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指出,有效作业与教师作业设计的内容、题材和形式,作业的过程,作业的评价方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美术学科有效作业的途径包括从内容上体现目标性和生活性,形式上突出层次性与趣味性,过程中注重自主性与合作性,评价上追求多元性和鼓励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作业作业设计
随着有效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的诸多方面出现很大改变,但学生作业设计却常常被教师忽略。而美术作业常常是反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教学效果通常可以通过作业来得到体现。笔者将结合自身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抛砖引玉,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期对小学美术教学有所贡献。
一、美术学科有效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与课堂教学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在课程作业方面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美术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下的美术作业安排比重较少。因此,美术作业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美术作业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因为美术学科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精神,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向社会生活。有效作业,即有效果、有效率的作业设计。关键落脚点是“效果”“效率”,不同人对效果和效率的理解和认识不一样,其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实践也就不一样。但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效作业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题材和形式,作业的过程,作业的评价方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看来,美术学科作业有效设计应展现体系性。
二、美术学科有效作业设计的途径
1.作业内容体现目标性和生活性
作业设计在内容上首先要体现目标性,教师设计的作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科学、具体、合理地突出新课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键词要求。同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内容设计也需凸显人文精神。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不仅要有专业技能的表现,且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众多美术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因此人文元素的渗透对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技能,又能陶冶情操。另外,在作业内容设计上要体现生活性。美术教学应贴近生活,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用矿泉水瓶制作简易笔筒的作业。这一作业在材料、内容上都十分生活化,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废物再利用的意识。
2.作业形式突出层次性和趣味性
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动力、个性以及爱好均不相同,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笔者看来,层次性应该至少从两个方面予以体现,一是难易层次的区分,而是内容多样的体现。首先是难易层次上,不同学生天赋、基础不一样,教师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有所把握;其次在内容上,以绘画为例,可以有临摹、可以有素描、可以有水彩等,给予学生多元选择空间。同时,小学生是典型的“三分钟热度”性格,对于作业本身的热情就不高,所以教师在作业形式上需要突出趣味性,通过趣味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尝试“绘画比赛”,选择10名同学当评委,然后让剩余同学不记名绘画,然后10名同学按10分制打分,最后评出“最佳作品”,教师给予一定奖励。这种带有竞赛色彩的游戏,不仅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3.作业过程注重自主性与合作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选择。因此,笔者以为,在作业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一方面是可以尝试开发性的作业设计,另一方面,在简单的要求下,给予学生自主发挥和自主创造的空间。比如,天不一定要求是蓝的,云也不一定要求是白色的,太阳不一定必须是圆的……应该给予小孩子开放思维的自由。另外,当今社会强调合作,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可以注重过程合作意识培养。即设计一些“团队作业”,比如利用游戏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给学生一个主题,要求各组同学制作海报,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如此一来,各组学生将会特别积极,然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整个作业过程从孤立走向合作。
4.作业评价凸显多元性和鼓励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中先是打分制,后来随着课改,开始出现模糊的等级制(即A,B,C,D四个等级)。笔者看来,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有失偏颇。首先,用一个成年人的思维去定义小孩子眼中的“美术”本身就存在问题;其次,如前所述,美术作业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所以,以一张画的优劣、一个手工制作的好坏来判断学生美术成绩,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教师的作业评价应该凸显多元性和鼓励性。一是采用语言交流法评价,结合学生作业态度、思维、质量采用语言文字进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看到你有进步,老师非常高兴!”“你可以做得到的!”等等。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班级评讲等。三是“美术评价法”,即用美术元素进行评价,如笑脸、“你真棒”手势、“加油”手势等等,用美术评价美术的方式新颖、亲切。
【参考文献】
[1]孙猛.关于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
[2]沈婷. 美术学科有效作业的探索与实践[OL]. 中学艺术学科网.
【作者解介】
陈蓉桃(1976年9月),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美术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有效作业作业设计
随着有效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的诸多方面出现很大改变,但学生作业设计却常常被教师忽略。而美术作业常常是反馈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教学效果通常可以通过作业来得到体现。笔者将结合自身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抛砖引玉,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美术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以期对小学美术教学有所贡献。
一、美术学科有效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与课堂教学等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和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在课程作业方面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美术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下的美术作业安排比重较少。因此,美术作业的有效性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美术作业没有标准答案,这是因为美术学科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丰富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品质,激发创造精神,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向社会生活。有效作业,即有效果、有效率的作业设计。关键落脚点是“效果”“效率”,不同人对效果和效率的理解和认识不一样,其作业设计的理念和实践也就不一样。但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效作业与教师布置作业的内容、题材和形式,作业的过程,作业的评价方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看来,美术学科作业有效设计应展现体系性。
二、美术学科有效作业设计的途径
1.作业内容体现目标性和生活性
作业设计在内容上首先要体现目标性,教师设计的作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科学、具体、合理地突出新课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关键词要求。同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内容设计也需凸显人文精神。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不仅要有专业技能的表现,且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掌握众多美术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因此人文元素的渗透对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技能,又能陶冶情操。另外,在作业内容设计上要体现生活性。美术教学应贴近生活,教学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能运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用矿泉水瓶制作简易笔筒的作业。这一作业在材料、内容上都十分生活化,同时帮助学生建立废物再利用的意识。
2.作业形式突出层次性和趣味性
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动力、个性以及爱好均不相同,因此美术教师在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时候需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笔者看来,层次性应该至少从两个方面予以体现,一是难易层次的区分,而是内容多样的体现。首先是难易层次上,不同学生天赋、基础不一样,教师在作业的形式上要有所把握;其次在内容上,以绘画为例,可以有临摹、可以有素描、可以有水彩等,给予学生多元选择空间。同时,小学生是典型的“三分钟热度”性格,对于作业本身的热情就不高,所以教师在作业形式上需要突出趣味性,通过趣味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尝试“绘画比赛”,选择10名同学当评委,然后让剩余同学不记名绘画,然后10名同学按10分制打分,最后评出“最佳作品”,教师给予一定奖励。这种带有竞赛色彩的游戏,不仅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3.作业过程注重自主性与合作性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把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完成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选择。因此,笔者以为,在作业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一方面是可以尝试开发性的作业设计,另一方面,在简单的要求下,给予学生自主发挥和自主创造的空间。比如,天不一定要求是蓝的,云也不一定要求是白色的,太阳不一定必须是圆的……应该给予小孩子开放思维的自由。另外,当今社会强调合作,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可以注重过程合作意识培养。即设计一些“团队作业”,比如利用游戏教学法,将学生分为若干组,然后给学生一个主题,要求各组同学制作海报,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如此一来,各组学生将会特别积极,然后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整个作业过程从孤立走向合作。
4.作业评价凸显多元性和鼓励性
传统的作业评价中先是打分制,后来随着课改,开始出现模糊的等级制(即A,B,C,D四个等级)。笔者看来,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小学美术课堂有失偏颇。首先,用一个成年人的思维去定义小孩子眼中的“美术”本身就存在问题;其次,如前所述,美术作业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所以,以一张画的优劣、一个手工制作的好坏来判断学生美术成绩,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教师的作业评价应该凸显多元性和鼓励性。一是采用语言交流法评价,结合学生作业态度、思维、质量采用语言文字进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看到你有进步,老师非常高兴!”“你可以做得到的!”等等。二是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班级评讲等。三是“美术评价法”,即用美术元素进行评价,如笑脸、“你真棒”手势、“加油”手势等等,用美术评价美术的方式新颖、亲切。
【参考文献】
[1]孙猛.关于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3(02).
[2]沈婷. 美术学科有效作业的探索与实践[OL]. 中学艺术学科网.
【作者解介】
陈蓉桃(1976年9月),女,汉族,本科,研究方向:美术作业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