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2012年,英雄罗阳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把“航空梦”留在了“辽宁舰”上,把生命献给了我国的航空事业。英雄,不会被忘记。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这两句话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传播后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如今“两个终将”已经家喻户晓,它不仅是航空人忠诚报国、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更是航空人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内容的生动践行,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行的时代主流中。
“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的形成背景
1986年,历史悄然赋予了大西南这片土地一项神圣的使命,圈定了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十号工程”落户成都。“型号是最大的政治!” “我为型号作贡献,型号成功我成才。”“打造一代名机,形成一代装备!”“没有困难,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小事不能过点,大事能不过夜。” “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坚决打好型号攻坚战!”……时光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一张张横幅、一条条标语,它定格的更是航空报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讲述的是背后那一个个动人故事。
“我们自己干!”1995年初,型号飞机整体框在寻求对外合作失败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成飞”)领导班子毅然作出了这个决定。他们顶住了压力,几个月后,“亚洲第一框”在这里被切下了第一刀。
“这任务我来,即便要倒,倒我一个就行了!”2003年那个夏天,非典疫情时期,大家都不敢轻易外出,航空工业成飞无线电室的吴小群第一个站了出来。当时朴素的话语,如今,我们再次听来却是如此的壮怀激烈。
群力谁能御,齐心可穿石。在型号飞机研制的20年里,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着:装配车间里,他们大力协同,顽强拼搏,才有了“5·18精神”;起落架车间里,他们自加压力,勇担风险,践行着“起落架精神”;试飞站,他们一丝不苟,求真务实,让“三滴油精神”深入人心……从1986年立项到2004年定型,航空人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攻克了无数的“娄山关” “腊子口”。涓涓细流,终成江河,型号飞机研制中的一个个平凡故事最终汇集为“两个终将”型号文化的根基。
2006年,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党委发文致敬型号战线中的动人事迹,写道:“祖国终将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祖国终将会记住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历经时间的沉淀和航空人不断地提炼,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将“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确定为“两个终将”型号文化。“忠诚”“奉献”,如同民族复兴宏伟乐章里的音符,正与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同频共振,必将焕发出磅礴伟力。
“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是航空人永恒的价值追求
“我没有理由不为它而努力拼搏奋斗!”试制中型号飞机的每一次重大改进都异常艰难,年轻的副总师郑闻总是与大家一起整天扑在工作上,熬红了眼、熬白了头……
当初的年轻人如今都已白发苍苍,说起当年的故事却依然会热泪盈眶。1999年,杨宝树倒在了歼-10飞机首飞后。2009年,吴大观也永远离开了我们。2012年,歼-15飞机成功在“辽宁舰”上起降,然而罗阳同志却永远回不来了。 2016年,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聪也与世长辞。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忠诚”和“奉献”作了最朴实的注脚。“两个终将”虽源于“十号工程”,但是体现的是航空人近70年的奋斗精神和价值追求,体现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忠诚”背后是那永不改变的航空报国初心,在“奉献”背后是那默默担起的航空强国使命。
英雄无言,历史有痕。他们播撒下的“忠诚”和“奉献”的种子在无数航空人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今天的航空工业,老一辈楷模有薛莹、刘时勇……“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飞机铆装钳工。”每每被要求采访时,刘时勇总是这般说。青年一代楷模有全国技术能手方文墨、李晓亮、张泰军、申少泽……“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倾注一切的事业。”已然成为他们共同的座右铭。手握接力棒,在新时代的天空擎起“忠诚”和“奉献”的旗帜,新生代航空人也正在传承和磨砺中快速成长。
忠诚、奉献,逐梦蓝天,“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传承不息,航空人奋斗不止!
传承“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续写新时代的“忠诚”和“奉献”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勇毅前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一场14亿人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广大白衣战士逆向而行,舍生忘死挽救生命。 “身穿军装,我们不上谁上!”,人民子弟兵,使命在肩,一往无前……他们从平凡中走来,却在平凡中造就着伟大、续写着伟大……时至今天,“两个终将”已不单是航空人的专属,它已成为无数像他们一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前行、默默奉献的所有人的生动写照,它更是国家对忠诚、奉献祖国的所有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的深深礼敬。
如今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势而谋方能赢得先机。2019年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适时提出了“一心、两融、三力、五化”的新发展战略。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造“先进的文化力”,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两个终将”型号文化的践行,不仅体现着航空人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更是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推動,正在全国形成强大的思想共识和文化感召力。
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航空事业,随着越来越多“航空报国”故事不断发生,“两个终将”型号文化的内涵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内容的生动体现还将继续丰富和发展。
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必将孕育着伟大的未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必将加快推进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全力奔跑。“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这一从历史深处传回的声音正在新时代的天空引起狂澜激荡,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的形成背景
1986年,历史悄然赋予了大西南这片土地一项神圣的使命,圈定了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十号工程”落户成都。“型号是最大的政治!” “我为型号作贡献,型号成功我成才。”“打造一代名机,形成一代装备!”“没有困难,要我们这些人干什么?”“小事不能过点,大事能不过夜。” “我们要时刻准备着,坚决打好型号攻坚战!”……时光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一张张横幅、一条条标语,它定格的更是航空报国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讲述的是背后那一个个动人故事。
“我们自己干!”1995年初,型号飞机整体框在寻求对外合作失败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航空工业成飞”)领导班子毅然作出了这个决定。他们顶住了压力,几个月后,“亚洲第一框”在这里被切下了第一刀。
“这任务我来,即便要倒,倒我一个就行了!”2003年那个夏天,非典疫情时期,大家都不敢轻易外出,航空工业成飞无线电室的吴小群第一个站了出来。当时朴素的话语,如今,我们再次听来却是如此的壮怀激烈。
群力谁能御,齐心可穿石。在型号飞机研制的20年里,这样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不同的地方上演着:装配车间里,他们大力协同,顽强拼搏,才有了“5·18精神”;起落架车间里,他们自加压力,勇担风险,践行着“起落架精神”;试飞站,他们一丝不苟,求真务实,让“三滴油精神”深入人心……从1986年立项到2004年定型,航空人一路摸索、一路前行,攻克了无数的“娄山关” “腊子口”。涓涓细流,终成江河,型号飞机研制中的一个个平凡故事最终汇集为“两个终将”型号文化的根基。
2006年,航空工业成飞公司党委发文致敬型号战线中的动人事迹,写道:“祖国终将会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祖国终将会记住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历经时间的沉淀和航空人不断地提炼,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将“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确定为“两个终将”型号文化。“忠诚”“奉献”,如同民族复兴宏伟乐章里的音符,正与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同频共振,必将焕发出磅礴伟力。
“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是航空人永恒的价值追求
“我没有理由不为它而努力拼搏奋斗!”试制中型号飞机的每一次重大改进都异常艰难,年轻的副总师郑闻总是与大家一起整天扑在工作上,熬红了眼、熬白了头……
当初的年轻人如今都已白发苍苍,说起当年的故事却依然会热泪盈眶。1999年,杨宝树倒在了歼-10飞机首飞后。2009年,吴大观也永远离开了我们。2012年,歼-15飞机成功在“辽宁舰”上起降,然而罗阳同志却永远回不来了。 2016年,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聪也与世长辞。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默默奉献的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为“忠诚”和“奉献”作了最朴实的注脚。“两个终将”虽源于“十号工程”,但是体现的是航空人近70年的奋斗精神和价值追求,体现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忠诚”背后是那永不改变的航空报国初心,在“奉献”背后是那默默担起的航空强国使命。
英雄无言,历史有痕。他们播撒下的“忠诚”和“奉献”的种子在无数航空人心中生根发芽,代代传承。今天的航空工业,老一辈楷模有薛莹、刘时勇……“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飞机铆装钳工。”每每被要求采访时,刘时勇总是这般说。青年一代楷模有全国技术能手方文墨、李晓亮、张泰军、申少泽……“这不仅仅是我们的工作,更是我们倾注一切的事业。”已然成为他们共同的座右铭。手握接力棒,在新时代的天空擎起“忠诚”和“奉献”的旗帜,新生代航空人也正在传承和磨砺中快速成长。
忠诚、奉献,逐梦蓝天,“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传承不息,航空人奋斗不止!
传承“两个终将” 型号文化,续写新时代的“忠诚”和“奉献”
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勇毅前行。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一场14亿人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打响。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广大白衣战士逆向而行,舍生忘死挽救生命。 “身穿军装,我们不上谁上!”,人民子弟兵,使命在肩,一往无前……他们从平凡中走来,却在平凡中造就着伟大、续写着伟大……时至今天,“两个终将”已不单是航空人的专属,它已成为无数像他们一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前行、默默奉献的所有人的生动写照,它更是国家对忠诚、奉献祖国的所有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的深深礼敬。
如今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国际范围内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势而谋方能赢得先机。2019年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适时提出了“一心、两融、三力、五化”的新发展战略。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造“先进的文化力”,形成强大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影响力。“两个终将”型号文化的践行,不仅体现着航空人的价值追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义,更是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推動,正在全国形成强大的思想共识和文化感召力。
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航空事业,随着越来越多“航空报国”故事不断发生,“两个终将”型号文化的内涵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内容的生动体现还将继续丰富和发展。
产生于过去的现在,必将孕育着伟大的未来!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必将加快推进新时代的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全力奔跑。“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这一从历史深处传回的声音正在新时代的天空引起狂澜激荡,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