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生:军械战车上的特殊“铆钉”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88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入伍37年始终如军械战车上的一颗特殊“铆钉”:破解了多项军械装备维修保障难题,3次以专家身份执行援外任务。得到总部的通报表彰;8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填补了多项维修保障领域的空白;从战士、技师、雷达车间主任兼工程师、副所长、总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一路倾情装备保障痴情不改,一路上在平凡中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军区军械装备保障科研鉴定专家。他就是沈阳军区某军械雷达修理所高级工程师徐长生。
  
  铆接,总是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在徐长生近40年的军械装备保障工作中,每个年代都留下了他闪光的印迹。官兵们评价说,他这颗特殊的“铆钉”,不仅铆接得实,而且总是铆接在关键时刻关键部位。
  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20出头的徐长生就担任了雷达修理室主任。由于该室刚刚组建,主要负责军区雷达装备的中修任务,加上在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些人对装备维修保障认识存在偏差,高新雷达装备维修保障人才极其缺乏。为了加快人才培养,雷达室组建的当年,上级就指示他们在2年内要完成两种新型雷达装备形成中修能力的任务。
  为完成中修任务,尽快培养出一批雷达装备保障人才,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徐长生把“铆接点”定在一部退役炮瞄雷达和一部警戒雷达。上级批准了他拿这两部雷达“特殊练兵”的请示。他认为这样既不占用部队战备训练装备,又不会因为失误造成损失。
  “一年内要形成试中修能力、探好路!”“探好路后,一年之内要使新装备形成中修能力!”在一连串“惊叹号”后面,他迅速组织室里的40多名刚刚担任雷达维修工作的技术成员,开始攻关。
  当时,在这个单位雷达装备试中修还是一片空白。当时,只在军区和总部组织的雷达维修班学习过1年零7个月的徐长生,作为主修人员使尽浑身解数开始“白手起家”:到大修工厂学习,找图纸资料,边修边制订大修规程,边修边加工维修机具。当时没有准点的上下班时间和吃饭时间,反正工作起来其它的一切全忘。就这样,在一年多时间内,在上级机关和有关大修厂家的考核中,两种装备形成了中修能力。
  接下来,不到半年时间,他们完成了两种新型雷达装备的中修任务。一批维修保障人才脱颖而出。很快,该室的维修保障人员活跃在军区部队雷达装备保障现场,他们带领部队的修理“弟子”共同完成保障任务。
  
  铆劲,越是重压之下铆劲越足
  
  “活多着呢”是徐长生的一句口头语。
  1994年,他就任该所副所长后,主管雷达装备修理区的工作。上任后的一天,他来到修理区大吃一惊,上班时间偌大的修理区“人去楼空”,空无一人。从那时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当时为弥补经费不足,允许部队搞生产经营。原来,修理区人员在正常的装备维修时间大都搞生产经营去了。通过更加深入调查了解,他发现雷达装备各修理室正为“钱”忙得人憔悴:雷达修理室,正对外承揽电器安装业务;指挥仪修理室,正在地方安装闭路电视;油机修理室,正和某汽车修理厂联合汽修……一个并不大的修理区当时就有七八个经营实体。
  去挣钱的不少,可赢利的不多。军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维修人员完成不了保障任务,存在有什么价值?……徐长生悟出道理,搞修理保障、求发展的大方向是:提高维修保障能力,培养保障人才。
  顶着压力,徐长生坚定了要停止搞生产经营的思想。在所主要领导和上级领导的同意下,他在雷达修理区发出要求:各修理室必须停止生产经营,全力投入到恢复雷达装备维修保障上来。
  停,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经商造成人员思想涣散不说,没有挣到钱还留下了不少难以收场的后遗症:联合开发的不干了,违反合同要赔偿;欠人家钱的,上门要债,赢得一点钱也要不回来。
  两个月内务必搞好生产经营的收尾工作!
  同时做好开展维修准备,下半年恢复修理!
  徐长生的铆劲上来了,不分白天黑夜地抓恢复修理工作的组织:根据上年度没有完成的修理任务,制订年度修理计划;准备修理机工具,完善修理规程的修改;向上级申请维修经费和器材。
  作为领导既要自身维修保障能力过硬,更要做好维修保障的管理工作。从1999年到2002年,徐长生担任所里的总工程师,作为主管技术的领导,徐长生负责的不单是他熟悉的雷达装备,牵引火炮、自行火炮等大中修任务的难度,随着装备的不断更新而加大。而且当时这个所的修理区分为三地,相距平均近100公里,给技术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常年是一身工作服,经常把自己“闷”在维修车间里的他,围绕新装备形成维修保障能力上下求索,“多路并进”攻关。
  在任副所长、总工程师期间,面对多而杂,时间紧而重的技术管理任务,徐长生靠这种铆劲,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难怪有人戏称他“铆劲领导”,也有人说他不会走路,50多岁的人走起路来,经常是一路小跑。
  
  铆向,始终指向装备保障事业
  
  铆钉,或钢或铁或铜等,不仅质地坚韧,而且有“专一”的指向,一生不变。徐长生像铆钉一样,把自己的工作紧紧地与军械装备保障联系在一起,热爱装备保障工作,一直不改初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作为所里40多人参加全军和总部组织的雷达维修学习班成员,他最年轻最刻苦,学得最好,20刚出头就担任了修理室的副主任、主任。他父亲是老红军,担任过省委领导。早年间,不止一次有人为他在地方“琢磨”好地方。可他面对多种诱惑和多人劝说,他说不太适应复杂的社会,很喜欢军械装备保障工作。
  特别是2002年他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他的“铆向”,到了愈是在部队装备保障工作的后期,愈是显示出铆钉终生不变的“指向”。
  这年他从总工程师岗位退下来,作为某火炮机械传动试验台主研人员,直接面临着3大难题的考验:其一是所学技术不是很对口;其二是所里缺少设计人才;其三是装备图纸资料不全。面对难题,50多岁的徐长生不为困难和难题所阻挡,研发方向不变。除了找一些“能人”联合解决外,他坚持看书学习,上院校找专家请教。
  2005年大年初二一早,徐长生便来到年前已经开始装配的“试验台”车间。这一天在车间,他爬着钻进了正在装配的试验台底下,虽然水泥地上铺上了垫子,但一股凉气还是穿透了厚厚的棉衣。他开始查找问题。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他终于找到了一齿轮箱中心出现偏差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如果继续运转,齿轮箱将报废,损失千元不说,还将严重影响“试验台”的研发进程,完不成总部和军区机关交给的任务。之后,又经过一下午的反复调试,终于纠正了偏差。就这样,从初二到初五,一连3天,徐长生校正了5台“试验台”齿轮箱出现偏差问题。在装配车间连续的工作,徐生长感到胸闷气短,实在有点挺不住了。到医院一检查发现两段血管堵塞严重:分别为80%和90%。医生要求马上住院。医生给他做血管“造影”,连着下了3个“支架”。一个多星期后,他便急着出院了,抓紧完成“试验台”的收尾工作。
  经过5年风风雨雨,历经多次升级更新、历尽艰辛的新装备“试验台”终于交付部队使用,作为主研人员,该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一项全军的空白。
  小所又获大奖,满载装备保障“成果”的徐长生,按说该收兵休息了。可是前不久,所里担负了某新装备维修机具的研制生产任务,作为军区军械装备科研鉴定专家,他又担负起了新的修改设计任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行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存活期超过15年受者生活质量及器官功能状态。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0年至2005年因2型糖尿病肾病尿毒
目的总结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受者肾移植术后肝内囊肿反复感染接受肝移植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例多囊肾合并多囊肝患者肾移植术后肝内囊肿反复感染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受者为男性,60岁,31年前发现多囊肾合并多囊肝,2年前因肾功能衰竭(血肌酐700 μmol/L)开始规律接受血液透析,15个月前(2018年3月20日)接受右肾切除术,并于9个月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