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是一种很古老的东西了,几乎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存在着,不论是朝代的更替,时间的消磨,都没能使其在历史的年轮上有丝毫褪色。信仰本是一种内心虔诚的追求、精神的仰望,如果以一种可笑的物化的、强求一律的形式,飞速蔓延,这样的信仰是不是变质了?
诚然,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们身在绝境,却依旧抱有希望。信仰还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信仰,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灵魂,终有一天会失去她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土崩瓦解。
信仰是精神的仰望,不是外化的物质。可令人遗憾的是,如果你去印度,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的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中国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的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如果你要是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修建如此华丽的教堂,公路却如此的破旧,你们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真是可笑!
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神,我们先不去讨论,但是,当我们的信仰表现为一种用华丽装饰的教堂时,我们是否该思索我们的信仰还是不是信仰了!
信仰不在于物化,但更不应该强求。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这岂不荒谬。苏格拉底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可笑的是,法庭在审判他时,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这被苏格拉底断然拒绝。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
由此可见,物化的信仰,强求的信仰,都是一种信仰的变质。
印度平民信仰的变质,就是从教堂一砖一瓦搭建开始的。这种劳民伤财的举动,无异于秦始皇之修建阿房宫,只是可笑的是,服务的对象从残暴的君主变成了神……虚无缥缈的神!呵,多么令人痛心,被愚弄的人民以饿肚子的代价修建了华美的教堂,却去求“神”不要让他们饿肚子。他们不知道,只要心中有“神”,无论是在华丽的教堂,还是在简陋的农舍,信仰都会发出美丽的光芒
雅典民众信仰的变质,就是从强迫他人信奉自己的所谓的“神”开始的。他们不明白,人的信仰是自己精神上的拥有,而不是他人的指定。如果表面信奉了你指定的“神”,而内心里却在亵渎它,岂不是自欺欺人!信仰是自己的内心需求,别人动弹不得。子曰:“贤哉,回也!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自己精神有依托,有信仰,身处陋巷也自得其乐。刘禹锡身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陋室,却悠闲自得,这难道不是自己一种安贫乐道的信仰吗?
雅典的民众,你可以信仰神灵,没有人要求你信仰智慧。但苏格拉底先生可以信仰智慧,你也不能强求他心你的神灵。因为信仰是真诚的心才能打开通道的钥匙,而不是其他什么物质和外力,否则就是变质的信仰!以信仰的名义扼杀信仰,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点评:
这篇散文议论抒情别开生面,摇曳多姿,把作者对信仰的认识和情感独具慧眼地生发出来了。作为议论性的散文,作者充分考虑了两个因素。其一是文章的文化性。例如作者信手拈来的“印度平民”的信仰、颜回的信仰、刘禹锡的信仰等,再加上材料中苏格拉底的信仰,散文文化因子十分丰富,具有一种深广的意蕴。其二是文章的深刻性。这篇文章的作者对于材料的理解独到而深刻。独到者,不人云也云地谈信仰的重要,独辟蹊径低谈“信仰的变质”问题。深刻者,在于文章结尾的结论振聋发聩——以信仰的名义扼杀信仰,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扣合材料天衣无缝。模拟评分:50分(基础等级)+9分(发展等级)=59分。
诚然,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人们身在绝境,却依旧抱有希望。信仰还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国家的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信仰,就像一个提线木偶,没有灵魂,终有一天会失去她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而土崩瓦解。
信仰是精神的仰望,不是外化的物质。可令人遗憾的是,如果你去印度,你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里的公路特别的破旧,最好的路都赶不上我们中国的二级公路,但只要你沿着公路走,每隔数公里你就会发现一座华丽的教堂,其华丽的程度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如果你要是问当地的居民:“你们这里修建如此华丽的教堂,公路却如此的破旧,你们不能把那些建教堂的钱用来修公路吗?”居民答道:“路是通向财富的,不重要;教堂是通向神的,很重要!”真是可笑!
世界上到底存不存在神,我们先不去讨论,但是,当我们的信仰表现为一种用华丽装饰的教堂时,我们是否该思索我们的信仰还是不是信仰了!
信仰不在于物化,但更不应该强求。两千四百年前,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众以不信神的罪名处死的。这岂不荒谬。苏格拉底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坚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爱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可笑的是,法庭在审判他时,允许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须放弃信奉和宣传这一信仰,这被苏格拉底断然拒绝。他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活着不如死去。
由此可见,物化的信仰,强求的信仰,都是一种信仰的变质。
印度平民信仰的变质,就是从教堂一砖一瓦搭建开始的。这种劳民伤财的举动,无异于秦始皇之修建阿房宫,只是可笑的是,服务的对象从残暴的君主变成了神……虚无缥缈的神!呵,多么令人痛心,被愚弄的人民以饿肚子的代价修建了华美的教堂,却去求“神”不要让他们饿肚子。他们不知道,只要心中有“神”,无论是在华丽的教堂,还是在简陋的农舍,信仰都会发出美丽的光芒
雅典民众信仰的变质,就是从强迫他人信奉自己的所谓的“神”开始的。他们不明白,人的信仰是自己精神上的拥有,而不是他人的指定。如果表面信奉了你指定的“神”,而内心里却在亵渎它,岂不是自欺欺人!信仰是自己的内心需求,别人动弹不得。子曰:“贤哉,回也!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自己精神有依托,有信仰,身处陋巷也自得其乐。刘禹锡身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陋室,却悠闲自得,这难道不是自己一种安贫乐道的信仰吗?
雅典的民众,你可以信仰神灵,没有人要求你信仰智慧。但苏格拉底先生可以信仰智慧,你也不能强求他心你的神灵。因为信仰是真诚的心才能打开通道的钥匙,而不是其他什么物质和外力,否则就是变质的信仰!以信仰的名义扼杀信仰,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
点评:
这篇散文议论抒情别开生面,摇曳多姿,把作者对信仰的认识和情感独具慧眼地生发出来了。作为议论性的散文,作者充分考虑了两个因素。其一是文章的文化性。例如作者信手拈来的“印度平民”的信仰、颜回的信仰、刘禹锡的信仰等,再加上材料中苏格拉底的信仰,散文文化因子十分丰富,具有一种深广的意蕴。其二是文章的深刻性。这篇文章的作者对于材料的理解独到而深刻。独到者,不人云也云地谈信仰的重要,独辟蹊径低谈“信仰的变质”问题。深刻者,在于文章结尾的结论振聋发聩——以信仰的名义扼杀信仰,这是人类最大的悲哀。扣合材料天衣无缝。模拟评分:50分(基础等级)+9分(发展等级)=5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