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俗游戏,顾名思义,是一种流传于民间,具有传统风俗的游戏。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到幼儿园体育活动当中,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精神;本文以湖南衡阳当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游戏“溜铁环”“跳房子”为例,对它们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用进行浅析,明确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原因、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游戏;体育活动
引 言
游戏,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活动形式。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共同发展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重点教学目标。
一、将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原因
1、民俗游戏蕴含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文化特色
民俗游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它独特的社会价值,[]之所以传承至今依旧久盛不衰,是因为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蕴含了深远的教育价值。通过体验民俗游戏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幼儿不仅能感受民俗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理念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体育活动中民俗游戏的匮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不断上升,各种科技产品、文娱风气进入人们的生活。这种“高品质”的生活所带来的弊端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不断殒没。民俗游戏正渐渐淡出孩子们的视野,逐步走向衰落。[]。他们更多的是与平板电脑、手机、各类机器模型作伴。不仅如此,在幼儿园里,由于教育观错位、办学条件的缺失等因素,幼儿园内的体育活动也成为了一副“空架子”,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单调,脱离社会实际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弊病。
二、民俗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从古至今,从民间流传下来的民俗游戏数不胜数。比如“溜铁环”、“开火车”、“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大多取材简单,灵活多变,极具趣味。因此,我对当地两所幼儿园所进行的民俗游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了将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一)案例一
1、名称:“溜铁环”
该玩具由铁环和手柄两部分组成。铁环由铁皮、铁丝、铜丝等构成,将其从两端弯成圆圈形状,然后用钳子将接口拧紧即制作成功。(玩圆圈不可太大或太小,但须尽量圆些才有利于滚动。)长柄是一根约一米长的直铁丝,将底部弯成u形状(或用小棍子和竹子,只须底部套上u形铁丝。)一套完整的溜铁环工具即可完成。
2、玩法、场地:玩溜铁环最好在平坦的马路或坡度不大的草坡,手持长柄,将其搭上铁环,手上的力量通过长柄的钩子传递到铁环上,促使铁环滚动,可自由调节速度。玩法不受限制,可单人,也可群体。
(二)案例二
1、名称:“跳房子”
跳房子又称跳格子,是指在地上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方格、多边形等。玩家需以一个方格图形为开端,在方格内掷入任意物品(小石块、破布头、木头块等)然后单脚跳,并用脚的力度推着物品在规定的方格内前进,到达另一端的目的地则为赢。玩法多样,不受限制,深受幼儿喜爱。
2游戏分析:“跳房子”游戏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并且随意性较强。材料简单、可操作、灵活性较大,幼儿在进行游戏时通过对这些俗语的反复诵读和记忆,能学习到许多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
三、将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1、传承民俗游戏,保护传统文化
民俗游戏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优秀结晶,传承和保护民俗游戏不让它殒没,这种使命感应当从小便扎根于幼儿心中。
2、增加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在童年时期,幼儿的大部分行为和想法都取决于幼儿是否愿意去做或有兴趣去做,当幼儿本身对该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便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参与进去,并真正地从中学习到由该事物折射出来的经验并体验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根据《纲要》我们可知,“趣味性、创造性”是幼儿游戏需要符合的重要特征,而民俗游戏恰好与这两个特征不谋而合。
3、丰富童年生活,留住美好记忆
童年是每个人的美好回忆,也是大多数成年人在成年后最为怀念的一个人生阶段。让幼儿享有一个快樂充实的童年生活,尽情游戏玩耍,对幼儿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现代科技的大力冲击,许多传统的游戏形式被各类电子产品所取代。相比之下,传统民俗游戏更贴近生活、简单有趣、不仅能促使幼儿同伴相互交往,其纯天然的游戏方式也能使幼儿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幼儿“厌静喜动”因此,让孩子回归民俗游戏,感受乐趣童年、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是十分有必要的。
总结
民俗游戏是文化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挖掘。其一,通过这些有趣的民俗游戏,幼儿能真正回归趣味童年,体验民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友谊。其二,教师也能通过民俗游戏,开发设计出更多符合幼儿年龄,并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游戏,使得幼儿园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和充实,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重温民俗游戏是对我国即将殒没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不断地发扬光大下去,令民俗之花愈开愈盛!
参考文献
[1]沈小芳. 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金华. “老树发新芽,老游戏新玩法”——浅谈民间游戏的价值及在幼儿园的运用创新[J]. 好家长,2014,48:93.
[3]任薇.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谈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巧利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6:200-201.
[4]赵亚. 昆明市官渡区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5]蒋瑶群. 让游戏浸润乡土气息——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1:225-228.
[6]刘桂平. 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作用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43-44.
[7]柴明佳.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8]汤秀荣. 学前儿童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2014,08:16-17.
[9]李红.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02:35-36.
(作者单位:福明幼儿园)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游戏;体育活动
引 言
游戏,是体育活动中常见的活动形式。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共同发展已成为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重点教学目标。
一、将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原因
1、民俗游戏蕴含深厚的民族底蕴和文化特色
民俗游戏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它独特的社会价值,[]之所以传承至今依旧久盛不衰,是因为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继承和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蕴含了深远的教育价值。通过体验民俗游戏所带来的趣味性和文化性,幼儿不仅能感受民俗游戏所带来的愉悦感受,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理念也会有一定的了解。
2、幼儿体育活动中民俗游戏的匮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也不断上升,各种科技产品、文娱风气进入人们的生活。这种“高品质”的生活所带来的弊端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不断殒没。民俗游戏正渐渐淡出孩子们的视野,逐步走向衰落。[]。他们更多的是与平板电脑、手机、各类机器模型作伴。不仅如此,在幼儿园里,由于教育观错位、办学条件的缺失等因素,幼儿园内的体育活动也成为了一副“空架子”,缺乏趣味性和创造性,单调,脱离社会实际是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弊病。
二、民俗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运用
从古至今,从民间流传下来的民俗游戏数不胜数。比如“溜铁环”、“开火车”、“丢沙包”等等。这些游戏大多取材简单,灵活多变,极具趣味。因此,我对当地两所幼儿园所进行的民俗游戏进行观察分析,得出了将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一)案例一
1、名称:“溜铁环”
该玩具由铁环和手柄两部分组成。铁环由铁皮、铁丝、铜丝等构成,将其从两端弯成圆圈形状,然后用钳子将接口拧紧即制作成功。(玩圆圈不可太大或太小,但须尽量圆些才有利于滚动。)长柄是一根约一米长的直铁丝,将底部弯成u形状(或用小棍子和竹子,只须底部套上u形铁丝。)一套完整的溜铁环工具即可完成。
2、玩法、场地:玩溜铁环最好在平坦的马路或坡度不大的草坡,手持长柄,将其搭上铁环,手上的力量通过长柄的钩子传递到铁环上,促使铁环滚动,可自由调节速度。玩法不受限制,可单人,也可群体。
(二)案例二
1、名称:“跳房子”
跳房子又称跳格子,是指在地上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例如方格、多边形等。玩家需以一个方格图形为开端,在方格内掷入任意物品(小石块、破布头、木头块等)然后单脚跳,并用脚的力度推着物品在规定的方格内前进,到达另一端的目的地则为赢。玩法多样,不受限制,深受幼儿喜爱。
2游戏分析:“跳房子”游戏符合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并且随意性较强。材料简单、可操作、灵活性较大,幼儿在进行游戏时通过对这些俗语的反复诵读和记忆,能学习到许多生活经验和自然规律。
三、将民俗游戏运用到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作用
1、传承民俗游戏,保护传统文化
民俗游戏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优秀结晶,传承和保护民俗游戏不让它殒没,这种使命感应当从小便扎根于幼儿心中。
2、增加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在童年时期,幼儿的大部分行为和想法都取决于幼儿是否愿意去做或有兴趣去做,当幼儿本身对该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他便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参与进去,并真正地从中学习到由该事物折射出来的经验并体验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根据《纲要》我们可知,“趣味性、创造性”是幼儿游戏需要符合的重要特征,而民俗游戏恰好与这两个特征不谋而合。
3、丰富童年生活,留住美好记忆
童年是每个人的美好回忆,也是大多数成年人在成年后最为怀念的一个人生阶段。让幼儿享有一个快樂充实的童年生活,尽情游戏玩耍,对幼儿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现代科技的大力冲击,许多传统的游戏形式被各类电子产品所取代。相比之下,传统民俗游戏更贴近生活、简单有趣、不仅能促使幼儿同伴相互交往,其纯天然的游戏方式也能使幼儿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幼儿“厌静喜动”因此,让孩子回归民俗游戏,感受乐趣童年、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是十分有必要的。
总结
民俗游戏是文化表达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深究和挖掘。其一,通过这些有趣的民俗游戏,幼儿能真正回归趣味童年,体验民俗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友谊。其二,教师也能通过民俗游戏,开发设计出更多符合幼儿年龄,并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游戏,使得幼儿园体育活动更加多样和充实,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重温民俗游戏是对我国即将殒没的民俗文化的保护和继承,不断地发扬光大下去,令民俗之花愈开愈盛!
参考文献
[1]沈小芳. 民间体育游戏融入幼儿园体育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金华. “老树发新芽,老游戏新玩法”——浅谈民间游戏的价值及在幼儿园的运用创新[J]. 好家长,2014,48:93.
[3]任薇.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谈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巧利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5,26:200-201.
[4]赵亚. 昆明市官渡区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1.
[5]蒋瑶群. 让游戏浸润乡土气息——农村幼儿园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与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1:225-228.
[6]刘桂平. 民间游戏在幼儿体育活动中的作用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43-44.
[7]柴明佳.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9.
[8]汤秀荣. 学前儿童体育运动的开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上),2014,08:16-17.
[9]李红.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02:35-36.
(作者单位:福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