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未来的音乐教育中,我们的课堂没有界限,有的是各种各样的音乐体验,它可能是学生自主探索出来的,也可能是被动接受别的学生的。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大熔炉”。它能真实实现你的各种要求的体验的愿望。这个时候,我们的课堂讨论会更加的高效,知识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积累。那么我们新时代的教育者如何迎接新的挑战呢?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践体验;情境体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51-01
教育改革了这么多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经历无数的挫折和问题,如今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的历程:
音乐教育1.0——知识技能传授时代
这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以前,我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授音乐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浅显认识上。原因可能与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有关,即“如何认识和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技巧練习的关系”。许多老师感觉“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杆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不能立影立现。更有老师认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是造成“音乐活动重技巧练习”的原因。于是我们发现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直接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孩子们在反复、枯燥的练习中慢慢失去了感受音乐的机会,只能被老师安排着、按老师的意愿表现着音乐,实际是在表达着成人对音乐的理解,而艺术活动的根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的对音乐的感受被老师们“挤压”得几乎没有了。
音乐教育2.0——倡导知识素养双提高时代
当代的我们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中来,教育的关注点从单单技能的传承渐渐转变到审美的情趣的提升上,我们提出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音乐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提出了“生本教育”、“兴趣激发”等等理念。音乐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及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那么,你能够设想一下未来的音乐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呢?未来教育3.0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未来,我们将会拥有:
1.更多的实践体验。
我们都知道音乐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需要学生反复地进行技能、技法的训练,而训练的结果又必须通过舞台及其表演形式来检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然采用艺术实践的方式,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教师音乐教学理念上的重大转变。随着加大对艺术实践教学的投入,在教学安排上把艺术实践教学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在教学中老师把初体验的权利交给学生需要用到表演道具和表演场所,所以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充裕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艺术实践表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艺术实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学生对艺术实践的认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2.专业的情境体验。
未来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发现,更多的技术支持我们可以在更加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去思考。音乐,作为一门古老又不失魅力的学科,它必将在技术革新中绽放更夺目的光芒!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技术也在逐步走入课堂,黑白色的黑板逐步,被彩色的触摸屏幕取代。老式的投影台逐步被更加先进的3D技术取代。这些技术让我们有可能营造出跟音乐更加接近,甚至一模一样的场景,学生身临其境,必然兴趣更浓。
3.高度的知识融合体验。
好的音乐作品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未来的音乐知识传授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节奏、旋律,或者作曲家介绍、创作背景等等单一科目的知识。我们可能涉及音乐以外的知识,甚至我们可能会在听着《蓝色多瑙河》的时候还要亲自领领略,美丽的维也纳风光,然后试着用色彩直接画出来……
是的,我认为在未来,我们的课堂没有界限,有的是各种各样的音乐体验,它可能是学生自主探索出来的,也可能是被动接受别的学生的。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大熔炉”。它能真实实现你的各种要求的体验的愿望。这个时候,我们的课堂讨论会更加的高效,知识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积累。这样的学习下,还愁音乐的修养得不到提高吗?
既然我们要迎接教育的3.0时代,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眼光和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专业学科的精通于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专业学科的精通不仅仅是指一门学科的某一方面,比如钢琴可以弹得很棒,但是民族乐器一窍不通。这也是谈不上精通的。以音乐为例,我们教育自己需要一种对知识始终好奇的态度,自身在增加音乐上不断去完善自己,精通2门以上乐器,对所有乐器都有所了解。对国内外音乐知识有自己的学习态度的人。让学生在迷茫中可以给与一个方向指引的教育者。至于跨学科我们也要抱着学习无止境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
2.多种多样的创造力和应变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双边活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就应具有相当的应变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洞察课堂上的一切状态,认真分析,审时度势,把握应变时机,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螚力,而就在现在我更是深刻的体会到这点的重要性。在未来我们的学生性格将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他们对课堂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我们教育者虽然在教学上会更加的自由,但是面对学生的压力会成倍增加。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来根据学习中的实际情境在决定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有时候我们选择的道路可能会截然不同,但目的地不会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的未来将充满挑战。我们即将迎接音乐教育3.0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关键词】音乐教育;实践体验;情境体验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51-01
教育改革了这么多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经历无数的挫折和问题,如今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背景下音乐教育发展的历程:
音乐教育1.0——知识技能传授时代
这可以追溯到三十年以前,我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传授音乐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浅显认识上。原因可能与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有关,即“如何认识和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技巧練习的关系”。许多老师感觉“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杆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不能立影立现。更有老师认为:学生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是造成“音乐活动重技巧练习”的原因。于是我们发现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直接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孩子们在反复、枯燥的练习中慢慢失去了感受音乐的机会,只能被老师安排着、按老师的意愿表现着音乐,实际是在表达着成人对音乐的理解,而艺术活动的根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的对音乐的感受被老师们“挤压”得几乎没有了。
音乐教育2.0——倡导知识素养双提高时代
当代的我们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中来,教育的关注点从单单技能的传承渐渐转变到审美的情趣的提升上,我们提出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音乐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我们提出了“生本教育”、“兴趣激发”等等理念。音乐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备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以及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同时达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的目的。
那么,你能够设想一下未来的音乐教育应该走向何方呢?未来教育3.0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未来,我们将会拥有:
1.更多的实践体验。
我们都知道音乐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在实践中提高;需要学生反复地进行技能、技法的训练,而训练的结果又必须通过舞台及其表演形式来检验。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然采用艺术实践的方式,不仅仅是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教师音乐教学理念上的重大转变。随着加大对艺术实践教学的投入,在教学安排上把艺术实践教学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在教学中老师把初体验的权利交给学生需要用到表演道具和表演场所,所以学校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充裕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艺术实践表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艺术实践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变学生对艺术实践的认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活动。
2.专业的情境体验。
未来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发现,更多的技术支持我们可以在更加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去思考。音乐,作为一门古老又不失魅力的学科,它必将在技术革新中绽放更夺目的光芒!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技术也在逐步走入课堂,黑白色的黑板逐步,被彩色的触摸屏幕取代。老式的投影台逐步被更加先进的3D技术取代。这些技术让我们有可能营造出跟音乐更加接近,甚至一模一样的场景,学生身临其境,必然兴趣更浓。
3.高度的知识融合体验。
好的音乐作品不可能是独立存在的,所以未来的音乐知识传授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节奏、旋律,或者作曲家介绍、创作背景等等单一科目的知识。我们可能涉及音乐以外的知识,甚至我们可能会在听着《蓝色多瑙河》的时候还要亲自领领略,美丽的维也纳风光,然后试着用色彩直接画出来……
是的,我认为在未来,我们的课堂没有界限,有的是各种各样的音乐体验,它可能是学生自主探索出来的,也可能是被动接受别的学生的。我们的课堂就是一个“大熔炉”。它能真实实现你的各种要求的体验的愿望。这个时候,我们的课堂讨论会更加的高效,知识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积累。这样的学习下,还愁音乐的修养得不到提高吗?
既然我们要迎接教育的3.0时代,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眼光和能力呢?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三点:
1.专业学科的精通于跨学科的知识储备。
专业学科的精通不仅仅是指一门学科的某一方面,比如钢琴可以弹得很棒,但是民族乐器一窍不通。这也是谈不上精通的。以音乐为例,我们教育自己需要一种对知识始终好奇的态度,自身在增加音乐上不断去完善自己,精通2门以上乐器,对所有乐器都有所了解。对国内外音乐知识有自己的学习态度的人。让学生在迷茫中可以给与一个方向指引的教育者。至于跨学科我们也要抱着学习无止境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
2.多种多样的创造力和应变力。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双边活动,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问题。要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就应具有相当的应变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洞察课堂上的一切状态,认真分析,审时度势,把握应变时机,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马卡连柯曾指出: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螚力,而就在现在我更是深刻的体会到这点的重要性。在未来我们的学生性格将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他们对课堂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我们教育者虽然在教学上会更加的自由,但是面对学生的压力会成倍增加。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来根据学习中的实际情境在决定更加高效的学习方式,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有时候我们选择的道路可能会截然不同,但目的地不会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的未来将充满挑战。我们即将迎接音乐教育3.0时代的到来,教育工作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