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论结直肠腺瘤癌变“土虚木郁”病机的生物学内涵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失衡与结直肠腺瘤癌变密切相关.基于中医理论及临床研究,发现“土虚木郁”是结直肠腺瘤癌变过程中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及分子生物学文献,认为肠道菌群紊乱与中医“土虚”密切相关,胆汁酸分泌异常为“木郁”的微观体现,且在结直肠腺瘤癌变进程中,“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失衡与中医“土虚木都”相契合.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角度探讨结直肠腺瘤癌变“土虚木郁”的生物学内涵,对于研究“土虚木郁”的病机实质及其代表方药对阻止结直肠腺瘤癌变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高催乳素血症性不孕症的调治是临床上的治疗难点,随着现代女性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基于“心(脑)-肾-子宫轴”理论,认为此病本为肾虚心肝气郁,心肾失济,难于成孕,源之于肾,发之于心肝.治疗上另辟蹊径,以补肾宁心调肝为主,尤其强调心(脑)在治疗中的作用,补肾助阳,疏肝解郁,宁心安神,辅以心理疏导,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在肺系疾病诊疗实践中,中医肺病学既保持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特色,也开展了大量相关肺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通过梳理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的中医药诊治肺系疾病的相关临床注册试验及基础研究,分别从中医药诊治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支气管扩张症、间质性肺病、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用于肺系疾病诊治及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慢性湿疹病因病机相对复杂,中医体质学说认为阴虚体质人群易发此病,发为阴虚质慢性湿疹.可见,阴虚质慢性湿疹在阴虚基础之上,以肝脾失调为本,故治法治则当在滋养肾阴基础上,以疏肝健脾,润燥止痒以祛邪治病,会起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阴虚质者阴液亏少,罹患湿疹易现燥湿同病,则应慎用疏风解表之品,利湿之药不可过用,宜注重滋阴除湿.对湿疹这类病因不明、缠绵反复的疾病,从了解和改善体质的偏颇出发,对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循经往返灸配合推拿对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研究组给予循经往返灸联合推拿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分析临床疗效,并根据FMA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根据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患者生活能力,并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36/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
总结姜良铎教授从通从毒论治肺结节的临床经验.认为肺结节属正虚气滞湿阻,痰瘀毒邪郁滞,局部积聚造成“不通”状态而成,“从通从毒论治”肺结节,是消除肺结节、抑制结节化毒癌变的有效方法.凡通调首先注重理气,一方面调畅胸中气机,另一方面疏解肝气、复肝疏泄之性,人体气机条畅,方能津液流通不滞,血行通畅;其次亦重视扶正补虚,尤应侧重补肺、肾、脾三脏;再次加强利湿化痰祛浊,活血散瘀,配以搜剔性强、通利经络的药物以通络散结,消除积聚.肺结节之解毒化积,常配以清热解毒化湿中药,其具有较强的抑毒散结的作用.
目的:探讨应用柴桂剂治疗慢性心衰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状态患者62例,依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1例给予慢性心衰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经验方柴桂剂治疗,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分级、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汉密尔顿焦虑状态量表(HAMA)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的情况,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心功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治疗方案对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信封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r量表评分及血脂情况,并计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医证候积分、改良Barther量表评分及血脂情况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基于痰瘀相关理论,认为高凝状态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其病机本质为痰瘀互结,总以痰为要,疾病早期以痰浊内阻为主,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影响血液运行,导致血行不畅、停而为瘀,痰瘀相互影响,共同推进病情进展.故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清化痰浊之关键,以解决高凝状态产生之本,同时灵活配伍活血化瘀药,以直达病所.如此痰瘀同治可更好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总结晁恩祥教授运用养阴益气法治疗肺癌发热的经验.认为气阴两虚、气机不畅和热毒蕴结是肺癌发热的核心病机,临床宜采用益气养阴、调畅气机和清热解毒散结的治法.以气阴两虚为本,确定主方为生脉散,根据脏腑气机状态选用调理气机药物,根据毒瘀程度和热势特征配伍清解药物,使热得清、毒得解、结得散.
在肺系疾病的防治过程中,中药膏方有独特优势,而颗粒剂膏方以便捷、质量稳定、便于调方等特点更适合临床应用.结合肺系疾病的特点,根据辨体-辨病-辨证的原则,在缓解期开具膏方,主要以补益肺脾肾、气血阴阳同调为主,兼顾化瘀祛痰,整体配伍呈现补而不滞、寒热同调、动静结合、以平为期的特点,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 ,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