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9年6月24—26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中共松潘县委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藏学》杂志社、四川省民族研究会、松潘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隆重召开。
【机 构】
: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成都6100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6月24—26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四川省民族研究所、中共松潘县委主办,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和《中国藏学》杂志社、四川省民族研究会、松潘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乡村振兴战略下藏区精准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隆重召开。
其他文献
清末民国时期,鄂罗勒默扎布是新疆北路旧土尔扈特旗一位身份显赫的亲王,曾两次成功进入今西藏地区。1918年第二次康藏战争期间,北洋政府派遣鄂罗勒默扎布赴察木多调停,并协助办理西藏问题,其间他及时向北洋政府传递了边情;1919年他又赴拉萨,直接与十三世达赖喇嘛商谈藏事,寻求驻藏办事长官陆兴祺入藏的可行性,并屡次向北洋政府条陈康藏划界意见。鄂罗勒默扎布赴察木多和拉萨活动均未取得满意成绩,但他为康藏界务和北洋政府改善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作出了不懈努力,应为世人所铭记。
晚清循化厅藏区的部落纠纷解决中,官府审判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源自民间习俗的番例番规是审判的基本依据;告示、执照、律例等官方颁布的法律或法律性文件也被援引断案,但作用与效力有异:律例一般情况并非断案的依据,情节严重者,则可据以处断;告示虽被作为判决依据运用,但权威性与效力有限;执照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是重要的审判依据;一些关系边陲大局的部落纠纷,往往根据具体状况进行变通处理。晚清循化厅藏区部落纠纷解决中法律、习俗与司法实践的状况,反映了藏族部落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区域社会法律秩序的复杂形态。
藏传佛教被称为伦理性宗教,其以劝善论而闻名于世。藏传佛教在许多哲学问题上都提供了详尽的探讨和深刻的分析,对于行善之理由也有着自己独到的回答。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观基于印度中观派对道德理由的论证与思考之上,并在菩提心思想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通过考察寂天《入菩萨行论》、寂护《摄真实论》、阿底峡《菩萨道灯论》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等文本中关于道德理由的阐述,梳理分析了藏传佛教中观派的道德伦理之基本思想和历史渊源。
文章使用历时研究方法,通过对拉萨市语言景观客观语料的分析,讨论了40年来西藏语言使用的语言数量、语言种类和凸显语言等的变化特征与成因。其中,普通话和藏语是主要使用的语言;普通话/藏语②双语并用是语言使用的主要形式;普通话在西藏语言生活中日益成为凸显语言。
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汉藏机器翻译技术研究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文章较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了汉藏机器翻译技术,重点介绍了基于统计的汉藏机器翻译技术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汉藏机器翻译,并对汉藏机器翻译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章依据藏文音节构字特点,分析了藏文字形、文字搭配规则和藏文字长特征,并结合藏文文法规则和藏文基本排序规则,设计基字识别算法以及音节中其他字符位置确定,便于实现藏文与拉丁字符之间的双向转写。通过编程算法确定基字位置并逐步识别字符,最后按照抽取字符的对应数值组合排序,完成藏文音节的排序。文章主要从藏文音节结构特点、藏文音节的排序规则、藏文构件元素识别和算法设计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藏文基字定位的实现方法与过程。
《性入法》及后世文法家所著《性入法》诠释从字性理论解释了藏语语音、音系和词语形态问题。以此体系为核心,藏语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传统文法理论。就研究领域而言,《性入法》与现代语音学和音系学之间有一定的关联,通过现代语音学和音系学方法可以解释很多传统理论未能解决和深入归纳的问题。
第三届藏学珠峰论坛于2019年8月20—21日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论坛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主题是“富民兴藏与决胜小康”,来自全国40多家藏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西藏脱贫一线的基层干部、西南民族大学与藏研中心共建博士点的在读博士等100余人围绕主题,共同探讨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思想和富民兴藏重要原则,如何进一步助力西藏决胜小康社会建设,激荡思想,凝聚共识,取得了良好效果。
亲爱的同行:兹定于2020年8月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第七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会议有关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