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矫治对策初探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on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变迁使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受到冲击,我国离婚率大幅度上升。校园中离异家庭的子女数量也不断的增多,因此全面了解这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才能确定矫治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 心理障碍 矫治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竞争的加剧,离异家庭的数量不断增加,具体到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离异家庭的子女,这部分学生中的大多数,由于受到家庭破裂的影响,缺乏家庭温暖,学习普遍较差,有个别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较重,成了学习成绩差、品德行为也差的“双差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帮助教育和转化这些学生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离异家庭的学生一般生活在以下几种类型的家庭当中:(一)跟随父母中的一位生活 。(二)在父母离异后新组成的家庭中生活。(三)父母双方都不管而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习不求上进,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心理失衡、行为怪癖、情绪低落,有的思想偏激,行为放纵。这些学生的存在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因此全面了解这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才能确定矫治的有效对策。
  概括起来,离异家庭的学生有以下几种心理障碍:
  一 、 自卑、怯懦、抑郁的心理障碍。
  这些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看到别的同学受到父母的呵护关爱,他们就心里失衡,在班里总感到抬不起头,老是不如别人,其他同学能干的事情,自己总是缩手缩脚靠边站,做事缺乏热情和兴趣,思想感情从不轻易显露,上课时精神萎靡,神情僵滞、抑郁,对学习缺乏信心,对改变自己的处境持悲观态度 ,所以精力总是不集中,听不进老师讲课。这些同学尽管不扰乱课堂秩序,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感情是空虚而又痛苦的,如不及时矫治,可能会消沉下去,有的甚至会发展成为抑郁性的精神疾病。
  二、 猜疑、偏执、逆反的心理障碍。
  有些学生的父母在离异过程中争吵、打骂,动不动拿孩子解气,家长的训斥、抱怨,使他们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之中。这些学生对自己的父母产生猜疑,加上学校某些老师不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用简单粗糙的教育方法批评、训斥,就更快促成他们偏执、猜疑、逆反的不正常心态的形成,也诱发了他们恨家长,反说教的心理。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判别是非的能力,有时对老师的正确教育也产生怀疑和抵触,遇事敏感多疑 ,常常怀疑别人存心不良,他们行为偏执,放荡不羁,缺乏羞耻心,经常做出一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
  三、厌学,惧学的戒备性心理障碍。
  有些家长在离异过程中子女無暇顾及,疏于管教,或视孩子为拖累而放弃管教,或基于“补偿”心理而溺爱放纵 ,使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渴望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关注。可是他们平时学习有了一些进步,却没有得到老师应有的肯定和表扬,也没有得到同学的认可,他们就感到老师不相信他们,同学也看不起他们,认为自己是班里多余的人。可是一旦出现错误,又极容易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弄,这使他们感到表扬没有他们的份,挨批评受罚才是自己唯一的专利,不管怎样努力上进也是枉然。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讨厌学习,害怕学习,见了老师躲躲闪闪,有意回避,对多数同学产生不信任的戒备心理。
  以上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严重阻碍着这类学生的转化,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工作实践,在矫治这些学生的心理障碍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对策:
  一、全面了解情况,正确分析原因,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离异家庭子女的生活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心里障碍的形成往往也比较复杂。因此,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家庭中变化的实际情况,分析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在矫治学生自卑、懦弱、抑郁的心理障碍时,首先全面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变化及生活状况,然后适时进行单独的心里咨询,通过学生的言语、表情 、举止等现象,“捕捉”他们的真实情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他们知道父母离异是大人之间的事情,与他们的存在无关,也不是他们的过错,不要因为此事而自卑、消沉、烦恼而压抑自己。鼓励他们及早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振作起精神,勇敢地面对人生。同时要以实际行动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平时上课多提问他们,集体活动多鼓励他们参与,给他们成功的体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逐渐淡化他们自卑、抑郁的心态。
  二、创造文明和谐、宽松愉快的班集体氛围,用集体的爱来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矫治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跟上班级的集体要求。
  在工作中,我特别注意给这些同学营造一个宽松的集体环境,多找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全班同学与他们交往,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尽管自己很不幸,但是仍然生活在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庭”中,生活在希望之中。同时还采用“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帮助他们复习功课,有意识地安排他们与其他同学一起开展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使之充分享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同学们的关心和友情,以弥补他们缺乏的亲情,抚慰他们的心灵。与老师的交流和同学的交往多了,猜疑、偏执、逆反的心理障碍也逐渐消除了。
  三、用“心”育 人,教人悔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冻之术再高明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学生厌学、惧学的心理障碍是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不可能很快得到矫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仅要有爱心、诚心,更要有耐心,千万不能因为学生行为上的反复就放弃或者抱怨,只有真诚的关心和持久的爱心才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只要诚恳对待学生,把握这类学生自尊心强而又得不到老师和同学尊重的矛盾心理,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大感情投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同时还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以真挚 的爱去对待他们,以诚恳、尊重、平等、信任的心去同他们谈心,和他们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尽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体会到温暖、信任、快乐。用我们的爱填补他们家庭的残缺,只要点燃融化“坚冰”的星星之火,厌学惧学的戒备心理障碍才能从根本上得到矫治。
  当然,要矫治学生的这些心理障碍,还需要与家长密切联系,寻求家长的配合。对于这些离异家庭学生多与家长联系、沟通,让家长明确父母的责任,多为孩子着想,减少负面影响。不要将自己的痛苦和烦恼在孩子面前过多的暴露,以免给他(她)带来不应有的压力;注意改变传统的家长作风,多听取孩子的意见,遇事多与孩子商量,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幸福;防止因为觉得家庭不幸,使孩子失去太多,而过分的呵护和溺爱的倾向,在关心、爱护的同时,注意培养孩子自强自立、吃苦耐劳的品质。
  事实说明,只要我们对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他们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 1]《广西教育》2005年第七、八期
  [ 2]《班主任之友》2006年第三期,2005年第八期
  [ 3]《人民教育》2007年第十七期
  [ 4]《桂林教育》2004年第三期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们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那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呢?从精致的备课、精彩的课堂活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几方面来谈一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品德课 教学思考 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们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有人这样给其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有效促进
内容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英语素养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初中英语教学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逐渐被应用到了初中英语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本文中,对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建及实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 实施 构建  英语是现代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之一,对人们的生活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
开放式教学主要特点表现为课程知识综合化、学习能力自主化、亲历体验探究化、信息传递多元化。突出强调学生的儿童潜能观、个性发展观、终身学习观。  有效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师的思想意识超前、教学行为超前。教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潜能的,并最大限度将儿童潜在的体能和智能挖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开放式教学强调“探究中心”的教学——重研究、重开放、重实践、重主体、重过程。积极倡导整合式教学、个性
期刊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 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 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一、独生子女化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新课程倡导动态生成性教学,“动态生成”观是指在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进行教学,而因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地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因此,树立“动态生成”对于音乐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实施“动态生成”的策略呢?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课堂互动,开发生成空间。  众所周知,课
期刊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教师或家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和身体护养,而轻视对幼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尤其忽视情感方面的培养。情感就像阳光,雨露,没有健康的情感,便没有完美的童心,更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重视良好的情感
期刊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關链接”相对于“正文”地位较次。设置相关链接的本意是加深学生对正文基本理论的理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原则上不属于教师教学的内容”。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恰当地将相关链接运用于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相关链接”束之高阁。  [关键词]新教材;相关链接;运用  现行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编写强调贴近时代、贴近实际生活,贴近学
摘要: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建设的状况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甚至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生活质量和人生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奠定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学会自我管理,发展个性,健康成长,就应该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管理好自己,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勃勃生机。创立个性化的班级,使学生共同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 管理 学生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