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的宣传
平陆事件起初并未引起新闻界的重视,平陆县委机关报《平陆小报》(后改称《平陆报》)对该事件仍未有片言只语见诸报端。
其实,据时任《平陆小报》记者的常建华同志回忆,事件发生的次日即2月3日他恰好就在张村公社采访,报社领导给他打电话说:据悉住在张家沟的修路民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了,你去了解一下情况,回来写个报道,发条消息吧!接到电话后,常记者就赶忙前往医院、民工住地及张店公路营营部了解情况,并对现场拍了照片,赶写出了一篇文章,当天下午带回了报社,准备次日见报。当时报社主编是县委宣传部部长张科进兼任的,他见到稿子后,请示了县委书记郝世山,郝书记回答,此事不宜报道。就这样为平陆事件而写的第一篇稿子未能公开报道,与世人见面。
1960年2月6日,《北京晚报》刊登“千里急救”一文,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全文播发了这一通讯。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2月7日,《山西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分别以“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和“北京职工千里星夜送药,平陆中毒民工迅速脱险“为主、副标题,刊文介绍首都军民千里救急的事迹。在大报的带动下,事发当地的《平陆小报》在2月8日的头版头条位置上才刊出了题为《毛主席派飞机送来救命药》的一则通讯。在同一版的右下角,框发了《敌人的任何破坏挡不住我们前进的道路》的评论员文章,对民工中毒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才见诸当地的报端。接着在短短几天之内,“千里急救”一文迅速被全国各大报纸转载、各大广播电台播发,掀起了平陆事件新闻报道的第一次浪潮。
2月21日,《空军报》在头版发表了该报记者祝作辉的通讯《穿云破雾救亲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空军指战员们不畏艰难险阻、连夜驾机、千里送药救人的动人事迹。《北京晚报》、《山西日报》、《健康报》和一些省报几乎是在同一天里都转载了祝作辉《穿云破雾救亲人》的文章。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予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卫生部写信感谢空军某部官兵”一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也都播发了祝作辉的通讯,掀起了平陆事件新闻报道的第二次浪潮。
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的显著位置上,刊登了署名“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长篇通讯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作者王石和房树民,该文一发,立即引起了轰动。次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重要位置予以全文转载,并都配发了社论和编者按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一长篇特写文章打动了读者,许多读者纷纷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等报社写信,谈读后感,写评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各大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画报等接二连三地刊登和播发读者的来信、读后感和评论,新闻界掀起了平陆事件新闻报道的第三次浪潮。
就在大小报刊记者们纷纷撰文发表的同时,一些党政领导们的文章也开始见诸报端了,如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同志的《全新的时代,全新的人——学习和发扬平陆事件中许多英雄人物的共产主义精神》,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同志的《迅速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吴滤同志的《第二次生命》、郑奋同志的《用金钱买不到的》、郑治同志的《平陆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平陆县委第一书记郝世山、县长郭逢恒同志联合署名的《党给了我们新生命》、《崇高的阶级友爱》、《颗颗红心紧相连》等,谢觉哉、郭沫若还挥笔赋诗抒怀!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先后发表在全国大小报刊上的通讯、报道、消息、介绍、评论、读后感、抒怀等各类文章达600多篇。
在新闻界开足马力、大力宣传的同时,文艺界也开始行动了。1960年3月,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和北京曲艺团分别集体创作出了8场话剧和曲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接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集体创作了十一场话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央音乐学院集体创作出了六乐章大合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他们纷纷登台演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和教育效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该厂迅速成立了创作小组,仅用了22个小时就完成了电影脚本的创作任务,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拍摄任务。1960年3月28日,首都北京58家影剧院和俱乐部同时上映影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北影洗印厂又加班赶洗出了890多个拷贝迅速发往全国各地。
同时,出版界也相继推出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话剧本、戏曲本以及连环画,山西人民出版社还赶印出了面向农村和农民、印数庞大的注音扫盲读物《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北京、山西、河南、陕西等地还先后上演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100多个剧目。山西省博物馆在平陆县文化馆的协助配合下,还组织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事迹展览,在全省巡回展出,以大量的图片再现了事件的全过程,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戏剧上演,特别是影片放映后,各大小报刊又纷纷刊登观众的观后感及评论文章,掀起了平陆事件宣传报道的第四次浪潮。
“文革”结束后,《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被选入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之后,据不完全统计,相继有20多种大、中学语文、中文教材及其参考书、手册、语文词典等都将该文选入,直到2004年,中学语文课本才将该文删去。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三十年报告文学选》、《当代名记者与代表作》,复旦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优秀报告文学选评》也都收录了该文。
事件的余震
张德才、回申娃被处决的枪声刚刚响过,《人民日报》、《山西日报》便很快分别在头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平陆事件的教训》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等长篇重要社论。《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指出:“这个反革命暗害事件说明了什么呢?应当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这个问题。”“‘平陆事件’告诉我们,反革命分子并没有完全肃清。这些极少数的反革命分子,都是死心塌地同人民为敌的,他们往往伪装起来,混入我们的队伍,当人们麻痹大意的时候,乘机进行凶恶破坏。”“在以大跃进的高速度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继续提高革命的警惕性……对其中敢于进行反革命活动的死硬分子,必须加以严厉的镇压,以保障社会安全,保证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山西日报》还在通栏标题《什么地方出现反革命分子捣乱,就坚决消灭他》之下,发表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社论。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我们要经常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提高政治警惕性的教育,克服轻敌麻痹思想,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防范工作,堵塞一切漏洞,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对于进行破坏的一切现行反革命分子,必须狠狠地、及时地予以严厉打击,彻底消灭。”全国各大报刊和地方报刊相继转载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山西日报》的重要社论,许多地方都认真组织学习讨论,一时间阶级斗争论调大涨。
1960年4月20日,平陆县公安局在“关于侦破风南公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毒案的报告”中指出:“61个阶级弟兄中毒案件告诉我们,目前这种为数虽少的反革命分子,对我们破坏是极大的,我们对这个敌我斗争的局势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右倾麻痹思想,因而对五类分子的改造工作上部分村子夹包不紧,程度不同的流于形式,给了这些死心踏地的敌人进行破坏活动客观上的方便。”“坏事变好事,反革命分子张德才、回申娃投毒案件成了我们教育群众推动工作的一个反面教员。”“用反革命分子张德才、回申娃的破坏活动教育群众提高警惕,推动‘百日安全运动’(中毒事件发生后,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经过认真研究做出决定,从4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百日安全运动),促进政法工作再跃进,已经结下了两颗丰硕之果,这就是对全国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之果与教育群众提高警惕推动政法工作之果。这两个果子随着我们的努力结得更大更鲜艳。”
在平陆县开展的“百日安全运动”中,各级政法机关接受事件的教训,迅速制定了加强政法工作和开展大检查的安全检查方案,全面开展政治攻势,严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先是对参加新县城城市建设的800多名工人进行了逐个审查,并严格吸收工人的手续,查出历史不清者即予以开除,送回原籍,交群众管制。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地进行了一次对炊事员、管理员、保管员、保健员、饲养员、保育员等特殊岗位上的“六员”的大清查和调整活动。机关、厂矿、学校、农村公共食堂,普遍修缮了食堂的门窗,规定了“生人不准进灶房”的制度。全县到处掀起了一场“人人警惕、个个防范”的群众性安全保卫运动,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群众性的安全保卫制度。
(完)
(责编 田天乐)
平陆事件起初并未引起新闻界的重视,平陆县委机关报《平陆小报》(后改称《平陆报》)对该事件仍未有片言只语见诸报端。
其实,据时任《平陆小报》记者的常建华同志回忆,事件发生的次日即2月3日他恰好就在张村公社采访,报社领导给他打电话说:据悉住在张家沟的修路民工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了,你去了解一下情况,回来写个报道,发条消息吧!接到电话后,常记者就赶忙前往医院、民工住地及张店公路营营部了解情况,并对现场拍了照片,赶写出了一篇文章,当天下午带回了报社,准备次日见报。当时报社主编是县委宣传部部长张科进兼任的,他见到稿子后,请示了县委书记郝世山,郝书记回答,此事不宜报道。就这样为平陆事件而写的第一篇稿子未能公开报道,与世人见面。
1960年2月6日,《北京晚报》刊登“千里急救”一文,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便全文播发了这一通讯。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也全文转载了这篇文章。2月7日,《山西日报》在头版显要位置分别以“崇高的阶级友爱精神,伟大的共产主义风格”和“北京职工千里星夜送药,平陆中毒民工迅速脱险“为主、副标题,刊文介绍首都军民千里救急的事迹。在大报的带动下,事发当地的《平陆小报》在2月8日的头版头条位置上才刊出了题为《毛主席派飞机送来救命药》的一则通讯。在同一版的右下角,框发了《敌人的任何破坏挡不住我们前进的道路》的评论员文章,对民工中毒这一重大事件的报道才见诸当地的报端。接着在短短几天之内,“千里急救”一文迅速被全国各大报纸转载、各大广播电台播发,掀起了平陆事件新闻报道的第一次浪潮。
2月21日,《空军报》在头版发表了该报记者祝作辉的通讯《穿云破雾救亲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空军指战员们不畏艰难险阻、连夜驾机、千里送药救人的动人事迹。《北京晚报》、《山西日报》、《健康报》和一些省报几乎是在同一天里都转载了祝作辉《穿云破雾救亲人》的文章。次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予以全文转载,并配发了“卫生部写信感谢空军某部官兵”一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等也都播发了祝作辉的通讯,掀起了平陆事件新闻报道的第二次浪潮。
1960年2月28日《中国青年报》的显著位置上,刊登了署名“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长篇通讯报道《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作者王石和房树民,该文一发,立即引起了轰动。次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首都几乎所有的大报都在重要位置予以全文转载,并都配发了社论和编者按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一长篇特写文章打动了读者,许多读者纷纷给《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等报社写信,谈读后感,写评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各大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画报等接二连三地刊登和播发读者的来信、读后感和评论,新闻界掀起了平陆事件新闻报道的第三次浪潮。
就在大小报刊记者们纷纷撰文发表的同时,一些党政领导们的文章也开始见诸报端了,如山西省委第一书记陶鲁茄同志的《全新的时代,全新的人——学习和发扬平陆事件中许多英雄人物的共产主义精神》,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同志的《迅速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吴滤同志的《第二次生命》、郑奋同志的《用金钱买不到的》、郑治同志的《平陆事件告诉了我们什么》、平陆县委第一书记郝世山、县长郭逢恒同志联合署名的《党给了我们新生命》、《崇高的阶级友爱》、《颗颗红心紧相连》等,谢觉哉、郭沫若还挥笔赋诗抒怀!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先后发表在全国大小报刊上的通讯、报道、消息、介绍、评论、读后感、抒怀等各类文章达600多篇。
在新闻界开足马力、大力宣传的同时,文艺界也开始行动了。1960年3月,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和北京曲艺团分别集体创作出了8场话剧和曲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接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集体创作了十一场话剧《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央音乐学院集体创作出了六乐章大合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他们纷纷登台演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和教育效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该厂迅速成立了创作小组,仅用了22个小时就完成了电影脚本的创作任务,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拍摄任务。1960年3月28日,首都北京58家影剧院和俱乐部同时上映影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北影洗印厂又加班赶洗出了890多个拷贝迅速发往全国各地。
同时,出版界也相继推出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话剧本、戏曲本以及连环画,山西人民出版社还赶印出了面向农村和农民、印数庞大的注音扫盲读物《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北京、山西、河南、陕西等地还先后上演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戏曲、话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等100多个剧目。山西省博物馆在平陆县文化馆的协助配合下,还组织了《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的事迹展览,在全省巡回展出,以大量的图片再现了事件的全过程,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戏剧上演,特别是影片放映后,各大小报刊又纷纷刊登观众的观后感及评论文章,掀起了平陆事件宣传报道的第四次浪潮。
“文革”结束后,《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被选入高中一年级语文课本。之后,据不完全统计,相继有20多种大、中学语文、中文教材及其参考书、手册、语文词典等都将该文选入,直到2004年,中学语文课本才将该文删去。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三十年报告文学选》、《当代名记者与代表作》,复旦大学中文系写作教研室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优秀报告文学选评》也都收录了该文。
事件的余震
张德才、回申娃被处决的枪声刚刚响过,《人民日报》、《山西日报》便很快分别在头版显著位置上发表了《平陆事件的教训》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等长篇重要社论。《人民日报》在社论中指出:“这个反革命暗害事件说明了什么呢?应当从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观察这个问题。”“‘平陆事件’告诉我们,反革命分子并没有完全肃清。这些极少数的反革命分子,都是死心塌地同人民为敌的,他们往往伪装起来,混入我们的队伍,当人们麻痹大意的时候,乘机进行凶恶破坏。”“在以大跃进的高速度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继续提高革命的警惕性……对其中敢于进行反革命活动的死硬分子,必须加以严厉的镇压,以保障社会安全,保证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山西日报》还在通栏标题《什么地方出现反革命分子捣乱,就坚决消灭他》之下,发表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重要社论。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我们要经常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提高政治警惕性的教育,克服轻敌麻痹思想,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安全防范工作,堵塞一切漏洞,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对于进行破坏的一切现行反革命分子,必须狠狠地、及时地予以严厉打击,彻底消灭。”全国各大报刊和地方报刊相继转载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山西日报》的重要社论,许多地方都认真组织学习讨论,一时间阶级斗争论调大涨。
1960年4月20日,平陆县公安局在“关于侦破风南公路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毒案的报告”中指出:“61个阶级弟兄中毒案件告诉我们,目前这种为数虽少的反革命分子,对我们破坏是极大的,我们对这个敌我斗争的局势认识不足,思想上存在着严重的右倾麻痹思想,因而对五类分子的改造工作上部分村子夹包不紧,程度不同的流于形式,给了这些死心踏地的敌人进行破坏活动客观上的方便。”“坏事变好事,反革命分子张德才、回申娃投毒案件成了我们教育群众推动工作的一个反面教员。”“用反革命分子张德才、回申娃的破坏活动教育群众提高警惕,推动‘百日安全运动’(中毒事件发生后,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经过认真研究做出决定,从4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百日安全运动),促进政法工作再跃进,已经结下了两颗丰硕之果,这就是对全国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之果与教育群众提高警惕推动政法工作之果。这两个果子随着我们的努力结得更大更鲜艳。”
在平陆县开展的“百日安全运动”中,各级政法机关接受事件的教训,迅速制定了加强政法工作和开展大检查的安全检查方案,全面开展政治攻势,严厉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先是对参加新县城城市建设的800多名工人进行了逐个审查,并严格吸收工人的手续,查出历史不清者即予以开除,送回原籍,交群众管制。同时在全县范围内普遍地进行了一次对炊事员、管理员、保管员、保健员、饲养员、保育员等特殊岗位上的“六员”的大清查和调整活动。机关、厂矿、学校、农村公共食堂,普遍修缮了食堂的门窗,规定了“生人不准进灶房”的制度。全县到处掀起了一场“人人警惕、个个防范”的群众性安全保卫运动,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群众性的安全保卫制度。
(完)
(责编 田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