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至今,依靠投资拉动和要素投入,中国经济保持了四十多年高速增长,而城投公司伴随20世纪末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分税制改革的出现,受2008年4万亿元投资拉动催化大规模兴起,20多年的发展,可谓:“城投起、城市兴”。从初期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到发展中期饱受争议的基建先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城投公司作为历史特殊时期的产物,在完成使命的当下,也应当顺应新时代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充分利用与政府存在天然联系的优势,实现投融资平台向市场化企业转型。
一、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政策倒逼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转型成为城投公司的必然选择。一是政策刚性约束。2014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43号文”,2018年出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2019年出台的《政策投资条例》,2020年出台的《土地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政策法规,其主旨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严控地方政府负债。“双重监管”(政府部门监管和金融机构监管)、“穿透原则”使得监管更加严厉,而“双重追责”(对地方政府和平台企业)、“终身追责”使得政策的约束力加大。二是城投企业现有主业(投资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模式完全改变,只有地方政府预算和政府专项债,才能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合法来源。三是城投企业原有的以土地开发权为信用支撑的基础被打破,土地开发为主业的原片区模式不复存在。四是企业历史负债沉重,靠借新换旧的负债模式很难走得太远。
二、城投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1.面临的“三大趋势”。一是政企新型关系逐步构建。随着国家监管的日趋严格,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趋于明朗,职权关系更加清晰,与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将转变为“合作关系”,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城投公司也将以新的使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城市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国有资本的运营者。二是核心功能将持续发挥。目前,地方政府已经从城市经营、国有资产盘活等角度,高位统筹和推动实施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和城投公司转型工作,无论是在“两新一重”的背景下,还是在“稳增长”“补短板”的压力下,城投公司在控制地方债务的基础上,核心功能将持续发挥,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机遇。三是三业并存时代逐步来临。当前,高质量发展应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未来的城投公司将更加注重项目和资产的质量,秉承“增量做优、存量做活”的理念,将从传统的基建投资者,逐步发展为基建保障、资产运营、产业升级三业并存的新时代。传统的基建性投资不再是风口,城投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将迎来新的变化。城投企业利用其国有资本的资源融合能力,将在地方支柱产业的投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2.面对的“两个时期”。一是转型淘汰期。未来几年,城投公司转型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次大考,决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造,而是体制、机制、能力全方位的升级,因此不是所有城投公司都能幸运过关,在转型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城投公司被淘汰和消亡。城投公司如果在观念上不改变、在业务上不转型、在机制上不变革,仍然按照以前的老观念、老思想,守着以前的老业务、老模式,沿用以前的老体制、老机制,那必将被市场淘汰出局。只有按照市场化要求转型,树立市场化理念,将资产资源做活、产业结构做优、经营收入做大、盈利能力做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二是转型窗口期。随着国家政策监管的日趋严格,【2014】43号文出台、新《预算法》、《政府投资条例》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加快城投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在高压整顿下,政企关系逐渐清晰,城投信仰开始动摇,以至于会逐渐被打破,如果城投公司转型不成功,就会被资本市场抛弃。从信仰维持——动摇——打破,是城投公司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城投公司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在政府性项目受到刚性约束下,发挥国有资本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积极策划包装投资产业项目,改善资产结构,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开展资本运营,并成功实现市场化转型。
三、城投公司转型困境的破解
1.转型内涵。转型是一场重大变革。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城投公司未来的转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重构与提升。一是经营理念要重构。转型后每个子公司都是“利润中心”,要打破“大锅饭”和“任务型”的思想,要树立市场化的理念,要致力于降本增效,致力于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致力于市场研究和开发,致力于为公司创造现金流和利润。二是商业模式要重构。每个版块每个子公司要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特别是重城投企业核心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开发,由于政策的重大调整,必须调整经营思路,找到公司长期生存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整个集团和各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模式也要重构,核算模式要朝着市场化现代企业方向转变。三是体制机制要重构。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契约化管理、全员考核为抓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对外兼并、混改等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体制机制的重构。
2.转型路径。城投企业转型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此两点尽管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从学界到业界,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即转型成“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市场化公司,其主要指标是资本市场认可的信用提升。城投公司转型的主要方向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建设城市的投融资平台”转变为“经营城市的综合运营平台”。二是从“投资建设为主”转变为“投资产业为主”。
四、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策略建议
1.转变经营角色和经营模式。①经营角色转变。合理平衡政府代建项目与产业经营的资源投入关系,切实在组织功能上从融资平台转向投资平台发展,培育和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公司的立身之本是落实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城市建设意图的有力推进者与实施者,这是公司发展必不可少的功能性一元。同時,公司的发展更要强化市场化一元,这是当前市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②经营模式转变。以产城融合为导向,通过相关产业化项目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逐步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由“建设导向的规模扩展”向“产业导向的能力提升”转变。加大产业投资发展,以投资为手段,通过区域优势产业的扶持、培育及资本运作,获取直接资本回报。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做大经营性资产及经营性收入规模”为核心,逐步建立“资源整合→项目策划→产业投资”的资源驱动型产业发展模式。 2.调整业务结构、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①业务结构调整。围绕产融结合一体化转型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延伸拉长业务板块,不断提升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一方面以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等传统业务定为转型的基础;另一方面,城投公司应在承担传统业务的同时,依托政府渠道和自身的资源配置优势,发展资本投资和运营功能。②投资结构调整。依据政府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合理安排政府代建项目,加大经营性项目投入占比,扭转投资结构不平衡局面,以经营性项目为载体推进市场化转型。以“大项目”为抓手,加大片区新城及产业项目布局,通过积极谋划投资布局一批创新能力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产业项目,通过创新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与国内顶尖机构展开密切合作,通过搭建平台、并购等方式整合区域产业资源。③资产结构调整。公司以提高集团经营性现金流、收益并控制资产负债水平为目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产权转让、股权运作、价值管理等方式推进资产重组,做好加减法,“加”出新希望,“减”出新空间。
3.强化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的整合、内部人力资源的激活、流程体系。①强化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的整合。以项目为基础,通过产业基金强化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的整合。以“项目”为基础、以“基金”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构筑“资金池及项目库”,设计针对性投资方法,推进产融结合一體化发展。②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的激活: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的激活。通过转变人力资源部门定位、转变人才管理理念、优化人才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薪酬体系、落实绩效管理制度等方面系统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工作,为公司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③强化流程体系: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及集团管控机制,建立以投资为主线、以效益为核心的流程体系。一是打造战略型集团公司。重在集团三会一层、集团职能部门的梳理、集团核心权限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设计,将业务型职能下沉到二级子公司,重点突出集团战略规划、财务管控、投融资、审计监察及人才规划等核心职能,推进集团精细化管理改革。二是明确集团及母公司分权体系。通过设置大边界、小边界和微边界,逐步分解、理清各子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权责边界,并将企业各关键事项在各环节、岗位的权限予以明确,最终形成企业组织管理流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企业权责体系。
(作者单位: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一、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政策倒逼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转型成为城投公司的必然选择。一是政策刚性约束。2014年以后,国家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43号文”,2018年出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2019年出台的《政策投资条例》,2020年出台的《土地法》、《预算法实施条例》等政策法规,其主旨是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严控地方政府负债。“双重监管”(政府部门监管和金融机构监管)、“穿透原则”使得监管更加严厉,而“双重追责”(对地方政府和平台企业)、“终身追责”使得政策的约束力加大。二是城投企业现有主业(投资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模式完全改变,只有地方政府预算和政府专项债,才能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合法来源。三是城投企业原有的以土地开发权为信用支撑的基础被打破,土地开发为主业的原片区模式不复存在。四是企业历史负债沉重,靠借新换旧的负债模式很难走得太远。
二、城投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研判
1.面临的“三大趋势”。一是政企新型关系逐步构建。随着国家监管的日趋严格,地方政府和城投公司之间的关系将进一步趋于明朗,职权关系更加清晰,与政府之间的“共生关系”将转变为“合作关系”,政府将进一步推进城投公司转型发展,城投公司也将以新的使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城市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国有资产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国有资本的运营者。二是核心功能将持续发挥。目前,地方政府已经从城市经营、国有资产盘活等角度,高位统筹和推动实施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和城投公司转型工作,无论是在“两新一重”的背景下,还是在“稳增长”“补短板”的压力下,城投公司在控制地方债务的基础上,核心功能将持续发挥,必将迎来新一轮的转型发展机遇。三是三业并存时代逐步来临。当前,高质量发展应融入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未来的城投公司将更加注重项目和资产的质量,秉承“增量做优、存量做活”的理念,将从传统的基建投资者,逐步发展为基建保障、资产运营、产业升级三业并存的新时代。传统的基建性投资不再是风口,城投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将迎来新的变化。城投企业利用其国有资本的资源融合能力,将在地方支柱产业的投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
2.面对的“两个时期”。一是转型淘汰期。未来几年,城投公司转型是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一次大考,决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改造,而是体制、机制、能力全方位的升级,因此不是所有城投公司都能幸运过关,在转型过程中,有相当部分城投公司被淘汰和消亡。城投公司如果在观念上不改变、在业务上不转型、在机制上不变革,仍然按照以前的老观念、老思想,守着以前的老业务、老模式,沿用以前的老体制、老机制,那必将被市场淘汰出局。只有按照市场化要求转型,树立市场化理念,将资产资源做活、产业结构做优、经营收入做大、盈利能力做强,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二是转型窗口期。随着国家政策监管的日趋严格,【2014】43号文出台、新《预算法》、《政府投资条例》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加快城投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在高压整顿下,政企关系逐渐清晰,城投信仰开始动摇,以至于会逐渐被打破,如果城投公司转型不成功,就会被资本市场抛弃。从信仰维持——动摇——打破,是城投公司转型的重要窗口期,城投公司要抓住这个窗口期。在政府性项目受到刚性约束下,发挥国有资本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积极策划包装投资产业项目,改善资产结构,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开展资本运营,并成功实现市场化转型。
三、城投公司转型困境的破解
1.转型内涵。转型是一场重大变革。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国务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城投公司未来的转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实现三个方面的重构与提升。一是经营理念要重构。转型后每个子公司都是“利润中心”,要打破“大锅饭”和“任务型”的思想,要树立市场化的理念,要致力于降本增效,致力于提升市场竞争能力,致力于市场研究和开发,致力于为公司创造现金流和利润。二是商业模式要重构。每个版块每个子公司要建立自己的商业模式,特别是重城投企业核心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片区开发,由于政策的重大调整,必须调整经营思路,找到公司长期生存发展的新模式。同时,整个集团和各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模式也要重构,核算模式要朝着市场化现代企业方向转变。三是体制机制要重构。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以契约化管理、全员考核为抓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对外兼并、混改等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和体制机制的重构。
2.转型路径。城投企业转型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转型的方向是什么?此两点尽管没有统一的答案,但从学界到业界,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即转型成“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市场化公司,其主要指标是资本市场认可的信用提升。城投公司转型的主要方向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建设城市的投融资平台”转变为“经营城市的综合运营平台”。二是从“投资建设为主”转变为“投资产业为主”。
四、城投公司转型发展策略建议
1.转变经营角色和经营模式。①经营角色转变。合理平衡政府代建项目与产业经营的资源投入关系,切实在组织功能上从融资平台转向投资平台发展,培育和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公司的立身之本是落实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是城市建设意图的有力推进者与实施者,这是公司发展必不可少的功能性一元。同時,公司的发展更要强化市场化一元,这是当前市场化转型的主要方向。②经营模式转变。以产城融合为导向,通过相关产业化项目投资的商业模式创新,逐步实现企业发展方式由“建设导向的规模扩展”向“产业导向的能力提升”转变。加大产业投资发展,以投资为手段,通过区域优势产业的扶持、培育及资本运作,获取直接资本回报。以“资源整合”为基础,以“做大经营性资产及经营性收入规模”为核心,逐步建立“资源整合→项目策划→产业投资”的资源驱动型产业发展模式。 2.调整业务结构、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①业务结构调整。围绕产融结合一体化转型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延伸拉长业务板块,不断提升企业市场化运作水平。一方面以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等传统业务定为转型的基础;另一方面,城投公司应在承担传统业务的同时,依托政府渠道和自身的资源配置优势,发展资本投资和运营功能。②投资结构调整。依据政府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合理安排政府代建项目,加大经营性项目投入占比,扭转投资结构不平衡局面,以经营性项目为载体推进市场化转型。以“大项目”为抓手,加大片区新城及产业项目布局,通过积极谋划投资布局一批创新能力强、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产业项目,通过创新资本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种形式,与国内顶尖机构展开密切合作,通过搭建平台、并购等方式整合区域产业资源。③资产结构调整。公司以提高集团经营性现金流、收益并控制资产负债水平为目的,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产权转让、股权运作、价值管理等方式推进资产重组,做好加减法,“加”出新希望,“减”出新空间。
3.强化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的整合、内部人力资源的激活、流程体系。①强化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的整合。以项目为基础,通过产业基金强化产业资源及社会资本的整合。以“项目”为基础、以“基金”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构筑“资金池及项目库”,设计针对性投资方法,推进产融结合一體化发展。②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的激活: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内部人力资源的激活。通过转变人力资源部门定位、转变人才管理理念、优化人才结构、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薪酬体系、落实绩效管理制度等方面系统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进工作,为公司真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人才管理机制。③强化流程体系:逐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制及集团管控机制,建立以投资为主线、以效益为核心的流程体系。一是打造战略型集团公司。重在集团三会一层、集团职能部门的梳理、集团核心权限的优化等方面进行设计,将业务型职能下沉到二级子公司,重点突出集团战略规划、财务管控、投融资、审计监察及人才规划等核心职能,推进集团精细化管理改革。二是明确集团及母公司分权体系。通过设置大边界、小边界和微边界,逐步分解、理清各子公司、各部门、各岗位的权责边界,并将企业各关键事项在各环节、岗位的权限予以明确,最终形成企业组织管理流程体系,形成完善的企业权责体系。
(作者单位:株洲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