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5日,89岁高龄的谢韬归隐道山。
谢韬的诞辰恰好是中共成立那一年。在1944年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之前的23年中,他对共产党的理论接触并不多,但对国民党在抗日前线的节节溃败,以及一党专制的腐败深恶痛绝。因而,当他随着学校迁到大后方的四川后,就参加了金大“现实文学研究会”等进步群众团体。
像同时代热血沸腾的青年一样,谢韬投入到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学生运动中去。国民党的迫害,激起他更加顽强的斗志,而共产党的支持,以及这个党争民主、争自由,反专制、反独裁的政治理念,使他相信中国社会一定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新民主主义,再从新民主主义走向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幸福的社会主义。
谢韬从心底服膺共产党,并在1946年成为她的一员。此后,他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延安新华总社编辑。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为了培养建国后亟需的大量干部,决定成立华北大学,吴玉章当校长,成仿吾为副校长。与谢韬相熟的吴玉章则调他到华北大学当教师。
8月,谢韬成为设在河北正定的华北大学的马列主义哲学课教员。1949年3月华北大学迁到北京,1950年改名中国人民大学,他担任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的负责人。
全国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教师,都是在人大培养的,谢韬也成了马列主义研究班的教授。
1978年以后,他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等职。
1949年后,谢韬虽然在中共思想理论界任职,也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在党内理论界一直默默无闻。若不是他曾先后两次卷入理论之争,谢韬这个名字大概不会被人们记住。
谢韬卷入第一次理论之争,是1955年的反胡风运动。胡风为阐述自己的文艺理论,直接上书中共中央。谢韬与胡风有过交往,当他从胡风处听到周恩来建议写一材料,不由兴奋起来,一再鼓励胡风动笔,认为这说明中央是重视胡风的。
于是,当胡风决定动笔起草致中共中央的“三十万言书”时,正在人民大学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的谢韬,便成了胡风在理论方面的一个得力助手。在胡风因此而成为“胡风反党集团”后,谢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他的名字上了党报。
谢韬仍然为胡风打抱不平,他说胡风不是国民党特务,我们不能过河拆桥。经毛泽东批准,谢韬便由公安部逮捕实行专政。吴玉章为此同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联系,说谢韬是人大教9币,这个人的情况我了解,人民大学有责任查清他的问题,是不是查清之后,再考虑要不要捕人?吴玉章的保护推迟了谢韬入狱的时间,直到1960年他才被捕进入豢城监狱。
十年监狱生涯,谢韬得到了重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机会。4卷本的《马克思选集》、2卷本的《恩格斯选集》、1卷本的《列宁选集》、3卷本的《毛泽东选集》,与他朝夕相伴。
他在狱中的工作是协助管理战犯,即“戴罪立功”,给战犯讲马列主义,边学边讲,到1965年他出狱时,已经是马列主义专家了。
谢韬卷入第二次理论之争,是在2007年。与前一次不同,这次是他自己引起的。
这年2月,谢韬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在《炎黄春秋》杂志刊出。谢韬认为,中国所依据的马列主义是经过改造的马列主义,而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才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国一直执行的是左倾路线。
他进而提出:中国应该回归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争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发展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理解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如何评价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等等。
这篇文章所引起的反响之大,超出了谢韬的想像。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了150人的大会进行评判,“毛泽东旗帜网”为此在人民大学开了110人的讨论会。一篇《谢韬你要干什么?》的文章,基本上概括了这两次会议的观点。
一时间,谢韬这个名字受到思想理论界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纷纷介入了讨论。有人反对、有人拥护,拥护的很坚决,反对的也很坚决,争论非常激烈,甚至发生了对骂。
由谢韬引发的这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议,至今余音未了,仍然是思想理论界关心的话题。
谢韬的诞辰恰好是中共成立那一年。在1944年从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毕业之前的23年中,他对共产党的理论接触并不多,但对国民党在抗日前线的节节溃败,以及一党专制的腐败深恶痛绝。因而,当他随着学校迁到大后方的四川后,就参加了金大“现实文学研究会”等进步群众团体。
像同时代热血沸腾的青年一样,谢韬投入到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学生运动中去。国民党的迫害,激起他更加顽强的斗志,而共产党的支持,以及这个党争民主、争自由,反专制、反独裁的政治理念,使他相信中国社会一定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走向新民主主义,再从新民主主义走向更加民主,更加自由、更加幸福的社会主义。
谢韬从心底服膺共产党,并在1946年成为她的一员。此后,他任重庆《新华日报》记者、延安新华总社编辑。1948年,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为了培养建国后亟需的大量干部,决定成立华北大学,吴玉章当校长,成仿吾为副校长。与谢韬相熟的吴玉章则调他到华北大学当教师。
8月,谢韬成为设在河北正定的华北大学的马列主义哲学课教员。1949年3月华北大学迁到北京,1950年改名中国人民大学,他担任人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的负责人。
全国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教师,都是在人大培养的,谢韬也成了马列主义研究班的教授。
1978年以后,他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编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常务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第一副院长等职。
1949年后,谢韬虽然在中共思想理论界任职,也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在党内理论界一直默默无闻。若不是他曾先后两次卷入理论之争,谢韬这个名字大概不会被人们记住。
谢韬卷入第一次理论之争,是1955年的反胡风运动。胡风为阐述自己的文艺理论,直接上书中共中央。谢韬与胡风有过交往,当他从胡风处听到周恩来建议写一材料,不由兴奋起来,一再鼓励胡风动笔,认为这说明中央是重视胡风的。
于是,当胡风决定动笔起草致中共中央的“三十万言书”时,正在人民大学任马列主义教研室主任的谢韬,便成了胡风在理论方面的一个得力助手。在胡风因此而成为“胡风反党集团”后,谢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他的名字上了党报。
谢韬仍然为胡风打抱不平,他说胡风不是国民党特务,我们不能过河拆桥。经毛泽东批准,谢韬便由公安部逮捕实行专政。吴玉章为此同当时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联系,说谢韬是人大教9币,这个人的情况我了解,人民大学有责任查清他的问题,是不是查清之后,再考虑要不要捕人?吴玉章的保护推迟了谢韬入狱的时间,直到1960年他才被捕进入豢城监狱。
十年监狱生涯,谢韬得到了重读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机会。4卷本的《马克思选集》、2卷本的《恩格斯选集》、1卷本的《列宁选集》、3卷本的《毛泽东选集》,与他朝夕相伴。
他在狱中的工作是协助管理战犯,即“戴罪立功”,给战犯讲马列主义,边学边讲,到1965年他出狱时,已经是马列主义专家了。
谢韬卷入第二次理论之争,是在2007年。与前一次不同,这次是他自己引起的。
这年2月,谢韬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在《炎黄春秋》杂志刊出。谢韬认为,中国所依据的马列主义是经过改造的马列主义,而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才是正统马克思主义,中国一直执行的是左倾路线。
他进而提出:中国应该回归民主社会主义路线。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争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发展演变过程;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如何理解恩格斯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股份制”的思想;如何评价列宁和斯大林、毛泽东,等等。
这篇文章所引起的反响之大,超出了谢韬的想像。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了150人的大会进行评判,“毛泽东旗帜网”为此在人民大学开了110人的讨论会。一篇《谢韬你要干什么?》的文章,基本上概括了这两次会议的观点。
一时间,谢韬这个名字受到思想理论界的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报》纷纷介入了讨论。有人反对、有人拥护,拥护的很坚决,反对的也很坚决,争论非常激烈,甚至发生了对骂。
由谢韬引发的这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议,至今余音未了,仍然是思想理论界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