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小学的课程里,学校作为实施课程标准的实际操作组织,把体现艺术教育的美术、音乐等课程安排得怎样呢?是否认真考虑过这些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如果我们对下一代的成长发展富有责任感,那么这些话题无疑是沉重的,是值得我们大家深究的。
一、艺术课程的现状和原因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课程改革工作已经进行多年。据调查,许多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学校,实际情况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学校的课程安排表中各门课程都有它们的位置,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但大多数图音课程是名存而实亡。学校用的实际课程表,基本上是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或是有课程但没有教师去实施;这些课程的课时,主要是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中考”科目或“主科”的课程挪用。如此情况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部分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急功近利,重眼前轻长远,缺乏长远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近期舆论热议的“教育八大潜规则”之一,就是“家长委员会”组织举办补习班。其中,就有家长说:“只要上面‘中考’指挥棒不变,给我们家长和我们子女的压力就永远存在,我们也只能随大流,跟着指挥棒走。”这家长道出了许多家长的苦衷,也切中时弊。其实家长组织补课实属无奈,许多家长都想孩子们在双休日里学些音乐、美术之类的东西,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
曾有位校长说:“在老百姓的眼里,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你这个学校考得几个市级重点高中生、县级重点高中生,其他一切都是枉然!”这位校长的话虽有些偏激,但也说明了此升学观念还是大有市场。一般来说,每所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做得最好,升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也不过10%~30%,但许多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甚至上级个别领导就看中这10%,甚至1%。在社会上,有太多的人把这“10%~30%”看得太重,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有“一条眼镜蛇比一群泥蛇强”的看法。基于对现实的压力,学校在排课中就更多地照顾与“中考”有关的重点科目,而音乐、美术等这些“副科”只得靠边站,给主力让路。
其次,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不足、或者虚设的重要原因。由于学校重视“中考”科目教学,各种评先评优等奖励优先考虑这科目的专业教师,向“重点科目”倾斜,使得许多教师也不愿意转岗到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岗位上去。在广大的乡村中小学,情况还要严重,基本上是没有此类专任教师,导致音乐、美术、写字等课程空置。
再次,主管教育教学的某些部门和社会大众对于艺术类课程认识不足,观念陈旧,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其结果,造成在学校对此类课程设置课时就有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做法,且政府、学校对此类课程的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学生家长也就无意或者甚少在此类课程学习上给自己的子女投资。一件事得不到重视,得不到投入,其价值和意义就无从体现。社会舆论导向欠妥,无法引起社会重视,也就无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艺术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作为主要体现审美、艺术教育的美术、音乐等课程,其作用和价值在人类的发展抑或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其意义和作用如何呢?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设置分科与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这些课程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是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音乐、美术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它们在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意义和地位是其它课程无可替代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谈到人才培养问题时说:“绘画、音乐、摄影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苏联有位教育家说,离开了绘画,数学课、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就很难上。学生的艺术素养缺失严重,以致影响到“中考”科目教学质量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来看,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给我国教育整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是重大的。我们的教育缺少的是“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缺少“开放、创新”精神。我们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学校,办学很“一般化”,“主科”的教学要求很细也很扎实,“副科”的教学要求则话说得重、说得好听,实际敷衍了事。学生及家长的学习、管理也很“一般化”,片面地把追求“主科”质量检测的学生考试成绩和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升学已成他们眼中的教育指挥棒。如此一来,结果是我们的学生未来“一般化”,国家的教育水平“一般化”。
时下,许多在职教师都在感叹学生“难管、难教”,学生中有厌学情绪的也很普遍。可以说,城市中学的学生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升学竞争过大造成的,乡镇中学的学生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学校课程过于单调造成的。厌学的多是“主科”课程,而学生对音乐、美术、体育是不厌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重视的是学生厌烦的,学生喜欢的是学校老师家长不重视的。学生讨厌的,学校老师家长压着学,形成“压着牛头喝水”、“压着母鸡孵蛋”的态势;学生喜欢的是学校老师家长敷衍的,最终喜欢的也不喜欢了,厌学就形成了。
三、艺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融共通、互相促进
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学好“主科”课程,但学好这些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和维持,都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根基在学生的心理内部,来自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占支配地位的已经不是家长的愿望和教师的丰富经验。学生内部的动力和兴趣怎样可以激发和维持呢?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用美的、有趣的、感人的、富有激情的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激发,用美的、富有艺术情趣的课程内容、组织结构以及课堂艺术来维持,把这些课程教学做成艺术品。但这还远远不够,艺术品也不是人人懂得欣赏、感受它的美,要想让我们的学生懂得欣赏,具有审美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家长从小培养熏陶,需要社会大众呵护扶持。我们只有把所有学习课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各门课程都不可偏废,才可使它们相容相生,互相促进,让学生能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达到身心全面发展。音乐、美术虽然不是中考科目,在某种意义上说,却是能力和魅力的动力源、思想源,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就好比一棵大树,树干虽然高大,没有小枝小叶的衬托,就没有了高大的形象;没有了小叶子的光合作用,大树就失掉生长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切实地、不折不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增进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谭有进)
一、艺术课程的现状和原因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和实施课程改革工作已经进行多年。据调查,许多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学校,实际情况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学校的课程安排表中各门课程都有它们的位置,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但大多数图音课程是名存而实亡。学校用的实际课程表,基本上是没有“音乐、美术”等课程的,或是有课程但没有教师去实施;这些课程的课时,主要是被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中考”科目或“主科”的课程挪用。如此情况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部分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急功近利,重眼前轻长远,缺乏长远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近期舆论热议的“教育八大潜规则”之一,就是“家长委员会”组织举办补习班。其中,就有家长说:“只要上面‘中考’指挥棒不变,给我们家长和我们子女的压力就永远存在,我们也只能随大流,跟着指挥棒走。”这家长道出了许多家长的苦衷,也切中时弊。其实家长组织补课实属无奈,许多家长都想孩子们在双休日里学些音乐、美术之类的东西,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
曾有位校长说:“在老百姓的眼里,学校办得好不好,关键是看你这个学校考得几个市级重点高中生、县级重点高中生,其他一切都是枉然!”这位校长的话虽有些偏激,但也说明了此升学观念还是大有市场。一般来说,每所中学特别是乡镇中学,做得最好,升上重点高中的学生也不过10%~30%,但许多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甚至上级个别领导就看中这10%,甚至1%。在社会上,有太多的人把这“10%~30%”看得太重,评价一所学校的质量有“一条眼镜蛇比一群泥蛇强”的看法。基于对现实的压力,学校在排课中就更多地照顾与“中考”有关的重点科目,而音乐、美术等这些“副科”只得靠边站,给主力让路。
其次,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不足、或者虚设的重要原因。由于学校重视“中考”科目教学,各种评先评优等奖励优先考虑这科目的专业教师,向“重点科目”倾斜,使得许多教师也不愿意转岗到音乐、美术等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岗位上去。在广大的乡村中小学,情况还要严重,基本上是没有此类专任教师,导致音乐、美术、写字等课程空置。
再次,主管教育教学的某些部门和社会大众对于艺术类课程认识不足,观念陈旧,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其结果,造成在学校对此类课程设置课时就有了可有可无的想法和做法,且政府、学校对此类课程的设施和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学生家长也就无意或者甚少在此类课程学习上给自己的子女投资。一件事得不到重视,得不到投入,其价值和意义就无从体现。社会舆论导向欠妥,无法引起社会重视,也就无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艺术课程的地位、作用和影响
作为主要体现审美、艺术教育的美术、音乐等课程,其作用和价值在人类的发展抑或少年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其意义和作用如何呢?
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设置分科与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这些课程作为中小学必修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是这个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见音乐、美术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它们在中小学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的意义和地位是其它课程无可替代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谈到人才培养问题时说:“绘画、音乐、摄影这些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
苏联有位教育家说,离开了绘画,数学课、地理课、历史课、文学课、自然课就很难上。学生的艺术素养缺失严重,以致影响到“中考”科目教学质量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来看,音乐、美术等艺术教学给我国教育整体发展带来的影响是重大的。我们的教育缺少的是“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缺少“开放、创新”精神。我们许多学校,特别是农村的中小学学校,办学很“一般化”,“主科”的教学要求很细也很扎实,“副科”的教学要求则话说得重、说得好听,实际敷衍了事。学生及家长的学习、管理也很“一般化”,片面地把追求“主科”质量检测的学生考试成绩和中考、高考成绩作为教育教学的总目标,升学已成他们眼中的教育指挥棒。如此一来,结果是我们的学生未来“一般化”,国家的教育水平“一般化”。
时下,许多在职教师都在感叹学生“难管、难教”,学生中有厌学情绪的也很普遍。可以说,城市中学的学生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升学竞争过大造成的,乡镇中学的学生厌学情绪主要是由于学校课程过于单调造成的。厌学的多是“主科”课程,而学生对音乐、美术、体育是不厌的。学校老师和家长重视的是学生厌烦的,学生喜欢的是学校老师家长不重视的。学生讨厌的,学校老师家长压着学,形成“压着牛头喝水”、“压着母鸡孵蛋”的态势;学生喜欢的是学校老师家长敷衍的,最终喜欢的也不喜欢了,厌学就形成了。
三、艺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融共通、互相促进
我们的教师和家长都希望学生学好“主科”课程,但学好这些课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始和维持,都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其根基在学生的心理内部,来自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占支配地位的已经不是家长的愿望和教师的丰富经验。学生内部的动力和兴趣怎样可以激发和维持呢?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用美的、有趣的、感人的、富有激情的声音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激发,用美的、富有艺术情趣的课程内容、组织结构以及课堂艺术来维持,把这些课程教学做成艺术品。但这还远远不够,艺术品也不是人人懂得欣赏、感受它的美,要想让我们的学生懂得欣赏,具有审美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家长从小培养熏陶,需要社会大众呵护扶持。我们只有把所有学习课程看成是一个整体,各门课程都不可偏废,才可使它们相容相生,互相促进,让学生能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达到身心全面发展。音乐、美术虽然不是中考科目,在某种意义上说,却是能力和魅力的动力源、思想源,是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就好比一棵大树,树干虽然高大,没有小枝小叶的衬托,就没有了高大的形象;没有了小叶子的光合作用,大树就失掉生长的动力源泉。
让我们切实地、不折不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加强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增进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 谭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