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走进崇高”践行基地全国现场会在台儿庄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二中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由我汇报枣庄二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崇高教育、建设崇高校园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走进崇高”教育理念的确立
(一)引入“走进崇高”理念是时代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突出道德问题也浸染了校园净土,加强民族复兴进程中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艰巨课题。现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走进崇高”理念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践行“走进崇高”,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我校开展“走进崇高”活动有特殊契机。
2013年新校搬迁后,学校新的领导班子肩负着振兴台儿庄教育的重任。如何展示二中在区域教育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学校群策群力、潜心探索,以精心、精细、精致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鲁南名校。在60周年校庆的校友讲坛上,贺茂之将军为全校师生作的“走进崇高”专题报告,给我校师生极大的震动,为我校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英雄台儿庄是崇高之地,校园是崇高之所,教师是崇高之职,学校势必要培养崇高之人,因此开展“走进崇高”活动、建设崇高校园便成为枣庄二中发展的目标所向。我们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让“走进崇高”理论在枣庄二中落地生根,开出绚丽的崇高之花,结出丰硕的崇高之果。
“走进崇高”活动的初步尝试
贺将军在报告中指出,走进崇高,就是走进真善美。崇高“既体现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上,又渗透到平凡实际的生活里。”学校认识到,“崇高”并非高不可及,崇高离我们并不遥远:遵规守纪是崇高,刻苦学习是崇高,尊敬师长是崇高,拾金不昧是崇高,助人为乐是崇高,心地善良是崇高,朴素大方是崇高……于是学校把“走进崇高”引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中来,制定活动方案,全面开展“走进崇高”教育,引领学生立崇高之志,做崇高之人,从而实现学校制定的“步步紧逼、步步为营、层层提高、全面提升”管理目标。
(一)用“三入”教育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入”即入校即快、入班即静、入座即学。
“入校即快”主要是给学生营造出紧张的学习氛围,不拖拉散漫。快,既克服了学生纪律观念不强的弱点,又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时间观念;既体现了学校生活的紧张有序,又展现了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入班即静”要求学生进入班级后立刻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这种静,既是追求环境的宁静,又是追求内心的平静。用“静”的教育达到修身致远的人生目标。
“入座即学”就是要求学生落座后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瞻顾彷徨,不无所事事,快速调节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四正”教育,培育情操,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正”即正形象、正言行、正交往、正学习。
“正形象”就是统一穿校服,不佩带饰物,不化妆,保持学生本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用清纯和天然,去流俗之气,立端淑之风,祛除衣着时尚化、行为明星化、形象另类化。
“正言行”就是引导学生说话文明,举止得体,谨言慎谈。用大度和宽容,去娇蛮之气,立儒雅之风,改变言谈举止不懂礼数、待人接物缺少教养的现象。
“正交往”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交往观。交正直之友,交包容之友,交高尚之友。不交酒肉之友,不交意气之友,不交图谋之友。用志同道合,去市侩之气,立君子之风,杜绝拉帮结伙,恃强凌弱,交往过密的风气。
“正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习信心,树立远大理想。不做无益之事,不读无益之书,用刻苦和毅力,去虚空之气,立实干之风,培养习惯,引领成长,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三)用“寻根”“寻梦”活动,挖掘灵魂,养成崇高的价值观念
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少追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寻根”“寻梦”活动,引导学生追寻农村之根、农民之根,质朴之根、勤奋之根,探寻家庭成长的足迹、祖辈创业的艰辛,自觉强化责任意识,明确方向,追求梦想。
“三入四正”“寻根寻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逐步洗掉了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惯,校园风气明显好转,学生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沉稳而不乏灵动,踏实而不失朝气。
“走进崇高”的思考
同志们,教育的责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给学生植入崇高的美德,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回顾这两年我们学校开展“走进崇高”活动的历程,我们有如下思考:
立德树人靠崇高教育。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在实践中,教育往往落入功利化的泥潭,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青少年信仰缺失,缺乏责任,不敢担当,甚至情趣低俗,法制观念淡薄。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用崇高教育做好“立德树人”这篇文章。
“走进崇高”是教育的灵魂。
以往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内容空洞,缺乏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活动平台。“走进崇高”这个平台把崇高教育具体化了,在教育阵地上时时可以崇高,处处可以崇高,人人都能崇高。贺将军“走进崇高六部曲”给每一个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对学校管理的提升、师德修养的提高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走进崇高”活动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走进崇高”活动在枣庄二中已生根发芽,初步绽放鲜艳的成功之花:学校的管理层次不断提高,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全员育人和教学案改革已成为学校的品牌。
把“走进崇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
深入开展“走进崇高”活动,必须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把丰富意义和深刻道理讲明讲透,让学生记得住、听得懂、学得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直面价值冲突,提高对“走进崇高”的认知力和行动力。
“走进崇高”,关键是实践,目的是知行合一。通过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所“知”上取得实效。运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途径,在落实上做文章。
“走进崇高”永远在路上。为此,我们提出四个“一”倡议:
第一,遵循一条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把整体性和层次性统一起来,形成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的路径,提升学生“走进崇高”成就感。
第二,抓好一个结合。坚持“典型引领”与“规范约束”相结合,及时发现“身边的榜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
第三,形成一套制度。因“校”制宜,突出特色,把“走进崇高”具体化,实现“走进崇高”这个“魂”与规章制度这个“体”的深度融合。
第四,打造一支队伍。走进崇高,老师先行。育人先育师,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发挥榜样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示范者和领路人,把离学生最近的人,变成学生最敬的人,成为学生最感念的人。
以德铸魂,久久为功。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认真做、细致做、深入做,把“走进崇高”理念根植于所有人的灵魂,把“走进崇高”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崇高之花开遍中华大地!
大家好!在全国上下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日子里,“走进崇高”践行基地全国现场会在台儿庄举行,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枣庄二中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由我汇报枣庄二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展崇高教育、建设崇高校园的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走进崇高”教育理念的确立
(一)引入“走进崇高”理念是时代的需要。
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突出道德问题也浸染了校园净土,加强民族复兴进程中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艰巨课题。现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走进崇高”理念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践行“走进崇高”,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我校开展“走进崇高”活动有特殊契机。
2013年新校搬迁后,学校新的领导班子肩负着振兴台儿庄教育的重任。如何展示二中在区域教育的引领作用,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学校群策群力、潜心探索,以精心、精细、精致的工作要求,着力打造鲁南名校。在60周年校庆的校友讲坛上,贺茂之将军为全校师生作的“走进崇高”专题报告,给我校师生极大的震动,为我校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认为,英雄台儿庄是崇高之地,校园是崇高之所,教师是崇高之职,学校势必要培养崇高之人,因此开展“走进崇高”活动、建设崇高校园便成为枣庄二中发展的目标所向。我们要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让“走进崇高”理论在枣庄二中落地生根,开出绚丽的崇高之花,结出丰硕的崇高之果。
“走进崇高”活动的初步尝试
贺将军在报告中指出,走进崇高,就是走进真善美。崇高“既体现在惊天动地的伟业上,又渗透到平凡实际的生活里。”学校认识到,“崇高”并非高不可及,崇高离我们并不遥远:遵规守纪是崇高,刻苦学习是崇高,尊敬师长是崇高,拾金不昧是崇高,助人为乐是崇高,心地善良是崇高,朴素大方是崇高……于是学校把“走进崇高”引入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中来,制定活动方案,全面开展“走进崇高”教育,引领学生立崇高之志,做崇高之人,从而实现学校制定的“步步紧逼、步步为营、层层提高、全面提升”管理目标。
(一)用“三入”教育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入”即入校即快、入班即静、入座即学。
“入校即快”主要是给学生营造出紧张的学习氛围,不拖拉散漫。快,既克服了学生纪律观念不强的弱点,又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时间观念;既体现了学校生活的紧张有序,又展现了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入班即静”要求学生进入班级后立刻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这种静,既是追求环境的宁静,又是追求内心的平静。用“静”的教育达到修身致远的人生目标。
“入座即学”就是要求学生落座后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不瞻顾彷徨,不无所事事,快速调节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
(二)用“四正”教育,培育情操,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正”即正形象、正言行、正交往、正学习。
“正形象”就是统一穿校服,不佩带饰物,不化妆,保持学生本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生活情趣。用清纯和天然,去流俗之气,立端淑之风,祛除衣着时尚化、行为明星化、形象另类化。
“正言行”就是引导学生说话文明,举止得体,谨言慎谈。用大度和宽容,去娇蛮之气,立儒雅之风,改变言谈举止不懂礼数、待人接物缺少教养的现象。
“正交往”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交往观。交正直之友,交包容之友,交高尚之友。不交酒肉之友,不交意气之友,不交图谋之友。用志同道合,去市侩之气,立君子之风,杜绝拉帮结伙,恃强凌弱,交往过密的风气。
“正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坚定学习信心,树立远大理想。不做无益之事,不读无益之书,用刻苦和毅力,去虚空之气,立实干之风,培养习惯,引领成长,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三)用“寻根”“寻梦”活动,挖掘灵魂,养成崇高的价值观念
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缺少追求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寻根”“寻梦”活动,引导学生追寻农村之根、农民之根,质朴之根、勤奋之根,探寻家庭成长的足迹、祖辈创业的艰辛,自觉强化责任意识,明确方向,追求梦想。
“三入四正”“寻根寻梦”活动的开展,让学生逐步洗掉了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惯,校园风气明显好转,学生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沉稳而不乏灵动,踏实而不失朝气。
“走进崇高”的思考
同志们,教育的责任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考入好大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给学生植入崇高的美德,并使其内化为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回顾这两年我们学校开展“走进崇高”活动的历程,我们有如下思考:
立德树人靠崇高教育。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在实践中,教育往往落入功利化的泥潭,出现了一些令人痛心的现象:青少年信仰缺失,缺乏责任,不敢担当,甚至情趣低俗,法制观念淡薄。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德育为首的观念,用崇高教育做好“立德树人”这篇文章。
“走进崇高”是教育的灵魂。
以往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内容空洞,缺乏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活动平台。“走进崇高”这个平台把崇高教育具体化了,在教育阵地上时时可以崇高,处处可以崇高,人人都能崇高。贺将军“走进崇高六部曲”给每一个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对学校管理的提升、师德修养的提高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走进崇高”活动的关键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走进崇高”活动在枣庄二中已生根发芽,初步绽放鲜艳的成功之花:学校的管理层次不断提高,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全员育人和教学案改革已成为学校的品牌。
把“走进崇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好根,固好本。
深入开展“走进崇高”活动,必须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把丰富意义和深刻道理讲明讲透,让学生记得住、听得懂、学得会;必须更加注重自我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直面价值冲突,提高对“走进崇高”的认知力和行动力。
“走进崇高”,关键是实践,目的是知行合一。通过生动的教育,让学生在所“知”上取得实效。运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途径,在落实上做文章。
“走进崇高”永远在路上。为此,我们提出四个“一”倡议:
第一,遵循一条规律。尊重教育规律,把整体性和层次性统一起来,形成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的路径,提升学生“走进崇高”成就感。
第二,抓好一个结合。坚持“典型引领”与“规范约束”相结合,及时发现“身边的榜样”,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
第三,形成一套制度。因“校”制宜,突出特色,把“走进崇高”具体化,实现“走进崇高”这个“魂”与规章制度这个“体”的深度融合。
第四,打造一支队伍。走进崇高,老师先行。育人先育师,提升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发挥榜样的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示范者和领路人,把离学生最近的人,变成学生最敬的人,成为学生最感念的人。
以德铸魂,久久为功。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认真做、细致做、深入做,把“走进崇高”理念根植于所有人的灵魂,把“走进崇高”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崇高之花开遍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