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没便意咋回事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ao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总是没有便意,三四天甚至一个星期才大便一次,怀疑胃肠道有毛病,以为自己得了胃癌或者肠癌,去做了胃镜和肠镜,却没有发现任何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呢?有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
  大便产生得少
  如果你天天吃的是好消化的食物,例如粥、馒头、面条等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大部分都被消化吸收了,这样就不能形成较多的大便,那就会没有便意。
  对于这样的情况,应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纖维的食物。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吸收,却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形成大便,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排便。所以,如果总没有便意,首先要看看自己的饮食有没有问题。
  肠道不愿意动
  如果结肠运动缓慢,食物残渣长时间地停留在大肠里面,不能及时地将大便送入直肠,就会引起排便次数减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慢传输型便秘。我们的大肠不愿意运动,蠕动能力减弱。与此同时,粪便长时间停留在大肠里面,水分就会被过分地吸收,从而导致大便干燥。
  想要确诊慢传输型便秘,需要做胃肠传输试验,早餐的时候,随试验餐吞服20个标志物,相隔一定时间后拍摄腹部X线平片1张,计算排出率。正常情况下,48~72小时后,大部分标志物可排出体外。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超过72小时,标志物仍未完全排出。
  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尝试顺时针按摩自己的腹部等,这些措施可以一定程度促进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还可以口服一些促胃肠动力的药物,例如莫沙必利、胃复安等。
  如果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效,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建议手术治疗。
  (曾维根/文)
其他文献
在三亚某医院,心理科崔医生走进病房,和我妈妈交谈。我看到心理医生出现,心想:真好,病患多需要心理科学的帮助!医生看妈妈状态挺好,肯定地点点头。  她环视着在床边围绕的家人,说:“你们自己不要成为病人,你们如果情绪不好,对患者不利,你们得正常生活。你妈妈看到你们正常的生活,她也高兴。”  “你们自己不要成为病人”——这是太重要的一个提醒。  面对癌症,会有一种绝望感。还有希望吗?还有多少天?怎么办?
期刊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人称为“药王”孙思邈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隋开皇元年(581年),见国事多端,遂隐居至陕西终南山,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孙思邈看重民间的医疗验方,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完成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  孙思邈讲究预防为先的理念,堅持辨证施治,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他讲求个人卫生,重视运动保健,提出食疗、药疗、养生、
期刊
前邻居姓郑,广东韶关人,在这栋年代久远的老楼里,一梯两户的结构让我们抬头不见低头见,但邻居的姓却是在他们搬过来一年以后我才真正确定了的,只因开始相互介绍时没听明白两位老人的发音,我们两个人死要面子,平时就用“阿叔、阿姨”含混带过。  邻居家的人口从刚搬来的一家三口递增为一家四口,直到去年底搬走,年轻夫妇生了孩子,一家五口三世同堂,加上周末亲戚往来,喧闹熙攘,一派人丁兴旺之象。而比邻的我俩,生活中总
期刊
人的寿命为100~175岁,这是科学家根据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工程学、神经学、基因学等研究出的成果而得出的,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重视保健。  一项研究观察了33个100岁以上的老人和50多个98~99岁的老人,总结出一个长寿秘诀:一清二白四个好。  一清  就是清淡饮食,菜多肉少,这么多的长寿老人中100%的饮食清淡,喜爱玉米粥、绿叶蔬菜、稀饭等五谷杂粮,吃肉很
期刊
日常生活中许多细节值得我们关注。无论是呼吸、坐姿,还是放松、吃饭、散步,探寻其中的一些科学门道,做些小小的改变,也许就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健康愉悦。  学会正确呼吸  呼吸方法是否正确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重要得多——正确的呼吸方式可以提高我们的记忆力,改善我们的睡眠质量。  正确的方式是用鼻子呼吸。比起用嘴呼吸,用鼻子呼吸会增加50%的空气阻力,从而使心肺功能得到更多锻炼,吸入的氧气也比用嘴呼吸多
期刊
世界卫生組织(WHO)早已将久坐列为十大致死致病元凶之一,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久坐伤身,但依然懒得站、站不对、没空站。权威专家告诉你“站”的好处,并教你怎么“站”出健康。  久坐少动带来3种伤害  久坐少动会给健康带来以下3种主要伤害。  腰椎病变 坐着的时候,腰椎承受的力量是站着的2倍。若身体向前倾压力更高。长此以往可能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血液循环受阻 久坐还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期刊
自古中醫多长寿。近年来,一些名中医的养生经不断被挖掘出来,除了有一些私房秘方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点。  梳理数十位长寿老中医的养生习惯和经验发现,他们几乎都有以下三大养生法宝。  “搓身体”是免费补身药  绝大多数长寿老中医都有搓身体的习惯。  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91岁的段亚亭每天起床后,就会练一整套搓功,搓眼、搓颈部、搓面部、搓耳轮30次。他说,这些地方的穴位多,来回搓揉能促进人的血液
期刊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很多人都会遇到。导致胸闷的原因很多,有的只是生理性原因,有的可能是心理因素所致,而有的则可能意味着心、肺出了问题。当出现胸闷时应学会判断该到哪个科室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胸闷伴咳嗽气喘——呼吸科  呼吸道受阻及肺部疾病,如气管狹窄、受压(甲状腺肿大等)、肺气肿、支气管炎等,都可以出现胸闷的症状,但同时会伴有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此时应尽快到呼吸科就诊。不论是气胸和各种原因引
期刊
咳嗽也有可能是胃部疾病导致的,看看王女士的就医经历,你就会明白了。  王女士今年42岁,患有慢性咳嗽4年,多次进行胸部X线及CT检查没有发现异常,以“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咳嗽一直不见好转。慢性咳嗽给她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更严重的是,还出现了压力性尿失禁,影响了她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到底是什么细菌这么顽固?各种抗菌药物都用过了,怎么就是不管用?  原来是胃食管反流病作祟  王女士患有慢性
期刊
大家对“风湿”应该并不陌生,但不少人却将“风湿性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混淆。这两种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完全不同。  首先,这两种病的致病原因不同。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会引发关节疼痛和心脏病损;而类风湿关节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感染、性激素有关。  其次,患病人群也有较大差别。这两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