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语言特色

来源 :现代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接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讲话艺术,同人心交流的艺术,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的劳动效率。”一堂好的历史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学习、是固然、是陶醉,如同欣赏一幅山水名画,心旷神怡;如同欣赏一首经典名曲,余音在耳。课堂教学语言艺术,集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一位对教育艺术有着不懈追求的历史教师,必须精心、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从而运用这种富有特色的语言来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必须具备的语言特色:
  一、 准确性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是以基本的历史事实为准绳、学科性极强的专业化语言,因而准确性就是其命脉。用词要准确,表述要准确,逻辑用严密。例如: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而不能说成是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开端;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能说成是东汉时蔡伦发明了造纸术;1860年英法联火烧圆明园,而不能说成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不能说成是林则徐的虎门烧烟;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就不能说成是帝国主义的侵略等。课堂语言用词要恰当准确,才能体现历史的真实性。授课过程中,应避免使用“过去”、“从前”之类的词语,更不能使用“或许”、“大概”等模棱两可的教学语言。
  二、形象性
   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形象性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做到讲人如见其人,术事如临其境,状物栩栩如生,绘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众所周知,历史学科讲述的是过去的东西,甚至是十分遥远的事情,要学生一下子接受恐怕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精彩形象的语言,准确勾勒出历史人物的形象,让学生加深记忆。如我在讲《秦的统一》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的画像。我指着秦始皇的画像介绍道:这幅画像勾画出秦始皇千古一帝的风貌和神韵,画面上的秦始皇目光炯炯有神,虎视眈眈,一手指着前方,神态威严而又傲慢,流露出当年威震六国、一统天下的勃勃。他头戴冕旒,身穿龙袍,腰配宝剑,这身打扮显示了他那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这几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就把秦始皇勾画得活灵活现,使学生如见其人从而对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三、 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热爱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富有趣味,可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这要求历史教师讲课时语言必须生动幽默,富有情趣,幽默是情趣与哲理的有机统一,历史教学中庄谐并举,寓庄于谐,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强化知识的形象记忆。如我在讲述《马关条约》时,就先表演了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一段对话:李鸿章恬不知耻地说:“台湾也是阁下的口中之物,何必心急?”伊藤博文怒目一视,皮笑肉不笑地把嘴一歪,拍着肚子说:“我肚里饿得很,恨不得一口吞下去。”这段对话生动有趣地刻画了李鸿章的奴颜婢膝、投降卖国的嘴脸,更入木三分得再现了伊藤博文的穷凶极恶、侵略成性的丑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趣味性的教学语言不应当是油腔滑调,而必须是风趣而不粗俗,自然而不做作,必要而不多余,恰当而不勉强,必须和谐统一,自然风趣,恰到好处。这种趣味性的教学语言,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魅力,使他们的听课效果达到升华的境界。
  四、通俗性
   通俗性是历史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他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年龄层次、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述,使书面语言尽量口语化。教师讲授新课时,必须力求运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来阐明较深奥的道理。如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强弱这对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学生听了容易接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历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十分得体地确定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必须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修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从而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富有特色,为学生创造一个最佳的学习境界。
  
其他文献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大部分农村家长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督促。另外,农村学校的藏书有限,或者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不足。因此,便给农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难度。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农村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呢?下面就来浅谈一下本人的一点体会。  一、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新课程怎样教》中讲到:“学习兴
期刊
一、课前激趣   数学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起学生的注意。怎样在一开始就让学生对你上的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去思考、研究和探索,这成了上好数学课的关键。我认为课前两分钟讲些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引入最为合适。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告诉学生一个小窍门:计算9的乘法时,张开你的十根手指,从左到右给你的手指编号。现在选择你想计算的九的乘法算式,假设这个乘式是6×9。只要弯曲代表
期刊
我国古代诗歌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不断完美,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美,而且是一种音乐、绘画、田园风光等综合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库,同时有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和人生哲理。我在古诗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诗题,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再诱发学生联想和想象力,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得教育。  一、 重视题解,了解诗人概况   在初中教材中所选古诗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时首先从诗题入手,了解诗人的概况,以及
期刊
朗读就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这种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地还原语气,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有声的口头语言。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要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好书不厌百回读。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身醉其意。朗读具有综合的效应。朗读是最能体现语文教学本质的主要方法。教学中学生能借助
期刊
【摘要】“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课堂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教学氛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
期刊
新课程的推行与实施,给教师与学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化学教学大纲》中提到:“要启发学生动脑筋,善思考,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随着学习知识的不断丰富,一些学生由于主客观的因素(留守学生较多)在学习表现出不同情况的困难,这样就出现化学学习的困难生。如何帮助困难成走出困境呢?我认为:  一、在了解中找出困难生的原因及转化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其全面、主动发展的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与主要方式,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时空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的过程。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少”、“慢”、“差”、“费”、“灌”、“搬”、“乱”的现象还很严重,为扭转上述局面,“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优化课堂教
期刊
语文学习包括语言表达和文字学习的内容,语言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口头语言的使用范围更广,频率更高。这就要求我们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是观察、分析、概括等各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画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口语训练是一种个年级广泛采用的口语训练方法。这种针对学生的好奇性强,对事物
期刊
【摘要】学会倾听是必备素质,优化学生听课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质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倾听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正确评价;学习的主人  学会倾听是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不会倾听的人就不是一个真正会学习的人。倾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能在经验中探讨出更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的,相对的是“个体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本文仅以我个人探索的“课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