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深刻理解学习材料的基础上,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各种策略和方法,批判性地获取知识,并把新知识应用到具体情境中,从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深度学习方式中,学习者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学习态度:学习者对学习充满兴趣,具有很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快乐和成就感。
  学习方法:学习者和同伴开展头脑风暴;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问题并主动提问;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把新知识和先前知识相关联;联系不同学科的知识;批判性地思考,质疑老师或书本的知识。
  学习结果:能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能和日常生活结合,解决具体问题。
  深度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该大力提倡。下文将结合具体案例,讨论如何在信息化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教案:《鱼类的生长:水族馆》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鱼类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使学生初步理解生物体的生存必须依赖适宜的环境。
  ◆引导学生应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研究和论证,体验受控实验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
  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鱼类的身体由哪些主要部分组成?同学们了解鱼类生活需要哪些特定的条件吗?
  2.实验探究
  ⑴探究活动一,研究虚拟水族馆中某一种鱼的生活条件。
  教师提问: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曾经饲养过金鱼或看到别人饲养过金鱼?你认为金鱼要健康地生活,需要哪些条件?学生集体讨论并交流。
  介绍计算机中的虚拟水族馆,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提出自己的预想,并记录。
  学生开展探究实验。
  深入探究,改变一些饲养条件,再次饲养这条鱼,看看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发现了什么,将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1中。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生交流。
  教师总结,板书。
  ⑵探究活动二,继续研究虚拟水族馆中其他几种鱼的生活条件。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成功地饲养了一条金鱼,请你用相同的实验方法饲养另外的两条金鱼,你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实验,完成表格2。
  师生交流,教师板书。
  ⑶探究活动三:通过多次对比研究,发现与鱼的生活条件相关的各种变化因素。
  学生假设同时饲养三条金鱼所需要的条件,填写表格3。
  学生实验,交流。
  不成功的小组研究失败的原因,也可以进一步实验,看是否还能发现些什么。
  3.心得交流
  在网络上完成一份养鱼心得,与更多人交流。
  教案点评:该教案立足于一个优秀的多媒体交互课件,而非让学生去无边无际的网络海洋进行探索,其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更强。该教案中的三个探究活动有前后的继承性,属于一个整体,服务于整个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记录探究过程,交流自己的实验结论,并书写养鱼心得,时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该堂课能取得成功、学生能实现深度学习,与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密不可分。
  
  课件:虚拟水族馆
  
  鱼(Fish):共有三条鱼Fish1、Fish2、Fish3供选择,可以同时饲养其中的一条或几条。
  水草(Plants):可选择0到3株,主要用于提供氧气,水草越多,提供的氧气越多。
  气泵(Bubbler):可选择开或者关,可提供大量氧气。
  温度(Temp):可选择为10摄氏度、20摄氏度、25摄氏度、30摄氏度的水温。
  食物(Food):可选择为none、some、more和a lot中的一种。
  Fast和Slow用来控制实验的快慢,一般情况下,建议学生选择Fast以节省实验时间。
  Start和Stop:可以开始和停止实验。
  课件点评:该互动课件能科学地反映真实世界中的实验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控制实验参数,获得可视化的实验结果。此外,课件营造的实验环境比较形象生动,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精彩教学片段
  片段一,问题引导,激起兴趣
  
  教师提问:有哪些同学曾经饲养过金鱼或看别人饲养过金鱼?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继续提问:你认为金鱼要健康地生活,需要哪些条件?请大家相互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回忆自己养鱼的经历,并踊跃举手发言。
  教师示意两位同学发言。学生回忆自己养鱼的经历,基本上得出金鱼生存所需的条件:水、氧气、食物和温度等。
  教师:有的同学有过养鱼的经验,有的同学还没有。今天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虚拟水族馆,同学们可以在这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养鱼过程,探索鱼类生存的条件。同学们有兴趣吗?
  同学齐声回答:有。
  点评:深度学习首先是一种主动学习,是一种学生在内部动机要求下的积极的学习。“问题乃通向理解之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高级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在这一片段中,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实验内容,通过恰当的问题,激发学习动机,抛出教学目标。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趣十足,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探究。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鼓励他们解释自己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
  
  片段二,“探究活动一”的任务说明
  
  老师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中的虚拟水族馆(见“课件:虚拟水族馆”的介绍)后,对探究活动一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只选择其中一条鱼。
  ◆分别尝试改变其中的一项条件,比如:首先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水温。
  ◆实验的目标是创造一个能使一条鱼生存30天的环境。
  ◆在开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预想一下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并记录。
  点评:探究任务是信息化环境下探究活动的主体,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一个好的探究任务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并能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和深度学习。在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明确探究任务的目标,给出完成任务的必要步骤,将任务分成有意义的子任务,为学生提供适当的脚手架,从而保证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忙而不乱,圆满完成探究任务。在这一探究活动中,教师提出了“创造一个能使某条鱼生存30天的环境”这一明确的目标,并给出了“选择某一条鱼”、“分别尝试改变某一项条件”等学习支架,确保了学习目标的实现。同时,整个任务是一个“控制变量-逐步尝试-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需要学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亲自动手,思考和总结实验结果,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复杂的任务。
  
  片段三,交流“探究活动一”得出的结论
  
  在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时,各个小组之间出现了一些争论。教师恰当地利用了这些不同意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把学习引向更深的层次。例如有一组的同学汇报说:Fish1适宜在20摄氏度或25摄氏度的水温条件下生存。在没有水草和不开水泵的情况下,鱼将无法生存——因为没有水泵和水草就无法给鱼提供氧气。此时,另外小组有同学提出异议,他们说:虽然没有水草和水泵,但水中本来就溶解有氧气,鱼可以生存两三天,而且是通过实验证明了的。老师对这一小组的同学给予了表扬,肯定他们善于发现和敢于质疑的做法。随后,老师询问其他小组是否也发现了这一细节,当得到的回答是否定时,当即请同学用实验验证:不开水泵和没有水草时,鱼仍然能够存活几天。过了片刻,我听到下面有个小组的学生在小声嘀咕:“我还发现,不给鱼提供食物,它也可以生存5天,它真强!”
  点评: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构建的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与同伴共同探讨、协作分享的过程。深度学习要求学生能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清晰的描述和有效的交流,要求学生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对学习结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评价,可以巩固已有的结论,并导致新的发现。在这一交流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说明了学生在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利用学生之间的这一争论,灵活地引导学生用实验去验证结论,加深理解。
  
  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利用多媒体交互课件创设了良好的实验情景,学生在这一情景中主动地探索,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和同学交流,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了深度学习。学生不仅学到了关于鱼类生活的知识,也为在实际生活中饲养金鱼提供了很好的经验。此外,学生发现了许多超乎课本和教学目标的内容,例如:
  ◆有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于“水草用来提供氧气,水草越多能提供的氧气越多”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他认为水草不仅提供氧气,同时也可以提供食物,他说有的鱼是吃水草的。
  ◆当实验同时饲养三条鱼时,实验结果是需要“A lot”的食物,有的同学认为,并不是鱼越多需要的食物越多,因为有些鱼的排泄物可以当另外的鱼的食物。
  注:该教学案例是上海市民办丽英小学许海彬老师执教的《自然常识》第九册中关于“鱼类的生长”的内容。
其他文献
2005年4月17日至18日,首届全国名校校长纵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数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名校校长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本着“互动、人本、变革”的主题,共话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  本次会议是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指导下,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和陕西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支持,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委会、陕西省电化教育馆、中美优质教育
期刊
在新技术引领潮流的今天,什么才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值得推荐的应用呢?据统计,全世界有数百万的学生和教师在利用纸笔手绘或电脑软件绘制概念图的方法来学习,但这个数字并不多。目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科研机构IHMC推出的名为“Cmap Tools”(http://cmap.ihmc.us/)的免费概念图软件将会使这一数字大幅提升。  基于脑科学发明的概念图,能可视化展示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增强其思考能力,把目前
期刊
Blog,为师生撑起一片新的天地,教师用情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孩子用心记录自己的学习经历,师生逐步成长在这方新的天地中!    2004年春天,我在苏州培训班上首次与Blog平台亲密接触,2005年春天,经过一年的应用、实践,Blog新平台成效已初见端倪。  先听听师生们的心声……  教师们都说:“Blog已成了我们驾轻就熟的工具与平台,它让我们学会积累、学会反思、学会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
期刊
Internet2(第二代互联网)已经从实验室扩展连接到普通的K12学校,全世界的孩子们开始通过Internet2分享他们的学习课程、生活体验以及文化习俗。  Internet2是由两百多所高校和公司联合开发的高速网络,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网络应用的开发。现在,Internet2已经逐渐开放,允许全球的一些中小学校有限制的接入,仅美国就有23000所K12学校被授权使用。预计2006年,Intern
期刊
我校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浙江省教委直属的两所学校之一。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较早,目前高一学生采用省编高中《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每周2课时。高二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第一学期开展Photoshop教学,第二学期学习Flash,每周1课时。    “任务驱动”是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对“任务驱动”中任务的理解和设计极为关键。我们所理解的任务应该是具有一定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强调
期刊
2004年,苏州市教育局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合作组织了信息化教育研究型教师培训班,黎加厚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把互动培训方式引入培训,并把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作为这次培训的信息化平台,激发了苏州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受训学员普遍反映,培训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现在,苏州市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已经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技术角度分析,Blog在取得培训成效方面功不可没。我们如何科学地认识B
期刊
以Blog为平台的研究型教师培训,搭建起了网络环境下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平台,培育了教师转换心智进行系统思考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生命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Blog平台的校本研修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老师们纷纷在Blog上书写自己的教育生涯,记述课堂上师生间的动人故事,描述学生生命成长的轨迹和心路历程,进行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研修探索……  1.以Blog为平台,以教
期刊
目前,BBS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已成为具备强大的讨论交流、信息管理和用户管理功能,并且整合短信平台于一体的信息交流平台。而教学过程也正是一个知识传递、师生信息互动的过程,能否借助BBS的部分功能构建我们的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呢?    利用用户管理功能,构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BBS用户管理功能强大,但毕竟不是为教学开发的,在教学中运用时必须优化改造,添加必要的管理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改
期刊
韩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是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故乡,素有“文史之乡”之称。这里自古就崇文重教,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韩城市把现代教育技术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以抓建设、强管理、重效益为宗旨,积极抢占现代教育的制高点,打造教育信息化平台,为提高全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抓建设,突出“教育设施现代化工程”战略    1.政府重视,立足全局统筹规划
期刊
通过Blog这个环视世界教育的窗口,整理自己的思想,归纳自己的知识,同时展示自我,彰显个性,构建了一个自己成长的平台。    学校管理的速道    2004年9月,张家港市暨阳实验小学校园网改版成功,建立了师生博客网站。此后,学校在网站上开展专题研讨、教科沙龙,一时博客讨论成为校园热点,尤其教师在自己的博客网站上开辟了“每周一记、每月一论”的专题分类。学校对教师专业文章及时批阅、点评,一改传统定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