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螳螂拳,创于胶东,以其独特的神韵蜚声海内外。作为螳螂拳嫡系的太极螳螂拳,更以其独特的手型、空灵的劲道、佼人的战绩令无数江湖豪客、武学志上为之称道。经几代宗师苦心研究,太极螳螂拳已日趋完善。
王郎与螳螂拳
提起螳螂拳,许多人都会想起王郎,想起那段悠远而神奇的传说。
传说中,王郎是一位面目俊美、武艺超群的江湖豪杰。他在与通臂拳门人韩通的比武中惨遭失败,于是痛下决心苦练奉领,以图报仇。
一次,他看到一只螳螂在躲避一只燕雀的攻击时,身法、“手法”极为巧妙。超人的炳赋使他立即领悟到这对于武学的影响。通过几年艰苦不懈地探索,他终于创出了耀古烁今的“螳螂拳”。此拳一亮相,登时威震江湖,无数武林志士、拳坛高手慕名而来,却落败而去,使螳螂拳名声大振……当然,这只是一个臆造的传说,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1985年版的《武术大辞典》中记载,王郎是明末或明末清初人,祖籍即墨。当时,即墨隶属于莱阳,所以也有人称王郎是“莱邑人士”。据传,王郎是当时的一位反清复明的领袖,其武术造诣之深首屈一指,后因兵败隐逸于山林,不知所往。
王郎存在已能确定,但他对螳螂拳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呢?据我的老师张楷堂先生说,王郎在数十年实战比武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螳螂手”这种手型,他将这种手型灵活地运用于实战中,战胜了无数对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但他并没有创出以“螳螂手”为主要手型的武术套路,那时的螳螂拳才具有一个雏形。
究竟是谁创出了第一套螳螂拳路,又是谁以螳螂拳名之,已无任何资料可供考证,惟王郎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无愧地承受着螳螂门后人和武学志士们的景仰……
侠盗、李炳霄与赵珠
《莱阳县志》记载:“……小赤山李炳霄,乾降时期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炳霄通医理,过试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遁。越数月,炳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炳霄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炳霄亦英敏,艺与而盗不复至……”
与县志记载相同的是,在螳螂门历代宗帅拳谱及口传中,也以这位“侠盗”为本门初祖。但他的生平如何,技艺学自何人,均无籍可考,只有“侠盗”一誉作为对他的评价被螳螂门人代代传了下来。这位侠盗即是螳螂门的第一代宗师。
李炳霄,字二垢,是螳螂门第二代宗师,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螳螂门世传的《螳螂拳谱》序中说:“……逊清中叶,海邑(此处将李炳霄原籍定为海邑(海阳),似与《莱阳县志》不符)有附贡生李公炳霄字二垢,文学士也。赴秋闱不第,绝世俗,匿迹山泉,其所交游者,皆一时侠客。公得异人传,兼取内外家之长,独于螳螂之术得其精粹,志在云游,不欲以姓名示人,故人之皆未能识。”李炳霄是一位愤世嫉俗,对世事无所牵挂的世外高人,一位赤心侠气,纵情于山林泉边的高雅之士,这一切构成了他一生的机缘,使他的存在在螳螂拳史乃至中国的武术史上涂下了浓重的一笔。
赵珠,字起禄,是螳螂门第三代宗师。《莱阳县志》记载:“大赤山赵珠,其(李炳霄)高弟子也。珠年老,尝趺坐床上。盗卫三素闻其名,遂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手轻轻一挥,“久负盛名”的大盗便躺到床下,动也不敢动,这种功夫当真是令人目眩神往。
赵珠时代有一件事情令历代螳螂门宗师引以为憾。赵珠得李炳霄教授,几年如一日,螳螂拳精髓已了然于心。一年腊月,赵珠送李炳霄回家过年。在河边,李炳霄对赵珠说:“我的拳法已尽授于你,惟余一套轻功称为‘燕来飞渡’的,等明年开春再传授于你。”赵珠唯唯连声,请师父上船。而李炳霄并不登舟,将身一提,轻飘飘地落在河中薄冰上,大袖翩翩,如微步凌波,瞬间已到对岸,直看得赵珠目瞪口呆。由此可见,作为一门内家拳,螳螂拳不但手法玄妙多变,在练气、内功方面在众拳种中也是一流的。非常遗憾的是,李炳霄过年后便病逝在家中,“燕来飞渡”这门轻功从此绝迹人间,只留下这样一段逸事令后人浮想联翩。
梁学香
《莱阳县志》记载:“……珠传海阳于山夼梁梦香,梦香传化龙……”此处的梁梦香便是梁学香之误。梁学香,字书圃,海阳人,是螳螂门第四代宗师。
梁学香身材瘦小,动作极为敏捷。他曾在武场上摆满八仙桌,而人则在桌腿间东窜西走,演习螳螂拳,衣襟不曾触及桌腿分毫。梁学香身材虽然瘦小,出拳劲道却极足。一次比武,他一拳打死了对手,从而赢得了“梁铁锤”的浑号,在海阳名震一时。虽然他拳劲十足,却挑不动一担谷,在家做农活时常遭到父亲的斥骂。这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由此可见,打拳的劲道与干活的体力大不相同,或许这便是内劲与外力的差别吧。
梁学香前半生以保镖运货为业,保镖期间风风雨雨,打斗不断。最为惨烈的当属他淡出江湖前的一役。
那一次梁学香保了几车银子,中途经过河北沧州。其时夜幕将临,车队便在客栈住宿。《史记》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古时燕赵之地便是今河北一带,晚清时期是盗贼豪杰多有出没的地方。虽然梁学香万分小心,盗贼还是嗅到了镖车所在,在夜半时分聚众而来了。
我在听我的老师张楷堂先生讲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能够想像出那场战斗的情形。盗贼约有三四十人,手执各种兵械,偷偷摸到了客栈。早已守在门旁的梁学香以挡门杠为兵器,奋力打入盗群,将企图夺镖的盗贼挡在了院子里。一时间,盗贼呼号声、兵刃相击声、肉体仆地声响作一片。在混战中,梁学香手中的挡门杠被一截截削断。他抛下断木,施展螳螂拳法,将众盗贼打得抱头鼠窜,四散而逃。梁学香不敢久留,乘夜色率领镖车离开了沧州。
这场战斗是极为惨烈的。在打斗的过程中,梁学香头顶盘的辫子散落开,垂贴在右眼上,连绵不断的攻击使他无暇顾及舞动的辫子对右眼的磨擦伤害。此役之后不久,他这只右眼便完全失明了,从此梁学香又多了一个浑号——“梁一眼”。
这趟镖走完后,梁学香便正式洗手归隐了。或许是对这最后一战还心有余悸,或许是对大半生舐血生涯的无比厌倦,他带着终生不败的战绩,拖着历尽风霜的躯体回到了老家。为了使螳螂拳得以流传,也为了自己的生计,梁学香开始设场授拳。
梁学香进入老年后也是逸闻不断,有一件事经常被我老师(张楷堂)提起。梁学香的徒弟中,莱阳人姜化龙意诚心敏,侍奉师父甚为殷勤,得到了梁学香的真传。姜化龙曾为他建了一大套瓦房,竣工后请梁学香来看房,洋洋得意地等待师父的夸奖。没想到梁学香只看了瓦房一眼,说道:“恐怕不太结实吧……”姜化龙急忙应道:“都是上好的砖瓦,非常结实的。”梁学香再不发一言,侧身向墙上一倚,一条上接红瓦、下连基石的大裂缝便呈现在姜化龙眼前……
梁学香这种老当益壮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在一个黄叶纷飞的秋天,他练罢一套“乱接”,静静地坐在藤椅上闭目而逝了……
姜化龙与李丹白
螳螂门第五代宗师是莱阳人姜化龙。《莱阳县志》记载:“……吉又从于芝修学,……(吉)珠常曰‘吾足迹遍七省,角艺者无虑千数百人,所敬事者若匹敌二人而已’。其所敬事谓山西郑某,匹敌则邑人姜化龙。……化龙,黄金沟人,习螳螂术。……化龙身不满五尺,又痴肥,若无能者,及试其技则灵巧若猿……”
姜化龙少年时便师从梁学香学习螳螂拳,但因年少好玩,练拳并不刻苦,却又自视颇高。梁学香看到他在武术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不忍心让他这样贻误年华,便准备激励他一下。一次,梁学香写了一封信给大弟子,计他教训一下送信的少年。信写罢,便让姜化龙给大师兄送去。大师兄接到信,不敢违抗,结结实实地揍了他一顿。姜化龙哭哭泣泣地跑回来,向师父诉说此行的遭遇。梁学香故意对他说,“像你这样高的武艺,还会打不过别人吗?”姜化龙羞愧难当,却也深深体会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从此,他发奋图强,勤学苦练,终于成为名震胶东的螳螂门宗师。
姜化龙好斗成癖,只要听闻有武馆开张,必去访友较艺,未尝有过败绩。靠“教场”谋食的武师们无不恨之入骨,经常在一起商量对付他的办法。有一次,几名武师趁姜化龙人茅厕解手之隙群起发难。姜化龙衣衫不整,仓促应战,奋力将敌人打散。事毕,那儿名武师所在村庄感觉大祸临头,只得由几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出面向姜化龙道歉,才算平息了此事。
在姜化龙时代,在螳螂拳门学过拳法的武师越来越多,将螳螂拳手形与其他拳法融为一体的武术套路也相继出现,渐呈蔚为大观之势。
说起姜化龙,不能不提李丹白。清末民初,姜化龙、李丹白在胶东武坛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并称为胶东的泰山北斗。李丹白最早从师学习长拳,但他的逞强好胜比之姜化龙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每对新学的招式有所体会,他都会走出武馆找人较量,因而闯下了无数祸端。武馆无法应付诸多事端,只得一纸革文将李丹白逐出师门。在那时,任何武馆也不会再收被逐的人为弟子,所以,收到革文便是被永久地逐出了武学殿堂。
李丹白从习武到被逐出师门只学到一套拳路,这便是被螳螂门称之为“群战无敌”的“中路翻车”。李丹白在这套拳上花的心血是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张楷堂先生在描述李丹白练拳时的情形说,李丹白稍一举手投足,地上的泥沙土块便会翻腾飞扬,劲道刚猛无匹。他在演习“中路翻车”时,便如一条黄龙在地上翻腾游窜,气势蔚为壮观。迎敌时,双袖一抡,泥沙便直扑对方脸面而去,往往一招即胜。正在他睥睨江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场震惊了当时胶东武坛的比武静静降临到他的身上。
那一日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李丹白身着一套精短的黄绸练功服,姜化龙则是一袋青衫,站在广阔的比武场上,默默相对。此时此刻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无人能够知晓。二人此前均无败绩,一同被贯以胶东武坛泰山北斗的称渭,从此我们便可以知道,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试,也必是一场精彩激烈的较量。刚猛无匹的“中路翻车”与饱含传奇色彩的螳螂拳,究竟孰高孰下?胶东武坛静寂无声,众武师将千万道日光投在二人身上。
这场比武的精彩与激烈令张先生一谈及此便激动不已:从一交手二人使使出浑身解数,一条连绵的“黄龙”和一只巨大的“青蝶”缠绕相间,骤分骤合,拳脚相格的噼啪声、衣衫舞动的烈烈声不绝于耳,瞬间已过几十招。旁观者恐被二者拳风所伤,竟逶迤退出一丈多远。姜化龙从未遇见过如此劲敌,久战不下,暗生烦躁,稍一疏忽,右肩被李丹白一拳击中,直退出七八步。尚未站稳身体,李丹白衣袖卷着泥沙,又直击过来。这一瞬间,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姜化龙扣住李丹白衣袖向外一送,紧接上使出一招“四门吊打”。李丹白顿时感到四面八方均有拳袭来,心下一慌,被拳风直带出几步,收势不住,向地上重重跌去。他双目一闭,只待万事皆休,忽觉身体一轻,已牢牢站在地上。他慢慢睁开眼睛,只见姜化龙笑容满面地站在他面前……
姜化龙、李丹白二人惺惺相惜,从此结为异姓弟兄,成为江湖一大盛事。姜化龙将一些螳螂拳套路传给李丹白,李丹白也将“中路翻车”悉数相授。姜化龙将之略为修改,纳入螳螂拳中,从此螳螂拳便多了一套号称“群战无敌”的“中路翻车”。
此事之后,李丹白三下沧州,打败了所有对手,开设了多所武馆,为胶东与外地的武术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可惜的是,在老年,他由于出力过度,患上了严重的偏瘫病,稍微活动都要家僮搀扶。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他便静静地坐在院中藤椅上,看着四周的景物,忆起过去的辉煌……
姜化龙则在烟台、莱阳开设了多处武馆,在传拳授徒中度过了晚年的时光。
王郎与螳螂拳
提起螳螂拳,许多人都会想起王郎,想起那段悠远而神奇的传说。
传说中,王郎是一位面目俊美、武艺超群的江湖豪杰。他在与通臂拳门人韩通的比武中惨遭失败,于是痛下决心苦练奉领,以图报仇。
一次,他看到一只螳螂在躲避一只燕雀的攻击时,身法、“手法”极为巧妙。超人的炳赋使他立即领悟到这对于武学的影响。通过几年艰苦不懈地探索,他终于创出了耀古烁今的“螳螂拳”。此拳一亮相,登时威震江湖,无数武林志士、拳坛高手慕名而来,却落败而去,使螳螂拳名声大振……当然,这只是一个臆造的传说,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1985年版的《武术大辞典》中记载,王郎是明末或明末清初人,祖籍即墨。当时,即墨隶属于莱阳,所以也有人称王郎是“莱邑人士”。据传,王郎是当时的一位反清复明的领袖,其武术造诣之深首屈一指,后因兵败隐逸于山林,不知所往。
王郎存在已能确定,但他对螳螂拳的贡献究竟有多大呢?据我的老师张楷堂先生说,王郎在数十年实战比武的基础上,逐渐摸索出“螳螂手”这种手型,他将这种手型灵活地运用于实战中,战胜了无数对手,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但他并没有创出以“螳螂手”为主要手型的武术套路,那时的螳螂拳才具有一个雏形。
究竟是谁创出了第一套螳螂拳路,又是谁以螳螂拳名之,已无任何资料可供考证,惟王郎这样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无愧地承受着螳螂门后人和武学志士们的景仰……
侠盗、李炳霄与赵珠
《莱阳县志》记载:“……小赤山李炳霄,乾降时期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炳霄通医理,过试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遁。越数月,炳霄深夜独坐,盗突至叩谢,炳霄与语,欢甚。盗以艺授之,炳霄亦英敏,艺与而盗不复至……”
与县志记载相同的是,在螳螂门历代宗帅拳谱及口传中,也以这位“侠盗”为本门初祖。但他的生平如何,技艺学自何人,均无籍可考,只有“侠盗”一誉作为对他的评价被螳螂门人代代传了下来。这位侠盗即是螳螂门的第一代宗师。
李炳霄,字二垢,是螳螂门第二代宗师,他的生平充满了传奇色彩。螳螂门世传的《螳螂拳谱》序中说:“……逊清中叶,海邑(此处将李炳霄原籍定为海邑(海阳),似与《莱阳县志》不符)有附贡生李公炳霄字二垢,文学士也。赴秋闱不第,绝世俗,匿迹山泉,其所交游者,皆一时侠客。公得异人传,兼取内外家之长,独于螳螂之术得其精粹,志在云游,不欲以姓名示人,故人之皆未能识。”李炳霄是一位愤世嫉俗,对世事无所牵挂的世外高人,一位赤心侠气,纵情于山林泉边的高雅之士,这一切构成了他一生的机缘,使他的存在在螳螂拳史乃至中国的武术史上涂下了浓重的一笔。
赵珠,字起禄,是螳螂门第三代宗师。《莱阳县志》记载:“大赤山赵珠,其(李炳霄)高弟子也。珠年老,尝趺坐床上。盗卫三素闻其名,遂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手轻轻一挥,“久负盛名”的大盗便躺到床下,动也不敢动,这种功夫当真是令人目眩神往。
赵珠时代有一件事情令历代螳螂门宗师引以为憾。赵珠得李炳霄教授,几年如一日,螳螂拳精髓已了然于心。一年腊月,赵珠送李炳霄回家过年。在河边,李炳霄对赵珠说:“我的拳法已尽授于你,惟余一套轻功称为‘燕来飞渡’的,等明年开春再传授于你。”赵珠唯唯连声,请师父上船。而李炳霄并不登舟,将身一提,轻飘飘地落在河中薄冰上,大袖翩翩,如微步凌波,瞬间已到对岸,直看得赵珠目瞪口呆。由此可见,作为一门内家拳,螳螂拳不但手法玄妙多变,在练气、内功方面在众拳种中也是一流的。非常遗憾的是,李炳霄过年后便病逝在家中,“燕来飞渡”这门轻功从此绝迹人间,只留下这样一段逸事令后人浮想联翩。
梁学香
《莱阳县志》记载:“……珠传海阳于山夼梁梦香,梦香传化龙……”此处的梁梦香便是梁学香之误。梁学香,字书圃,海阳人,是螳螂门第四代宗师。
梁学香身材瘦小,动作极为敏捷。他曾在武场上摆满八仙桌,而人则在桌腿间东窜西走,演习螳螂拳,衣襟不曾触及桌腿分毫。梁学香身材虽然瘦小,出拳劲道却极足。一次比武,他一拳打死了对手,从而赢得了“梁铁锤”的浑号,在海阳名震一时。虽然他拳劲十足,却挑不动一担谷,在家做农活时常遭到父亲的斥骂。这在现代人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由此可见,打拳的劲道与干活的体力大不相同,或许这便是内劲与外力的差别吧。
梁学香前半生以保镖运货为业,保镖期间风风雨雨,打斗不断。最为惨烈的当属他淡出江湖前的一役。
那一次梁学香保了几车银子,中途经过河北沧州。其时夜幕将临,车队便在客栈住宿。《史记》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古时燕赵之地便是今河北一带,晚清时期是盗贼豪杰多有出没的地方。虽然梁学香万分小心,盗贼还是嗅到了镖车所在,在夜半时分聚众而来了。
我在听我的老师张楷堂先生讲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能够想像出那场战斗的情形。盗贼约有三四十人,手执各种兵械,偷偷摸到了客栈。早已守在门旁的梁学香以挡门杠为兵器,奋力打入盗群,将企图夺镖的盗贼挡在了院子里。一时间,盗贼呼号声、兵刃相击声、肉体仆地声响作一片。在混战中,梁学香手中的挡门杠被一截截削断。他抛下断木,施展螳螂拳法,将众盗贼打得抱头鼠窜,四散而逃。梁学香不敢久留,乘夜色率领镖车离开了沧州。
这场战斗是极为惨烈的。在打斗的过程中,梁学香头顶盘的辫子散落开,垂贴在右眼上,连绵不断的攻击使他无暇顾及舞动的辫子对右眼的磨擦伤害。此役之后不久,他这只右眼便完全失明了,从此梁学香又多了一个浑号——“梁一眼”。
这趟镖走完后,梁学香便正式洗手归隐了。或许是对这最后一战还心有余悸,或许是对大半生舐血生涯的无比厌倦,他带着终生不败的战绩,拖着历尽风霜的躯体回到了老家。为了使螳螂拳得以流传,也为了自己的生计,梁学香开始设场授拳。
梁学香进入老年后也是逸闻不断,有一件事经常被我老师(张楷堂)提起。梁学香的徒弟中,莱阳人姜化龙意诚心敏,侍奉师父甚为殷勤,得到了梁学香的真传。姜化龙曾为他建了一大套瓦房,竣工后请梁学香来看房,洋洋得意地等待师父的夸奖。没想到梁学香只看了瓦房一眼,说道:“恐怕不太结实吧……”姜化龙急忙应道:“都是上好的砖瓦,非常结实的。”梁学香再不发一言,侧身向墙上一倚,一条上接红瓦、下连基石的大裂缝便呈现在姜化龙眼前……
梁学香这种老当益壮的状态并没有维持多久,在一个黄叶纷飞的秋天,他练罢一套“乱接”,静静地坐在藤椅上闭目而逝了……
姜化龙与李丹白
螳螂门第五代宗师是莱阳人姜化龙。《莱阳县志》记载:“……吉又从于芝修学,……(吉)珠常曰‘吾足迹遍七省,角艺者无虑千数百人,所敬事者若匹敌二人而已’。其所敬事谓山西郑某,匹敌则邑人姜化龙。……化龙,黄金沟人,习螳螂术。……化龙身不满五尺,又痴肥,若无能者,及试其技则灵巧若猿……”
姜化龙少年时便师从梁学香学习螳螂拳,但因年少好玩,练拳并不刻苦,却又自视颇高。梁学香看到他在武术方面有过人的天赋,不忍心让他这样贻误年华,便准备激励他一下。一次,梁学香写了一封信给大弟子,计他教训一下送信的少年。信写罢,便让姜化龙给大师兄送去。大师兄接到信,不敢违抗,结结实实地揍了他一顿。姜化龙哭哭泣泣地跑回来,向师父诉说此行的遭遇。梁学香故意对他说,“像你这样高的武艺,还会打不过别人吗?”姜化龙羞愧难当,却也深深体会到了师父的良苦用心,从此,他发奋图强,勤学苦练,终于成为名震胶东的螳螂门宗师。
姜化龙好斗成癖,只要听闻有武馆开张,必去访友较艺,未尝有过败绩。靠“教场”谋食的武师们无不恨之入骨,经常在一起商量对付他的办法。有一次,几名武师趁姜化龙人茅厕解手之隙群起发难。姜化龙衣衫不整,仓促应战,奋力将敌人打散。事毕,那儿名武师所在村庄感觉大祸临头,只得由几位德高望重的族长出面向姜化龙道歉,才算平息了此事。
在姜化龙时代,在螳螂拳门学过拳法的武师越来越多,将螳螂拳手形与其他拳法融为一体的武术套路也相继出现,渐呈蔚为大观之势。
说起姜化龙,不能不提李丹白。清末民初,姜化龙、李丹白在胶东武坛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并称为胶东的泰山北斗。李丹白最早从师学习长拳,但他的逞强好胜比之姜化龙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每对新学的招式有所体会,他都会走出武馆找人较量,因而闯下了无数祸端。武馆无法应付诸多事端,只得一纸革文将李丹白逐出师门。在那时,任何武馆也不会再收被逐的人为弟子,所以,收到革文便是被永久地逐出了武学殿堂。
李丹白从习武到被逐出师门只学到一套拳路,这便是被螳螂门称之为“群战无敌”的“中路翻车”。李丹白在这套拳上花的心血是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张楷堂先生在描述李丹白练拳时的情形说,李丹白稍一举手投足,地上的泥沙土块便会翻腾飞扬,劲道刚猛无匹。他在演习“中路翻车”时,便如一条黄龙在地上翻腾游窜,气势蔚为壮观。迎敌时,双袖一抡,泥沙便直扑对方脸面而去,往往一招即胜。正在他睥睨江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场震惊了当时胶东武坛的比武静静降临到他的身上。
那一日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李丹白身着一套精短的黄绸练功服,姜化龙则是一袋青衫,站在广阔的比武场上,默默相对。此时此刻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无人能够知晓。二人此前均无败绩,一同被贯以胶东武坛泰山北斗的称渭,从此我们便可以知道,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试,也必是一场精彩激烈的较量。刚猛无匹的“中路翻车”与饱含传奇色彩的螳螂拳,究竟孰高孰下?胶东武坛静寂无声,众武师将千万道日光投在二人身上。
这场比武的精彩与激烈令张先生一谈及此便激动不已:从一交手二人使使出浑身解数,一条连绵的“黄龙”和一只巨大的“青蝶”缠绕相间,骤分骤合,拳脚相格的噼啪声、衣衫舞动的烈烈声不绝于耳,瞬间已过几十招。旁观者恐被二者拳风所伤,竟逶迤退出一丈多远。姜化龙从未遇见过如此劲敌,久战不下,暗生烦躁,稍一疏忽,右肩被李丹白一拳击中,直退出七八步。尚未站稳身体,李丹白衣袖卷着泥沙,又直击过来。这一瞬间,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姜化龙扣住李丹白衣袖向外一送,紧接上使出一招“四门吊打”。李丹白顿时感到四面八方均有拳袭来,心下一慌,被拳风直带出几步,收势不住,向地上重重跌去。他双目一闭,只待万事皆休,忽觉身体一轻,已牢牢站在地上。他慢慢睁开眼睛,只见姜化龙笑容满面地站在他面前……
姜化龙、李丹白二人惺惺相惜,从此结为异姓弟兄,成为江湖一大盛事。姜化龙将一些螳螂拳套路传给李丹白,李丹白也将“中路翻车”悉数相授。姜化龙将之略为修改,纳入螳螂拳中,从此螳螂拳便多了一套号称“群战无敌”的“中路翻车”。
此事之后,李丹白三下沧州,打败了所有对手,开设了多所武馆,为胶东与外地的武术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可惜的是,在老年,他由于出力过度,患上了严重的偏瘫病,稍微活动都要家僮搀扶。在天气晴好的日子,他便静静地坐在院中藤椅上,看着四周的景物,忆起过去的辉煌……
姜化龙则在烟台、莱阳开设了多处武馆,在传拳授徒中度过了晚年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