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缸调儿是磁州窑捏缸的工人,闲时哼唱的一个小调儿,就像船工号子一样,是磁州窑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戏曲文化。”说起老缸调儿,峰峰矿区彭城镇张家楼村82岁的赵荣老大爷滔滔不绝。
我和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第一次到张家楼,就对这个普通的北方小村有一种亲切感,错落有致临河而居的村庄布局,河岸两侧葱郁的古树名木,一种静谧的江南古村落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果不是看到用废弃的陶瓷匣钵笼盔垒成的房子院落,我还真以为是置身于江南了。“彭城过去生产大缸,缸土原料就从张家楼村南的花山运到彭城的瓷厂,过去村里的壮劳力主要是挖瓷土,再用独轮车拉到彭城的瓷厂去卖。”
赵荣大爷说的彭城是位于峰峰矿区元宝山脚下的陶瓷重镇彭城镇,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赞誉,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磁州窑之乡”。金代的时候,彭城还是个村。在距离彭城不远的南响堂石窟寺的崖壁上曾刻有“大定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中彭城村陈氏盖殿一座”的题记,这是关于彭城最早的记载。后来,随着彭城周边瓷土的大量发现,特别是彭城南部花山脚下瓷土矿的发现,使彭城的制瓷业得到快速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彭城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彭城村也升格为彭城镇。彭城镇东侧的老爷山摩崖石刻下边,保留着一块石碑,上有“广平府磁州滏阳县彭城镇……大元国大德元年社首”的题记,这是彭城镇建镇七百多年的见证。
“据说最早从磁县西乡来了张氏兄弟两人,他们在彭城南的花山脚下发现了瓷土,于是开始挖土烧瓷。花山一带的土层很厚,张氏兄弟俩就在土崖上挖土洞居住下来。后来随着开掘瓷土的人增加,居住的窑洞也逐渐增多,上上下下,一层一层的,像楼阁一样,后来就把这里叫张家楼了,再后来就形成了村庄。最早在这里居住的人都是挖瓷土的。”赵大爷向我讲述张家楼来历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他所说的“磁县西乡的张氏兄弟”,张氏兄弟已经没有文献可考。我曾查阅有关磁州窑的资料,磁州窑在宋金时期的主要烧造窑口在磁县西部的观台、冶子一带。令我惊讶的是,在大量的磁州窑文物中最著名的就是磁县西乡的制瓷名家张家的“古相张家造”瓷枕,那么,这个观台制瓷名家的张家是不是就是最早来发现张家楼瓷土的张氏兄弟呢?或许只是一种巧合,无法确认,但却给了我遐想的空间。彭城的制瓷辉煌一直延续到明清和民国,新中国成立后,邯郸陶瓷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金时期,随着张家楼一带大量瓷土的开挖,磁州窑的窑火逐渐从磁县的观台、冶子,转移到了彭城这个区域,赵大爷所说的花山就位于现在张家楼村的村南,从山坡打个不深的土井下去就挖到了瓷土,村里的壮劳力多数是从业于此。他们从花山推着装满瓷土的独轮车,沿着村里野河沟沟底的小道,一路下坡约摸走二里地,就把土卖到了彭城的窑场,换回了银两或大缸、瓷碗等生活用品。
彭城的窑主们都知道张家楼的瓷土质量好,坊间流传着“水冶釉拔剑碱,楼当土不用管”的说法,都喜欢进张家楼的料土,窑主们与送土的“车豁子”厮混得很熟。“楼当”就是窑主们对张家楼的爱称。彭城在民国时期有缸窑四十多座,而这些缸窑大都是从山西来的捏缸人在把控,当地人把山西捏缸人叫“缸找找”。
“过去彭城捏缸的人都是山西过来的,他们有个行规,就是捏缸的技艺不许外传,只能传给山西人。”彭城民俗研究专家柴步尧曾对彭城的缸窑进行过调查,原来明代以后,彭城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用缸生产基地。缸匠们还在彭城的半壁街一带修建了缸神庙,敬奉和祭祀从山西请来的缸神爷。缸神庙的修建也主要是由山西缸匠人出资,后来缸神庙逐渐成为山西籍彭城捏缸匠人聚会议事的场所,也称“山西会馆”。这些山西来的缸匠们还在滏阳河对岸的纸坊村建了一座晋祠娘娘庙,庙宇虽小,但结构布局和有关晋祠娘娘的传说却与山西太原的一样。
每年的九月初三是缸神爷生日,也是彭城缸神庙的庙会日。庙会临近的时候,会头出面在山西缸窑中募款,筹办庙会,庙会的仪式和敬奉习俗也与山西敬奉缸神习俗相同。庙会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演唱晋剧、山西小调儿、敬奉缸神爷、许愿还愿、议事等。敬奉缸神爷的供品也以山西风味面食为主。作为彭城的外来窑工,缸匠们每年在缸神庙会的聚集逐渐成了同乡会,到后来就演变成了行业会性质,也就有了一套规矩。不仅遇到同乡有难,互相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且对于他们赖以生存的捏缸技术,更是有了严格的规定。
由于缸体较大,在制作、成型、烧制过程中比制作碗、盘等瓷器要难,“自古以来,山西的制缸匠人就有一套捏缸技术不传外人的习俗。在彭城,如发现有山西匠人私传捏缸手艺,将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并驱逐出彭城。”因此,本地人很难学到捏缸技术。参与缸神庙会的本地人就很少,其敬仰者也大都为山西人。在繁华的彭城制瓷业中,精明的山西捏缸匠人形成了自己独立而相对封闭的圈子。直到公私合营时期,这个圈子才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把彭城所有的陶瓷窑场合并建成了邯郸陶瓷公司,包括十个大的陶瓷厂,其中第五瓷厂主要就是合并山西缸匠而建成的,主要产品还是以大缸为主。缸神庙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改为彭城剧院,在七十年代被拆除,山西的捏缸匠人逐渐退居在彭城陶瓷舞台的背后。
山西缸匠的捏缸技艺虽然不传外人,但他们终归是要和本地人打交道的。比方说,面对张家楼送土的车豁子们,山西缸匠虽然闭口不谈捏缸的绝活,但说笑言谈中,山西的晋剧和小调儿自然就被车豁子们熟悉。捏缸匠人在劳作困累时会哼唱一种小调儿,时间久了,车豁子们也学会了这腔调儿,他们把这个小调儿叫“老缸调儿”,没有固定的唱词,每次哼唱,词都是信口拈来。
学会了这种小调儿,张家楼的车豁子们常常在采土时、送土途中,或在卸了货的窑场中,嬉笑唱乐。干活累了,在山坡或者野河沟或者窑场,就地歇脚,说着荤段子,唱着小曲子,嘻嘻哈哈乱作一团。高昂随性的“老缸调儿”就在这嬉笑打诨中唱响并流传下来。现在彭城坊间还流传着“山坡窑场野河道,没天没边瞎说道”的俗语,山坡就是指在花山掘土井的场地,现在还有大量的瓷土井遗址。野河就是张家楼老村中间的那条千涸的古河道,旧时人们都是沿着这条野河道去往彭城等地。随性的唱词中也不乏有些名句流传下来,如“彭城街五里长,圪里拐弯笼盔墙”“推小车的不用学,只要屁股扭得活”“窑作苦窑作苦,汗水撒遍窑场土,活着难见爹娘面,死后没有儿女哭,煤渣堆上晒白骨”“彭城街四大怪,八棱磙子俩驴拽,笼盔垒墙眼朝外,娘们帽子汉们戴,窑作伙使旱烟袋”等。
“老缸调儿彭城没有,只有张家楼村才有。”老缸调儿的传承人“老包子”曾这样自豪地对我说。彭城旧有内五村和外五村,内五村主要是瓷窑多,外五村主要是供应原料。这些村子从事瓷业的工人众多,而令人奇怪的是,老缸调儿只在张家楼有流传。
曾经在当地剧团从事过美工返乡的文化人赵万昌说,在彭城窑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南渣赛北土”,就是说彭城南部张家楼一带瓷土的土渣,也比彭城北部几个村的料土好。所以,窑主们对张家楼送土的车豁子们格外客气和亲近,时间久了,便不把他们当成圈子外的人了。张家楼的车豁子在窑场内也可以随意走动,即使是看他们密不外传的捏缸技术,山西的缸匠也不设防。
“楼当一把土,彭城一口缸”。彭城的大缸生產和销售延续时间持久,我和我同辈以上的人们,都清楚地记得,行走在纸坊河边的一队队满载缸碗的小马车,这个景象一直持续到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缸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中退出,彭城的大缸制作技艺也渐行渐远,而在张家楼村,偶尔还会有几个老人凑在野河东岸,一起哼唱那远逝的老缸调儿。
编辑:安春华
我和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第一次到张家楼,就对这个普通的北方小村有一种亲切感,错落有致临河而居的村庄布局,河岸两侧葱郁的古树名木,一种静谧的江南古村落的气息扑面而来。如果不是看到用废弃的陶瓷匣钵笼盔垒成的房子院落,我还真以为是置身于江南了。“彭城过去生产大缸,缸土原料就从张家楼村南的花山运到彭城的瓷厂,过去村里的壮劳力主要是挖瓷土,再用独轮车拉到彭城的瓷厂去卖。”
赵荣大爷说的彭城是位于峰峰矿区元宝山脚下的陶瓷重镇彭城镇,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的赞誉,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磁州窑之乡”。金代的时候,彭城还是个村。在距离彭城不远的南响堂石窟寺的崖壁上曾刻有“大定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中彭城村陈氏盖殿一座”的题记,这是关于彭城最早的记载。后来,随着彭城周边瓷土的大量发现,特别是彭城南部花山脚下瓷土矿的发现,使彭城的制瓷业得到快速发展,到元代的时候彭城已经成为北方最大的制瓷中心,彭城村也升格为彭城镇。彭城镇东侧的老爷山摩崖石刻下边,保留着一块石碑,上有“广平府磁州滏阳县彭城镇……大元国大德元年社首”的题记,这是彭城镇建镇七百多年的见证。
“据说最早从磁县西乡来了张氏兄弟两人,他们在彭城南的花山脚下发现了瓷土,于是开始挖土烧瓷。花山一带的土层很厚,张氏兄弟俩就在土崖上挖土洞居住下来。后来随着开掘瓷土的人增加,居住的窑洞也逐渐增多,上上下下,一层一层的,像楼阁一样,后来就把这里叫张家楼了,再后来就形成了村庄。最早在这里居住的人都是挖瓷土的。”赵大爷向我讲述张家楼来历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他所说的“磁县西乡的张氏兄弟”,张氏兄弟已经没有文献可考。我曾查阅有关磁州窑的资料,磁州窑在宋金时期的主要烧造窑口在磁县西部的观台、冶子一带。令我惊讶的是,在大量的磁州窑文物中最著名的就是磁县西乡的制瓷名家张家的“古相张家造”瓷枕,那么,这个观台制瓷名家的张家是不是就是最早来发现张家楼瓷土的张氏兄弟呢?或许只是一种巧合,无法确认,但却给了我遐想的空间。彭城的制瓷辉煌一直延续到明清和民国,新中国成立后,邯郸陶瓷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金时期,随着张家楼一带大量瓷土的开挖,磁州窑的窑火逐渐从磁县的观台、冶子,转移到了彭城这个区域,赵大爷所说的花山就位于现在张家楼村的村南,从山坡打个不深的土井下去就挖到了瓷土,村里的壮劳力多数是从业于此。他们从花山推着装满瓷土的独轮车,沿着村里野河沟沟底的小道,一路下坡约摸走二里地,就把土卖到了彭城的窑场,换回了银两或大缸、瓷碗等生活用品。
彭城的窑主们都知道张家楼的瓷土质量好,坊间流传着“水冶釉拔剑碱,楼当土不用管”的说法,都喜欢进张家楼的料土,窑主们与送土的“车豁子”厮混得很熟。“楼当”就是窑主们对张家楼的爱称。彭城在民国时期有缸窑四十多座,而这些缸窑大都是从山西来的捏缸人在把控,当地人把山西捏缸人叫“缸找找”。
“过去彭城捏缸的人都是山西过来的,他们有个行规,就是捏缸的技艺不许外传,只能传给山西人。”彭城民俗研究专家柴步尧曾对彭城的缸窑进行过调查,原来明代以后,彭城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民用缸生产基地。缸匠们还在彭城的半壁街一带修建了缸神庙,敬奉和祭祀从山西请来的缸神爷。缸神庙的修建也主要是由山西缸匠人出资,后来缸神庙逐渐成为山西籍彭城捏缸匠人聚会议事的场所,也称“山西会馆”。这些山西来的缸匠们还在滏阳河对岸的纸坊村建了一座晋祠娘娘庙,庙宇虽小,但结构布局和有关晋祠娘娘的传说却与山西太原的一样。
每年的九月初三是缸神爷生日,也是彭城缸神庙的庙会日。庙会临近的时候,会头出面在山西缸窑中募款,筹办庙会,庙会的仪式和敬奉习俗也与山西敬奉缸神习俗相同。庙会期间的主要活动有演唱晋剧、山西小调儿、敬奉缸神爷、许愿还愿、议事等。敬奉缸神爷的供品也以山西风味面食为主。作为彭城的外来窑工,缸匠们每年在缸神庙会的聚集逐渐成了同乡会,到后来就演变成了行业会性质,也就有了一套规矩。不仅遇到同乡有难,互相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而且对于他们赖以生存的捏缸技术,更是有了严格的规定。
由于缸体较大,在制作、成型、烧制过程中比制作碗、盘等瓷器要难,“自古以来,山西的制缸匠人就有一套捏缸技术不传外人的习俗。在彭城,如发现有山西匠人私传捏缸手艺,将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并驱逐出彭城。”因此,本地人很难学到捏缸技术。参与缸神庙会的本地人就很少,其敬仰者也大都为山西人。在繁华的彭城制瓷业中,精明的山西捏缸匠人形成了自己独立而相对封闭的圈子。直到公私合营时期,这个圈子才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把彭城所有的陶瓷窑场合并建成了邯郸陶瓷公司,包括十个大的陶瓷厂,其中第五瓷厂主要就是合并山西缸匠而建成的,主要产品还是以大缸为主。缸神庙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改为彭城剧院,在七十年代被拆除,山西的捏缸匠人逐渐退居在彭城陶瓷舞台的背后。
山西缸匠的捏缸技艺虽然不传外人,但他们终归是要和本地人打交道的。比方说,面对张家楼送土的车豁子们,山西缸匠虽然闭口不谈捏缸的绝活,但说笑言谈中,山西的晋剧和小调儿自然就被车豁子们熟悉。捏缸匠人在劳作困累时会哼唱一种小调儿,时间久了,车豁子们也学会了这腔调儿,他们把这个小调儿叫“老缸调儿”,没有固定的唱词,每次哼唱,词都是信口拈来。
学会了这种小调儿,张家楼的车豁子们常常在采土时、送土途中,或在卸了货的窑场中,嬉笑唱乐。干活累了,在山坡或者野河沟或者窑场,就地歇脚,说着荤段子,唱着小曲子,嘻嘻哈哈乱作一团。高昂随性的“老缸调儿”就在这嬉笑打诨中唱响并流传下来。现在彭城坊间还流传着“山坡窑场野河道,没天没边瞎说道”的俗语,山坡就是指在花山掘土井的场地,现在还有大量的瓷土井遗址。野河就是张家楼老村中间的那条千涸的古河道,旧时人们都是沿着这条野河道去往彭城等地。随性的唱词中也不乏有些名句流传下来,如“彭城街五里长,圪里拐弯笼盔墙”“推小车的不用学,只要屁股扭得活”“窑作苦窑作苦,汗水撒遍窑场土,活着难见爹娘面,死后没有儿女哭,煤渣堆上晒白骨”“彭城街四大怪,八棱磙子俩驴拽,笼盔垒墙眼朝外,娘们帽子汉们戴,窑作伙使旱烟袋”等。
“老缸调儿彭城没有,只有张家楼村才有。”老缸调儿的传承人“老包子”曾这样自豪地对我说。彭城旧有内五村和外五村,内五村主要是瓷窑多,外五村主要是供应原料。这些村子从事瓷业的工人众多,而令人奇怪的是,老缸调儿只在张家楼有流传。
曾经在当地剧团从事过美工返乡的文化人赵万昌说,在彭城窑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南渣赛北土”,就是说彭城南部张家楼一带瓷土的土渣,也比彭城北部几个村的料土好。所以,窑主们对张家楼送土的车豁子们格外客气和亲近,时间久了,便不把他们当成圈子外的人了。张家楼的车豁子在窑场内也可以随意走动,即使是看他们密不外传的捏缸技术,山西的缸匠也不设防。
“楼当一把土,彭城一口缸”。彭城的大缸生產和销售延续时间持久,我和我同辈以上的人们,都清楚地记得,行走在纸坊河边的一队队满载缸碗的小马车,这个景象一直持续到计划经济时代结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缸已经逐渐从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中退出,彭城的大缸制作技艺也渐行渐远,而在张家楼村,偶尔还会有几个老人凑在野河东岸,一起哼唱那远逝的老缸调儿。
编辑:安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