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行为来自于自身对学科的主观认可与喜爱。只有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乐于探究、爱上学习论述如下。
关键词:爱上学习 师生关系 生活化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探究。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下我们不能再实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我们要关注学生情感、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而愉悦的探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等的全面发展,实现快乐学习。那么在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探究呢?通过对新课改的研究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激起学生对教师积极的情感
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喜好与对教师的喜好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正所谓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可以说教师与学科是一体的,学生喜爱教师,自然会喜爱上他所任教的学科,相反,如果学生不喜爱甚至会讨厌某位教师,那么他们也就很难会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学科的喜爱正是建立在对教师喜爱与尊重的基础之上。为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师生情感的建立,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究。
(一)用爱拉近师生距离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教学成功的秘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起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真心地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将爱的阳光洒向学生,让全体学生能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这样自然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换来学生对教师的爱。
(二)用知识来吸引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并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但这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我们要成为博学者,要以渊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师者地位。这样既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同时又可以吸引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展开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博学者。相反,如果教师不精通专业知识,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权威,从而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消极情感,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 开展。
(三)用活力来感染学生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活泼好动,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丰富的情感与心理。为此我们要将自身打造成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师者,要富有青春的气息与年轻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这群天真活泼的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成为学生的“大朋友”,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起他们对教师积极的情感,进而会对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激情。
二、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
新课改更加关注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理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真正地领会,将之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生活这股源头活水引入教学,既符合学科的学习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以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可以改变以往枯燥而单纯的知识讲述,避免机械的灌输,将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熟悉的生活之中,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拉近学生与各学科教学的距离,从而激起学生对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这样更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与教学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素材,以生活为桥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二)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不是看学生的识记,而是看学生的运用能力、创造水平。知识记得再准确,无法运用于实践,不会发现与创造,这是失败的。而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来解决现实问题,打破以往的限定思维与心理,让学生真正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这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同时又是提高学生运用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走出以往固有思维的限制,为学生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运用平台,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来展开主动探究,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实现富有个性化与创造性地学习。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枯燥、单一而机械的教学,而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鲜艳的色彩、滚动的文字、悦耳的音乐、优美的情景等来呈现那些枯燥无味、抽象深奥的知识,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来呈现知识。这无疑使得原本枯燥无味、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尤其对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与艺术性;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参与教学,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样更能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上,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思维与具体的表象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获取大量感性认知,从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更有成效。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先进的思想与观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为学生着力打造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魅力课堂,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热情,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享受学习的乐趣、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白翠英.怎样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神州,2012(26).
[2]梁雪颖.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黑河教育,2012(11).
[3]熊瑞.怎样才能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青年与社会:教育版,2010(7).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爱上学习 师生关系 生活化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关注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享受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爱上探究。这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改下我们不能再实施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机械灌输,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我们要关注学生情感、兴趣、爱好等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展开主动而愉悦的探究,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得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等的全面发展,实现快乐学习。那么在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探究呢?通过对新课改的研究以及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激起学生对教师积极的情感
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喜好与对教师的喜好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正所谓爱屋及乌,亲其师信其道。可以说教师与学科是一体的,学生喜爱教师,自然会喜爱上他所任教的学科,相反,如果学生不喜爱甚至会讨厌某位教师,那么他们也就很难会对他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学科的喜爱正是建立在对教师喜爱与尊重的基础之上。为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师生情感的建立,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主动探究。
(一)用爱拉近师生距离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教学成功的秘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起学生内心积极的情感,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取得成功。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真心地关注学生、关心学生,将爱的阳光洒向学生,让全体学生能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这样自然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换来学生对教师的爱。
(二)用知识来吸引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并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但这是教师教学的根本。我们要成为博学者,要以渊博的知识来吸引学生,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师者地位。这样既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同时又可以吸引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展开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博学者。相反,如果教师不精通专业知识,那么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权威,从而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消极情感,同样也不利于学生认知活动的 开展。
(三)用活力来感染学生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活泼好动,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有着丰富的情感与心理。为此我们要将自身打造成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师者,要富有青春的气息与年轻的心理,这样才能真正地走进这群天真活泼的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真正成为学生的“大朋友”,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起他们对教师积极的情感,进而会对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激情。
二、引入生活这股“源头活水”
新课改更加关注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理念。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真正地领会,将之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生活这股源头活水引入教学,既符合学科的学习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同时也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
(一)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以学生所熟悉的各类生产生活现象来引入新知的学习,可以改变以往枯燥而单纯的知识讲述,避免机械的灌输,将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的事物与熟悉的生活之中,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拉近学生与各学科教学的距离,从而激起学生对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这样更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收集与教学相关、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素材,以生活为桥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带领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二)回归生活,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学目标。现代教学不是看学生的识记,而是看学生的运用能力、创造水平。知识记得再准确,无法运用于实践,不会发现与创造,这是失败的。而将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地运用所学来解决现实问题,打破以往的限定思维与心理,让学生真正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这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提升,同时又是提高学生运用水平,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走出以往固有思维的限制,为学生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运用平台,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与生活阅历来展开主动探究,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提高,在探究中创新,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实现富有个性化与创造性地学习。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不再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枯燥、单一而机械的教学,而是通过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鲜艳的色彩、滚动的文字、悦耳的音乐、优美的情景等来呈现那些枯燥无味、抽象深奥的知识,使得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来呈现知识。这无疑使得原本枯燥无味、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尤其对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教学更具趣味性与艺术性;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来参与教学,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之中,这样更能将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教学内容之上,更能激起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将思维与具体的表象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获取大量感性认知,从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这样更加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快乐,更有成效。
总之,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先进的思想与观念来武装我们的头脑,为学生着力打造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魅力课堂,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热情,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享受学习的乐趣、探究的乐趣,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白翠英.怎样让小学生爱上学习.神州,2012(26).
[2]梁雪颖.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黑河教育,2012(11).
[3]熊瑞.怎样才能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青年与社会:教育版,2010(7).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