政府关注并给予支持——上海文化基金一直把朱家角音乐节作为一个资助对象,说明公共艺术在上海是有深厚土壤的。我们有这个愿景,政府也愿意支持。做这个事情的人现在越来越多,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提升到高品质:互动性、艺术性、教育性、娱乐性更强,和城市的粘着性更强——也就是说要有城市特色。
  经过八九年的经验和实践,我们自己做了很多功课。除了朱家角音乐节,我们还有“新视角”、环保艺术展、草地诗会等等,这些都是公众艺术活动,在上海很成功。四年前我们在陆家嘴这里举办过“陆家嘴国际雕塑研讨会”,讨论如何规划城市空间,上海政府作为专题在研究,我也是被邀请参与讨论。馈赠“回翔绿洲”的时候,也引发了我对公共艺术的思考。后来“奔牛”来了,我们也想方设法引进到上海。
  1999年以来Cow Parade已席卷全球十多载,分别在70多个国际城市成功举办。是什么原因使其成为全球最大、最著名、持续最久的跨国公共艺术?您希望“奔牛·上海”获得怎样的效果?
  奔牛节是一个我最早关注、最想引入上海的大型项目。对民营力量来说难度颇大,基于我们自身力量几乎不可能。公共艺术就是要整合、连通社会资源,这次“奔牛·上海”是我们翡翠画廊和SMG,特别是SMG演艺中心的合作,他们也有这样的公共理念,这绝非仅仅是我个人的意愿,而是我们共同的愿景。这是一个大前提。
  朱家角水乡音乐节我自己参考了一些国外的形式让它与本土相结合,陆家嘴是我自己结合的。作为自己摸索的东西,这些仅仅是个开始。我们需要更高品质的活动出现,奔牛节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到今天为止上海正好是第八十个城市,在这期间筹集的募款已经有上亿,因为它是一个公共的、艺术、慈善的活动,数千位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运营商在参与。活动特色就是牛只可画的面积比较大,就像一张画布。我们知道牛和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创始人的想法是非常巧妙的,把牛这样一种可爱的动物作为画布来思考,请艺术家、各类创意人员,在牛身上发挥自己的创意能力,描绘一头艺术牛,用牛群集结的形式营销一座城市。这种有趣的形式很快风靡全世界,目前应该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次公共艺术项目。因此这个项目无论从过去的发起、到管理、推广经验都是非常成熟的品牌,有相当高的品质,同时我们把国外的资源带进来了,国外的标准流程带进来了,这个很重要,就像“中国好声音”。高品质流程保证了在上海开展这次文化活动的基础。 “CowParade”的主旨其实就是在营销一个城市,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奔牛节,对上海进行一次成规模的营销。
  同时我们还想调动上海各个类别的艺术从业人员,包括画家、雕塑家、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以及从事视觉艺术方面的人员,把他们对这座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热爱,通过他们的创意,呈现在牛身上。也就是说,这是一次城市创意力量的大集结,特别是中坚力量,比如金星,我们还准备请顾长卫、徐帆、周迅来画,艺术家都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是这还不够,我们更希望大众参与,为此我们设置奖励机制,我们还让中小学生画牛,用上千牛头把孩子的创意发挥出来。这是一个类似于真正意义上的公众艺术节,把民众的创意力量调动起来了。
  上海是一个商业高度发达的城市,我们希望“奔牛·上海”能和本地很多知名国际品牌和民族商业品牌进行跨界合作。支持民众创意,同时支持上海的商业系统的发展,让品牌和艺术联动起来,同时推广他们的系统。
  我们希望艺术能和民众亲密无间的接触。这是一种探索。当然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人站在它们旁边拍照,用手抚摸,这非常好。但有的触摸过度就成了“拳打脚踢”。我国的公共艺术一直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上海就出现过街头雕塑《打电话女孩》被偷事件,我们也在尝试公共艺术的公共管理化模式,如何管理放置在城市中五百头牛,怎么叫它们和民众互动,这是一个新问题——公众艺术教育。艺术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公众进行艺术教育,这么多牛,仅仅展览是不够的。我们还设置了很多小牛训练营,叫孩子来画牛,有专门老师教他们画,培养他们对牛只的感情,如何把自己的想象力体现在牛身上。这是奔牛节的教育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对奔牛节的期许。   翡翠画廊20世纪80年代成立,经营管理模式已经相当成熟了。在推广公共艺术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翡翠画廊在伦敦属于历史比较悠久的画廊。在伦敦的新邦德街、索斯比拍卖行大楼对面就是我们的总部。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公共艺术,在梅菲尔区就有很多翡翠画廊为社会提供的公共艺术,比如在海德公园。海德公园一般放置的都是有年代的雕塑,唯一放置的两个比较现代的作品,一个是戴安娜王妃纪念碑,另一个《伊希斯》就是我们提供的,这是一个与古埃及神话相关的鸟的形象,倡导我们对自然的保护。伦敦很多地方都放置着我们的雕塑,在阿联酋、西班牙、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地,都有我们的公共艺术。这种系统化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和我们国内以往的方式完全不同。当然每个个案都不一样,面对不同的条件限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从雕塑样式到空间关系,从土地权属到相关费用问题等等,这有很多技巧在里面。翡翠画廊现在致力于在中国推广,“回翔绿洲”就是第一个动作,现在的奔牛就是第二个,未来还会做很多。
  应该如何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公益性文化事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平衡?
  要走出这样一个误区,只要是公益的就不能谈效益。我们公益也要考虑到运转。艺术不能过度考虑效益,过度的追逐金钱会将艺术庸俗化,但艺术也必须考虑利用足够资本运转,这就需要渠道。
  十年前左右我刚做这块的时候,感觉非常难,有想法却往往找不到投资人。我们国家的企业家也面临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起步的资本积累阶段,他们看重标准化广告作业和实际收益,对文化不理解,责任感还没有完全激发。西方不是这样,有权力和资本,就应该承担社会人的责任。他们把财产捐给社会,捐给医疗、救助、文化和艺术,而且他们不会沽名钓誉。西方很多资助事业是要求资助人匿名的,海德公园的Isis大概有几百个这样的赞助者,除了雕塑之外,我们还用赞助费在旁边建立了一个教育中心,专门对孩子进行关于自然、生态的免费教育。对于赞助者,我们就用了一些小铜牌,把他们的名字写上去,仅仅是名字,没有头衔和企业名称,这和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西方有这个传统。这次奔牛节,就有企业家来问我:如果我投入这个会有什么回报,我和他说如果你投入,你就是一个以文化、以创意推动上海城市的先行者,当然他们未必会认同这种社会责任。对我们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般做大型文化项目的公益投资是有政府投入的,但通常针对演出,公共艺术往往需要自己的投资,还需要正确的理念和坚持。公共艺术必须防止宗教、色情、暴力、意识形态等问题介入,这是我们许多年来坚持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一直把控得很好,没有出现任何敏感事件。我们做公共艺术非常需要政府支持,主要是环境、政策上的关注与呵护,在此基础上取得资金上的扶持,政府文化资金应该向民营方向倾斜,但更重要的始终是我们自己,如何拿出高品质艺术来争取合作。民营文化机构应该不断提升自己获得更多信任和支持。
  您对未来的上海的公共艺术事业建设有什么建议?
  我们认为我们首先应该正确定义公共艺术,公共艺术要成为真正的“公共艺术”,而不应仅仅成为少数人的福利,也不应该服从个人意志。当然这需要先定义公众,公众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态的集合,可以是里弄退休的阿姨叔叔,可以是学生,可以是上班族或国内外CEO,只要是在这个城市长期生活、学习或工作的,他们都是城市公共空间应该服务的人,他们就是群众,他们就是人民,他们有相通的感情和艺术需求。公众艺术应该突破种种限制,成为连接艺术与社会的纽带,以个性化创新呈现人类的共同的精神需求和审美理想。
其他文献
戏剧,应是一味予人希望的“良药”——哪怕一时找不到治愈心灵痼疾的方法,但总该带给观众光明和温暖。戏剧,当然要挖掘人性的多样丰富——哪怕不惜把主人公投身魔幻的刀山火海。不过,在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是否应该为了“激发”主人公的“潜在性格层面”而不惜“调侃”甚至“改写”特殊历史时期呢?任何特殊历史时期,都是人民的共同经历,跌宕起伏、忧喜参半、血泪交融、可能有“疤”……成熟的艺术家,应是一名心灵良医,
期刊
主持人:杨乃乔  从本质上来讲,话剧《蒋公的面子》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文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温方伊在2011年下半年所写作的一部“学年论文”,然而无论怎样,说到底《蒋公的面子》还是当代学院派的话剧创作。2012年5月15号,这部“学年论文”出身的话剧在第五次修订稿的基础上公演后,即刻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剧场效果,并于2013年成功地进入了商演空间。也正是在这一年,《人民文学》第6期全文刊发了《蒋公的面
期刊
暌违三年,继《柴可夫斯基之恋》、《俄罗斯的哈姆雷特》和《红色吉赛尔》之后,圣彼得堡艾夫曼芭蕾舞团再度来到上海。在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艺术上,我们有机会一睹鲍里斯·艾夫曼的代表作品——现代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  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堡艾夫曼国立芭蕾舞团成立于1977年。创立者艾夫曼为舞团奠定了勇于创新、大胆实验的格调。1998年,继马林斯基和莫斯科大剧院两大剧团之后,被俄罗斯政府授予“国家艺术团”的
期刊
2015年11月11日我应上海艺术研究所邀请参加“中德城市艺术文化和艺术教育研究”研讨会,有幸与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库尼伯特·伯林(Kunibert Bering)教授相遇并相识。他演讲的主题是“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文化和艺术教育”,其中特别触及到当今世界艺术表达的跨文化问题的思考。我以为这的确是世界打开之后艺术家们一定要面对的,也就是说跨文化思考是当今艺术表达在全球化语境下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十分
期刊
作为国际著名美学家,国际美学协会前主席、斯洛文尼亚科学与艺术研究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阿列西·艾尔雅维奇(A l e s E r j a v e c )在国际美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曾提出“视觉转向”、“美学革命”、“后社会主义先锋艺术”等重要概念。2 0 1 6年1月1 0日,本刊就后社会主义先锋艺术、视觉转向时代的艺术批评等议题对其进行访谈。  美学革命:先锋艺术与无政府主义意识形态  上海艺术
期刊
每天,超过一百万的图像上传到网络相簿,这些图像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艺术类课程教授“视觉能力”是必然的。  虽然媒体的大量使用被视为塑造当代青少年生活的关键因素,但其他因素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不能被低估。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被日益全球化和全球化的生活方式型塑的都市世界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跨文化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及区域性的日常现实中面临严重的身份认同问题。作为青少年发展的背景环
期刊
友人杨乃乔教授邮发给我四篇文章,这是一场有关《蒋公的面子》的批评“接力”,起始于朱光女士的一篇小文,对《蒋公的面子》发表了些微词,可那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吕效平教授去年底写了一篇反批评的文章,之后是宫宝荣教授挺身为朱女士作了番辩护。事情的确有趣,《蒋公的面子》大概是在2014年渐渐开始退温,与今相隔一年有多了,在信息时代,一年时间会让很多事情恍若隔世。杨乃乔教授却非常想让我把这场接力赛跑下去,我答
期刊
著名影视文化学者戴锦华说,中国电影近年来出现的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越看越骂,越骂越看”。似乎大家都在为了获得一种“骂”的资本而进入影院,从而证明自己并没有落后于大众文化的潮流,每一个“骂客”都成为了这个文化奇景的组成部分。  《小时代》系列电影就是一个“口碑极差,票房奇高”的典型。就影片本身而言,可以说大部分的网络和媒体恶评都不是苛责,甚至说它们不是电影而是超长版的MV——也算是准确的评价。
期刊
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在初衷、功用和内核上是背离的,这个矛盾是本质的、难以调和的。它们的相左源于历史根脉,它们的纠结却发生于整个历史阶段,而我们受赐于历史,却又被历史所蒙蔽。这不能不说又是一则悖论  将公共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掰扯清楚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在太长的时间内,无论理论还是实景,在各自概念都没有明确界定和取得共识的情形下,它们纠缠和交叉,加重了对彼此的误读。但可以肯定的是,公共艺术和当代艺
期刊
一  四十五岁的贾樟柯2015年在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导演双周单元的“终身成就奖”,这对于一个正处于旺盛创作期的导演来说,似乎有点诡异。连贾樟柯本人也有点不相信,曾一再写信核实。授奖当然是一种肯定,但这个盖棺定论的奖项,总有种要终结一个人创作的暗示,似乎在预言甚至在诅咒创作者,所以如果是我,我会学萨特,拒绝领这个奖,当然可以很骄傲洒脱地说:请暂时保留这个奖项,等我80岁世间再无奖可拿时还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