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多一些宽容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a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亏”是孩子宽容意识的萌芽
  对于父母来说。最难过的事情之一,就是看到或听到自己的孩子受到别人欺负。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做父母的能够做些什么,对孩子说些什么?在宝宝的思想意识里,无所谓吃亏、占便宜,宝宝自有他对此类事情的理解和判断。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小打小闹时常有,打人的宝宝还不太能分辨是非。多数不是故意的:而被打的宝宝,通常也不记仇,过不多久就忘了。
  在与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你吃亏、他占便宜的情况发生。这种吃亏有时是物质上的,有时是身体上的,有时是精神上的。这是人生需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宝宝如何去面对、如何去选择,会影响到他一生处理这类问题的行为模式,孩子处于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宝宝以后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担起社会的责任,乐观地对待人生,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至关重要。
  吃点“小亏”对宝宝的社会性发展有价值。何为“大亏”、“小亏”?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同。比如宝宝被小朋友打了,有的妈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有些妈妈则会愤愤不平,找上门去兴师问罪。其实,只要不危及宝宝的人身安全、不涉及人格尊严,这种源于外界的行为或语言致使宝宝遭受的一点挫折,都可以归之为“小亏”。不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吃点“小亏”,有助于培养宝宝宽容的心理、形成良好的品格,有利于宝宝社会化的进程。
  宝宝缺乏宽容的原因
  以暴制暴让宝宝无法建立宽容之心
  在孩子被欺负时,不少家长会气愤地说:“下次如果再被打,你就狠狠给打过去,不要怕,打出什么问题,爸爸妈妈负责。”孩子记住了这些话,怀着一颗报复的心,从起初的还手,变成有人稍惹他一下,他便马上反击。而且打人时还不留情,出手很重。虽然他可能少被人欺负了,可性格却变得越来越暴躁,心也越来越冷漠。在他的世界里,更多感受到的是争斗和暴力,少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与和谐。可孩子一旦变得敏感而易怒、总是防着人、常有不善之念,那他生活的世界,不是就成了一个黑暗与邪恶的场所?
  孩子被同伴“欺负”时,有些家长甚至亲自出面,当场“教训”对方。孩子好模仿,家长的这种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无疑给孩子树立了不良的榜样,带来了负面影响,让孩子学会用类似的方式处理同伴间的冲突。若是长期处在这样的熏陶中,孩子就更加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会宽容别人。
  错误归因让宝宝不知宽容为何物
  孩子是家中的宝贝。有的家长看到小孩子被树根绊倒了,会说“把这个树根挖掉,打死树根,扔了树根”之类的话。甚至在家中不小心被椅子碰到跌倒了,长辈会边哄边拍打椅子说:“椅子真坏,让宝宝摔倒了,奶奶替宝宝打椅子。”
  家长没有教孩子跌倒后自己爬起来:也未让孩子感受跌倒并不值得恐惧,应该自然、勇敢面对:也不让孩子懂得如何走,如何不碰到椅子,如何避免受伤。反而在跌倒时责怪椅子,把责任向外推。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就喜欢推卸责任、找借口,遇到问题喜欢责怪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自然也就无法改正、进步。
  爱挑毛病让宽容渐行渐远
  宽容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文化影响。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加剧了孩子对同伴的“计较”。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影响人物,其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之间或父母与邻里之间,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都能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逐渐产生自私的心理。例如,有的家长对吃比较讲究,每次去吃饭,基本上会一直在挑毛病:菜如何不好、哪个菜本应该怎么怎么做、服务如何差劲,如果实在没什么可挑的,那就说价钱的问题……
  习惯于挑剔,那是因为总是盯着事情不好的一面。这种类似于受害者和悲观者的心理模式对孩子来说尤其有害,因为孩子如果建立了这样的心理模式,他以后的人生观、世界观很有可能是比较消极、灰色的。
  让宝宝学会宽容
  在模仿中学会宽容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在日常活动中,能够精细观察家长的行为表现。如果家长能够在平时表现出尽量多的宽容。那么孩子看在眼里,也会在行为上模仿,这样孩子便能习得这种社会性行为。如对待邻里之间的利益,家长谦让一点,不那么斤斤计较,小孩看在眼里,就会慢慢学会宽容:父母遇到矛盾或冲突时尽量宽宏大量,能饶人处且饶人,孩子耳濡目染也容易原谅别人。
  在游戏中学会宽容
  培养孩子的宽容行为,游戏是最好的办法。游戏中儿童要进行交往,谁都不肯谦让游戏就不能继续玩:大家一起游戏,玩具、物品要分享。由此可见,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宽容。孩子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意愿进行游戏,以角色的身份要求自己完成游戏。比如“大家一起玩”的游戏:在游戏中提供一辆玩具车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饼干,向孩子们提出,当有“客人”来做客时,“妈妈…‘爸爸”和“宝宝”应当怎样分配这些玩具和饼干?在游戏过程中,孩子自然会把玩具车交给客人玩。
  在换位中学会宽容
  平时可以跟孩子多做角色转换练习。对生活中、电视上出现的情景,不妨让孩子想一想:“如果我受到这样的对待,会怎么想呢?”“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呢?”必要时,可以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因为总是与人斤斤计较,毫不容人,小朋友们就会害怕或不喜欢与你做朋友。对待小朋友的无心之失,要告诉宝宝,宽容能获得玩伴的喜欢和友谊,在处理小矛盾的过程中,宝宝继续进行换位思考,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宽容待人。
  孩子的宽容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感情,主要表现为对别人过错的原谅。宽容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智慧。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宽容他人、体谅他人,养成良好的习惯,则会使之终身受益。
其他文献
卡佳有两支绿颜色的铅笔。莱娜一支绿色铅笔也没有。莱娜就向卡佳借。  “借我一支绿色铅笔。”  “这我得问问我妈妈。”  第二天,两个小姑娘一起到学校上学。莱娜问卡佳:  “你妈妈答应借了吗?”  卡佳叹了口冷气,说:  “妈妈倒是答应了,可我还得问问我哥哥。”  “这可怎么说,借铅笔还得问过哥哥!”莱娜说。  第二天,卡佳来上学了。  “怎么样,你哥哥答应了吗?”莱娜问。  “哥哥倒是答应了,不过
家长篇  圆月的识字故事  大班 董娇彤妈妈  圆月能够独立阅读《幼儿画报》等较浅显易懂的少儿杂志和一些情节生动活泼的神话故事书籍,得归功于她大约800字的识字量。说起这800字的识字量,也并非全是我和她爸爸的功劳。  还在圆月未上幼儿园之前,我们经常在她睡觉前读些睡前故事,那勇敢的小马、善良软弱的小羊和凶暴贪婪的大灰狼等。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深深吸引着她,她在屏声静气、全神贯注听完故事后,经常会
《西游记》  适合年龄:2岁及以上  推荐版本:《孙敬修爷爷讲西游记》  内容推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它以孙悟空为主角。塑造了一个敢于反对天宫、地府统治者,专“与人间抱不平”的英雄形象。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也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西游记》故事中那些天马行空、无边
淘气的小山羊 郭子萱  小山羊是出了名的淘气包,特别喜欢玩耍,一会儿踢足球,一会儿荡秋千,别人请他帮忙,他不理不睬。  一天,小猴带着一大袋桃子高兴地骑着自行车回家。骑着骑着一不小心碰到个大石头,车子跌到水沟里了,袋子里的桃子掉了一地,小猴的腿也摔伤了。这时,小山羊正在路边跳绳,他看见小猴摔倒,一个劲儿地嘲笑小猴的脸像妖怪,小猴呜呜地哭起来了……  从这以后,动物村庄的居民都知道了小山羊不帮助别人
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主持人张莉,荧屏上端庄大方、英姿飒爽;热忱的神情洋溢着妩媚的活力,朝气蓬勃。她主持节目时思维敏捷、谈吐流畅,清新自然、不露痕迹,表达准确、朴实大方。在日常生活中张莉却是一个平和而温柔、很会生活的人。她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儿。说起女儿,张莉总是眉飞色舞。说起对女儿的教育,她更充满自豪:为了教育女儿,我把“大男孩”一样爱玩的先生培训成为我的“育儿助手”,我们全
群山就像一个个小土墩,  山谷仿佛是墨绿色的头巾,  河流像小蛇在窜动,  湖的大小还不如一只盘,  树木成了草丛,  人小得像尘粒儿,  奶牛一下子成了虫虫,  房屋跟火柴盒儿一样,  屋边的鸡鸭当然一点也看不见。
表情变变变  王燕
毫无疑问,我最喜欢的人是我的妈妈。  没有妈妈,我就不能看见这美丽的世界。我的妈妈还常常跟我开玩笑说我是在路边捡来的,我知道,那是个善意的谎言。  我生病的时候,妈妈第一时间带我去医院看病。那时候,她什么事情都不管,就连工作单位来电话也不听一下!我奇怪地问:“妈妈,您怎么不听电话?”妈妈说:“你生病了,妈妈会很忙。一会儿带你去医院,如果让别的事耽误了看病时间,那样,妈妈会很心疼。”到了医院,医生要
一天,狮大王把森林里的动物们召集到了一起。  “今天,我要做一件好事,”狮大王说,“要把天上的星星分给大家。”  分星星?那真是太好啦!  狮大王说:“分星星总该有个先后。我当然第一个挑,接下来是老虎、黑熊、花豹,还有狼、狐狸、鹿……好吧,开始挑吧。”  这时候,狮大王听到了一个胆怯的声音:“我,我排在第几个?”  原来说话的是一只小老鼠。虽然是谁也瞧不起的小老鼠,可他也想和大家一样,分到一颗属于
“妈妈,……”  “嗯,……”正在看书的我没听清儿子在说什么。  “妈妈!”小家伙跑到书房门口,大声喊了起来,“你没长耳朵吗?”  “什么?你怎么这么没礼貌?”我放下书转过头,又急又气。  “怎么啦?有时候你不也这么说我吗?”他反问。  回想平日的生活,这样没礼貌的话自己可真的说了不少。我顿时语塞,一是为儿子的回答,二是为自己的言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忽然间,我领悟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