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式教学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分析游戏教学法产生的背景,掌握游戏式教学方法的特点,研究其形式和程序,以保证游戏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游戏式教学 情景模拟 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性强、实务操作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市场营销学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对感性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实行游戏式教学,改变“灌输式”即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加大学生模拟、分析讨论的比重,增加参与动脑、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以游戏式教学法提高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游戏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1.国际新式教育者的大力提倡
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新式教育的提倡者,开始反对传统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要接近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认知发展学派的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其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生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与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游戏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体验性、虚幻性、非功利性等等。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与团队合作精神。
2.国内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参与游戏之中,使学生处在宽松、自由、公平、合作、竞争的环境中,有益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更易于促使他们成熟自己的个性,发掘他们的潜能。正是基于学生们必须要学好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又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天性,将二者巧妙合理的结合起来,创造了“游戏教学法”。我国的教育部门已经在提倡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开始逐步渗透到了教材中。
3.企业管理培训教学方法的探索
近些年来,培训游戏成为企业管理培训中的一大亮点。企业指定培训师把受训者组织起来,就一个模拟的情景进行竞争和对抗式的游戏,增强培训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受训者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游戏中,在趣味盎然的“玩”当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及团队素质。
4.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能力要求水平的提高,互动式教学方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游戏式教学中体验式的学习过程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学习要求。高校学生已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提出的市场营销问题可有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锻炼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使用游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按教学计划安排游戏,要有内容的针对性
要以教学计划为依据的源,在切实可行、内容具体的授课计划指导下,展开课程设计的,不同的课程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方式。引进游戏训练法是为了服务于“培养学生”这一任务,应将其纳入教育计划,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例如营销决策中可安排博弈游戏、头脑风暴法游戏,沟通中可安排身体语言沟通游戏。
2.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人性化原则
游戏教学法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以发展创造能力为核心,着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一是重视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学习环境。例如,如何打破学生的思想顾虑和防备心理,引导学员进入到自由交谈和轻松自如的游戏情境来。另一个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首先,不能执意要求参加者交换秘密或个人信息,允许不想参与的人在活动之外,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其次,问题讨论时,注意就游戏谈问题,不要因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而对学员能力、性格、品质等进行点评,给予学员极大的人身尊重。教师只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思路上,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公开,才有利于把学生的自由解放出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3.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原则
在游戏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知识通过学生的努力被发现,而不是被教师强行传授。学生作为节目的主角,按照规则,在一定的情景中自由参与和发挥。在角色扮演“项目实施”的游戏,它通过给每位参加者分派特定的角色,如经理、市场营销总监、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人员等,来测试项目实施时角色的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决策行动。这种特定情景下自然而又真实的演练,做过后学生再回头自我审视,哪些是符合角色身份的,哪些是不符的,便有许多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组织游戏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教师对游戏本身要吃透,首次做的游戏最好预先试做一次,实际操作和想象往往有很大差距;游戏材料准备要全,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及游戏情境的真实性;对比赛的规则要尽可能细化和量化,避免出现漏洞;事先充分考虑游戏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备好应急措施。
2.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控游戏节奏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是组织者、协助者和旁观者,一方面他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和意外情况,以保证游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他要适时把控游戏节奏,灵活调整,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3.游戏要按计划得出预定的结果
教师首先做好游戏的策划工作,在游戏中引入竞争比赛的游戏培训活动中,要有最终的胜负者。教师在应用游戏活动法进行教学时,第一步是要将受训者分成几个小组,如果是比赛性质的游戏,一定要将游戏者分成的小组数量为偶数,这样才能够体现公正性,同时组织起来也容易一些。分完组之后是讲解游戏规则,对于违反规则者要进行处罚,如降低小组分数等,如果小组超过三个的情况下,就要抽取对抗对象,确定竞争对手,然后是确定出场顺序,其他小组可以先做准备。游戏结束后,由培训者和小组代表来共同明确胜负结果,并宣布活动结果,接下来就是对培训的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和评述。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要充分鼓励、肯定每一个学生的看法,努力发动学生找寻游戏的收获,可以通过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来引导学员发现没有谈及的知识点,也可以把大家和自己的想法汇总起来做个总结,切忌高高在上做结论性的评判。
参考文献:
[1]赵样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
[2]跨美纽斯著(捷克),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小威廉姆.多尔著(美),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4]赵样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5]黄文前.试析伽达默尔的游戏观[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
[6]赵玲.“游戏教学法”对中学生人际互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南京: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05) .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游戏式教学 情景模拟 创新能力
市场营销学是应用性强、实务操作能力要求高的课程。市场营销学教学中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对感性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实行游戏式教学,改变“灌输式”即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加大学生模拟、分析讨论的比重,增加参与动脑、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以游戏式教学法提高市场营销学教学效果是目前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游戏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1.国际新式教育者的大力提倡
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新式教育的提倡者,开始反对传统学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张教育要接近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他们认为游戏是一种学习的手段。认知发展学派的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其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学生学习新的复杂的客体和事件的一种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与技能的方法,是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游戏具有自由性、开放性、体验性、虚幻性、非功利性等等。游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与团队合作精神。
2.国内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了,才能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力。参与游戏之中,使学生处在宽松、自由、公平、合作、竞争的环境中,有益于学生的身心成长,更易于促使他们成熟自己的个性,发掘他们的潜能。正是基于学生们必须要学好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又承认和尊重他们的天性,将二者巧妙合理的结合起来,创造了“游戏教学法”。我国的教育部门已经在提倡这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开始逐步渗透到了教材中。
3.企业管理培训教学方法的探索
近些年来,培训游戏成为企业管理培训中的一大亮点。企业指定培训师把受训者组织起来,就一个模拟的情景进行竞争和对抗式的游戏,增强培训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让受训者在这种精心营造的游戏中,在趣味盎然的“玩”当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技巧,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及团队素质。
4.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创新
随着社会对市场营销人才能力要求水平的提高,互动式教学方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游戏式教学中体验式的学习过程符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的形成学习要求。高校学生已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提出的市场营销问题可有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学生锻炼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二、使用游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按教学计划安排游戏,要有内容的针对性
要以教学计划为依据的源,在切实可行、内容具体的授课计划指导下,展开课程设计的,不同的课程内容需要设计不同的游戏内容和方式。引进游戏训练法是为了服务于“培养学生”这一任务,应将其纳入教育计划,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例如营销决策中可安排博弈游戏、头脑风暴法游戏,沟通中可安排身体语言沟通游戏。
2.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人性化原则
游戏教学法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以发展创造能力为核心,着重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一是重视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接受和理解的学习环境。例如,如何打破学生的思想顾虑和防备心理,引导学员进入到自由交谈和轻松自如的游戏情境来。另一个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首先,不能执意要求参加者交换秘密或个人信息,允许不想参与的人在活动之外,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其次,问题讨论时,注意就游戏谈问题,不要因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而对学员能力、性格、品质等进行点评,给予学员极大的人身尊重。教师只有设身处地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思路上,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向教师公开,才有利于把学生的自由解放出来,促进学生潜能的发挥。
3.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的原则
在游戏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知识通过学生的努力被发现,而不是被教师强行传授。学生作为节目的主角,按照规则,在一定的情景中自由参与和发挥。在角色扮演“项目实施”的游戏,它通过给每位参加者分派特定的角色,如经理、市场营销总监、车间主任、班组长、操作人员等,来测试项目实施时角色的表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决策行动。这种特定情景下自然而又真实的演练,做过后学生再回头自我审视,哪些是符合角色身份的,哪些是不符的,便有许多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理论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组织游戏教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
教师对游戏本身要吃透,首次做的游戏最好预先试做一次,实际操作和想象往往有很大差距;游戏材料准备要全,以保证游戏顺利进行及游戏情境的真实性;对比赛的规则要尽可能细化和量化,避免出现漏洞;事先充分考虑游戏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备好应急措施。
2.教师要鼓励学生,把控游戏节奏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是组织者、协助者和旁观者,一方面他需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和意外情况,以保证游戏一个环节一个环节顺利地发展;另一方面他要适时把控游戏节奏,灵活调整,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3.游戏要按计划得出预定的结果
教师首先做好游戏的策划工作,在游戏中引入竞争比赛的游戏培训活动中,要有最终的胜负者。教师在应用游戏活动法进行教学时,第一步是要将受训者分成几个小组,如果是比赛性质的游戏,一定要将游戏者分成的小组数量为偶数,这样才能够体现公正性,同时组织起来也容易一些。分完组之后是讲解游戏规则,对于违反规则者要进行处罚,如降低小组分数等,如果小组超过三个的情况下,就要抽取对抗对象,确定竞争对手,然后是确定出场顺序,其他小组可以先做准备。游戏结束后,由培训者和小组代表来共同明确胜负结果,并宣布活动结果,接下来就是对培训的重要环节进行分析和评述。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要充分鼓励、肯定每一个学生的看法,努力发动学生找寻游戏的收获,可以通过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来引导学员发现没有谈及的知识点,也可以把大家和自己的想法汇总起来做个总结,切忌高高在上做结论性的评判。
参考文献:
[1]赵样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
[2]跨美纽斯著(捷克),傅任敢译.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小威廉姆.多尔著(美),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4]赵样麟.外国现代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
[5]黄文前.试析伽达默尔的游戏观[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
[6]赵玲.“游戏教学法”对中学生人际互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南京: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6,(05) .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