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发展及应用技术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you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电能需求持续增长,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系统是改善城市用电需求紧张的一种有效途径。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关键技术问题不断突破,交直流混合用电技术及经济优势逐渐凸显。本文根据当下城市用能形势,分析了交直流混合供电模式、交直流电能转换装备、直流电开断装置及系统运行控制等4个方面,对当前理论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城市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运行控制
  0引言
  近年来随着能源革命的进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在实现我国能源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城市用电量不断增加。城市地区空调负荷耗能在高峰期占比超过40%,当前,以变频空调、IT 类负载及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广义直流负荷正蓬勃发展[2],传统交流配用电系统存在“源-荷-储”接入传统交流电网变流环节多、损耗高、融合难,以及多种分布式能源欠缺互补机制及灵活调控手段等问题[3]
  目前城市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单一,供电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适应城市用电的不断攀升,满足城市用电多元化需求,充分利用各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未来城市配电网需进一步更新换代,向交直流混合的、可供广泛可再生能源及储能设备接入的配电网发展。发展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核心,实现“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行的新型城市配用电系统,并在不断扩大的城市供电中发挥安全、稳定、充足的能源供应,为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4-5]。研究交直流混合供电模式、交直流电能转换装备、直流电开断装置及运行控制策略,对未来大规模应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做好充足的技术储备。
  2 交直流混合供电模式
  在电力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直流配用电技术被广泛研究,直流配用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损耗小、供电质量优等特点。现阶段的配用电系统中存在大量交流电源及设备,完全进行直流配用电系统的改造不具备经济性,因此,在现有的交流配用电系统的基础上,发展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成为目前最为经济、可行的方案。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系统结合了交流及直流的优点,能够有效的减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广义直流负荷电能转换过程中的中间环节。
  针对上述新型配用电系统发展方向,建设交直流混合、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广泛接入的交直流混合供电系统具有极大的经济性和灵活性,该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可包括光伏、风机、光热发电,储能设备可为热利用系统、储电系统。通过多端口多功能电力电子变压器实现多种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交直流配用电多级混联。通过储电、储热等综合储能系统,实现源、网、荷高效互补,同时改善多种分布式能源高比例接入对电网的影响。
  3 交直流电能转换装备
  目前发展快速的交直流电能转换装备为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它是配电系统实现交直流混联的核心设备。PET通过高频磁性元件、高效率电力电子拓扑技术实现多端口之间的电能相互转换及电气隔离。PET具有体积小;可灵活实现不同电压类型、电压等级之间的双向电能变换,有利于灵活实现配用电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控制;可减少分布式能源、广义直流负荷接入时的电能变换环节,提高系统效率;可实现功率因数控制等优点。
  电力电子变压器作为实现多种电压等级的交直流端口间的能量相互转换流动,其端口数量可以有2、3、4、5、6等,不同端口输出或输入不同的电流形式和电压等级,交流电如10kV交流、380V交流等,直流电如10kV直流、±375V直流等。
  电力电子变压器采用低压侧并联、高压侧串联的模块化串并联结构,低压侧采用并联的结构可以高效率的扩容;高压侧采用串联结构直接升压至中压配电网电压等级,并且以多电平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减小滤波电感。内部系统采用高频变压器隔离,有利于减小变压器体积,提高系统功率密度。高频部分采用软开关技术,有利于提高高频部分的效率,减少损耗。功率模块采用碳化硅宽禁带器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高效率等特点。
  4 直流电开断装置
  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直流母线的保护是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由于直流短路电流没有过零点,灭弧十分困难。直流断路器技术也不断发展,目前主要分为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固态式直流断路器和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其中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具有开关通态损耗低、开断时间较长特点,固态式直流断路器主要由IGBT、IGCT、IECT、GTO等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实现直流的开断,具有开断迅速、可靠性高、通态损耗较大的特点。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结合机械式直流断路器和固态式直流断路器的优点,广泛应用于直流保护中。
  5 运行控制策略
  交直流混合配电系统中对运行控制策略采用分层分布式控制架构,设计有就地层、协调控制层、能量管理层、运营管理层共计四层。其中,就地层、协调控制层和能量管理层为站级控制体系,主要实现对单个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优化运行;运营管理层为云端运营级,主要实现对多个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和调度。就地层主要包括: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储能、负荷、电力电子变压器、直流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协调控制层主要包括:多能协调控制系统、区域就地控制器、交流保护装置、直流保护装置等设备;能量管理层主要为“源-网-荷-储”能量管理系统;运营管理层基于云平台实现,部署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运行管理系统。 同时,考虑“源-网-荷-储”能量管理系统与云平台的集成度,将能量管理系统与云平台系统统一部署在云平台中。
  6 结论
  城市用电需求不断增长,发展交直流混合、可供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的配电网系统是提升城市用电供应能力的一种有力措施。随着科技发展和相关电力电子技术瓶颈的不断突破,研究及推广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技术成为可能。本文详细分析了交直流混合供电模式、交直流电能转换装备、直流电开断装置及系统运行控制等方面,对当前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上述分析对未来建设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提供有益思考,不断优化城市供电系统。
  参考文献

[1]  董朝阳, 赵俊华, 文福拴,等. 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15): 1-11.

[2]  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等.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J].电网技术, 2015, 39(11):3014-3022.

[3]  孙宏斌, 郭庆来, 潘昭光. 能源互联网:理念、架构与前沿展望[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5, 39(11): 3005-3013.

[4]  曾鸣, 杨雍琦, 刘敦楠,等.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 2016, 40(01):114-124.

[5]  刘敦楠, 徐尔丰, 许小峰. 面向园区微网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运营模式[J].電网技术, 2018, 42(03): 681-689.

其他文献
摘要:在运用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时候,我们要明确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的现实状况,掌握配电网规划一些相关常识,不断的优化并完善相关的规划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水平。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对如何在配电网规划中提高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来展开探讨,并总结其中的技术要点,通过不断的更新智能配电网技术,而进一步提高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水准,加快电网技术的发展。因此在本文中,主要是对智能配电网的技术在配电网规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配电网方面,由于人们对配电网运行安全和效率的需求越来越高,使得配电网智能化成为新形势下配电网规划的新需求。在无数学者不断的研究下,智能配电网技术问世,在解决配电网存在问题的同时逐步带领电力行业稳步发展,使得供电效率和安全性都大为上升。而且智能配电网技术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随着研究的深入,必然会进一步在电力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针对配电网规划中的智
期刊
摘要:电力调度这一项工作是极具专业性的,想要参加电力调度工作不仅仅考验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还要考验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责任心,在电力调度的工作中,处理事故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不乏会有一些危险因素甚至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把调度工作做好做细是尤为重要的,只有把工作做细才会更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關键词: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现状分析  引言  电力调度工作是一项比较持
期刊
一、背景意义(选题理由)  线损是电网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反映了一个电网的规划设计、生产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而分区同期线损率作为公司的综合线损率,摒弃了传统抄表不同步等因素的影响,能够真实暴露计量采集不稳定、专业档案更新不及时、数据要求不统一、业务协同不到位等问题。管理好分区同期线损率指标可以提高线损指标在电网企业管理中本应发挥的监控、指导作用,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
期刊
摘要:中国的国民经济在近些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城市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样的发展形势离不开电力行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供电量每年的增长都在百分之十以上,这就对城市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有了较高的要求。配电网发生故障不仅是给供电公司造成不好的影响,更严重的是会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本文从中高压配电网出发,对配电线路设计优化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提高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推动
期刊
摘要:配电网是向广大电力用户供电的最后环节,其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供电质量及其安全可靠性,同时也是供电企业供电能力的客观体现,因此确保配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将对配电网运行故障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性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运行故障;原因;预防措施;研究  一般而言,配电网故障可以分为短路故障、单相接地故障和断路故障。短路故障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与此同时人们对电力系统的应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随着用电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配电网和配电线路的问题也愈发明显,为了从根本上保障供电系统的有效运行,完善配电网和线路的结构,加强对配电网各方面的管理则显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进一步
期刊
摘要: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现有交流输电线路扩容改造方案相比,将交流输电线路改造成直流输电线路(输电线路交改直)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原有线路的输电能力使其输电功率最大化,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面向农村偏远电网;输电线路;交改直技术方案研究  引言  农村偏远地区由于远离配电网核心区域,输电线路较长,设备陈旧,导致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对此
期刊
摘要:智能电网是我国目前电网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我国电网系统发展的新趋势,智能电网的到来,使得电网系统信息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的程度大为提高,对配网自动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智能电网背景下对配网自动化的应用进行研究,在明确配网自动化应用对智能电网重要性的前提下,对其配网自动化的现场应用要点进行分析,并指出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助力于智能配电网的建设。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网自动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应运而生。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不仅对用户和企业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能实现电网信息高度、实时分享,促进电力营销服务更加便利便捷。电网调度技术作为智能电网系统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具备的特性不仅能够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应用,还能减少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和安全隐患,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旨在为电力行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