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要向各位坦白,我写《俗语歪考》的目的本来只是以之自娱,没有其他目的。要不是我那青梅竹马的同学,《粉刺露与脚气灵》的主编孔庆西多事,也不至于拿出来污各位的明眸的。没有想到的是,本来以为骗得几个稿酬也就万事大吉,却不料引起了几个认真的读者的注意。有一位读者就给我写来过两封信。在第一封信里说他的妻子在读了我的文章之后忧郁症病情大有好转。这使我甚感欣慰。在第二封信里他却告诉我由于喜欢我的文章,他妻子坚持认为我文章中的错别字也是正确的,是我有特别的目的安排的。比如,在一篇文章里提到杜甫字子美所以又叫杜子美的时候,我错写成了肚子美,她就认为这是我有意为之;又比如我把“白日依山尽”这句无名古诗写成有名有姓的“白日衣衫尽”,她竟然也认为是我有深意存焉。其维护我的态度之坚决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这令我感到担忧,生怕她忧郁症好了,却变成偏执狂。其实这都怨我的电脑。我是用拼音打字的。我这个小南蛮虽然学过几天洋文,普通话却大大地不行,前鼻音后鼻音翘舌音不翘舌音,我哪搞得清!所以打错字是经常的。再有,即使没有才丁错,电脑里跳出来的也经常不是我要的字词,比如我要的明明是“娇媚”,屏幕上跳出的一定是“焦煤”。娇媚是用来把人晕倒的,而焦煤则是用来把人煮熟的。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也因此闹出好多笑话。当然错得有趣也就罢了,反正我的目的就是给大家逗乐,但若因此而谬种流传,甚至致人得病,那我可就罪莫大焉! 罪莫大焉! 大到天下第一了!
“老子天下第一”这句俗语,在《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里占了很大篇幅。《全书》编撰者解释说:贬义,多用于讽刺骄傲的人。他们给出了这样的例句:(例)销售股长在每天的施政报告中对他的两个部下说:有的人会写几篇乱七八糟的文章骗点稿费就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了,就不去推销本公司生产的粉刺露了,这种工作态度是要不得的!这个例子举得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在上个礼拜,我的顶头上司就对我这个他唯一的下属说过极其相似的话,只不过粉刺露换成了脚气灵而已。我当时还以为是偶然的巧合,后来在我的这位领导的案头发现了最新版的《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我才发现原来我的领导竟然是一位学识渊博之士,难怪他能如此旁征博引且灵活运用一如己出。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有车头带,我这节火车自然也要跑得快,所以我研究这句俗语的兴趣也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了。
看过我的前几篇文章的读者一定已经了解我的研究的路数:先从语言学调查开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当然,要我去做很多艰苦的调查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我的研究只是业余爱好,大家可能知道了,我也就再无隐瞒的必要:我的本职工作是推销脚气灵。(我的本职工作做的不好,虽然领导对我的指标要求不高,每月只要销售100瓶。他还说这个指标“跳一跳,能够着”。无奈我每次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之后,争取来的总是更大的失利。后来我只好每月自己买下一瓶。才免除全军覆没的光辉业绩。)所以,我所谓的语言学调查其实是《全书》的编撰者们所做的。我在这里实践的是“拿来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拿来主义,因为我拿来之后全部地是要奉献给各位的。据《全书》编撰者的调查,大约有一半的男人在其或短或长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机会要说到它。但是编撰者又说,说这句俗语的时候往往是说话者指自己而不是他的父亲大人,或者古代那个紫气东来的骑牛人!这就和前面的解释和例证所示有所矛盾。编撰者的意思是说:这个俗语在指向他者时是贬义,而在指向自己时,又是一句牛气冲天的豪言壮语。这个俗语身上显示的这种两面性揭示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解释一种毛病的病因。这种病的现代名称叫“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个人主义”,看来是一种基因久远传播范围很广的病。比如我的尊敬的领导,他就是这种病的中度患者。他的口头语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他是下指标的人,所以他确实有很多办法。他不需要推销脚气灵,却把心思放在阅读《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和给其编撰者写信上,他的目的无非是想把他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列入其中,最后挤身编撰者的名单之列。真是的,他以为他是谁呢?
“老子天下第一”这句俗语,在《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里占了很大篇幅。《全书》编撰者解释说:贬义,多用于讽刺骄傲的人。他们给出了这样的例句:(例)销售股长在每天的施政报告中对他的两个部下说:有的人会写几篇乱七八糟的文章骗点稿费就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了,就不去推销本公司生产的粉刺露了,这种工作态度是要不得的!这个例子举得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在上个礼拜,我的顶头上司就对我这个他唯一的下属说过极其相似的话,只不过粉刺露换成了脚气灵而已。我当时还以为是偶然的巧合,后来在我的这位领导的案头发现了最新版的《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我才发现原来我的领导竟然是一位学识渊博之士,难怪他能如此旁征博引且灵活运用一如己出。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然有车头带,我这节火车自然也要跑得快,所以我研究这句俗语的兴趣也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了。
看过我的前几篇文章的读者一定已经了解我的研究的路数:先从语言学调查开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当然,要我去做很多艰苦的调查也是不现实的,毕竟我的研究只是业余爱好,大家可能知道了,我也就再无隐瞒的必要:我的本职工作是推销脚气灵。(我的本职工作做的不好,虽然领导对我的指标要求不高,每月只要销售100瓶。他还说这个指标“跳一跳,能够着”。无奈我每次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之后,争取来的总是更大的失利。后来我只好每月自己买下一瓶。才免除全军覆没的光辉业绩。)所以,我所谓的语言学调查其实是《全书》的编撰者们所做的。我在这里实践的是“拿来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拿来主义,因为我拿来之后全部地是要奉献给各位的。据《全书》编撰者的调查,大约有一半的男人在其或短或长的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机会要说到它。但是编撰者又说,说这句俗语的时候往往是说话者指自己而不是他的父亲大人,或者古代那个紫气东来的骑牛人!这就和前面的解释和例证所示有所矛盾。编撰者的意思是说:这个俗语在指向他者时是贬义,而在指向自己时,又是一句牛气冲天的豪言壮语。这个俗语身上显示的这种两面性揭示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解释一种毛病的病因。这种病的现代名称叫“对别人马克思主义,对自己个人主义”,看来是一种基因久远传播范围很广的病。比如我的尊敬的领导,他就是这种病的中度患者。他的口头语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他是下指标的人,所以他确实有很多办法。他不需要推销脚气灵,却把心思放在阅读《大不列颠了颠百科全书俗语卷》和给其编撰者写信上,他的目的无非是想把他的“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列入其中,最后挤身编撰者的名单之列。真是的,他以为他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